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3&rec=694&run=13

2005至2006年峄城区领导人名单

中共峄城区委员会
书 记 颜世昌(-2006.6)
王忠林(2006.6-)
副书记 张传武 刘振学
白建义(-2006.6)
王广部(2006.6-) 侯景奇
孙利国(-2006.3)(挂职)
王克琦(-2006.3)(挂职)
卞文强(2006.3-)(挂职)
常 委 颜世昌(-2006.6)
王忠林(2006.6-)
张传武 刘振学
白建义(-2006.6)
王广部(2006.6-) 侯景奇
孙利国(-2006.3)(挂职)
王克琦(-2006.3)(挂职)
卞文强(2006.3-)(挂职)
任为连 任建民
窦建军 霍媛媛(女)
刘树怀
张洪胜(-2006.3)(挂职)
仲崇柱
李兴伟(2006.3-)(挂职)
王德明(2006.3-)(挂职)
峄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 任 崔春明
副主任 朱建伟 孙庆香(女)
肖元奎 皮士冰
晁永松 孙学文(女)
峄城区人民政府
区 长 张传武
副区长 任为连
孙利国(-2006.3)(挂职)
张洪胜(-2006.3)(挂职)
李兴伟(2006.3-)(挂职)
王德明(2006.3-)(挂职)
迟本用 牛传启
艾百灵(女) 陈文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峄城区委员会
主 席 陈增玉
副主席 孙广全 时念民 皮士贤
王为增 朱文元
鹿岚芬(女)
中共峄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白建义(-2006.6)
王广部(2006.6-)
峄城区人民武装部
部 长 李宝荣
政 委 仲崇柱

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全区总面积635.01平方千米,辖7个镇(街道),343个行
政村(居委会)。2005年底,全区总人口3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09万人,
男女性别比106.9∶100。人口出生率10.9‰,死亡率5.46‰,自然增长率5.44‰。
有少数民族12个,共471人。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8.38亿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 较上年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3亿元,增长7.9%;第二产
业增加值27.59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13.06亿元,增长16%。三次产
业比重为16∶57∶27。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2亿元,增长55.8%。地方财
政总收入完成3.1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5%。年
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94亿元, 比年初增加1.6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
10.26亿元,比年初增加1.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96亿元,增长15.5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179元,增长12%。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4.8亿元,增长7.3%。
农业总产值12.01亿元, 增长10.68%。油料总产1.59万吨,增长41.02%;水果总
产2.9万吨, 增长1.4%;蔬菜总产121.4万吨,增长4.75%;肉类总产1.41万吨,
增长14.5%; 禽蛋总产0.8万吨,增长29%;水产品总产0.29万吨,增长3.6%。农
业税已减至按1%的税率执行,全区共发放粮食种植补贴金992万元,良种补贴200
万元,农机具补贴资金70万元。全区有25种农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
品”,推广普及芸豆新品种2个,改进示范西瓜新品种6个;推广优质专用小麦20
万亩,实施农业标准化种植面积25万亩。不断推进农副产品转化增值,产业化经
营进展良好。 新上市农字号龙头企业20余家,其中1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龙头
企业, 3家企业进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行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农业综合示范
推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0万元,示范带动能力得到增强。全区完成成片造林
3.3万亩, 新建百亩以上林果基地20个。畜牧业克服禽流感带来的不利影响,新
发展养殖专业村11个, 养殖专业小区19个,专业大场50个,养殖大户560户,奶
牛512头,实现畜牧总产值3.4亿元。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93家,续建及新上工业技
改项目48个,累计完成投资8.7亿元。其中区直企业续建及新上技改项目8个,累
计完成投资4.1亿元。被省经贸委批准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3个,列入省导向计
划6个。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68.63亿元,增长28.7%;实现利税11.06亿元,增长26%;实现利润6.53亿元,增
长16.8%。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7.33亿元,占全部工业的37.5%,增
长84.2%;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20亿元,增长59.4%。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
值6.87亿元, 增长89.2%。坚持以人为本,靠科技、制度和人才推进安全生产,
实行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严格安全生产许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投资400万元
的煤矿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得到加强,实现了第
五个安全生产年。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区40
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1亿元。民营经济“三年翻番”计划
提前完成,总量迅速扩张,实现增加值26.2亿元,增长34.3%;实现利税9.3亿元,
增长37.5%;新增民营企业120家,个体工商户1900户。进一步完善了招商引资制
度和机制,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项目区大项目的建设意见》、《区直部门招商
小分队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全区共签订市外合
资合作项目90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30.5亿元,实际到位19.6亿元,增长21.9%,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入6150万元。对
一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进行了及时查处,使招商引资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
善。
城乡建设进一步改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生活显著提高。全年完成基
本建设投资1.155亿元, 更新改造投资1.13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0.3亿元。资
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8家, 完成建筑总产值21632万元,增长160.8%;实现利
税1920万元, 增长9%。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个,完成投资额9094万元,增长
199%。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到100%, 初中升高中率达到56%。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力度
加大,枣庄十中、二十一中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进行完毕,扩建了枣庄一中、峄城
综合高中。 全区共撤并小学10所,新建联合小学3所,中小学布局趋向合理,教
育资源得到有效组合。 截至2005年底,全区共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6所,市级规
范化学校33所。 全年共投入800余万元资金,对全区8472平方米学校危房进行改
造, 新建校舍16952平方米。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复验后,又迅速开展了创建山
东省实验教学普及县活动,投入2900万元,对全区中小学实验室和各类专用教室
内部设施进行了充实,顺利地通过省政府验收。从2004年起,每年安排10万元专
项资金用于关注弱势群体、救助贫困生,促进在校生巩固,有力地制止了辍学。
科普知识得到更好地普及和推广, 截至2005年底共取得科技成果260项,获省、
市科技进步奖10项,申请专利132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6%。医疗
保健体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区有卫生机构13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0所,卫生
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投入资金60万元。对全区75所社区服务站
和农村卫生院进行了新建和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各类卫生机
构共有床位590张, 千人拥有病床数达到1.7张,卫生技术人员968人,其中执业
医师261人,注册护士303人。城市居民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困难群众的基
本生活得到保障。国土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耕地总量基本实现动态平衡。
环保工作成效显著,生态区建设全面启动,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平安
峄城”建设取得新成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79元,增长12%;
生活消费支出2757元,增长18.9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平方米。全年企业养老
保险参保人数18922人,比上年净增866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2660万元。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3279人, 当年收缴保险金6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参保人数10246人,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000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428
人。 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488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39人。年末城镇在
岗职工人数22382人, 平均工资10873元,增长13.8%。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
5138人,其中城镇4347人,农村791人。
为民办实事扎实有效。区政府对年初提出的为百姓办好的六件实事高度重视,
专门成立了由区长任指挥,分管区长任副指挥的六条工作线,具体负责工程的实
施,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和调度,邀请区委、区人大、区政协领导视察帮促,确保
了各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六件实事总投资8000多万元,均已超额完成建设任
务。 其中,城区道路亮化工程投资948万元,安装路灯1224盏;“村村通油路”
工程投资5000万元,建设乡村道路326.3千米;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投资610万
元, 使氟水区30个村、26700人饮上了卫生洁净水;城区电网改造工程投资1030
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程共筹资269万元,在底阁、榴园、古邵三镇成
功实施,参合率为73.23%,为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60万元。
(赵亚伟)

