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3&rec=721&run=13

“十一五”及到2020年,要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强化城市的集聚作用、
产业的支撑作用、基础的承载作用和环境的保障作用,突出抓好枣薛中心城的规
划建设,着力培植枣薛、沿运两大经济带,重点抓好经济园区的集约发展,扩大
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资源集约、
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十一五”末,全市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
(一)以枣薛中心城为龙头,优化城镇布局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序发展,加快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建设,以城
市化带动农村人口转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壮大枣薛中心城。按照“生态优先、交通导向、两极膨胀、双向带动”的思
路,西城区依托交通优势向南、向东拓展,东城区依托原基础设施向西发展,使
枣薛中心城由分散发展走向相对集中的紧凑型组团式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城市
规模,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充分吸纳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集聚,促
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新城区、薛城区、高新区“三区合一”的发展思路,
强化规划的统一调控作用,促进三区设施共建、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到2010年
新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枣薛中心城建成区面积达
到80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00万人。把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和着
力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区(市)驻地城镇建设,增强吸纳和带动能力。对发
展条件较好,适宜产业、城镇和人口集聚的区域,要适当扩大土地供应,并在项
目安排、资金投向上重点向这些区域倾斜,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的需要。
对欠发达地区,在交通、能源、水利、教育、文化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促进欠
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
集约发展小城镇。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加工型、主导企
业带动型等经济模式,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依托产业支撑,实行
集约发展,引导企业向城镇工业区集中,提高规模效益,择优培育一批中小城镇。
加强对小城镇发展的分类指导,改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和金融、卫生等基
础设施条件,推动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带动劳动
力、资金、技术向小城镇流动,提高城镇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率。依托重要工
矿区、交通轴线、重要商品集散地和农村二、三产业集聚区,重点培植发展西岗、
东郭、大坞、陶庄、孟庄、古邵、涧头集、桑村、城头等发展基础较好、产业特
色突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城镇加快发展,使其尽快形成规模。发展农村劳务
经济,有序引导劳动力转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体系、户籍管理体系和公
共服务体系,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建设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的要求,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
设和谐农村为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水电道路通达、饮
水卫生安全、村庄庭院绿化、厕圈卫生整洁、垃圾堆放无害、基础设施完善、教
育机会平等、医疗条件良好、文化生活丰富、村民自治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农村。从广大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
重点,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农村道路特别是村内道路建设,解
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垃圾收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搞好村庄绿化,实施乡村整治,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建设住宅。以提高农民素质为
核心,支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发展。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
村卫生所(室)建设,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
度、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帮扶经济薄弱村加
快发展。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导向性和原则性问题,
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塑造农村新风尚,促进农村和谐。
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坚持城市规划法制化。确立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
的龙头地位,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控制作用。按照城市总体
规划要求,科学编制和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区、生活区、商业区
和其他功能区,完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无障碍设施,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集
聚力。坚持城市建设市场化。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盘活城市有形和
无形资产,多元化筹集资金,加快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搞好城市土地批租,
利用级差地租、土地转换等有效手段筹集城建资金,支持外资、个体、私营经济
