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3&A=4&rec=27&run=13

地貌特征

淄博市以鲁山、小清河为界分为三部分。鲁山以南地势总体呈南北高中间低、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中部表现为南面为封
闭高地,东西两翼迭岩耸立,中间低陷并向北倾伏的箕状盆地(称淄博盆地);小清河以北属黄泛冲积平原,总体上北高南低,
由黄河南岸向小清河倾斜。淄博市地形总的具有如下特点:

自然坡降大。全市最高点鲁山主峰海拔1108.3米,最低点马踏湖岸边海拔7米,南北落差1101.3米,自然坡降为11.9%。

山地多,平原少。淄博市除桓台、高青两县外,其他区县均多低山丘陵区,少平原区。

中部、南部为起伏不一的丘陵和山地,是全市河流的发源地。分布着大小不一、切割不等的山川河壑,致使地形破碎。

北部平原倾斜较大。小清河以北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势由黄河南岸向小清河倾斜;小清河以南由山前海拔50~60米之间的
冲洪积平原过渡到小清河沿岸7~13米之间的冲积平原。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倾斜平原。

地貌类型

淄博市地貌类型可分为三大类:侵蚀剥蚀残余山地、冲积平原和洪积平原。

侵蚀剥蚀残余山地可分为低中山、低山、丘陵三类。

低中山区:高度在海拔800~1108.3米之间,主要指鲁山主峰东伸绳子岭、辘轳岭,北去破邱岭的鲁山主脉。

低山区:高度在海拔500~1000米之间,分布于沂源县四周、博山区西部南部及淄川区的东部。

丘陵区:高度在海拔8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根据组成岩体物不同可分为石灰岩丘陵和砂页岩丘陵。
分布于周村区南部,张店区东部,临淄区南部,淄川区西部、东部及东南部低山与山间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

冲积平原可分为黄泛冲积平原、山前冲积扇平原、山间盆地冲积平原、山间河谷冲积平原四类。

黄泛冲积平原:海拔7~25米,主要由黄河、小清河冲积而成。分布于桓台县与临淄区北部及高青县全境。

山前冲积扇平原:由洪坡积物组成,海拔25~80米,分布于周村区北部、张店区西部、桓台县南部、临淄区中部。

山间盆地冲积平原: 分布于淄博盆地、鲁村盆地、沂源盆地内。海拔80~350米。其中以鲁村盆地海拔最高,为270~350
米。

山间河谷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孝妇河、淄河、沂河河谷。

洪积平原分布于山前坡麓,由丘陵向山前冲积扇平原过渡地段。

山丘

淄博市山丘众多,计有大小山头6500多个。其中,中山(海拔大于1000米)1座。

鲁山主峰(2000年摄)

鲁山位于博山区东南部, 西起青龙山,沿博山区境边向东南延伸至破邱岭,蜿蜒180公里。主峰在池上乡小峰村南十余里
处,海拔1108.3米,为省内第四高山。山南面绝壁陡峭,有著名的千人洞。主峰东伸绳子岭、辘轳岭,北去破邱岭,系鲁山主
脉,是博山与莱芜、沂源、临朐的界山。主脉自西而东向北延伸出许多支脉,形成淄河两岸石马、南博山、北博山、郭庄、池
上诸乡镇境内各山。 主峰北伸是沙沟山、黑虎顶,自绳子岭北伸至池上是志公平山绝顶,海拔849米。由绳子岭、辘轳岭向西
北延伸是三山、二郎山,破邱岭西北展伸一支雁翼山,是赵庄和大南峪的分水岭。鲁山山崖平铺,山体系砂石构成。鲁山建有
鲁山林场,植有松、杨、柳、槐等各类树木。

