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8&rec=63&run=13

收回青岛 筹备自治
收回青岛 1918年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1月18日,英、美、法、
日、意五国在法国巴黎举行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中国以战胜国成员身份出
席会议,并在会上提出取消各国对华不平等条约和在华特权,直接归还山东青岛领土
的主权,取消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要求。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彼此勾
结,共同出卖中国人民的利益,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青岛的权益全部让给日本,从
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直接促成了山东和
青岛主权的收回。1922年12月10日,归还青岛的仪式在胶澳商埠督办公署门前举行。
中午12时整,当午炮鸣响之时,日本国旗降下,中国国旗在军乐声中徐徐升起。被德、
日强占25年之久的青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筹备自治 1922年11月,北洋政府准备在收回青岛后,将其辟为商埠,并颁布胶
澳商埠章程及自治令,拟定将青岛市街、台东镇及台西镇界址内的区域定为青岛市,
其他各地为乡,在此范围内实行自治。1922年11月18日,北洋政府颁布《青岛市施行
市自治制令》和《胶澳各乡施行乡自治制令》。《青岛市施行市自治制令》将青岛定
为特别市。据此,鲁案善后公署召集国内知名人士组成青岛市施行自治暂行条例研究
会,从11月下旬起,先后开会六次,形成《青岛市自治暂行条例》共32条。但由于军
阀混战,北洋政权濒濒更迭,朝令夕改,青岛市施行自治的日期始终没有正式确定,
所谓自治也只是一纸空文。
争权夺利 青岛主权收回后,因其地位特殊,立即成为北洋军阀争夺的目标,围
绕“胶澳督办” 一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922年12月至1925年7月,胶澳督办更换过
五次。
王正廷原是北洋政府官员,因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接收
胶澳督办”,负责接收青岛事宜。直系军阀吴佩孚对其也有好感,曾出面支持王正廷
为“胶澳督办”。但新任山东省省长熊炳琦更垂涎“胶澳督办”一职,在曹锟等的支
持下, 最终谋得该职。熊炳琦上台后为了报答曹锟,大肆搜刮民财为曹锟“贿选”;
他还为曹锟收买拉拢国会议员, 最后以5000银元一票的代价,收买了500名议员,选
举曹锟为大总统。
吴佩孚在曹锟当上大总统后,接任“直鲁豫巡阅使”。因吴佩孚对熊炳琦有忌,
借口熊炳琦不愿负担每年高达百万元的海军军饷,一再保荐其蓬莱同乡、多次在北洋
政府内阁任职的原交通总长高恩洪担任“胶澳督办”。对吴佩孚的要求,曹锟不能否
决。1924年4月,熊炳琦在内外夹攻下让位给高恩洪。
高恩洪上台后,主要任务是为吴佩孚搜刮民财、筹措军饷,供应海军。为此,他
开办青岛地方银行,发行钞票,搜刮钱财,供吴佩孚扩充直系势力。同时,高恩洪还
以胶澳商埠不应驻兵为由,将驻在市区的第五师王翰章旅及王翰章的“胶防司令部”
赶出青岛,以巩固自己的地盘。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高恩洪强迫青岛
商家交出100万元充作军费, 并强征民用商船为吴佩孚运兵运粮。直系失败后,山东
督办皖系军阀郑士琦宣告“中立”,派王翰章带兵到青岛逮捕了高恩洪,并拒绝乘船
从前线逃回的吴佩孚在青岛登陆。这时的“胶澳督办”为王翰章代理。
1924年11月15日,渤海舰队司令温树德出任“胶澳督办”。他屈服于日本的压力,
更为了能保全其督办位置,在奉系军阀、新任山东省督办张宗昌的指使下,悍然调兵
屠杀罢工工人,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青岛惨案”。1925年7月,张宗昌置中央政府命
令于不顾,擅自将“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改为“胶澳商埠局”,并任命其掖县同乡赵
琪为“总办”,将青岛置于山东督办公署管辖之下。赵琪上台后,秉承日本人和张宗
昌的旨意,在政治上大肆通缉、逮捕革命志士,在经济上强销公债、军用证票,削减
教育经费,致使青岛工商业凋零,教育倒退,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民不聊生,怨声载
道。
