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八届就此全委会议上的讲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3&rec=2&run=13

(2005年11月4日)
马金忠

同志们:
这次市八届九次全委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精神,审议《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
报告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进
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推动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在新的
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下面,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委会作工作报告。
一、市委常委会今年以来的工作
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一班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
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
期,在历届市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经济建设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
势头。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54.1亿元,同比增长17.4%。农林牧渔
业稳定发展,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160万吨,增长31%;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完成247.3亿元, 同比增长31.0%,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781.7亿元, 利税105.7亿元,利润55.8亿元,分别增长53.4%、47.9%、52.3%;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4.4亿元,增长50.8%;进出口总额3.01亿美元,增
长6.6%;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9.5亿元, 增长24.3%;民营经济纳税额达到
21.95亿元, 增长51.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4亿元,增长38.5%。10月末,全
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370.6亿元, 增长22.6%;各项贷款余额248.4亿
元、增长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6元,增长15.9%。农民前三季度人均
现金收入3186元, 增长18.4%。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市委常委坚持用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认识世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和常
委集中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增强政治鉴
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
围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八届十次全委会议精神,
召开市委八届八次全委会议,作出了《中共枣庄市委关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
谐枣庄”的决定》,研究制定了构建“和谐枣庄”的工作措施;围绕加快城市经
济转型步伐,召开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讨会,进一步论证经济转型的思路、
目标和措施;围绕贯彻落实全省科学发展情况交流现场会议精神,组织市几大班
子、各区(市)、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南下北上,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并
召开市委工作会议,对既定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进一步调整完善,引导全市上下
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市经济转型步伐。针对我市典型的
资源型工业城市的实际,为避免煤竭城衰,市委常委坚持未雨绸缪,强化措施,
加快城市经济转型步伐,努力实现由资源型产业向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
术产业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快“一区九园二带三大基地”建设,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枣庄
高新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各类经济园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功
能不断完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枣薛经济带和沿运经济带建设进展顺利。一大
批重点项目在枣庄经济开发区、枣庄高新区等各类园区安家落户。充分利用“南
水北调”的机遇,加快沿运经济带建设步伐,峄城港、滕州港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枣庄港正在抓紧建设,京杭运河枣庄段进入全国文明样板航道行列。能源、建材、
煤化工三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鲁南煤化工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年产20万吨醋酸、
24万吨甲醇的国泰化工已经投产;投资21亿元的凤凰化肥公司尿素多联产一期工
程和投资9.8亿元的鲁化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项目即将动工。 全市新开工建设煤
矿10个,可新增生产能力575万吨;新建发电企业8家,新增装机容量180万千瓦;
新建大型旋窑水泥厂8个,可新增生产能力1000万吨。
二是以实施“三百”工程为切入点,大力做好“三化一转移”工作,千方百
计增加农民收入。百个强村竞赛、百个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百个薄弱村帮扶转化工
作开展得深入扎实,富有成效。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全
市优质专用粮、瓜菜、林果、畜牧、水产和花卉等六大优势产业基地面积不断扩
大。今年在我市召开的全国春季麦田管理现场会,推广了我市滕州麦田管理经验;
召开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协会工作会议,总结推广了我市发展农村合作经
济组织的做法;召开的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推广了我市文明生态村
创建工作的经验。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富有成效,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49万人。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三是狠抓招商引资、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加
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枣庄以外就是外,借助外力发展枣庄”,坚持4月、8月
无会月制度,积极开展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枣庄国际石榴节暨投资
贸易洽谈会、2005年山东枣庄(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韩国招商会等招商活动。
坚持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扶优扶强、放手发展的原则,促进民营经
济快速发展。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高新区和各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
作用,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10月9日,成功举办
了第二届枣庄科技博览会。
四是千方百计搞好重点项目建设,为加快发展积蓄后劲。把今年作为重点项
目推进年,实行市、区(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注重依托现有骨干企业
上项目,充分发挥中央、省属驻枣大企业的优势上大项目,实现大发展。目前,
全市在建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606个, 其中过亿元的155个, 过20亿元的5个。
2005年计划投资226.3亿元,1至10月份,完成投资176.5亿元。
五是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采取政策支持、多元投
入、深化改革等措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努力提高服
务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组织部分市级领导干部、区(市)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
人到成都、长沙等地考察学习,研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工作措施。紧紧抓住
我市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遗址被列为100个红色经典景区的重大机遇, 着力
发展旅游业。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旅游人数达到74万人次,同比增长
42%;旅游总收入达到2.7亿元,同比增长60%。
(三)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力打造“文明枣庄”。把建设
“文明枣庄”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总抓手,促进社
会全面进步。一是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大力营造良好
舆论氛围。抓住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机遇,精心做好宣传推介枣庄的文章。进
一步加强新闻出版、互联网的管理,建立健全新闻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确保
舆论导向正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大力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教育和理想信
念教育,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我市有
6个单位受到表彰。 二是加快发展科教、 文化、 卫生、体育等事业。认真实施
“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快
科技改革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积极实施精品工程,繁荣
文艺创作,35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摄制完成并在全国热播,举办了首届
鲁南民间艺术博览会和湿地红荷节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
制和医疗救助“两个体系”。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奖励保
障政策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承办了第四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暨
全国体育舞蹈公开赛,在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我市运动员取得了优异成绩。三是
积极做好双拥工作。坚持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教育、
拥军教育,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完善双拥共建工作制度,丰富双拥共建活动
内容,在全社会形成了维护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风尚。
(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枣庄”。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坚持以
人为本全面推进“和谐枣庄”建设的决定》,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努力建设民
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
谐枣庄”。
一是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了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机制,对重大问题特