底阁镇

镇党委书记 魏作明
镇 长 李晓东

全镇辖46个行政村,面积71.5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耕地面积5.3万亩。镇
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的重要矿产有10余种,主要有石膏、铝土、石英石、
陶土、 粘土、磷矿石、铁矿石等。其中石膏储量6.8亿吨,石灰石储量36亿吨。
200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8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农业总产值2.4亿元,
增长19%;工业实现总产值16.7亿元,增长3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30万元,增
长22.5%;农民人均纯收入4288元,增长8%。全镇桑园面积2万亩,养蚕专业村28
个,高标准养蚕大棚1000多个,形成了桑园基地、蚕茧收购、新型缫丝为一体的
产业化发展格局。 石膏矿区塌陷地开发面积10000亩,形成了经济作物种植、无
公害水产养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兴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区。底阁镇民营工业园
是枣庄市政府调度的峄城区唯一的镇级民营工业园, 规划面积2.2平方千米。有
19家企业落户园区, 引进区外资金3.45亿元。全镇有石膏矿16家,民营企业100
余家。已形成石膏开采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缫丝、板材加工、机械制造、钢铁
生产、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不断加大教育卫生投入,近2年共投入200万元用于
校舍改造。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超额完成区下达的试点任务。计划生育
工作优质服务成绩显著,被国家人口和计生委等10部、委授予“婚育新风进万家
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文明生态村创建与薄弱村帮扶,整体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市、区工作现场会先后在底阁镇召开。

