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11&rec=16&run=13

2014年,全市各级党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城市转型,
积极打造“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经济社会保持缓中趋稳、
稳中有进的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980亿元,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完成137.9亿元,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0亿元,增长15.5%;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6.3亿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96
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5元,增长11.6%,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
收入增幅。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市委坚持把学习贯彻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
为推动枣庄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
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
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14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14次集体学习,
举办专题报告会7场;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宣讲活动,累计举办宣讲报告会、
座谈会640余场,直接覆盖群众超过15万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市
委立即召开常委会专题学习,邀请专家举办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抽调
精干力量成立宣讲团,深入基层全面开展宣传宣讲工作,引导各级强化法治
思维,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二)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良好作风促进各项工作。全
市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态度认真、行动自觉,
广大群众热情参与、大力支持,整个活动进展有序、扎实深入。一是广大党
员干部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教育。层层开展交流研讨、学习讲评,
活动单位参学率达到100%,各级党组织集中学习时间都在5天以上;组织省
管干部和区(市)长到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接受现场教育;各级党组织对17.1
万名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各级领导干部讲党课3976场,7943名党员干部直接
联系8052户困难家庭。二是“四风”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力整
治。研究制定《市委常委班子整改工作方案》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确
定58项整改任务、41项专项整治内容,对文山会海、机关作风庸懒散、“人
情保”、“关系保”、就医难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截至2014年底,各级领
导班子公开重点整改事项共完成42610项。三是党内政治生活更为严肃规范。
市委常委带头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相互之间谈话66次,在专题民主生
活会上平均每人收到批评意见22条;各级党组织普遍采取“一对一”、双向
约谈等方式,真正把思想谈通、问题谈透、矛盾谈开。各级党组织全部召开
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17.1万名党员参加了民主评议。四是作风建
设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初步形成。抓好制度“立改废”,截至2014年底,
全市各级共出台承接中央和省委的配套制度1132项;新建、修订和废止各项
制度4661项、3864项、519项。
(三)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适应经济
发展新常态,按照省委工作指导转变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城市转型,着力在
提升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一是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工业转型振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 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8.7%;纳税前
50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纳税额占比达到46%。新型煤化工产业,联想化工
(一期)、薛城能源主体项目竣工投产,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水泥产业,以
泉兴中联水泥为平台,市场化重组全市三分之二以上水泥产能,在全国水泥
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参与重组企业的利润、税金分别增长110%和65%;
中联水泥集团运营中心投入运营。橡胶产业,促成山能集团并购重组丰源轮
胎,产能达到1000万条,实现扭亏脱困。锂电、医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发展势头良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到18.8%。工业技改完成投资310
亿元,增长15.8%。市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挂牌运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达到16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3家、工程实验室达到5家。全域化布局乡
村旅游, “一园三镇五点” 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增长
14.1%;微山湖古镇(一期)、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
建成运营,真爱商城、万洲浙商城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粮食单产增加,新
发展家庭农场96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
品32个,枣庄市整体创建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抓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规划管理,编制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心城区整体风貌规划、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统筹中心城区功能设施建设,新城实验小学、市实验高中、
市职业中专、市中医医院新院、市立医院新院、羊庄水源地供水工程建成启
用,文体中心、市妇保院新院、市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中心、枣矿城等项
目顺利推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流通等体系基本形成。
统筹城区地下地上设施建设,2014年全市新增供热面积308万平方米,新建改
造城区道路70条,整治背街小巷34条。统筹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2个新型
城镇化示范镇进入全省考核前20名,12个镇纳入国家级重点镇;70个村达到
美丽乡村创建标准;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全市所有村居,垃圾围村、围田、
围河现象有效改善。统筹城乡交通建设,客运换乘中心、北留线改建、枣曹
线改建等工程进展顺利,通用机场、枣鱼高速跨湖工程纳入全省综合交通网
中长期规划,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73公里。三是抓生态环境建设。自2012年创
森工作启动以来,共实施重点绿化项目584个、建设中心城区环城绿道200多
公里,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3.5万亩,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6.2%,城区绿化覆
盖率达到41.1%,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代表山东省参加迎淮核查,取得淮河流域和全国九大流域“双第一”。铁腕
治理大气污染,改造建成区燃煤锅炉305台,淘汰黄标车、老旧车3.6万辆,
全面完成100项工业企业脱硫脱硝治理任务,秸秆焚烧得到有效控制,治超治
限工作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列。围绕让资源环境休养生息,“十二五”以来累
计关闭小煤矿、小石膏矿和采石场246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
放总量继续下降。
(四)深化改革开放,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增活力添动力。市委成立全面
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改革办,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理念,努力破解城
市转型中的难题。一是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厘
清政府职责与市场边界,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出台投资项目负面清单、行政
