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11&rec=36&run=13

【打造精品志书】 年初伊始,市史志办延续上年工作进度,继续梳理充实
《枣庄市志(1986--2005)》,经过梳理和参考志书评审会专家意见,归纳二
轮志书存在两个大的问题:一是经过初审稿件距离成书统稿要求还有相当大
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手资料的漏缺,尤其是一些经过机构改革被裁撤单位
分管领域的资料,还有一些数据不准确,直接影响了稿件的质量;二是部分
供稿单位修志人员的业务素养参差不齐,导致有的供稿内容空洞不符合体例
要求,文字内容过于公文化,影响了志书的整体性。针对上述问题,加大资
料征集力度,一方面加强与供稿单位沟通,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广泛发动群众
收集相关资料,确保基础资料的完整性。如为充实文化艺术篇,积极与市文
联沟通,从文学、戏剧、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多个角度设计了作品详
表,力争把断限内的文艺作品全部记录下来。二轮志书评审稿在人物志方面
缺陷较大,收录人物较少且记述过于简略,需要大的修改和增加新的内容。
对此,在枣庄日报、枣庄晚报等媒体和单位门户网站上刊登征集枣庄市志人
物志线索的消息,与市内一些擅长枣庄人物采访、记录和研究方面的作者取
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尽可能完善人物志。整个志稿编辑过程共
对70多处新增或补充了资料,新增120余位枣庄人物的记载,在充实志书资料
的同时,对志稿文字部分进行精雕细琢,先后由主编、副主编、编辑和老专
家压茬进行4遍志稿的编辑、校对,大到数据考证,小到标点符号,从体例
到文风,纠错补讹,共纠正错误1300余处,修改语句800余条,做到全志文风
统一,把错误降到最小。37篇计380万字的志稿文字编辑校对工作已近尾声,
进入插图阶段。

【年鉴工作创新提高】 根据省年鉴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为实现年鉴向既快
又薄的方向发展,在以往成熟的编辑模式下对编辑工作做了创新。首先,对
组稿工作早发动,加快编辑工作进度。从3月初至4月启动了组稿工作,其间,
在进行多轮催稿的同时,加强对供稿人员的指导,力争在初稿阶段保证质量。
在编辑阶段,要求每位编辑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每轮编辑时间,三轮
编校完成时间比往年提前近一个月。其次,对年鉴内容做适当调整。对一些
章节按照社会事业分类进行了重新的归并整合,使章节编排更合理,内容更
显完整;对供稿中一些无关社会发展记载的“假、大、空”的内容坚决删除,
供稿原文内容删除80余处,缩减字数4万余字,稿件内容完美瘦身。再次,对
年鉴印刷做了调整。除合理压缩内文彩页的数量之外,还更改了彩页印刷纸
张,采用与正文相同的纸张,这一改变,使年鉴更具统一性,美观大方。11
月份,《枣庄年鉴(2014卷)》已顺利出版,全书350页、87万字,彩页103
页。通过这一系列的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更加凸显了年鉴的时效性和资政意
义,真正体现既快又薄的精神内涵。

【优化馆网服务功能】 方志馆作为展示史志成果的重要平台,是史志工作
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年内,健全完善《方志馆工作规定》,明确由专
人负责方志馆的管理工作,定时免费对全市民众开放。通过购买、交流、向
社会征集等方式增加志书、年鉴、地情方面的书籍馆藏,尤其是9月初,新
增影印版《山东通志》(宣统版),该书共12函、128册、200卷,赡博精审,
考据精核,体例周详,记载系统完备,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对全部藏书编
号存档,全部免费借阅。对枣庄市情网进行了全新改版,增加电子馆藏,建
立便民链接,及时更新信息,方便全市民众电子查阅史志资料。同时,各区
(市)地情网也都全面完成改版。

【加强修志业务指导】 年初,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完善史志理论研究成果
奖励规定,在全体工作人员中掀起理论研究的热潮,举办了3期理论研讨课,
由相关工作人员讲授心得,加强沟通和交流。6月份,派出3人参加由省史志
办举办的第四期史志业务培训班,提升理论素养。9月份,召开主任座谈会,
督促指导各区(市)地情网站改版工作,会后,由专人负责调度各区(市)
的具体改版工作,帮助他们联系专业网络公司,甚至为他们提供素材,通过
努力,圆满完成全市地情网站改版工作。年内,完成对《滕州年鉴》的审稿
工作,对其送审稿进行了认真审阅,从体例文风到字句彩页,提出了10点审
稿意见。完成对对二轮《薛城区志》启动阶段的指导工作,由于薛城区史志
办人事变更等因素,二轮区志编写工作需重新启动,市史志办领导对此非常
关心,在启动工作需注意的事项,志书体例,编撰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
指导性工作。指导峄城区史志办编辑出版《峄县志(乾隆版)》,在体例、
排版、印刷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