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临淄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3&A=1&rec=22&run=13

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部,东邻益都县,南接淄川区,西连张店区、桓台县,北靠博兴、广饶县。南北最大纵距
4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35公里。总面积667.58平方公里。1985年,全区辖12个乡,6个镇,432个行政村(420个自然
村),12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951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8751人。
临淄地势,南高北低。南部系低山缓陵,北部为广阔平原,山丘占27.9%,平原占72.1%。淄河、乌河等10余
条河流纵贯区境, 另有名泉龙池和天齐渊。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2.2°C,
年均降水量652.9毫米,年均无霜期206天。境内地下水资源较富裕,总储量约5~6亿立方米,水质好,易开采。地
下矿藏多,西部有铁矿,并伴生有铜、钴等矿,总储量约1.1亿吨;中部为煤田,储量约4.4亿吨;另有石灰石、铝
土、粘土等矿,均具有开采价值。
临淄, 原名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更名临淄。周为齐国都城,汉为齐王首府,三国时为青州治所,隋唐
为大郡驻地,此后为县。1969年12月划归淄博市,改称临淄区,此后为淄博市辖区之一。
临淄农业生产, 春秋时期就很发达。公元5世纪末,高阳太守贾思勰总结当地农业生产的经验,写成农业科学
巨著《齐民要术》。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农业生产发展滞缓。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农业
合作化的实现, 加快了农业发展的步伐。1956年,粮食亩产达147.4公斤,总产7826.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6136.6
万元。1978年后,农村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1985年,
全区粮食总产2.44亿公斤, 亩产583.5公斤,是全省高产区县之一。农业总产值16367万元,人均占有474元。用于
农业的动力机械,有不同型号的拖拉机4383台(90992马力) ,柴油机3916台(52609马力),电动机8819台(121764马
力),汽油机33台(237马力),基本实现机械化。森林覆盖率16.4%,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
临淄手工业发端较早,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为全国冶铁、纺织基地之一。新中国建立后,60年代中期,齐鲁石
化公司在临淄兴建,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迅速,至1985年全区已有机械、化工、建
材、 食品、纺织、造纸、印刷、塑料、电子、服装、皮革、工艺品等10多个行业,841个企业,形成以建筑材料、
石油化工、 轻工纺织,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全区工业总产值16120万元,为1949年的98倍,为1965年的30
倍,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53%。工业产品有百余种,其中著名产品有“齐城牌”青州花边大套、“齐都牌”葡萄
糖大输液、“牛山牌”水泥、“牺尊牌”白酒及糠醛、淀粉、书写纸等。齐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自建厂至1985年
底, 先后建起直属企事业单位30个,生产石油、化工产品61种,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6.7亿元,实现利税76.4亿
元,现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交通运输、邮电、建筑和商业服务业等,均有长足的发展。胶济铁路横贯临淄中部,辛泰铁路由辛店直达泰山
脚下。济青公路等18条干线公路交织成网,晴雨通车,四通八达。邮政电信,在已有基础上,将通过光缆、微波实
现电话程控化。 1985年, 全区商品零售额达2.17亿元,相当于建国初期的50倍;城乡人民储蓄余额1.38亿元,为
1952年的千余倍。
教育、 科技、卫生、文化事业发展迅速。1985年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完全中学14所,初级中学54所,农技、
农业中学4所, 小学368所,在校学生8.4万余名,入学率达98.9%。1984年被评为山东省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
全区有专业科技研究所2处, 各种学术团体11个,科研项目遍及工业、农业、建筑、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全区有
医疗卫生机构44个,卫生技术人员1万余人,病床582张,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
临淄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开创了学术百家争鸣之先例,形成了中国东方文化中心,对祖
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荀子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孟子曾做过齐国客卿,孔子来齐闻韶;吴国公子季礼对“齐风”、
“齐学”倍加赞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收录齐地歌谣11首之多。
临淄有“地下博物馆”之誉。临淄“齐国故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淄墓群”和桐林田旺龙山文化
遗址,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齐国故城已发掘的遗迹中,有举世无双的东周墓殉马坑,巧夺天工的排水道口,
奕世相传的孔子闻韶处,蜿蜒壮观的城墙残垣等,已成为国内外游人来临淄观光的重点。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馆藏
的2100余件重要出土文件,充分反映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如西周晚期的大铜盂,战国时期的错银青铜牺尊,西汉时
期的龙纹矩形铜镜,春秋、西汉时期的兵器高子戈和铁甲,汉代微型鎏金编钟等,都是国之瑰宝,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