原山位于博山区境西部, 曾名饴山、马耳山,又因主峰有禹王殿,俗称禹王山。主峰距博山城10公里,海拔798米。“禹
山积雪” 旧谓博山八景之一。山势回环,绵亘100余公里,形成博山城区附近各山岭。位于秋谷东面,由天际山、万山、大奎
山等11个山头组成的是荆山, 总面积89平方公里。虎山距于城西5余公里,有大禹岭、山头、大寨等11个主要山峰。距于城西
北3公里处是风景秀丽的白石洞,又名过雨岩,海拔569米,由马万山、中岭、张北岭、郇家山、宋蒙山、林家山、白石洞等山
头组成。山前多峭壁,山腰有洞,洞内有“林泉”,常年流水。城南西起团山、凤凰山,东接峨嵋山,越秋谷、荆山、岳阳山
一带叫长城岭。城北是太阳山。原山中部有原山林场,主要树种有刺槐、侧柏、松类。

鹿角山位于博山区东南部,系青石山,群峰并起,峭岩直立,远看如鹿角。主峰位于源泉村东南5余公里处,海拔843米。
抗日战争时期,此处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其支系向东北伸延主要有两支:西侧一支为源泉东花果山,东侧一支为东寨山。向东
南延伸的是与鲁山脚相连的各山。向南是大寨山、小寨山,大寨山南侧是板山、黑虎山、盘龙山等。

岳阳山是博山区与淄川区的界山之一,长10余公里,山峰99座,有99顶岳阳山之说。主峰在崮山村北,东伸至天津湾,海
拔811米,上有望月台。据传,登此台观日出不亚于泰山观日出之胜。

凤凰山位于博山城西南1.5公里,系原山支脉。山上松柏、刺槐郁郁葱葱,是博山的风景胜地。海拔420米。山上有齐长城
遗址。 山巅古建筑有碧霞元君庙。凤凰山西南1.5公里有条群峰环拱“若四围团坐者”的山峪,名团山峪,为凤凰山最僻静之
地。凤凰山下东麓有一古建筑群,名“红门”。

博山亦称辰巳山,位于博山区东南部。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博山县,即以此山名县(另一说为:因境内多山,故命
县名为博山)。海拔482.9米,系青石山。峰顶及山腰大部被松柏覆盖。

紫罗山位于博山区石马村东北6公里,西邻蛟龙村,南邻朱家庄。海拔649.6米。山被松柏覆盖,山上盛产琉璃原料紫石。
因早年群众多于山上开采紫石,故名紫罗山。

黑山位于博山区八陡镇以东0.5公里,海拔501米。全部绿化。山巅有暮雨石。因山上多矽砂,石呈黑色,故名黑山。

蟠龙山位于博山区李家村北5公里,南邻北场村,东北接淄川区峨庄乡,西南与油篓毗连。海拔865米,系青石山,基本绿
化。因

山形蜿蜒,形似蟠龙,故名蟠龙山。

毫山位于沂源县石桥乡东部。 海拔676米,面积10平方公里。山体由花岗岩、变质岩、砂岩构成。山势呈南北走向,山峰
陡峻,汛期洪水声似嚎泣,取名“嚎山”,后雅化为毫山。植被以马尾松和刺槐为主,设有国有毫山林场。山中多野生中药材。

唐山位于沂源县东里镇政府驻地的沂河南岸,海拔516米,面积2平方公里。山呈东西走向,由石灰岩、变质岩构成。原名
塔山, 俗称唐山。有关帝庙、三清殿、千年银杏树等古迹古树。主峰南侧“罗汉崖”有山东省罕见的隋唐摩崖石刻,共有503
尊浮雕造像。植被以松柏、刺槐为主,自然风光旖旎。

万祥山位于沂源县石桥乡东南部,海拔444米,面积1.5平方公里。南北走向,山体由石灰岩、页岩构成。因形似卧虎,取
名老虎山。1944年3月26日,八路军英雄连长何万祥壮烈牺牲于此,为缅怀其功绩,县政府将此山更名为万祥山。