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和行政权力清单,为市场主体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国有企
业改革,坚决打赢市属工业企业三年改革攻坚战,70家企业改革主体任务基
本完成,近4万名困难职工的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市南工业区建设
发展步伐加快,一批文化产业和制造业项目陆续落地,正在成长为转型升级
的新引擎。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成95.2%;土地合作社数量、土地流转面积、农地抵押
贷款数额分别增长46%、25%和26%;市、区(市)、镇(街)三级农村产权
交易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财税体制改革,“营改增”试点平稳扩面,煤炭资
源税从价计征启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效加强,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压减43
%。金融改革,有序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青岛银行枣庄分行、枣庄
农商银行挂牌营业,日照银行枣庄分行正在筹建。二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
度。积极开展香港山东周、台湾山东周和面向全国工商联执委的招商活动,
鲁南铁路物流中心、穆拉德石榴种植与深加工等一批大项目签约落地,新建
外来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43个,实际到账外资1.05亿美元。百个重点
项目完成投资395亿元,泰和水处理等38个项目建成投产,十电扩建、华润三
九(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培育壮大园区经济,枣庄高新区成功创建为国
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进出口总额增长15.1%,
其中出口增长21.9%。三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省里出台的支持民
营经济发展的26条措施,全面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2014年
市级过桥还贷资金累计滚动拨付8.9亿元,市担保公司累计担保贷款26.3亿元;
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4万户、注册资本248亿元,分别增长19%和73%。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扎实办好百件惠民
实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更多的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市民生支出
120.5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55.5%。一是积极扩大就业。抓好农
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
5.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完成城乡并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连增”;
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10元、每人每年2800元,农村五保
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500元、3300元。三是繁荣发展社
会事业。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新建改建标准化校舍26万平方米、幼儿园
21处,农村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710元和910元,市中区、
峄城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在全省率先实施公共卫生“健康直通车”服务活动,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居民
健康卡建设试点市。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和文艺精品创作,公益性文化场馆全
部免费开放, 5部作品荣获省文艺精品工程奖, 大运河中河台儿庄段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成功举办枣庄市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完成环城森林
公园健身设施建设,全民健身工程覆盖2152个村居,人均健身场地达到2.8平
方米。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90处、农村幸福院78处。新建保障性安
居工程9343套,改造农村危房2107户,解决12.4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人口
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平安枣
庄”“法治枣庄”建设,启动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进视频监控全覆盖工
程;加强基层矛盾化解,排查调解各类纠纷8241起;积极推进领导干部接访、
信访积案化解、依法处置进京非访等工作,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
实施法律服务惠民和送法下乡活动,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7亿元;依法有序
关闭30万吨以下小煤矿,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监管机制,社会治安、信
访维稳、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六)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牢固树立抓党
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严格落实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以党建促转型、促发
展。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顺利通过省
级文明城市评审,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四德”工程示范市。坚持正确舆论导
向,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和应对处置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网上不良信
息专项整治。二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2012年“第一书记”工作开
展以来,累计选派3712名优秀机关干部分三批到村、社区任“第一书记”,
覆盖面达到53.5%。顺利完成“两委”换届工作,251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全面完成整顿。实施基层党组织任期目标管理,村党支部书记承诺服务事项
完成率91.4%、群众满意率90%以上。三是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新修订全
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健全完善对区(市)和市直部门的考核办法。研
究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意见(试
行)》,建立健全拟提拔重用人选廉政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正职领导干部
离任交接等制度。组织开展干部选拔任用自查和“带病提拔”干部责任倒查,
对308名干部在企业兼职、719名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26名干部经商办企业
问题进行清理;全面停止干部提前离岗,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979人。启动实
施枣庄英才集聚工程,枣庄技师学院获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有1
人入选首批国家特支计划和全国技术能手,1人入选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
年专家,2人入选省首席技师。四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新修订《市委常委
会议事决策规则》,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坚持党委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支持政协履行职能,深入开展调查
研究和咨政建言活动。做好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加强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
士的团结合作,真诚接受民主监督;重视发挥工商联在发展民营经济中的重
要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
和对台工作方针政策,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转型
发展的整体合力。坚持党管武装,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推动军民融合深
度发展,巩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出
台《关于落实两个责任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试行) 》 ,开展
“枣庄清风”廉政文化品牌创建,利用王刚、彭庆国等反面典型加强警示教
育,在全市7119名县级和科级干部中进行德廉知识测试;健全谈心提醒、诫
勉谈话预防机制, 市、 区(市)共约谈有关人员300余人次。持之以恒纠正
“四风”,共查处各类违反八项规定问题196起,处理268人,给予党纪政纪
处分64人,对89起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全市纪检监
察机关共立案71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07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