峨山镇

镇党委书记 王厚岩
镇 长 刘啸泉

峨山镇总面积118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7.8万亩,辖61个行政村,5.6万人。
2005年, 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6亿元,同比增长17%;第一、二、三产业增
加值分别完成1.4亿元、 2.25亿元和0.69亿元,同比增长8.1%、25%和15%;地方
财政收入453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56元,同比增长3.5%和6.8%。全镇人口
出生率控制在12.30‰以内, 计划生育率达98.3%。全年复种蔬菜面积6.5万亩,
蛋鸡养殖规模稳定在60万只左右, 森林覆盖率达36%,蔬菜、畜牧、林果三大主
导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有机花生生产加工贸易项目获国家级有机食品
标志使用权,填补全市空白。全镇发展有机花生生产基地5000亩。先后完成城前、
夏庄、马寨等3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整平及改良土地3万亩,建设防护林网
3万亩, 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0.6万亩,新增节水面积0.4万亩。石膏、石英石、
医疗器械、 工艺玩具、针织等企业运行质量良好,工业销售率达98%,实现工业
增加值2.25亿元, 同比增长25%。先后引进投资过千万元的大项目8个,其中有4
个企业落户区经济园区,合同利用外资4.3亿元,到位资金达2.5亿元。新发展民
营企业5个,个体工商户256户,民营经济投资达7000万元。共硬化“村村通”柏
油路85.7千米,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铺设“村村通”自来水管道30千
米,44个村、3万多农民喝上了卫生洁净的自来水。大官庄、前山头等4个村的文
明生态村创建全部通过市级验收。 投资276万元,新建金山小学和芙蓉山小学;
投资140余万,在峨山中学新建教学楼1座。全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
到80%。 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00万元改造医疗设施。投资99.9万元,新建福利院1
座,全镇共供养五保老人70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228人,享受城镇最低
生活保障的78人。
(刘贵龙 徐晓春)

古邵镇

镇党委书记 刘 波
镇 长 刘 侠

全镇辖66个行政村,人口6.5万人,总面积139.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700公
倾。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6.8亿元,增长9.7%;财政收入1200万元,增长25%;
农民人均收入达4001元,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5.4‰。该镇建有占地0.8平方
千米的旅游假村1处, 千亩红荷观赏区项目开工建设。该镇煤炭资源丰富,已探
明储量2亿吨, 年产优质原煤160万吨。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枢纽工程投资5亿元在
该镇兴建2座大型翻水站, 其中万年闸泵站工程正紧张施工,八里沟泵站各项准
备工作就绪。2005年新发展民营企业16家,个体工商户270户,实现收入4亿元。
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22个,合同利用外资4.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5亿元,
项目开工率达100%。中锦电子、圣泰纺织、韩国皮革等一批投资过亿元、五千万
元或直接利用外资项目相继签约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
代农业要求,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形成了万亩桑蚕基地、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速生林基地、千亩优质大棚林果基地、千亩中草药基地,利用沿运涝洼地发展浅
水藕300亩。新发展畜牧专业户200余户。投资5800万元,先后实施了村村通自来
水、村村通柏油路、市场扩建、镇村亮化、教育危房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敬老院改造、沃土工程、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经济薄弱村帮扶等“十大民心工程”。

榴园镇

镇党委书记 贾传富
镇 长 张西平

榴园镇辖54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面积126平方千米,“冠世榴园”风
景区位于该镇境内, 被誉为“天下石榴第一镇” 。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
6.2亿元, 同比增长17%;财政收入1300万元,同比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
现4180元,同比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培植“三大亮点” :以2.5万亩无公害石榴基地、1万亩有机花生、1.2万亩绿色
蔬菜和15个畜牧饲养小区为龙头的高值高效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仅此
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00余元,效益较传统农业增加30%以上;以康居生态园、石榴
盆景园和1000亩林种、林养、林药间作基地为代表的立体、生态农业初具规模,
成为发展新型农业的样板;以王府山为代表,依托冠世榴园景区发展起来的集旅
游、观光、餐饮服务为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成为榴园镇发展新型农业的突破口。
2005年全镇签订招商引资合同14个,合同利用外资4.8亿元,实际到位外资3.4亿
元,较往年同期分别增长17%、28%、30%。培植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
全镇企业总量达80余家,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0亿元。全年镇内企业累计投入技改
扩建资金1200余万元,产业增加值1.7亿元,实现产业综合效益2亿元。企业税金
同比增长20%以上。 着力构建镇驻地、桃花商业街、棠阴民营经济园三大民营经
济聚集区, 大力发展郯薛路、南外环、206国道沿路经济。培植了煤炭散营、餐
饮服务、 休闲观光、物流运输、机电修理等服务群体200余处,从业人员达1200
余人。 年底,全镇民营个体户发展到4500户,新增400户,民营企业50家,民营
经济投资额达3.2亿元,实现增加值2.03亿元。投资2000余万元围绕路、水、电、
医、 学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集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有5
个村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扎实推进教育“双高、普九”,全镇中小学入学率
达100%,“两基”巩固率达100%。全面落实“两个确保”和“一个低保”,加强
对弱势群体的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积达80%以上。2005年榴园镇先后
被省、市、区授予“环境优美乡镇”、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
“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阴平镇

