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全面繁荣各项社会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3&rec=723&run=13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突出
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积极推进以
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和
社会发展对多层次教育的需求。 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 2008年基本实现
“双高普九”目标和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2010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一是推
进“双高普九”步伐,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在城区,多种渠道规划新建、扩建
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的中小学,鼓励城区优质中小学扩大规模。在农村,积极创
造条件,逐步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开展农村中小学“三新三亮”工程和创建
规范化学校活动, 逐步撤销规模在200人以下的乡村小学,加快农村教育向集镇
聚集的步伐。 创建省级实验教学普及县, 充实内部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按照
“坚持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民办共同发展;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并举,扩
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思路,加快发展优质高中,积极扶持一般高中改善办
学条件,实施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高中和省级规范化高中创建工程,从根本上消
除薄弱高中。二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贯彻落实《国务
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招
生比例。支持枣庄技术学院加快新校区建设,创建高职学院;区(市)重点办好
1—2所省级重点以上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引导重点职
业学校打破部门、行业界限,扩大规模,兴办职教集团,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的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同发达地区、区域工业园区的合作联谊,拓宽职教
发展空间。严格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
好的政策环境。创新农村成教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农村远程教育。继续完善枣庄
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把枣庄学院建成多学
科、综合性、高水平的地方本科院校。三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采取独资、联办、合作等途径投资办学。实行教育投资主体
“一主多元化”,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强化教育公共财政意识,依法落实法定
教育投入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全面实施“两免一补”。积极推进“以
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落实,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统筹发展基础教育的职责,确保
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法定投入,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纳入
财政预算,尽快实现区(市)统筹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的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推
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育信息骨干网络建设,实施
“校校通”工程,2007年全市基本形成信息化教学环境。2010年实现教学管理、
教师办公、教育资源开发和教育教学活动网络化。
(二)健全基本医疗保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以深化卫生改革为动力,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努力整合卫生资源,
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健康保障体
系和公共卫生体系。一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以市和各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为重点,按照“保证急需、完善功能”的原则,加快实验室、业务用房建设,
完善基本设备,引进专业人才,建立起高效有序运行的疾病控制工作体系。健全
市和区(市)级传染病救治机构,建设市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场,开设乡镇卫生
院传染病门诊。重点建设和完善枣庄市急救指挥中心和枣庄市紧急救援中心。强
化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到2010年,全市
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0%、 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97%。二是加强农村卫
生事业。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建立以家庭为单位
参加、以区(市)为单位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完善市、区(市)政
府分级负责,以区(市)为主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合理配备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
市、区(市)两级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改貌建设和设备配置,在2007年前达到乡
镇卫生院“无危房和设备、人员、技术、管理配套”的要求。根据农村卫生服务
需求向下延伸服务,在行政村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统一管理,2007年前农
村社区服务站覆盖90%以上农村。 加快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立针对农村五
保户和特困农民的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卫生支农和服务措施,努力解决农民因贫
致贫、 返贫问题。到2010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超过90%。三是完善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加财政投入,维护公立医疗机
构公益性质,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居民
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医药贵的问题。
调整城市医疗体系,将枣庄市立医院、枣庄西城区医院、滕州市中心医院建成全
市三个组群式综合性医疗中心。四是完善卫生监督体系。重点完成市、区(市)两
级卫生监督机构的房屋建设,配置必需的现场监督检测、采样基本装备。加强医
疗质量监管,打击非法行医,维护医疗市场秩序。
(三)繁荣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巩固和健全国有文化机构和设施,
发展文化事业,搞好文化产业,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专
业艺术生产能力,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拓宽演出市场,激活内部活力,做
好戏剧下乡工作,为基层多送戏、送好戏。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挖掘
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各区(市)三馆一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影剧院)、
乡镇(街道) 文化站和村居文化设施的建设,到2010年全市60%的村(居)建有
图书室等文化活动设施。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
文物工作方针,继续巩固和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东城区文化艺术中心和西城区图书馆、影院剧院、职工文化活动场所建
设。完善和利用好东城区现有文化设施,繁荣文化娱乐市场。建设和完善基层文
化设施,构建大文化格局。认真实施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到2010年,建
成覆盖全市、联结全国的公共资源文化服务体系。把地域文化与大众需求结合起
来,加大财政性、社会性和政策性投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档案事业,完
善档案设施。贯彻落实《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推进史志工作规范化、法
制化建设。以存史、教育、资治为目的,充分发挥地方志书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
作用,加快全市地情资料中心的建设。
(四)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入贯彻《山东省全民体育
健身条例》,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水平为目的,坚持以群众体育为基础,
深化体育改革,发展体育产业,加快体育事业发展。一是加快发展群众体育。继
续实施《全民健身纲要》 , 构建群众性、多元化、全面发展的群众体育体系。
2010年全市所有的乡镇和社区要建立健全全民健身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好群众健
身场地, 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2010年全市每个区(市)建成1处以
上全民健身中心,全市70%以上的乡镇建有农民健身活动中心或活动点,30%的村
庄建有体育活动场地。 新建居民小区体育活动场地达到人均1平方米以上。二是
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继续实施奥运争光战略发展纲要,进一步强化竞技体育工作
措施。抓好优秀运动员的培养选拔和输送工作,加大体校建设投入,加强传统项
目学校建设,竞技体校积极争创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三是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建设新城区体育中心、滕州市奥林匹克中心,培育多门类、
综合性的体育市场。
(五)稳定低生育水平,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大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的力度, 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十一五”期间,合法生育率保持在95%
以上, 平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5‰和7‰以内,出生缺陷发
生率降到6‰以下, 出生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殖保
健服务,全面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
人口素质。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保持现行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加大人口计划调控力度,加强晚婚晚育宣传教育和政策推动,建立健全人口出生
信息预警制度,努力实现人口控制计划与家庭计划的有机统一。巩固基层基础工
作,强化分类指导,抓紧抓好薄弱村转化。大力推广婚前医学检查,继续实施出
生缺陷干预工程,逐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建立生殖健康社区示范点,形成区
域性人口与发展的综合示范科技专项框架。积极稳妥地推进计划生育知情选择,
普及健康知识,维护育龄群众身心健康。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制定落实有利于女
孩及其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二是完善计生工作机制,加强计生
信息化建设。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
理”的工作运行机制,健全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网络系统、政务信息系统、
综合统计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四个平台,开发应用人口和计划生育决策支持
和工作评估系统,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做好老年人和残疾人保障工作。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性别平等和两性和谐发展。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
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逐步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为残疾
人服务的设施建设,提高残疾人教育、就业和康复水平。落实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办好老年教育,建设老年活动场所、服务设施,建设好老年公寓示范工程,维护
老年人权益。大力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和“银色经济”,不断推进老年事业社会
化、市场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