参与公用设施的投资建设,鼓励出让、转让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盘活和优化存
量资产。积极推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加快市场化进程。
坚持城市管理属地化,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严格依法管理城市。推进城市管理重
心下移,进一步解决好市与区(市)的管理职能定位,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
法体系,逐步扩大集中执法范围,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
(二)以“两带”建设为主轴,优化生产力布局
建设枣薛经济带。以光明大道为主轴,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煤化工业为龙
头,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体,调整优化产
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把枣薛经济带建设成为以产业为支撑的经济隆起带。
西部。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采取“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以高新技
术产业为主导,突出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新材料、信息产业和制造业,加
快“十园”、“一区”、“三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带动枣庄工业结构调整和区
域经济发展的示范性产业开发区。以泰国工业园建设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优
化服务环境,吸引外商投资。薛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造纸及纸制品、玻璃制
品、机械电器产业,加快海化工业园、贝莱得科技园、双木产业园、联兴产业园
建设,形成与枣庄高新技术开发区配套发展的工业园区。
东部。枣庄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煤电热一体化为内涵的能源工业、环保生
态型的建材和生物工程产业、以外贸为导向的轻纺工业、以平流层宽带无线接入
平台项目为龙头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形成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翼齐飞的产
业特色。峄城经济开发区,依托榴园水泥、通达热电、佳龙陶瓷等骨干企业,重
点发展建材、陶瓷、纺织等行业,大力发展以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环保产
业,形成峄城区的经济支柱。市南工业区,依托十电集团等省属企业,充分利用
本区域原有工业企业的存量土地和产业基础,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技术改造,逐
步撤出污染企业,发展接续产业,振兴老工业区。
中部。重点发展张范民营工业园、陶庄矿业工业园、邹坞机械工业园,培植
产业节点,促进东西对接。
两翼。建设旅游经济带。峄城万亩榴园向西顺延,充分发挥现有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的作用,通过开发旅游景点,带动沿线观赏农业、速生林带、花卉及石
榴盆景的开发。建设都市农业带。重点做好靠山、沿路、沿河的文章,大力发展
以蔬菜、瓜果、林业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
开发沿运经济带。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运河山东段北拓工程的实施,
为我市沿运经济带开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十一五”期间,继续坚持以港航
设施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运河黄金水道的作用,以沿运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
发展港航运输、特色农业、新型工业、商贸旅游四大产业,构筑以生态为特色、
以运河为主轴的绿色生态走廊、产业密集区和文化风景旅游带。本着“全面升级、
规范管理”的原则,提升航道等级,配套港航设施,建立现代化通讯网络信息系
统。重点建设以枣庄港(杂货、集装箱运输)为龙头,以台儿庄港(综合运输)、
滕州港(煤炭运输)、峄城港(水泥运输)为支撑,干支结合、内外通达的水运
网络。 “十一五”期间,完成枣庄港航道工程及104国道潘家渡公路桥改建,扩
建滕州港、峄城港、台儿庄港,建设企业专用码头、客运码头,争取实施枣庄港、
京航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段和伊家河航道扩建工程。建设台儿庄、万年闸复线船闸,
调整船舶运力结构,全面推行船型标准化,形成“货畅其流”的水上交通动脉。
依托滕州滨湖、台儿庄“三水”等特色农业,培植翔宇淀粉、万丰面粉、大千纺
织、申济蒜业、东盛木业、鲍沟丝绸等龙头企业,建设粮油、桑蚕、瓜菜、水产、
速生林、中草药等特色农业基地。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水泥、石膏、
木材、造纸、船舶等沿运特色工业,增强沿运地区发展后劲。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承载能力
“十一五”期间,坚持“适度超前、城乡协调”的原则,针对薄弱环节,继
续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构筑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实施京福京沪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
逐步延伸到日照岚山港,打通出海通道。进一步加大国省道改造力度,加快农村
公路建设,提高公路通达深度,形成以“五纵八横三连”为主框架的公路网络,
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十一五”期间,逐步实现新城区与各区(市)以一级以上
公路连通,对周边地区以二级以上公路连通,区(市)与主要乡镇和商品集散地
以二级以上公路连通,乡镇间以三级以上公路连通,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油路”。
完成沂台路、枣木路、枣济路、店韩路部分路段及京福高速路滕州北至红荷景区、
薛城永福北路至滕州益康大道等骨干道路的建设改造任务,实施北留线北庄至枣
树岭段、 枣徐线山亭至枣庄段、国道206烟汕线营子至涧头段、北留线枣树岭至
侉庄段、店韩线郯薛路至韩庄段改建工程。加快枣庄客运中心站建设,实施村村
通客车工程,方便群众出行。建设枣临铁路,加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好
地融入全国铁路大动脉。
建立功能完善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以新城区为中心,发展城际快速交通,
加快以城市外环路、快速路等主干道为重点的道路网络系统建设。重点抓好新城
区物流、商贸、教育、接待等工程的规划建设,突出抓好经济适用房、污水处理、
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供水排水、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改造城区主干
道路,分步推进东、西沙河治理改造工程,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落实污水处理收
费政策,积极推进污水处理的市场化改革,促进市驻地和滕州、薛城等污水处理
