计划生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4&rec=183&run=13

综述 2007考核年度(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全市共出生34596人,人口出生率9.32‰,自然增长率
4.54‰,合法生育率99.1%,出生人口性别比106.5,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枣庄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
标。

工作思路 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情况汇报,研究确立了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
人口问题的决定》及全省人口计生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努力夯实三块基
石(农村、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重点做好四项工作(群众婚育观念转变、基层基础建设、领导
保障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五项机制(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
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制定了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政策措施。4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
开2006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奖惩兑现会议。市委书记刘玉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分别作
重要讲话,安排部署工作任务,严格执行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市直部门逐一签订了《依法履行人
口和计划生育职责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对3个责任目标完成不好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将8个后进单
位纳入市级重点帮促范围,收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经费投入 2007年初,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财政、人口计生部门关于人口计生事业费投入情况的汇报,
在预算安排上优先予以保证。督促各级按照省、市的要求,建立完善“财政为主、多级投入、专项补
助、逐年提高”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对人口计生事业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
幅度。大力优化计生经费支出结构,千方百计压缩一般支出,集中解决好乡(镇、街)、村(居)两级
人口计生工作人员报酬落实、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兑现、计生免费服务和事业发展等重点需要的
经费,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综合治理 2007年,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市直相关部门2007年度履行人口计生工作职责
指导意见》,重新界定了54个部门的人口计生职责;修订完善了《枣庄市2007年度市直相关责任部门
依法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职责情况考评办法》,实行由区(市)民主评议和考评结果排序通报制度,设
置加分因素,调动了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人口计生、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建立人口信息资
源共享平台,每季度通报一次新婚、出生、新生儿入户、节育措施落实等人口数据。市委、市政府两
办牵头,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重点就出生人口性别比、企业退休职工计生一次性养老补助等热点难点
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政法、人口计生、公安、工商、建设、劳动
保障等部门,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治理机制,联合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治理活动。
宣传教育 加强对党政分管领导、人口计生系统职工、村(居)干部的教育培训。全市共举办各类宣传
培训班66期,26900多人次受到了教育。各级宣传部门和人口计生部门,广泛组织开展公益性、社会化
宣传,形成了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浓厚氛围。市委宣传部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纳入全市宣传工作和
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与市人口计生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
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双十双百”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充分利用《枣庄日报》、市电台、
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人口视窗》等专栏专刊,普及人口计生科普知识、政策法规。各级各相
关部门利用元旦、春节、“7·11”世界人口日等重大节庆日,开展了“三下乡、送温暖”、“贯彻
中央《决定》宣传月”、“纪念《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实施5周年”等大型集中宣传活动,营造
了良好的宣传声势。全市共发放宣传品41万余份,演出计划生育文艺节目508场次,50万人次观看演出,
提供宣传咨询13万人次,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

基层基础建设 深入开展“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村“两委”的计生责任。指导村
级组织依法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把提倡晚婚晚育、控制违法生育、控制选择性终止妊娠、落实节
育措施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重点抓好健全组织、制定章程、合同管理、完善监
督四个环节,村级计生工作机制得到了有效落实。加强基层计生协会组织建设,落实人员、目标、责
任和待遇,积极开展协会服务行动拓展年、“五关怀”等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创建,
深入开展村民自治合格村、模范村创建活动,提高了村级管理服务水平。2007年,全市村民自治合格
村达到2428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8.3%,其中模范村达到1836个,占74.2%。组织协调社区建设相关
部门,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联合办公、联合服务,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事务共管,为城市计划生育
工作的开展构建了基础平台。对下岗、失业等特殊人群,区分不同的类型,分别落实“主管协管”、
“委托管理”、“移交管理”措施,确保全部纳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范围。

重点帮促 2007年,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轮计划生育薄弱村帮促工
作的实施意见》,落实“定领导、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定奖惩”的帮促责任制,对10个工作任
务重的薄弱村,由市直相关部门直接帮促。各级坚持宣传教育、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相结合,加强薄
弱村班子建设,着力解决软弱涣散问题。认真开展清理清查,加强孕前管理服务,狠抓长效节育措施
落实,严厉查处非法婚姻、非法生育、非法收养行为,有效遏制了违法生育。市人口计生委先后开展
了2次薄弱村调研活动,并派出督导组,深入乡(镇、街)、村(居)调查研究,帮助查找问题,分析原因,
制定措施,抓好整改,全市计划生育薄弱村转化率达到90.5%。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按照计生管理服务证明“一证领先”的原则,在外来人口办理暂住证时,严格查
验婚育证明,并纳入现居住地管理。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把好用工租
房关,由属地乡(镇、街)、村(居)与出租房主、企业主签订责任书,督促其依法履行计生管理服务义
务。把好日常管理关,督促出租房主、企业主与属地人口计生部门搞好配合,定期对流动人口育龄妇
女访视,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外出人员建档立卡,落实定期联系和跟踪管理制度。取消流动人
口婚育证明工本费,免费为外出流动人口发放婚育证明。各级计生技术服务部门免费为外来人口开展
“查环、查孕、查病”服务,方便育龄群众。人口计生、司法、工会、劳动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开
展外来人口维权工作,使他们在就业、就医、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享有市民同等待遇。