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制定及一系列重要措施的出台,都广泛征求方方面
面的意见;召开了人大工作会议,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重
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职能;支持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职能,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作用。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
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扎扎实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努力为群众办实
事、做好事、解难事。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吃水难、行路难、农村看病难、
上学难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扎实开展“代理妈妈”、“希望工程”
和“资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等扶贫济困活动,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
暖。
三是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加快新城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新城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9.3亿元, 建成区面积近2平方公里。加大旧城改造
力度,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搞好城区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硬化、绿化、
美化、亮化工程。科学规划小城镇布局,改善了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围绕建设
生态市的目标,不断加大结构性污染治理力度,狠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实
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市城市绿化
覆盖率达到了35%。 以提高枣庄对外吸引力为目标,狠抓软环境建设。充分发挥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机关效能监察、服务经济转变职能大家
评、政务环境建设年等活动,组织了执法部门、企业、运输业主真诚面对面等电
视专题节目,加大对经济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受到投资经营者的欢迎。
四是建立健全“六大机制”,建设“平安枣庄”。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全市先后开展了春季“严打”、打击整治“三强五霸”和打击“两抢一盗”等专
项斗争和治安清查活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
序。注重从源头上解决和减少矛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进一步健
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市整体
治安防范能力明显增强,没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赴省进京聚
集滋事事件和治安责任事故。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立
足防范,建章立制,完善监控设施,加强监督检查,全市煤炭生产实现了百万吨
零死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全国民政信访工作会
议、全省平安建设经验交流会和全省煤矿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现场会相继在我市
召开,对我市的有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全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座谈会上,
我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级市就“两个一”工程建设作了典型发言,中宣部、司
法部、全国普法办推广了我市的做法。
(五)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是深入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按照中央和省委的
统一部署,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运作,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
动。目前,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完成,党的先进性建设转入经常性工作;
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除高等院校、城市中小学处于分析评议阶段外,其他部门
单位都将陆续转入整改提高阶段。市委常委思想上高度重视,带头学文件、讲党
课、做笔记、建立联系点,以双重身份参加中心组和支部学习。坚持开门搞教育,
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剖析思想根源,制定了市委常委
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方案。坚持边学边查、边查边改,确定并实施了百个经济薄
弱村转化、农村贫困党员帮扶、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解决困难儿童失学
问题、解决农村学校课桌凳更新问题以及在机关干部中开展“树形象”活动等六
件实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
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二是认真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学习贯彻,切实加强干
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配备干部,做到任人唯贤,注重实绩,群
众公认,客观公正。市直部门班子调整中,无论是提拔的还是重用的,均是进入
考察圈的同志, 普遍反映比较好, 群众威信比较高。大力实施“三个一批”和
“12345” 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加大对干部的培养力度。今年从县级后备干部中
选拔100余名学历层次较高的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到党校、高校培
训,到经济薄弱村对口帮扶;选拔2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新加坡进行公共管理培训;
选调3名地、 县级领导干部赴美国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
建设,注重搞好学校、机关、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进一步扩大
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加大党建工作改革力度。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
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
三是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落实党风
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分管领导实行一岗双责,市、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
社会公开作出了廉政承诺。制定出台了《中共枣庄市委关于落实的实施细则》。强化廉政教育,
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先后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主题
教育活动和树立正确的地位观集中教育活动。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深入开展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对县级领导干部辞职、提前退休经商、党政
机关企事业单位超标配备公务小汽车及违反规定购买商业保险问题,进行了集中
清理。坚持惩治与预防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今年全市共
立查案件600余起, 涉及县级干部6起、科级干部34起,处分党员、干部361人,
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634.2万元。
(六)健全完善三大机制,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
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大体系的要求,制定了《中共枣庄市委决
策执行监督工作规则(试行)》,进一步完善了推动工作落实的机制。一是围绕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党政机关目标
管理中适当调整考核分值,加大了经济工作的比重,并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
评先树优和个人工资福利挂钩,引导各级各方面把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科学发
展上来。二是为了更加广泛地调动基层和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考
核办法,正确处理总量、人均和增幅的关系,制定下发了《关于“四强”竞赛活
动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推动了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把今年作为“转变
作风落实年”,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
一年来,市委常委更加深刻体会到,在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项工作任务非
常繁重的情况下,要圆满完成既定的任务目标,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重
托,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
重大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正确
的政治方向;二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
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三是必
须坚持把上级精神与枣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不断解放思想、
超越自我中实现新的跨越;四是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求真务实,埋头苦
干,少说多干,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形成推动工作落实的正确导向;五是必须
大力营造团结一致、干事创业的环境氛围,各级领导班子之间、上下级之间团结
协调,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办,形成风正气顺心齐、
齐心协力干事业的浓厚氛围。对这些重要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继续坚持下去。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
是: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部分企业仍然困难;高新技术产业发
展不快,带动全市经济、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大项目和利税大户仍然偏少;
经济外向度不高,利用境外资金存在一定差距;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就业再
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城乡低收入人群生活困难;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机关干部作风还有许多群众不满意的地方,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
重视,认真对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五”计划,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
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制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
图,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学习贯彻
好五中全会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意义重大而深远。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
按照中央、省、市委的《通知》要求,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