设施厂网配套、正常运行,加快台儿庄、峄城、山亭和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在
理顺价格机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中水回用,坚决关闭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
的自备水井。提高城市燃气质量,科学规划城市集中供热网络。“十一五”末,
燃气普及率达到95%,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450万平方米。实施气象综合监测、
信息共享和服务系统建设,提高气象预警能力、气象保障能力和资源气象开发能
力。加强地震、人防、消防、防汛、急救等工作,建立健全防灾、抗灾、救灾相
结合的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输变电工程建设,形成布局合理、
辐射城乡的综合电网网络结构。
完善以防洪节水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拦蓄和优先使用地表水,
合理开发和保护地下水,大力倡导节约用水,解决好工程性、季节性缺水问题,
确保用水安全,推动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以水生态环境持续
改善为目标,以确保防洪减灾、供水安全为重点,继续加强水利建设。实施病险
水库加固工程,保证水库安全,提高水库防洪和供水能力。抓住国家东调南下工
程、淮河流域河道堤防加固和洼地治理的机遇,加速主要河道治理步伐。到“十
一五”末,骨干河道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主要河道基本达到20年一遇,除涝
标准基本达到5年一遇,湖洼及重要易涝区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按计划完成南
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我市境内取水工程建设,联合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
十字河、庄里水库,实施周村水库扩容,解决部分工业区的水源短缺和调控能力
低下的问题。编制实施矿井水利用规划,扩大工业用水来源。加快以节水为重点
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实施列入国家规划的胜利渠灌区续建配
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积极采取先进节水工艺和技术,推广用水定额管理,加快城
市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
加快建设“数字枣庄”基本框架。围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信息技术的
推广应用,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
建成较为先进的主干通信网和网络数字处理中心;基本建成电子政务公共网络平
台和示范应用系统,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开发应用;建成
农业网络服务系统、网上专家服务系统、农副产品销售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以法
人单位、人口、宏观经济为主体的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建立数字化平台,加快
推进数字化电视进程。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认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内在联系,
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保障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
境协调发展。一是节约利用资源。建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护体系,推进节能、
节水、节材、节地、节矿工作。合理开发煤炭、石膏、石灰岩、铁矿石等战略性
矿产资源,改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大力提高资源采收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强
煤炭、建材、化工、造纸、纺织、酿造等重点行业消耗管理,降低原材物料消耗
强度,提高资源产出效益。充分发挥建材、电力等行业的废弃物消纳功能,推进
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引导
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盘活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合理调整区域产业布
局,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
设和改造各类开发区,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能量梯级利用、“零排放”、有毒有害原材料
替代、回收处理等技术,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形成有利于促进
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三是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以生态产业、
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为工作重点。创建全国卫生城、环保模范城,
治理环境污染,营造适宜人居住创业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
的方针,树立生态效率理念,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
污染防治力度。强化污染源监督管理,逐步实现重点污染源全面达标,重点抓好
建材、化工、焦炭、造纸等污染严重行业的治理。合理控制焦炭、火电等产业总
量,治理水泥粉尘,控制煤气排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大污水处理厂、垃圾
处理厂建设力度,到2010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90万吨/
日。 推行清洁生产, 坚决淘汰和关闭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企业。
2008年前全部淘汰9万吨及以下煤矿、 10万吨以下立窑水泥,坚决制止非法开山
采石。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森林、水和矿产资源,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工
程建设,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倡导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环
境补偿投资运行机制,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水平同步提高。大力开展造林绿
化,森林覆盖率由27.5%提高到33%。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积极有效地推进以
采矿塌陷地治理、“空心村”改造、荒山荒坡开发等为重点的土地开发复垦,实
现耕地占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