对日妥协 由于北洋政府软弱无能和接收大员各存私心,中日间山东青岛问题解
决得并不彻底,为日本继续染指山东青岛留下了后患。1922年12月熊炳琦上任后,为
了讨好日本,首先密访日本驻青岛总领事,并公开其施政方针是: “一、先使与外国
人融合;二、确立青岛永久治安之策;三、前二案成立后,使外国资本家投资于青岛。”
这些方针,导致日本势力在青岛的扩张。当日军撤离时,日本即在青岛设立了总领事
馆,保留或扩大了居留民团、商工会议所等一整套政治、经济机构,继续控制青岛的
经济命脉,肆意妄为,压榨青岛人民。日本在总领事馆内,不仅非法设立警察署,而
且公然在山东路(今中山路) 、吴淞路、台东镇、四方、李村等8处强设警察分驻所,
“执行警察一切职务”,阻碍中国警察执行勤务。甚至随时派出日本警察布岗海港码
头,保护日人入港,阻挠港政局警方正常检查。日本驻青领事馆还动辄干涉青岛事务,
庇护日人罪犯。日本军舰、海军陆战队亦随时在青岛停靠登陆。对日本的这一系列行
径,胶澳当局不但不抵制、不据理力争,反而与日领事、日侨来往频繁,过从甚密。
由于北洋政府的丧权辱国,由于胶澳督办(总办)的对日妥协,青岛的经济命脉仍
然控制在日本手里。在港口,由于聘请日本人作高级顾问,而被日本掌握了港口大权,
左右了港航业务,为其掠夺提供了方便。日本的工业制品、生活用品等,畅通无阻地
涌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原料、农副产品等,继续被低价掠往日本。
有限的市政建设 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国内形势动荡,列强互逐,军阀纷争。
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局)处处为日本掣肘,惨淡经营。这个时期市区的建设量很少,工
业建设主要完成了日本侵占时期已计划建设的青岛电厂及第二面粉厂等项目。另外,
太平角一带已开始由外商建设别墅,并向汇泉湾扩张。在山东路(今中山路)则由国内
资本兴建了中小型商场和店铺。市区内的一些道路开始修缮。
城市用于房屋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和外国侨民。建设投入,从数量、建筑面
积到资金,都是国人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日本人,再次是欧美人。1923~1928年,胶
澳商埠共投资522万元,修建房屋728处,建筑面积31.32万平方米; 投资49676元,修
建道路23.5公里,占当时全市道路总长度的3‰; 投资57380元翻修柏油路面和石子路
面,总长度为80.9公里。
镇压工人运动
镇压“圣诞会” 北洋政府接管胶济铁路后,工人受到严酷的压榨和剥削,激起
了四方机厂“圣诞会” 工人的强烈愤怒和反抗。 1924年春,以郭恒祥为首的1200名
“圣诞会”成员包围了胶济铁路局,并向局长提出了增加工人工资等五项条件。罢工
斗争持续到晚上8点, 铁路局长被迫答复了工人提出的要求。工人复工后,该局利用
警察局轮流对郭恒祥等威胁、利诱。由于郭恒祥等不为所动,坚持工人利益,警察、
保安队和厂警包围了“圣诞会”,并贴出布告: “奉吴佩孚大帅令,开除郭恒祥、郭
学谦、耿华山、张吉祥……”并威胁,以后工人稍有活动,即照该四人治罪。
镇压纱厂工人罢工 1925年4~6月,青岛日商纱厂资本家无故开除工人,任意延
长工人工作时间,克扣工人工资,不准工人成立工会,为此各纱厂工人联合起来举行
同盟大罢工。日方不仅派出日本警察镇压罢工工人,还逼迫胶澳当局派保安队镇压。
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在日本的压力下,5月25日下午派军警300多人到日商大康纱厂企图
驱散工人, 并摘走工会牌子。5月26日,日方见解散工会的阴谋没有得逞,即急电日
本驻京公使, 向北洋政府通牒“取缔暴动工潮”。5月28日,日本从旅顺调遣两艘驱
逐舰,并增派巡洋舰载运陆战队到青岛,准备登陆屠杀工人。当晚,日本驻青领事馆
向温树德发出通牒,要求立即镇压工人。
在日本军事威胁下,北洋政府屈从日本压力,电令山东省省长张宗昌、胶澳督办
温树德采取严厉手段,解决工潮问题。温树德遂调集海军陆战队、陆军和保安队2000
多人,于5月29日凌晨包围了大康、内外棉和隆兴三大纱厂和工人宿舍,封闭了工会,
强迫工人离开工厂。包围内外棉纱厂的海军陆战队,对罢工工人开枪镇压,厂内日本
职员也乘机从楼上向工人开枪射击。 结果打死工人8名,重伤17名,72名工会干部被
捕,还有一部分被日本人暗杀或不知下落,造成了震惊中外的“青岛惨案”。
“青岛惨案”发生后,青岛当局封锁交通,全市戒严,对邮件、电报和报纸实行
严格检查,严密封锁消息,企图掩盖残酷屠杀罪行。同时,继续逮捕工人,搜查工人
宿舍,将3000多名工人开除、押送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