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10&rec=181&run=13

【概况】 2013年,枣庄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
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主线,以举办第市八运会、备
战二十三届省运会、筹备第三届全国智运会为重点,努力推动体育事业全面
协调科学发展。全年承办国际赛事2项、国家级24项、省级赛12项,举办市级
赛事活动75项次;在300个村居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城体育中心全面
动工;竞技体育夺得国家级金牌17枚、省级金牌13枚,622名运动员取得23届
省运会比赛资格;体育彩票销售再次突破3亿元。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
“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被省体育局授予“群众体育工作贡献奖”“体育彩票工作贡献奖”“山东省
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优秀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
“2009-2013年度枣庄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枣庄市八运会组织筹备工作先
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群众体育】 1.成功举办市八运会。市八运会比赛分青少年组、行业系统
组和老年组,共设置32个竞赛项目。比赛于5月4日开始,10月19日闭幕。共
有53个单位的5000余人参赛,4500多人参加了开闭幕式展演和组织筹备工作,
是枣庄市项目设置最多、规模最大、参赛人群最广泛的一届市运会。坚持节
俭务实的理念,严格控制赛会开支,场馆改造、竞赛器材“能改的不建、能
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开幕式大型活动不举办大型文体表
演,而是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展演,还体育本色,还群众主角。真正将本
届运动会办成了一次“节约简朴、团结和谐、凝聚力量、全民参与”的体育
盛会。
2.积极承办省级以上大型体育赛事。为提高枣庄知名度、扩大体育交流,带
动体育事业发展,枣庄市上一年承办了中美泰国际搏击拳王擂台争霸赛、中
韩篮球友谊交流赛2项国际赛事;承办了中国枣庄越野摩托车邀请赛、全国
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中国足球乙级联赛主场比赛、全国象棋甲级联赛第十
轮比赛、全国国际象棋旗士赛和等级赛、中国·台儿庄河钓大赛、第二届中
国功夫文化节、海峡两岸太极暨传统武术交流大会、全国女子足球U-18联赛
决赛等24项国家级赛事,以及12项省级赛事活动。积极筹备2015年第三届全
国智力运动会。
3.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是稳步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城
体育中心一场两馆全面施工。投入800万元对老城体育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改造。在300个行政村和社区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程覆盖全市2669个
村居。 为7个镇街、 13个社区配置了健身器材。在全市123个行政村完成了
“千村扶贫健身工程”地基硬化。在环城森林公园健身绿道建设了8处休闲
健身场所。山亭区启动了全民健身“雪碳工程”,峄城区文体中心即将竣工,
其他区(市)都在积极推动体育场馆规划建设。全市有三个(区)市建有县
级全民健身中心,37个乡镇(街道)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18个社区建有
健身场地。为满足市民健身需求,老城体育中心场馆设施从上一年12月1日免
费向公众开放,还推动全市17所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方便群众就近就便
健身锻炼。二是大力发展体育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扩大到7000人,每
万人拥有18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新成立单项体育协会2家,换届2家,筹备成
立6家,单项协会达到34家。扶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健身俱乐部、社区
健身团队等基层体育组织,不断完善以体育总会为龙头、单项运动协会为主
线、俱乐部为基础、体育志愿者为骨干的社会体育服务体系。加强区(市)
国民体质监测站建设,为群众开展体质监测,指导科学健身。三是积极开展
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了纵贯全年的枣庄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节,设
置了26个体育项目,满足了基层群众参加体育赛事的愿望。创编了全国第六
套健身秧歌,在全国推广。枣庄市编创的全国第四套健身秧歌被命名为山东
省全民健身精品活动,滕州乒乓球运动被命名为山东省全民健身活动特色项
目。

【竞技体育】 一是扎实推进23届省运会备战工作。制定了《枣庄市备战山
东省第23届运动会实施方案》《枣庄市参加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奖励办法》。
引进优秀运动员62人,新增自行车、体操、帆船(帆板)、皮划艇、赛艇、
射击6个省运会参赛项目,参赛项目达22个,是省运会参赛项目最多的一届。
组织参加23届省运会30个项次的资格赛,622人取得省运会资格。在省青少年
锦标赛、冠军赛和联赛中,共获得金牌13枚、银牌20枚、铜牌27枚。二是国
家级比赛成绩优异。在13个项目的全国比赛中,获金牌17枚;银牌26枚;铜
牌23枚。其中,在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上,枣庄市有24名运动员参加了11个
项目的比赛,获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4枚,10人进入奖励名次,参赛人数、
参赛项目、奖牌数、获奖人数均为历届全运会之最。三是运动员、教练员、
裁判员“三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大了运动员管理力度,实行动态管
理,有效预防了运动员流失;结合市体校和游泳管理中心选材,建立24届省
运会苗子库,完善了人才梯队。制定了《2013年度全市教练员考核办法》,
对教练员进行了严格考核;加强教练员培训,选派20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岗位
培训。裁判员队伍进一步壮大,有一级裁判60人,二级裁判500人。四是市体
校、滕州市体校成功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这是市体校连
续三届、滕州市体校连续两届全运会周期获此殊荣,并赢得了下个一全运会
周期的诸多扶持政策。五是扎实推进教体结合。积极举办青少年阳光体育运
动会暨体育联赛,开展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创建工作;报请市政府印发了《关
于深化教体结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

【体育产业】 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枣政
发〔2013〕9号),通过政策引导、赛事推动和社会力量参与,不断推动枣庄
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争取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分别拨付到各区(市),
扶持枣庄市赛事观赏、休闲观光、健身娱乐等都市景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
沿环城森林公园绿道规划建设了休闲健身场所,推动了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
成立了滕鼎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全国乙级联赛,开启了赛事观赏产业新纪
元。积极开发市八运会无形资产,开展招商工作,为运动会举办筹集了补充
经费。体育彩票事业快速发展,全年销售体育彩票3.02亿元,就业人数700余
人,有效终端机扩容到356台。枣庄市体育彩票销售、赛事运营、健身培训、
体育场馆建设,以及体育用品、运动服装、体育器材制造和销售等共计从业
人员1.2万人,体育产业增加值约5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0.7%多一点,
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体育宣传】 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在于培养和带动,体育离不开宣传和引
导。为此,开辟了《枣庄日报》体育专刊、广播电台《体育与健身》栏目、
电视台《体育天地》栏目,成为宣传体育成果的重要平台。重大赛事新闻宣
传效果显著,与国家级、省市级各大媒体、新闻网站维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对枣庄市体育工作都能及时进行深入报道。枣庄体育网上传文字稿件500余篇、
图片1000余幅。编发《枣庄体育信息》42期。
(赵宇浩 王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