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3&rec=718&run=13

“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
全局,紧紧围绕“五化一优”发展战略,以“四个千方百计”为政府工作总抓手,
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
了显著成就,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历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可以说,这五
年是积极探索和实践跨越发展之路、国民经济整体迈上新台阶的五年;是城乡面
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是全市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考
验,把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五年。经过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共
同努力,以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为标志,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五”以来,国民经济保持
逐年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3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
年均增长15%。第一产业增加值60.7亿元,年均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404.4
亿元, 年均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167.8亿元,年均增长12.3%。全市财政
连年实现收支平衡,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8.16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27.9%,
财政综合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3亿元、利税126.7亿元、
利润67.7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23.5%、45.5%、65.9%。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
余额365.4亿元,比2000年增加217.3亿元,年均增长19.8%;贷款余额258.6亿元,
比2000年增加107.4亿元,年均增长11.3%。
结构调整全面推进,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6.7:
49.5:33.8调整为2005年的9.6:63.9:26.5。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产量稳
定增长。2005年总产量达到159.7万吨,比2000年增长22.5%。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工作卓有成效。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迅速发展,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扩大。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12
家,建成农贸市场376处,建立埠外联销中心17处,85%以上的蔬菜和果品实现外
销, 5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3.8万人。工业布局调整成效显著,产业升级步伐
加快,主导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一批企业集团发展壮大。高新技术创新能力
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0年
的2.3%提高到10.3%。服务业日益繁荣,旅游、金融保险、社区服务、信息通讯、
中介咨询等新兴产业迅速壮大。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达到321亿元,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838亿元,年均增长36.9%。2005年投
资建设千万元以上的项目606个, 完成总投资215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155个。
金州玻璃、国泰化工、海化煤化工、华润三期、盛隆机焦、腾达不锈钢、新源热
电、十电四期扩建、南郊热电、榴园水泥、泉兴水泥、上联水泥、北新建材、朝
阳煤矿、东大煤矿、锦丘煤矿、何岗煤矿、盈泰食品、申济蒜业、丰源秸秆生态
工程、京杭运河整治、城乡电网改造、国家粮食储备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进
展顺利,已经或将预期按时建成,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的优势不断增强。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累计引进外来资金
478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境外资金达到3.1亿美元,年均增长22.7%。5年累计实现
进出口总值13.2亿美元,其中出口10.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重达到4.8%。 民营经济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2005年,民营经济单位数达到
9.1万户,年均增长13.3%;从业人员40万人,年均增长8.7%;销售收入过亿元的
民营企业发展到45家; 民营经济纳税额26.1亿元,年均增长33%,占全市税收总
额的比重达到52.2%。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以中心城区建设为重点,不断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了市级行政中心西移,拉开了枣薛中心城区哑铃型
组团式城市发展的框架。加快旧城改造步伐,高标准开发一大批住宅小区和特色
商业区。科学规划小城镇布局,小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0.2亿元,比“九五”
增长82.8%。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11.1公里,比2000年增加477.4公里,港口吞吐
量达到860万吨,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93.2万户。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耕
地总量基本实现动态平衡。加大结构性污染治理力度,工业废气、废水达标排放
率达到90.2%和95.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7%。5年累计完成成片
造林4.4万公顷,建成绿色通道1750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00年的31%提高到
2005年的35%。
科技教育稳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能力不
断提高,五年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802项,注册各类专利722件,培育省级高新
技术企业58家,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枣庄师
专升格为枣庄学院,实现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市劳动技校升格为技
术学院,职业教育在资源整合中加快发展。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
断完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高考本科录取6668人, 比2000年增
加4657人。全市义务教育学制由八年顺利过渡为九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国家
标准,高中在校生规模由2000年的4.2万人增加到8.1万人。卫生事业稳步推进。
抗击“非典”取得全面胜利,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初步创立,
城乡卫生面貌明显改观。目前,全市居民期望寿命已达73.5岁;婴儿死亡率和孕
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17.53‰和9.76/10万,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健康水平。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采。成功举办市第六届运动会,农村
体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有明显提高。计划
生育工作成绩突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广播电视、新闻出版、
知识产权、档案史志、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和老龄、红十字、残联、人防、气象、
地震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到988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241元,年均分别增长13.4%和8.7%。全市农民
累计减负1.6亿元,累计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5933.71万元。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
高,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6.3亿元,年均增长15.8%。积极做好就业
再就业工作,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5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0.4万
人, 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深入开
展扶贫济困活动,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五年来,全市各级发放救灾救
济款物3600万元,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1亿元。开展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
投入资金5859.1万元解决了24.2万人的饮水难问题。村村通油路工程进展顺利,
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700公里,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
活条件。
民主法制建设有序推进,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
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调节、市
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得到强化。大力实施政务公开和机关效能
监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开展“平安枣庄”
创建活动,落实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人民来信
来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全国率先建立接
壤地区宗教共管协作机制,民族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
依法治市扎实推进。国防建设得到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把上级精神和枣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
开展工作的结果, 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真抓实干、团结拼搏的结果。5
年来,市委、市政府求真务实,创新思路,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决策
部署。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推动加快发展, 把更新观念作为推动经济加
快发展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措施,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市场经济的
办法抓经济工作,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发展优势,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新局面;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维护群众利益,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到实处,使
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始终坚持凝聚力量,优化发展环境,加强
“平安枣庄”、“诚信枣庄”建设,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
力营造团结奋进的人文环境、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诚信法治的市场环境、务实
高效的服务环境、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在全市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团结一致
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提高工作成效,积极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实施政府工作提速,不断完善激励干事创业的机制和制
度,不间断地抓重点、促全面,确保了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经济结构层次低,第一产
业和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快,高新技术产业薄弱,缺少
能够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大企业集团;经济外向度低,利用境外资金总量少;部
分市属企业仍然比较困难,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财政收入虽然增幅很大,
但各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环境保护和生
态建设的任务艰巨;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 维护稳定的任务繁重;职工平均工资
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努
力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