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10&rec=17&run=13

【强化工作职能】 一是牵头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时将中央、省调整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牵头部门的政策文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并在市政府常
务会议上向市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介绍政策精神,争取市政府办公室
印发了《关于调整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牵头部门的通知》 , 明确规定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牵头部门由市监察局调整为市编办,市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编办”,承担起了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
革和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组牵头
部门职责。主动与市监察局、市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沟通对接,组织相关部
门召开专题座谈会,了解前期工作,听取各方建议,研究牵头推进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工作,以
市政府令形式发布了《关于公布市级取消、下放、调整和保留的行政许可事
项的决定》,取消30项、下放78项、调整25项,保留110项,7个部门无市级
行政许可事项。对保留的市级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审批要件精简和流程简化再
造,构建市、区(市)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居)
便民服务站“四级”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破除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
机制障碍。下发《关于落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督促
各区(市)编办搞好工作衔接,对本级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清理,并会同相关
部门对各区(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现场督查,确保取得实效。
二是及早推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顺应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重心和机
制的变化,在2013年8月将“枣庄市事业单位登记监督管理局”更名为“枣庄
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进一步调整强化其监管职责,突出绩效考核职能。
召开全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会议,印发实施《枣庄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
办法》,改变了全市长期以来对事业单位设立后运行情况监管不到位的状况。
印发《2013年度市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教育、卫
生、民政等系统26家事业单位为考核试点,高效完成了实地考核、社会评价、
专业评审、审定公布等各环节的工作。各区(市)均出台了事业单位绩效考
核办法,同时,推广应用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牵头协调22个部门建
立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登记管理信息公开、现场核查等方面的
制度办法,推进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并认真贯彻省编办《关于取消事业
单位法人年检完善监管机制的通知》,积极探索创新监管办法和机制,努力
构建全方位的事业单位监管体系。
三是积极创新编制使用管理制度。紧跟中央、省严控机构编制、确保财
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组织专门力量完成了《枣庄市市
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办法》的起草、征求意见、报请审核、印发实
施等工作,建立了编制使用许可编委集体研究、编委主任“一支笔”审批、
编委统一下达制度,真正把编制管理由后期办理提到第一关口,实现了编制
使用管理观念的转变和程序的创新。具体工作中,将编制使用许可与机关事
业单位考录计划和进人事项紧密结合起来,严格审核2013年全市各级机关公
务员考录、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城镇退役士兵行政事业单位安置、社会
化工勤编制使用计划,认真梳理全市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用编申请,经市编
委审核同意后向省编办报批,从源头上杜绝超编招考、超编进人现象,确保
全市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同时,重新核定市直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和公
立医院编制,并指导各区(市)开展核编工作,及时将相关情况报省编办备
案;加快全市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市直部门17200余人基础
信息的采集、审核、入库工作,实现了市直部门机构编制业务在线申请审批、
人员编制信息实时更新。