艾山位于沂源县徐家庄乡政府驻地东1.5公里,南北走向,有9个山头,又称九顶艾山。主峰海拔531米,面积1.5平方公里。
周朝鲁国曾在艾山附近设艾邑。

马鞍山位于淄川区淄城东南24公里, 淄河以东。南连孟梁台山,东近小口头村,海拔615.6米,峭崖陡壁。1942年11月,
在此发生过著名的马鞍山战斗。山顶有马鞍山抗日遗址,南麓有烈士纪念碑及展览室,山之东、南麓及峭崖植侧柏、刺槐。该
山东、西两峰连成凹形,远望似马鞍,故名。

唐三寨位于淄川区淄城东南25.5公里,东临青州市,南接峨庄乡北部边缘,海拔785米,方圆2.5平方公里,属寒武系灰岩。
该山以唐赛儿三次据此举兵反明而得名唐三寨,亦名石寨山。主峰西部岩上有石臼3个,旗座1个,东部过“南天门”险道深谷,
山峦起伏,一直延伸到东北部,饮马泉、练兵场遗址仍在。

黉山位于淄川区淄城东北3.5公里,北倚梓橦山,西连丘陵,主峰海拔307.3米。该山古名黄山,属砂页岩,山上柏树封顶,
山周围蕴藏煤炭。山阳有郑公(康成)书院,山阴有鬼谷(子)洞,为淄川区内名山之一。

九顶山位于张店区东北, 西南与玉皇山相连,西邻花山,东北与铁山接壤,属鲁沂山系余脉,砂石山,海拔222米。此山
有9个山头,状似蟠龙,称为蟠龙九顶山,习惯称九顶山。

花山位于张店区东北,鲁沂山系余脉,海拔178米,山体为砂石。

四宝山又名四角山,位于张店东北3.5公里,鲁沂山系余脉,海拔199.3米,山体为石灰岩。神话传说:四宝山有金人、金马、
金碾、金豆子四宝。

铁山位于张店东北中埠镇境内, 鲁沂山系余脉,南北走向,面积约10平方公里,海拔254.6米,山体属闪长岩。该山的北
部地带,铁矿石蕴藏丰富,含铁量较高,且含有铜、钴等金属,为省内铁矿石主要产地之一。

牛山位于临淄辛店东南4.5公里,海拔174米,为石灰岩质。山虽不高,却久负盛名。《晏子春秋·谏上》有“齐景公游于
牛山”的记载,《孟子·告子上》有“牛山之木常美矣”的记述。形似卧牛,“牛山春雨”旧谓临淄八景之一。

稷山位于临淄区辛店东南5公里,为临淄区与青州市之界山,海拔171米,石灰岩质。普山绿化,遍植松柏。于钦所撰《齐
乘》 中记, 山上旧有后稷祠,故名稷山。齐国古称“稷下”,齐故城有“稷门”,稷门外有“稷下学宫”,皆由稷山得名。
1983年9月, 人们上山采石,发现汉代洞石墓一座,出土文物70余件,其中有精美文物——微型鎏金编钟、铜鼎、鎏金熊足饰
及石磬等。后又在与稷山毗连的井山上发现十多处墓葬,构成了庞大的汉代洞石墓群,被文物部门称之为稷山墓群。

天堂寨位于临淄区边河乡东南部,海拔509.4米,是临淄区与淄川区界山,已全部绿化。主峰建有庙宇6座,其中玉皇大殿
庙为瓦石建造, 其余吕祖及炉姑等5座庙宇为石头建造。山上有历史名泉——金茶壶和银茶壶,有明代成化年间雕刻的两尊摩
崖石刻,还有传说中的“金鸡石”和“狐仙洞”。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月,唐赛儿率众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数万人。
起义军遭官府镇压后退入山中安营扎寨,将士于此有饭同吃、有水同喝、有福同享,如同到了所向往的“天堂”,故名此山为
天堂寨。现天堂寨东、南两寨门遗迹仍辨,断壁残垣犹存。

