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3&rec=36&run=13

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健全领导体系,确保活动进展顺利。一是健全领导体
系。建议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先后从各部
门抽调80余人组成办公室和督导组、巡回检查组,建立了以各级党委(党组)负
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同志为第二责任人、基层党组织为直接责任人的领导
责任体系;适当抽调后备干部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了指导和督导力量。二
是强化督导作用。两次组织各区(市)和市直有关部门教育活动办公室主任、各
督导组到各区(市)进行巡回观摩检查,交流经验,查找问题,推进工作。各督
导组、巡回检查组严格履行职责,对各部门各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转段工作和整改措施严格把关,保证了教育活动的正确方向。三是扎实推进教育
活动顺利开展。先后成功筹备召开了全市三个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动员大会,
代市委起草了《关于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指导
文件。参加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117个单位、3348个基层党组织和58054名党
员, 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19个单位、3129个基层党组织和53081名党员
已圆满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扎实稳步开展。
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育活动中,在扎实做好“规定动作”
的同时,又紧密结合枣庄实际,探索创新,区分不同批次教育活动的特点,分别
开展“结穷亲、解民忧、受教育、促发展”、“岗位当先锋、真情暖百姓、永葆
先进性”和“联心联富联服务,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等主题实践活
动,以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突出问题的解决。建议市委在先进性教育活
动期间开展好“七个一”主题活动(即上一堂党课、举办一次理论中心组读书会、
组织一场形势报告会、听一场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报告、举行一场牛玉儒事迹报
告会、 到贫困村搞一次调研、 召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 ,办好“六件实事”
(即实施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工程、解决农村贫困党员生产生活问题、解决农村
人畜饮水问题、解决农村失学儿童上学问题、解决农村学校课桌更新问题和转变
机关干部作风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单位抓好“六个方面”问题的整改落实(即
解决好干部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加快富民兴枣十大工程建设、资源型城市经济转
型、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低保工作、精简会议文件、转变机关
干部工作作风),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第二批教育活动中下岗失业党员比较多
的实际,在全市开展了“双学双带”活动,对2600多名下岗失业党员进行了专业
培训。在第三批教育活动中,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办好涉及农民切身
利益的“十件实事”,为农村、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注重舆论宣传,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在《枣庄日报》、电视台、电台开辟
专栏宣传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组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
团到开展第二批、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区(市)和市直部门作巡回报告。教
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共整改突出问题12万余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44600余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17500余个,向困难群众捐款捐物折款1887万
余元。在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期间,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到枣庄检查指导;
枣庄市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受到了省、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督导组、巡回检
查组也多次给予高度评价。

干部培训工作 组织落实好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按照《2005年干部教育培训工
作计划》 继续实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全市累计培训干部37900余人次。切实
抓好理论中心组、各类主体班次和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强化“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制定了《枣庄市
县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考核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百
分考核的标准,创新了县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考察评价机制。
重点实施培训工作的“三个一批”(有重点地实施到国外培训一批、在国内
高校培训一批和挂职锻炼一批)的培训任务。选拔2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新加坡中
华总商会企业管理学院进行了公共管理培训; 配合省委组织部选调3名地、县级
领导干部赴美国进行培训;从全市经济及涉外部门选拔了11名有发展潜力的年轻
干部集中在枣庄学院进行三个月的出国前日语强化培训。从全市卫生系统选拔了
29名优秀年轻医务管理干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赴茂名进行挂职锻炼,先后组织
105名在市委党校学习的县级干部到无锡市学习考察,选派了100名县级和县级后
备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挂职。 积极依托国内高校进行专业培训,先后选拔131名优
秀干部在深圳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进行培训。

