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寒潮霜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3&A=1&rec=68&run=13

1840~1949年,淄博地区出现严重寒潮霜冻灾9次。1952~1985年,全市出现寒潮活动191次,其中强寒潮93次,
成灾的20次;除7~9月未出现过寒潮霜冻灾外,其它月份都曾出现过。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陨霜杀麦,临淄县冻麦子。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临淄县冻麦子;桓台县冻桃杏花。
1909年(清宣统元年)5月9日,临淄县霜杀麦。
1910年(清宣统二年)4月,桓台、临淄县陨霜杀麦。
1911年(清宣统三年)4月,寒潮带雨雪,博山县损麦。
1914年4月,博山县陨霜杀麦。
1921年4月,临淄县霜杀麦。
1942年6月, 寒潮突袭,夜降小雪,高粱、谷子、玉米、黄烟受冻无收。秋早霜,冻死作物,严重歉收。造成
特大灾荒。
1943年6月,临淄县霜麦子。
1950年5月6日,小麦正处于打苞时下霜,冻了麦子。部分地区将受冻小麦割掉,改种其他作物。有的则进行追
肥浇水等保护措施,每亩只收15公斤。
1953年3月26~29日,寒潮侵袭后,严重降温,27~28日48小时连续降温,最低达-4.3℃,使小麦受到严重冻
害。
1957年1月19日, 出现极寒天气,周村该日极端最低达-20.1℃。2月9日又一次极寒天气出现,张店、周村极
端最低气温分别达-21.8℃和-21.5℃。
1957年4月初,天气异常转暖,8日极端最高气温达28.6℃,小麦将拔节,果树将开花。寒潮突袭,气温骤降。
24小时降温25.3℃,48小时连续降温26.5℃,同时伴有偏北大风,雨、雪、冰粒、霜冻、积雪达15厘米厚。小麦受
严重冻害,单产比上年减产近25%。
1959年12月21日,出现极寒天气,周村极端最低气温达-20.2℃。
1961年4月13~15日,48小时降温16.8℃,15日极端最低气温在0℃以下,南部山区达-4.6℃,有重霜冻出现,
农作物受严重冻害。 淄川区5万亩小麦受害,2.5万亩绝产,0.8万亩减产50%以上。博山区南博山、郭庄一带,小
麦减产6成,有的绝产。果树也受到严重冻害。5月3~5日,48小时内气温由30.1℃降到1.5℃(张店),出现春寒、
低温、阵雨、小冰雹及霜冻等天气,冻坏桑芽、果树、地瓜苗和蔬菜。
1964年2月17日,出现极寒天气,桓台县极端最低气温达-22.3℃。
1965年4月26~29日,寒潮天气过程,48小时降温13.5℃,28日有雨夹雪。29日极端最低0.9℃,有霜。全市有
大冻害,仅淄川区西部,冻死花椒树8000余株。
1967年1月15日,出现极寒天气,淄川区极端最低气温-20.2℃。
1968年10月16~19日, 淄博出现一般性寒潮,18日博山区出现霜冻,晚秋作物和冬菜几乎全部冻坏。11月8~
11日强寒潮,剧烈降温,8日平均气温-4.9℃,10日极端最低气温-8.4℃,地面(0厘米)温度达-13.1℃,严重
结冰,各种蔬菜受冻,损失无计。
1969年2月4日, 临淄县极端最低气温达-21.4℃。2月16日、24日相继出现极寒天气,张店区、临淄县极端最
低气温分别达-20.3℃和-20.7℃。
1972年1月, 分段出现7天的极寒天气,张店区极端最低气温-23.0℃,9月29日,淄博部分地区出现早霜,玉
米、地瓜受冻减产20%。
1979年1月31日~2月1日, 北部平原大部地区出现极寒天气。临淄区、周村区、桓台县两日极端最低气温都在
-20.0℃以下,其中桓台为-23.2℃,是全市有记录以来的极端最低气温。10月19~22日,出现强寒潮。21日淄川
区出现严重霜冻,最低气温达-1.3℃,部分秋菜冻坏。
1981年1月27日,全市极寒天气,临淄区极端最低气温-20.0℃。
1982年11月8~10日,寒潮天气,7~9日降温达14.2℃,日最低温度在0℃左右,偏北大风,并带有雨雪。淄川
区风最大,10分钟平均16.7米;临淄区降雨最大,32.9毫米,雪压也最大,1.9克/平方厘米;张店积雪深度最大为
7厘米。9日的气温在0℃左右,形成雪松。树挂雪呈盖帽状,电线挂雪圆周18厘米以上。9日19时左右,风力加大,
凡近南北向的电杆大部分倾倒,使供电、通讯中断,供水困难,各区农村广播停止1个月,铁路、公路停运数小时。
各工、矿、企、事业单位用于维修厂房、线路支出的费用近2000万元。工、商、交通间接经济损失无法计算。仅临
淄区倒房1100间,倒折树木648株。
1985年12月5~12日,强寒潮,气温骤降,8日临淄、淄川区气温分别达-20.1℃和-21.8℃。大量成材树木和
苗木冻伤、冻死。仅苗木一次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城市公共绿地经济损失达5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