开元溶洞(2000年摄)

愚公山俗称路家山。位于临淄区辛店西北11.5公里,海拔121米,孑然而立。山体岩石呈黑褐色,为铁石质。已全部绿化。
旧时山北端建有三霄殿和玉皇庙,山东坡建有愚公祠,现遗迹犹存。山北麓有一谷,名愚公谷。传说当年齐桓公围猎逐鹿,至
此遇一老人自称愚公,故山名为愚公山。山南端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

萌山位于周村区东南,东西横列,大小山头4个,最高峰海拔162.5米,山南白砂石,山北红砂石,是周村区主要山峰之一。
因有

萌水流经山下,故名萌山。

溶洞

淄博市溶洞资源丰富,大小溶洞众多,主要分布在博山区和沂源县。溶洞主要发育在奥陶纪马家沟组灰岩中,少量发育在
寒武纪张夏组灰岩中。规模较大的有博山溶洞、开元溶洞、皇姑洞群、千人洞群、下崖洞群。

博山溶洞(朝阳洞)位于樵岭前村东寨峪顶山,是华北地区罕见的大型喀斯特洞穴。初步勘探主洞全长约5000余米,已开
发1600余米, 有待开发景区达4000余米。洞内一般宽10米左右,最宽处20余米,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方行。高一般3米左右,
最高处达50余米,最低处须匍匐方可通过。洞口位于寨峪顶山山腰。洞内常年流水,遍布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等。
洞内共有4个大厅,每厅可容纳数百人。第一厅名曰“听泉观云”,高达数十米,上有团云,下有流水。第二厅叫“长寿宫”,
有许多石笋、石柱,立于高低不平的半坡之上。“长寿宫”旁隅石壁中,有一石柱,白皙圆润,人称“定海神针”。第三厅叫
“水晶宫”,此处钟乳荟萃,白莹如玉,石壁上有一片高10多米,宽20余米的石幔。厅中有一柱石上下连属,名曰“擎天柱”。
第四厅名曰“锦带垂花”“灵山金塔”,此处石群,状如花团锦簇,由高处垂散而下,错落有致。右边有一石群,如寺塔状,
巍然耸立。

开元溶洞位于博山区源泉镇,因洞内有唐开元年间的摩崖石刻而得名,是廊道厅堂式洞穴。发育于奥陶纪马家沟组厚层灰
岩中,洞长744.9米,洞宽一般6~15米,最宽达30米,洞高一般6~8米,最高达30米以上。洞厅大而高,钟乳石、石幔、石笋、
石旗、石葡萄等自然景物丰富多彩,形象逼真。洞内发现有新石器时期、唐宋等时期摩崖石刻和西汉、北魏、隋唐时期的陶片、
铁器、兵器等文物。

千人洞群位于沂源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鲁山之阳。 以千人洞为中心周围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也称为沂源溶
洞群。 发育海拔高程500~600米,洞口围岩为奥陶纪马家沟组2段灰岩,溶洞多沿马家沟组1段和2段灰岩接触带发育,是长江
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有千人洞、养神洞、珊瑚洞、玄云洞、
九天洞等十几个溶洞。 其中,九天洞被地质专家称为“中国最大的石花洞穴”;千人洞长105米,宽28米,高15米,能容千余
人,并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址。

沂源溶洞(2001年摄)

皇姑洞群位于沂源县苇子坪西侧山腰上,海拔高程810米,洞口围岩为马家沟组4段灰岩。

下崖洞群位于沂源县土门镇骑子鞍山东侧的茨峪河谷内, 海拔高程334米,高于河床3米。下崖洞洞口围岩为马家沟组2段
灰岩。洞口朝向东,高6米,宽7米,洞内最高处12米,一般7米,洞宽6~8米,人可进入长度745米,洞内有中粗砂沉积。下崖
洞南发现有猿人化石(即沂源猿人),时代相当于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