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10&rec=114&run=13

【体制机制建设】 出台《生态枣庄建设考核办法》(枣办发〔2013〕24号)、
《枣庄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2013-2015年实施方案》(枣政发〔2013〕40号)
等文件。创新环境管理考核方式,围绕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行“河
长制”,进一步深化环保工作“四职”责任人制度。巩固环境工作大格局,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热大政协监督、各部门密切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
环保工作大格局不断巩固,形成全面科学的生态枣庄建设工作体系。

【服务发展能力建设】 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制度,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
环保法规,坚持“十不批”原则、分级审批制度和重大项目集体审查制度。
2013年共审批报告书、报告表项目122个,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31件,排污许
可证审批与发放23件,不予受理或暂缓受理项目10余个。加强环境管理。严
格试生产批复、竣工验收和“三同时”制度监管,批复试生产项目27个(次),
其中不同意试生产项目8个(次);验收项目38个。对各区(市)2012年以来
200余个建设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整改要求。开展对辖区
内环评机构从业行为量化考核。对事关民生和城市转型的重大项目,开辟绿
色通道、跟踪服务;不断优化行政许可事项程序,其中办事要件缩减49%,
办理时间缩短至法定时限的40%,并下放了部分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权限。继
续加大项目申请力度,2013年共申报省级环保项目34个,争取省及以上环保
专项资金1.5亿元;同时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及时解决群众
诉求,2013年以来,共办理信访670件,其中省厅转140件,12369环保投诉热
线直接受理群众来电422件,按时办结率为100%,位居全省首位。

【总量减排】 全年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4%、
2.8%、11.7%、3.3%,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实行总量替代和相关行业总量倍量
替代制度,并建立污染物总量确认备案制度,完善排污许可证发放制度;促
进落后产能淘汰,推进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进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突
出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和升级改造。强化对省控、国控重点污染源的监
管,确保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推进工程减排,加强减排项目的监
测监察工作,督促责任书项目及年度计划项目进度,继续深度挖掘整合畜禽
污染集中治理项目。全部完成水、气污染减排责任书项目11项,完成年度计
划项目84项。

【水污染防治】 深化“治用保”体系,巩固提升治水成效。全市7条主要
河流达到南水北调调水水质要求;淮河流域“十二五”规划项目完成率达到
90%。深化“治”,着力开展点源治理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对142家工业点
源实施限期治理,推进污水厂新建扩容、提标升级,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51
万吨/日,所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成污泥集中处置
工程8个,日处理能力达到1500吨。加大“用”,再生水成为全市第三水资源。
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全市再生水利用规模达到28万吨/日;实施中水进城造景
工程,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引入城区,用于景观补水。实施中水截蓄
导用工程,建成截污导流工程7个,年拦蓄回用中水3182.9万吨。完善“保”,
实施生态全修复。实施“退渔还水”、“退耕还湿”等工程,先后清理养鱼
网箱6万多个,全市建成和在建人工湿地30处,主要河流生态恢复到70年代最
好时期水平的70%左右,流域安全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工业废气治理,全面实施工业粉尘和脱硫升级改造,
启动脱硝工程建设。对全市34家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脱硝任务,滕州新源热
电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的21条生产线建成烟气脱硝设施并投入运行;华电十
里泉发电厂等9家企业的18条生产线烟气脱硝工程正在建设。全市45家企业的
露天物料堆场建设了14万平方米防风抑尘网(墙)或围挡。全面推行机动车
环保检验。全市已建成11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共运营36条汽柴油检测线,
日检测能力汽、柴共2000辆车;建设了全市机动车环保监控平台,实现了数
据、视频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全市检测机动车22.3万辆,合格20.1万辆,
合格率90.9%,启动开展了环保标志路查。探索形成的“以堵促疏、疏堵结
合、突出技防”模式,破解秸秆禁烧难题,三夏、三秋期间空气质量明显改
善,三秋期间实现了国家卫星火情零通报。参加了建筑工地、物料堆场、运
渣车辆等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协助开展了储煤场、露天开山采石整治,
共关闭露天采石场42家,清理、搬迁储煤场161家。

【生态枣庄建设】 着重搞好农村连片综合整治。峄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
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全面完成3个镇驻地47个村的整治任务,在滕州市东郭镇
大堂门村、王庄村、唐林村等村推广玉泉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就地无害化
治理经验。山东省农村环保工作现场会在枣成功召开。推进生态区、生态镇、
生态工业园建设。 滕州市柴胡店镇等12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镇,全市
82%以上(38个)的乡镇建成了省级以上国家级生态镇。滕州市经济开发区
生态工业园创建试点稳步扎实推进。开展清洁企业、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
建工作。先后有山东省滕州瑞达化工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通过了省厅组织的
清洁生产绩效考核。市中区逸夫小学等4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市中
区十电社区、滕州滨江花苑社区被评为省级绿色社区,滕州滨江花苑社区在
环保部“第二届远洋社区环保公益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滕州微山湖红荷
湿地获首批全国环境教育基地称号。营造生态枣庄建设良好氛围。充分发挥
枣庄环保网站、枣庄日报、政务微博作用,利用“六、五”环境日集中开展
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推广生态环保理念,成功举办了“青岛啤酒杯”全市青
少年环保征文大赛。

【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 先后对30余个新建项目开展了试生产核查,对
26家企业实施立案查处,现场检查和验收了109家辐射应用单位的放射源与射
线装置,集中收贮了4家关停水泥企业的8枚废旧辐射源。开展专项检查活动,
围绕改善水、气等环境质量,制定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制度,先后开展了排污
口规范化整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等环保专项行动
10次,检查企业720余家,对15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对40家企业下达限期整
改通知。开展环境监测,以水气常规监测为基础、污染源监督监测为重点,
开展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重金属、含盐废水、饮用水水源地、国控源和
应急监测,顺利通过了能力验证考核,先后印发监测快报136期,出具有效数
据27万个。出台《枣庄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枣政办字〔2013〕41号)
和《枣庄市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突发涉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全市环境风
险点源全部建立了风险源动态管理档案,参加省环境应急演练暨监察监测技
术比武活动,全市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网络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