治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原原本本学好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把
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当前,要着力统一“四个认识”。
一是统一对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的认识。科学分析和判断所面临的形势,历来
是我们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要充分看到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
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总的特征;充分看
到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从
我市情况看,“十五”期间,各级党政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
进,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03.31亿元,是2000年的2.02倍,提前
一年完成“十五”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9.99亿元,是2000年的3.29
倍;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71亿元,是2000年的1.84倍。目前,我们已经站在了
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正视发展中面
临的困难和问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
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
遇期,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迎接挑战,战胜
困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二是统一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内涵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三代中央领
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过程的根本指导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
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切实把握发展这个第
一要务,又快又好发展这个根本目标,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内容,统筹兼顾这个基
本要求,改革创新这个巨大动力,提高执政能力这个关键保证。在工作中真正做
到中央提出的“六个必须”: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
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工作上,贯穿于经
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三是统一对“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的认识。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抓住机
遇,乘势而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推动全市经济上一个新水平,这是历史赋予
我们的光荣职责和艰巨任务,也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重托和期望。做到“又快又
好”发展,就是要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
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扩大经济规模,增强总体实力,提高人均占有
水平;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转变增长方式为主攻方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为目的,坚持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中心,实现
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我
们必须按照这个总要求,围绕这个总目标,考虑我们的整体部署,制定相应的政
策措施,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四是统一对解放思想、 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党:
“要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善于创新,分析新情况,把握新特点,提出新思路,
既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又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
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当前,我市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前进
的道路上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顺应大势,解决问题,不断前进,
必须把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同我市实际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市情,认真分析问
题,努力开拓创新;必须认真研究制定好我市“十一五”规划,提出顺应时代要
求、凝聚人民力量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
俱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富有活力和创造性,
确保“十一五”奋斗目标的实现。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
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而又艰巨,各级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解
决好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
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
务,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
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要按照胡总书记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
方针,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
是继续以百个强村竞赛、百个薄弱村帮扶转化和百个文明生态村创建“三百”工
程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促使一批经济强村发
展壮大, 促使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促使农村人居环境尽快得到改善。二是搞好
“三化一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设特色农产品
基地,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进
一步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农村劳务输
出。三是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培植骨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认
真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倡导健
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植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城市经济转型步伐。一
是继续集中精力抓好“一区九园二带三大基地”建设,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努力构筑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二是突出重点项目建设。认真执行国家产
业政策,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产业优势,解决项目核准、用地、资金等方面的难
题,进一步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同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驻枣大企业
扩大投资,加快发展。三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
步健全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鼓励引导企业
加大投入,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
技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四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
鲁南煤化工基地、枣庄高新区高科技孵化园的辐射带动作用,主攻煤化工、新型
建材、生物制药、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努力培育一批重点企
业、高科技名牌产品。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系统改造,
提高工艺技术和自动化装备水平。五是繁荣发展服务业。要结合生态市建设和文
化建设,整合旅游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发展旅游业。围绕增强城市功能和
辐射带动力,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服务环境,放开市场准入,大力发展以现代物
流业、餐饮娱乐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
种资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各级要高度重视,
一刻也不松懈地抓紧抓实抓好。要进一步搞好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充
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产业优势,进一步完善政策,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实行产业
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努力在引进境外资金上取得突破
性进展。要把引进项目、资金与引进智力、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与产
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把发挥资源优势与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结合起来,积极引导
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要加大外
经贸工作力度,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培育出口品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扩
大出口创汇。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对外投
资,开展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为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市作为资源型工业
城市,加快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更加突出。必须狠抓节能降耗,大
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大力开展
节能降耗。要强化群众的节约意识,广泛开展建设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节
约型村镇、节约型机关活动,使节约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要大力实施资
源节约战略,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依靠科技进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
杆等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把发展循环
经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
资源循环式利用,尽快形成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三是抓
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
大环境治理力度。要加强项目建设和有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坚决防止产生新