【积极改革创新】 从上层建筑的施工者、改革的推动者、体制机制的创新
者的高度和视野,深刻认识机构编制工作的性质定位和职责作用,倾力服务
全市转型发展。
一是推进市、区(市)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依据省里制定
的市县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和省编办的工作部署,以市政府
文件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市、区(市)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的实施
意见》 , 以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四部门文件印发了
《关于做好区(市)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调整有关工作的电话通知》。
承接了省编办移交的工商质监系统机构编制和33家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管辖
权,并将相关机构编制和25家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管辖权移交给各区(市),
新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方案经省编办备案同意后,以市政府办公室
文件印发了其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同时,督促指导各区(市)
推进改革工作,各区(市)、枣庄高新区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方
案均已经市政府批复实施。
二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中介组织清理。根据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
(草案),对市直事业单位进行初步分类,理清了经营开发服务类、行政支
持类、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数量和具体机构编制事项。按照市委、市政府由市
编办牵头推进中介组织清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梳理出分布在规划、住建、国
土等领域的13家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职能相关联的市直中介类事业单位,
对其机构编制、业务运行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依据“政企分开、
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拟定《关于部门所属中介机构、
社会团体和企业脱钩改制的实施方案(草案)》并已报市政府审议,为下步
开展清理规范工作,推进中介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与行政机关或挂靠部
门脱钩奠定了基础。
三是推进扩权强镇改革。协调市直相关部门构建了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考核体系,推动滨湖镇在扩大审批权限、建设便民服
务中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滕州市级下放权限达到121项,对滨湖镇的考
核指标由46项缩减到12项。将《滨湖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下放权限目录》
转发给各区编委,督促其做好学习借鉴工作,创新完善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体制机制。认真研读省编委《关于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
作的意见》,将滕州市西岗镇作为下批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
点候选镇上报省编办,以进一步扩大试点、深化改革。
四是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
构、增减平衡”的要求,在管住全市机构编制总量的同时,做好调优结构的
文章,努力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编制需求。按
照市委、市政府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将市住建局、市城管局所属
部分事业机构编制和人员下划区级政府管理,将枣庄高新区教育、卫生等机
构编制和人员划转给薛城区。推动枣庄学院上划省管,上划编制900名。增强
台儿庄古城管理委员会职责,调整其内设机构,推动古城规范运营和快速发
展,服务城市转型战略实施。将市规划局派出机构调整为事业单位并核定其
机构编制事项,强化规划在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先导引领作用。
五是督促政府部门正确履职。落实省编办关于开展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
估的部署要求,制定《枣庄市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实施方案》《市直政府
部门机构编制评估社会满意度调查方案》,严格开展部门自查、实地评估、
社会调查等各环节的工作,以市编办文件形式将评估意见反馈到被评估部门,
评估工作取得了良好实效。对履行环境、资源保护和住房保障职责的部门进
行履职情况专项检查,查摆部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其正确
履职、充分履职。同时,将开展评估检查工作作为完善制度体系,严肃机构
编制工作纪律的重要契机,严格遵循省编办印发的《关于副处级以上行政机
构事业单位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制度规定,并将省里的重要文件转发各
区(市)、市直相关部门单位,或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办法。健全与纪检
监察、财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形成了查处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的合
力。对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行为进行清查汇总,12310举报电
话受理工作有序进行,每季度均及时形成监督检查工作总结报省编办。

【优化工作环境】 一是以呈阅件、专题信息等形式将中央、省关于加强机
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政策文件和工作部署向市委、市政府、市编委汇报。市委
《关于进一步改进市委常委会议会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拟提请市
委常委会议研究讨论的议题,涉及机构编制问题,应先通过编委研究。《枣
庄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规定, 市政府专题会议凡涉及机构编制安排的,
“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机构编制事项办理规则不断规范。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被纳入了全市党政部门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
考核体系。二是努力缓解各部门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增加职数、提高
机构规格的要求非常强烈和机构编制管理政策趋严趋紧的矛盾。将为各部门
单位办理机构编制事项的过程化为政策宣讲、业务知识普及的过程,使各部
门单位逐步了解机构编制工作的性质和要求,理解市编办的努力和难处,进
而配合、支持机构编制工作。三是提升年度区(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
结果考核工作的效力和权威性。强化对各科室、下属事业单位、区(市)编
办信息宣传工作的考核,信息宣传工作的“质”和“量”均实现了较大突破,
市编办获评全省机构编制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提升部门形象】 全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开放型、服务型机关。将学
习作为“硬任务”,拿出时间精力、组织人员、选好题目、带着问题开展相
关调研。《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研究》《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研究》2项成
果分获全省机构编制课题调研评审二、三等奖,3项成果在2013年山东省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及机构编制管理科研成果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制度
建设上,坚持将完善制度体系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
努力抓实抓好。在效能建设上,开展以办事提速、工作提效为主线的“效能
提升年”活动和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为主要内容的
“慵懒散”专项治理活动。
(曹军 范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