镇党委书记 王 齐
镇 长 张忠诚

阴平镇辖58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总面积9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130公顷。
2005年, 全镇生产总值达到47692万元,同比增长21%,其中农业增加值11525万
元, 工业增加值2606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1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1元,人口出生率为1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
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林果、蔬菜、畜牧、农产品加工”四大主
导产业。以斜屋长红枣基地和吴家坡石榴基地为基础,新发展大枣6000亩,石榴
3000亩, 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8000亩,新扩蔬菜2000亩。新发展养殖小区6个,
养殖大户120户,全镇畜禽养殖量达到190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
值的40%以上。投资260万元的金陵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市级验收,
整改土地1.2万亩,新增耕地500亩。投资2300万元的国家级白山流域土地治理项
目开工建设。投资40万元的周营沙河上郭段河道治理工程,共治理河道3000余米,
扩大改善灌溉面积6000亩。 投入资金600余万元,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硬化路面
50千米。 大南庄等30个村、2.5万多人全部吃上自来水,村村通有线电视完成了
40%。全年引进各类投资项目12个,合同利用外资1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亿元,
新增固定资产4.5亿元。投资40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下郭村和黄庄村文明生态村创
建工作。投资160万元对敬老院进行扩建改造,新建高标准两层住宅楼3栋,使全
镇70%的五保老人入院集中供养。 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三新”工程,投资80万
元的传开小学教学楼交付使用,投资160万元的燕庄联小主体工程竣工,全镇85%
的农民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区评为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集体。
(邵玉真)

坛山街道

街道党委书记 狄 飞
办事处主任 林西海

坛山街道辖区面积20.8平方千米,下辖4个总支、22个社居,总人口7.7万人,
耕地面积7800亩。 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3.87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
产投资总额达到2.58亿元,同比增长29%;财政收入实现730万元,同比增长16%;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97元,同比增长9%;合同利用资金总额达到3.77亿元,实
际到位资金2.69亿元(包括企业续建项目) ,同比增长65.4%,分别完成年计划
的126%和149%。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刑事发案率低于万分之二。全
街道共签订项目合同11个。 自5月下旬芸豆上市, 至6月上旬结束,共销售芸豆
400多万千克。协调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200万元,主要用于养殖户奶牛购买、棚
舍扩建等。全街道奶牛数量已增至90余头,年内新发展28头。积极配合搞好了城
区驻地文昌小区、徐楼小区、榴园小区二期,檀香苑小区,南郊商城,府顺花园
等20余栋居民小区的开发建设, 开发建设面积近8万平方米。街道办事处投资40
余万元,对坛山西路入口及坛山东路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承水路路灯安置,
承水东路加宽,栽植木槿等观赏花木400余株,拆除了206国道及中兴大道两侧违
法建筑2000多平方米,粉刷可视面15000余平方米,树木涂白3万多棵。投资20万
元,组织专业造林队伍3个、开挖鱼鳞坑8万个,对裴山进行了集中栽植侧柏。徐
楼聚福园小区的绿化工程、 供暖工程、亮化工程基本完成。抽调130余人,利用
20多天时间进行计生全面清理,对全街道人口变动情况做到“村村清,村村明”。
投资100余万元对煤矿供水、 供电、巷道、机电等几大系统进行了改造,街道煤
矿达到了规程要求, 确保了街道连续17年安全无事故。强化“110”报警服务工
作,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先后破获了“5·20”重大劫持拐卖妇女案,抓获团伙
成员5名,破获轮奸拐卖妇女案件7起。刘村生态文明村创建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成国 廷峰)

吴林街道

街道党委书记 丛树国
办事处主任 马怀洲

吴林街道办事处共有人口3.2万人, 土地面积69平方千米。2005年,全镇完
成国内生产总值4.1亿元,同比增长20.59%;合同利用外资3.2亿元,完成年计划
的106.6%; 到位资金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1.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25.9万
元,同比增长13.12%;农业总产值1.48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4117
元,同比增长14.8%;工业总产值达93694万元,同比增长12.62%;人口自然增长
率控制在5.8‰以内。 2005年,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形成了以蔬菜、石榴、草莓、畜牧为主的
四大主导产业, 粮经比例调整到1∶1。 其中, 蔬菜复播面积达6万多亩,草莓
5000亩, 石榴2万亩,养殖专业村达到7个,养殖大户发展到186户。农业开发项
目完成了田楼土地复垦整理,共复垦土地160亩,整理1000亩,打机井1眼,铺设
管道1500米, 新建桥涵6座。投入650万元的白山土地开发及投入400万元的黄淮
海开发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部分项目开始施工。工业形成了以煤炭、石膏、
刷子、玩具、化工为支柱的五大产业。全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协议合同11个,合同
利用外资3.2亿元,到位资金2亿元,新增民营企业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