的污染。要大搞植树造林,突出抓好沿路可视山头、山区、沿河和环城绿化,加
快“绿色枣庄”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便利、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五)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载体。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
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要求,多措并举,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城
乡面貌。一是以新城建设为重点,加快枣薛中心城建设步伐。要严格按照新城规
划,高质量、高标准地搞好建设,特别是加快凤鸣园、行政培训中心等重点工程
的建设步伐。要把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搞好基
础设施完善配套,形成聚集人气的良好条件。二是以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
积极搞好旧城改造,提高城市品位。要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用市场化手段,盘
活城市资产,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三是进一步加强区(市)驻地和中心镇建设,
充分发挥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园区建设、农村市场
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企业合理聚集,为农业转工业、
农民转市民、农村转城镇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要遵循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搞好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体制保证。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激活国有资本的机制。要大力
推进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把该由市场调节的还给市场,该由企业决定的还给
企业,加快城市供水、供气、供暖等管理体制改革,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民
营经济的政策措施,着力营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
环境,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迅速膨胀总量,提升民营工业园区建设水平,促进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要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进一
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打造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七)统筹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繁荣进步。围绕建设文化
强市,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我市历
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力争创造更多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要大
力实施“科教兴市” 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12345”人才培养工程。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切实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加强基础教育、高
等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搞好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劳
动者素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卫生医疗服务水平。做好人口和计划生
育工作,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
民健身运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牢牢把握正确
舆论导向,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
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八)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努力构建“和谐枣庄”。一是切实关心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注意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
各项民心工程,重点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深入开展
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认真
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进一步完
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把社会安全网做得更大更牢固。二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
挥人大、政协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和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认真实行政务公
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大力实施依法治市,强化司法监督,确保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三是
深入推进“平安枣庄”建设。要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维护社
会稳定的能力。要加强信访工作,及时发现排查调处化解各种矛盾,把问题解决
在基层和内部,解决在始发状态。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制,努力减少和排除各种事故隐患。加大食品、药品、农资等市场监督管理力
度,健全完善减灾救灾公共安全保障机制,努力保障社会安全。
四、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
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是顺利实现
“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所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
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为做好“十一五”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要坚持用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进一步坚定信念,树立远大
理想。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
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带头学
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
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要善于从实
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善于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务,善
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创造新
业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发展。要按照中央和省
委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推动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
扎实开展。要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这个要求,把握取得实效这个关键,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表率作用到
位、工作措施到位,高标准、严要求、重质量、求实效,扎实搞好第二批、第三
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并建立健全保持
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坚持用群众标准和实践标准来衡量先进性教育活
动的成效,进一步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解决实际
问题,更加注重取得实效,更加注重推动各项工作,做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与经济
社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两胜利。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关键在班子,关键在干部。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标准、条件和程序,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
部。大力选拔使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
过,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要
关心支持坚持原则、干事创业、敢抓善管、维护团结、清正廉洁的干部,特别要
关心支持基层干部,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条件。要珍惜和维护领导班子团结。
坚持从党的事业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
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以领导班子的团结带动方方面面的团结,在全社
会大力营造团结和谐稳定、风正气顺心齐、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大
力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机关、学校、社区、新型经
济组织等领域党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要牢记“两个务必”,坚
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
求,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形成严密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
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整
体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中央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廉政承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要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
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
程”,脚踏实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要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作风,经常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到条件差、困难大、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了解民意、体察民情,面
对面指导工作,解决具体问题。要大力倡导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作风。对决定
的事情、看准的问题,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务求实效,不达目的不罢休。要
进一步健全完善决策、执行、监督工作体系,用有效的制度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
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同志们,“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全市各级党组织
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
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为胜利实现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