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8&rec=1&run=13

青岛市地方政权的建立,始自1891年胶澳驻兵设防。1897年11月德 国侵占青岛后,
于次年4月设立德国胶澳总督府,颁行了一系列规章,对 青岛实施殖民统治。进行军事
建设,以建立军事扩张基地;进行市政交 通和工商建设,以建立经济掠夺的基地。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国的图谋并未实现。日本趁机对德国 宣战,发动了
青岛日德争夺战,并取代德国攫取了其在山东青岛的权益 。1914年11月日本第一次侵
占青岛后,设青岛守备军司令部对青岛实行 法西斯军事统治,1917年9月非法设立民政
部,行使行政职权。期间,日 本向青岛大肆移民,通过霸占、合并、投资办工厂等形式,
进行经济掠 夺和军事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上,各 国
既勾结又争夺,对日本又拉又打,同时摄于“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 国人民的斗争,日
本不得不与中国谈判,并被迫交还青岛。
1922年12月, 黎元洪任命熊炳琦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督办,会同王 正廷办理接收
胶澳事务。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归北洋政府直辖。1925年 7月,张宗昌督鲁,擅自将胶澳
商埠督办公署改为胶澳商埠局, 设总办统 辖行政,并将胶澳商埠划归山东省管辖。北
洋政府统治时期, 军阀战争 不断,商埠当局搜刮民脂民膏,各为其主子效命,根本无心
建设,致使此 期胶澳建筑不多、经济落后。同时,对人民极尽压迫和镇压之能事。
东北易帜、全国统一后,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设青岛 特别市政府。
初期, 由于派系斗争,市长频频更迭,朝令夕改,经济建设 难以发展。自1931年12月沈
鸿烈担任市长后,扶持民族工商业、推行平 民教育,兴建了一批市政、公用设施,使青
岛经济、文化得到相应发展 。与此同时残酷镇压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以维持其统治。
日本第二次 侵占青岛前夕,沈鸿烈实施所谓“焦土抗战”政策,于1937年12月率国 民
党党政军机关撤离青岛。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先后成立了伪青岛治安维持会和伪青岛特别 市公署(政府),
组建扩充伪军、警、宪、特, 推行“治安强化”运动,频 频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扫
荡; 进行经济掠夺和掠运劳工,为其侵华战 争输血;开展“新国民运动”,进行奴化教
育,鼓吹和推行“中日亲善” 和“大东亚共荣圈”。日伪青岛政权随着日本无条件投
降而同时灭亡 ,日伪市长等遭到历史的审判和严惩。
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市政府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的命令,与日伪勾 结,排斥民主政
府, 李先良率部抢先入城,伙同美军垄断受降权;青岛港 湾形同军港,青岛市域美、蒋
兵营林立;国民党政权对市民实施联保联 坐切结,维护其反动统治;军、警、宪、特横
行, 镇压人民反内战、反饥 饿斗争。由于其倒行逆施,导致青岛物价飞涨,经济崩溃,
人民陷于水火 之中。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政权随着国民党军队的逃离
青岛而土崩瓦解。
1949年6月2日青岛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按照 政权机关名称
的变化,基本上形成四个历史阶段。
一、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市人民政府阶段。1949年6月至1 956年4月,青岛
市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和行政机关为青岛市各界人民代 表会议和市人民政府,市人民
政府受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在市各界人 民代表会议闭幕期间,市人民政府即为市行
使政权的机关,市各界人民 代表会议代行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根据中国人民解放
军青岛市军 事管制委员会和市人民政府的决定, 1949年9月, 召开市第一届各界人民
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常设委员会。1950年2月召开了市第二届各界人 民代表会议,选
举了常设机构协商委员会。1950年9月,召开市第三届各 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
第一届青岛市人民政府。1951年10月, 召 开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
第二届人民政府。1952年1 1月, 召开市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三届
市人民政府。 1954年7月,召开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自此结束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过渡形式。这一时期, 市人民政府的施政重点 ,是建立和巩
固人民政权,认真贯彻中央人民政府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 于财政经济工作统一领导、
统一管理的各项措施,制止通货膨胀,结束 土地改革,开展镇压反革命、民主改革、抗
美援朝等社会运动。1953年 起,制定并实施青岛市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有计划、
有步骤地开 展和完成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市人民委员会阶段。根据1954年9月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
一届一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地方人民代 表大会和各级人民委员会组
织法》规定, 市人民代表大会是青岛市国家 权力机关,市人民代表大会由市人民委员
会召集。市人民委员会是市人 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市一级的国家行政机关。市
人民委员会对市 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行政机关负责。1956年4月召开市第一届人民代
表 大会第三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市人民委员会。1957年1月、1958年6月、 1961年5月、
1963年10月和1966年4月分别召开各届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 产生了各届人民委员会。
这一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7年, 提前一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
主要比例关系协调。1958年起 , 由于指导工作上的失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中,以高指标 、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错误在全市泛滥。后又错
误 地开展反右倾斗争,使青岛市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冲击。1960年下半年, 市人民委员
会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八字方针,对全市工业、农
业、交通、基建各行业进行调整。至1963年 ,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60年
的43.7%上升到51.2%。农业方 面, 通过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较
好地确立了“三 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
三、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市革命委员会阶段。“文化大革命”开始 后,全市地方行
政机关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先后成立了市、区、公社革 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是在特
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政权形态。19 67年1月22日成立青岛市“革命造反委员会”,
3月1日改称革命委员会 ,为党政合一的行政机关。1975年8月中共青岛市委成立后,市
革命委员 会成为市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届一次会议通过的 《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市革命委员会是
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市革命委员会对市人民 代表大会和上级行政机关负责并
报告工作。据此, 尽管市第七届人民代 表大会没有召开,但青岛市革命委员会作为一
级政权列入人民代表大会 序列, 称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7月召开第八届人
民代表大会 ,产生了新一届革命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泛滥 成
灾,各项事业惨遭破坏,群众深受其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 是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 市革命委员会狠抓工作重点的转移,狠抓安 定团结,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各
项政策, 同时贯彻“调整、改革、整顿、 提高”八字方针,使青岛经济得以恢复和发
展。
四、 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市人民政府阶段。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五届二次会议
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的规
定, 1980年2月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青岛市人 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
执行机关, 是青岛市国家行政 机关,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
告工作。在市人 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对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1983年4月
和 1988年1月分别召开市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 选举产生各届市人民政 府。期间,
特别是1984年青岛市被国务院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 7年被列为计划单列市以
后, 青岛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 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继续实行农
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企 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加强农业、能源交通、科技教
育三个战略重点 ,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全市经济结构开始向外向型转变,整体实力和可
持 续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开创了青岛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