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 2007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依法严厉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
别比偏高问题动员大会,制定了《2007年全市打击“两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实施方案》。各
级都成立了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打击“两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案件线索发现、归口
立案、限期查处、协作查办以及部门联席会议等制度,确保制度配套,环环相扣。相关部门加强协调
配合,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实行联合执法、联合办案,协同开展打击行动,共同构建严密的防控体系,
形成了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保证了治理的实效。
全市各级宣传和人口计生部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开办专题栏目,在
医疗卫生机构重点部位设置警示标志,以及举办文艺宣传、知识竞赛、演讲座谈等形式,广泛宣传。
对B超医师、妇产科医师、计生服务人员、药品销售人员和个体行医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执业培训,
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系统规范终止妊娠手术资格认定、B超购置审批、胎儿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审
批等10项制度,完善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效机制。将孕前管理、孕情服务纳入村民自治章
程,建立了孕情档案,村(居)专职人员坚持定期随访,上门服务。严格持证终止妊娠审批程序,大大
降低了孕情中断的风险。

新机制建设 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全面推进计划
生育合同管理,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文明执法水平,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
执法监督体系,保障了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顺利推进。切实做好计生信访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
问题和困难,维护了社会稳定;连续多年无计划生育信访恶性案件发生。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三级联创”活动,全市已争创了2个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3个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命
名了34个市级优质服务先进乡(镇、街)。扎实推进计生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大力实施“三大工程”,
全市优生检测6万余人次,查治妇女病59万余人次,遗传病高危家庭和病残儿再生育家庭监护率达到
了100%,出生缺陷发生率降至6‰以下,全市实行知情选择的村(居)达到2249个,占村(居)总数的90.9%。
加快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市各级以财政“直通车”的形式,兑现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2046
万元,惠及17万户计生家庭;兑现农村年满60周岁计划生育夫妇奖励扶助金149.4万元,受益群众2490
人;办理独生子女“两全保险”17万名,办理双女户养老保险2939名,保险储金累计达1.03亿元。市
级财政为37个市直破产企业的184名退休职工独生子女父母,兑现一次性养老补助金65万元。对农村自
愿终生只要一个女孩的家庭和双女户自愿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妇女,由区(市)、乡(镇、街)两级给予
一次性不少于2000元的物质奖励,并发放每人每年600元的“节育奖”。全市共为415名农村终生只要
一个女孩夫妇发放“节育奖”24.9万元,为4417名双女绝育妇女发放“节育奖”239.6万元。采取“政
府拨款、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的方式,募集计划生育公益金,全市已建立了6个计划生育公益金专
用账户,公益金总规模达680万元,对1500多个独生子女困难家庭进行了帮扶救助。市财政每年拨款20
万元、区(市)财政每年拨款10万元,帮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兴办种植、养殖、加工等“三结合”帮扶
项目。全市累计投入“三结合”帮扶资金990万元,受益计生家庭15975户。

队伍建设 2007年,在全市推进人口计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区(市)、乡(镇、街)两级人口计生部门
领导班子,落实了干部协管制度。对计生技术服务队伍,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建立健全了“严格准入、
全员聘任、定岗定责、服务承诺”的管理新机制。全市区(市)、乡(镇、街)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
员达到612人,占工作人员总数的88.8%。进一步健全基层人口计生服务网络,对村(居)计生专职队伍,
规范选人用人渠道,实行“区(市)管、乡(镇、街)聘、村(居)用”。村(居)计生专职主任享受与村(居)委
会主任同等工资待遇,并享受每月60元的计生特岗津贴;任职满15年的,特岗津贴转为政府特别津贴,
终生享受,有效调动了村(居)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扎实推进行风建设,市、区(市)两级人口计生部门
在连续多年的行风评议活动中均名列前茅,市人口计生委先后被授予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
体、全省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周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