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干部经常性考察制度,进一步加强县级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继续坚持干部经常性考察制度。对各区(市)和
市直领导班子、县级干部进行了年度考核,继续坚持年度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对
到期的副县级试用制干部进行了转正考察。二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妥善完成了
对口帮扶干部轮换工作, 从区(市)党政班子中选派了4名干部继续到历城和莱
西对口挂职, 对省委选派来枣的第二批2名挂职干部在滕州党政班子中进行了妥
善安置。对因转任市人大、市政协常委而空缺的市科协、市中小企业局、市煤炭
局等单位正职及时进行了调整充实。对到龄干部办理有关免职手续,对急需调整
安排的单位正职、军转干部、选调博士生及其他干部进行调整充实。对市红十字
会换届工作进行了指导。对市直县级领导班子职数配备和有关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情况进行了调研。三是加强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县级后备干部进行了集中补
充调整。四是积极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相关工作。协助省委组织部对市级领导班
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了年度考察,配合省委组织部完成了枣庄技术学院院长、市人
大副主任及其他市级干部人选的推荐、 考察工作。 根据省委组织部要求,对区
(市)党政正职进行了考察,对省委选派对口挂职帮扶的干部进行了专题调研和
考察。参与组织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的考选工作。五是认真做好对中央及
省属驻枣单位干部的协管工作。配合省有关部门对市气象局、市国土资源局等单
位领导班子进行了考察、调整。
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职”。一是积极做好省委组织部
《干部任用条例》检查准备工作。在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对贯彻执行《干部任
用条例》 情况进行认真自查、梳理和总结的同时,成立了3个检查组,对五区一
市贯彻落实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梳理、总结。省委《干部任用条例》检查组检
查时,群众评议的满意、基本满意率达98%以上,检查组对枣庄市2003年7月以来
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积极为省委巡视组做好协调、服务、联络等
工作。 二是认真做好“12380”电话受理等日常监督工作。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
来电90余件次。对省委组织部及市领导要结果的来信进行了深入调查核实。配合
市纪委对反映有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查。对新提拔的17名县级干部进行了任
前公示。 配合市审计局对市煤炭局等9个单位原主要负责人进行离任审计,对市
外经贸局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中审计。继续做好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诫勉、
函询等工作。制定出台了《中共枣庄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工作部内分工协作暂行
办法》,研究制定有关干部任用全程记录上报等制度。三是围绕建立健全干部监
督工作机制开展专项调研。在全市就如何加强干部监督工作进行调研,形成了一
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
做好干部基础工作,提高干部人事管理水平。开展了干部档案专题调研活动,
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全市干部档案审
核工作会议和干部档案审核工作调度会,对市管干部档案进行集中审核。市管干
部档案的审核工作已全部完成,省委组织部来枣庄市检查时给予充分肯定。组织
召开了全市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委托设计开发了部机关专网、内网网站和办公
自动化系统,建成了干部信息管理平台,制定完善了专网使用、保密等方面的制
度。对各区(市)专网密码设备安放环境进行了督导,做好了三级节点建设前期
的准备工作。继续做好了干部考核、工资、统计等日常工作。做好了对《公务员
法》的宣传、学习和贯彻。
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营造干部能上能下的环境。深入总结了山亭
区干部任用民主提名制度改革经验,做好了在全市推广的准备工作。指导市卫生、
体育、文化、建委等系统对部分事业单位科级干部进行公开选聘和竞争上岗。进
一步加强了对科级干部的宏观管理和规范,认真做好市直部门科级干部备案管理
工作,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了制止和纠正,并对上报的区(市)委组织部副部
长人选进行了认真考察,严格把关。

扎实推进“人才强市” 战略的实施 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将市委、市政府
《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
逐条逐项落实到18个牵头部门和50余个责任部门具体承担。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工作。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认真开展督查活
动,切实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稳步实施。
组织实施“12345”人才培养工程。召开了“12345”人才培养工程座谈会,
制订下发了《关于实施“12345” 人才培养工程的意见》,明确了具体的培养措
施。加强党政领导后备干部培养,研究制定了《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专业
学位学费补助实施细则》,组织70多名在职人员攻读山东大学公共管理硕士,鼓
励在职党政干部参加继续教育。加强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组织50余名
企业负责人参加国际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培训。加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研
究制订了《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推荐评选了33
名中青年专家。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起草了《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
意见》,评选出首席技师20人,并依托枣庄技术学院,共培养技工类、中专类毕
业生及鉴定中级以上技术人员2300余人。加强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全市共
培训农民4100人,2000人考取了“绿色证书”。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将人才培
养、开发的各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了“枣庄市人才开发基金”,研究制定
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进一步做好选调生和人才引进工作。 全市共选调大学生57人,其中博士生1
人, 硕士生3人,本科生53人。开展专题调研,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强选调生培
养、管理、使用工作的意见》。组织2004年选调生到市、区(市)两级组织部门
轮岗锻炼,对2005年选调生进行了岗前培训。组织召开了全市选调生座谈会。积
极选拔和输送优秀选调生, 先后有26名选调生进入市直机关,4名选调生考入省
纪委等省直部门。积极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引进日本、德国与省市外专家到
枣庄市工作。进一步依托项目集聚人才,先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50余人。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等农村党建工作。一是着力抓
好村“两委” 换届及后续工作。 加强领导,抽调人员组成换届办公室,确保村
“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选举后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
的占86.1%,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占77.5%。新当选村“两委”成员比上届
减少2613人,减少24.4%。仅村干部工资一项,全市年可减少支出840多万元。二
是进一步深化农村贫困党员帮扶工程。重新对全市农村贫困党员情况进行了摸底
调查,对3477名农村贫困党员进行登记造册,通过向市民政局申请资金等渠道壮
大农村贫困党员救助基金。制订出台了《关于深化完善农村贫困党员帮扶工作的
意见》,组织实施了市直百个部门帮扶经济薄弱村贫困党员活动。春节、中秋节
前夕组织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共发放救助慰问金40余万元。三是认真抓
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首次在市委党校大规模免费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共
培训300人。
全面加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
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整了全市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联席会议
组成人员,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对全市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实行动态化管理,建立台账,并根据职工人数和现有
党组织、党员状况,进行目标分类管理。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党
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推广了市司法局抓律师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加
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在全市“两新”组织中推行了选派党建工
作指导员制度。制定下发《关于建立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的通知》,
建立了市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组织全市影响较大企业的党员业主、
专职党组织负责人及部分党建工作指导员等50人到温州进行培训。继续做好国企、
社区、机关、学校等党建工作。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内统计等工作。
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加强了站点建设、管理、使
用工作,省远程办两次到枣庄市检查都给予充分肯定。全市站点上网工作基本完
成,并积极推进扩展型站点建设工作,探索满足多人同时学习和个性学习需求的
远教模式。加大课件开发力度,建立站点管护责任、站点学习日等制度,充分发
挥站点作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100余条,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
应用科学知识和农业技术1300余条。加强远程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专兼职管理员
达2560人,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管理人员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深入调查
摸底,摸清了经济薄弱村站点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解决办法。抓住第二、三批
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基层全面展开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好
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远程教育阵地。
(刘真政 徐红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