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分志提要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7&rec=53&run=13

《青岛市志·机械冶金工业志》 《青岛市志·机械冶金工业志》由青岛市史志
办公室编纂, 总编高国耀、王柴、郑真何 ,副总编段祥泰、寿杨宾;由《青岛市志
·机械冶金工业志》 编审委员会具体承编,主编董 植斋,副主编徐高桂。新华出版
社1998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2开精装本。全书
约27.4万字,印数1000册,定价55元。
《青岛市志·机械冶金工业志》 的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于1996年9月形成《青
岛市志· 机械冶金工业志》初稿,经过半年多的加工修改和资料还原,形成评议稿。
1997年3月6日 , 青岛市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召集《青岛市志·机械冶金工业志》各
承编单位的有关领导 、 专家等,对该志进行了认真的评审。评审会后,根据会议提
出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补充和 修改,于3月底形成送审稿。经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
由青岛市史志 办公室组织终审后,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该志上限自1891 年
青岛建置始,下限至1990年。全书分机车车辆、船舶、汽车、机床工具、纺织机械器
材 、动力机械与电器、农业机械、工矿机械设备、通用零部件、冶金10篇,计34章、
85节。 
青岛机械工业的雏型是1891年青岛建置时创建的民营永顺铁厂。之后,又有几家
民营 小厂陆续开业,当时虽是以冶铸、制做简单铁器和农具为主的个体小手工作坊,
却是青岛民 族铁工业的先声。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为其侵略的需要,在青岛创
建了枪械修理所、 修 船所和胶济铁路四方工厂等。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
同样为其侵略战争的需要, 先 后在青岛建立铁工厂40多家。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
治时期,民族机器铁工业有较大的发展 ,至1937年,全市已有铁工企业163家,产品
门类众多, 车床、刨床、火柴机、面粉机、钻 床、榨油机、抽水机、锅炉等产品,
可与当时的舶来品相媲美。 1945年抗战胜利后,南京国 民政府派员来青接收日伪铁
工企业45处。后来由于战乱频仍,工厂大部陷于停工、倒闭状态 。国民党临撤退前,
把部分工厂的机器运往南方, 有的沉入海底。到青岛解放前夕,全市剩 余的工厂普
遍陷于瘫痪,只有几家小厂勉强维持生产。
青岛解放后,市军管会立即接管了四方机厂、海军青岛造船所、港务局工务科修
船厂等 官办企业, 并移交有关部门管理。随后,又将永大、裕丰、大华、格利等机
器铁工厂进行了 改组调整, 使青岛市机械工业形成了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和合作
社四种经济类型并存的新 格局。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青岛市机械工业已基本形成
了大、 中、小型企业相结合,主机 和配套相结合,制造和修理相结合的工业体系。
相继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 车和军用舰艇、 工程船舶及炼钢电炉、纺织
梳棉机等高新科技产品。 60年代,贯彻国家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企
业和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 使产值和利润有明显提高 。60年代后期,青岛机械行业
抽调大批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支援全国和山东省内的沂蒙山区 、 肥城、济宁、新泰
等三线工厂。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人们排除干扰,坚持自力更 生方针,采取扩建、
改建、 分建、新建等方式,先后建起了青岛汽车制造厂、整流器厂、压 铸厂、韧铁
厂、 刃具厂、液压元件厂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使青岛机械冶 金
行业焕发了生机,企业实行了横向经济联合。有以名优产品为龙头的、有以工艺性专
业化 协作的、 有以科研为纽带的等多种联合体。城乡经济协作发展迅速,有的在乡
镇办联合分厂 , 使全市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至1990年,青岛市已有机
械制造、 交通运输设备 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仪器仪
表及其他计量器具制造、 金属制 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
延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八大行业。全市共有 机械工业企业858个、冶金工业企业21个,
机械工业职工总数达243553人, 有工程技术人员1 1276人。 年工业总产值达604729
万元,实现利税22926万元。有11个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青岛 市机械工业生产
技术水平处全国先进工业城市行列,产品不仅畅销国内,部分产品还进入国 际市场,
有近百种产品分别获国优、部优、省优和市优称号。从火车、载重汽车、工程船舶 、
舰艇、汽轮机、大型机械设备到各种标准件、轴承等,以及人民生活需要的轻纺、食
品、 饮料和包装等机械设备均能批量生产。
该志的主要特点是,把青岛市机械冶金行业的各个门类、各种产品及其发展脉络
都详细地展 现在人们面前。 全书以产品为龙头,把青岛市庞大的工业体系,大到万
吨船舶, 小到一颗螺 丝,其产生、发展、规模,都作了全面的表述,形成一种以产
品为主线的记述风格。

《青岛市志·一轻工业志》 《青岛市志·一轻工业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纂, 总编高国耀、王柴、郑真何,副 总编段祥泰、寿杨宾;编撰组组长寿杨宾。新
华出版社2000 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2开精装本,与《青岛市志·建材工业志》
合订本23万字,印数1 000册,定价60元(合订本)。
该志的编纂始于1985年。是年10月由青岛市第一轻工业局组成编纂委员会并下设
办公室 。 1986年11月完成初稿。后因体制变革,由青岛市史志办组成编撰组进行编
撰合成加工,19 99年9月形成送审稿,经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后,由青岛市史志办
公室组织终审,报青岛 市 人民政府批准出版。该志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
至1985年。全书设造纸、印刷,日 用机械、轻工机械,日用化工、文教用品,食品4
篇,共12章、23节。
1891年青岛建置后,人口逐渐增多,人们生活所需的手工业制品生产也随之发展
起来。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外国传教士和一些侨民也来青岛传教和创办企业。
随着青岛港口、 铁路、道路的兴建,商业的繁荣,侨居青岛的侨民和民族工商业者
开始注目于轻工业。 1903 年英德商人在青开办了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
1905年德商在青建立崂山晶泉汽水厂 , 1910年民族资本家徐敬业在青创办了经营木
版南纸印刷的鸿顺公印刷所, 1914年德国商人 还开办了前店后厂的葡萄酒生产厂。
英、美、日、俄等国商人也先后开办数家工厂,中国 人开 办的工场(厂)虽然资金
规模较小, 但数量多。这些公司(工厂、工场)的建立,奠定了青 岛轻工业发展的
基础。 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开始了疯狂的经济掠夺,但同时利用青岛廉 价的劳
动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市场,首先将资本投向纺织和火柴业,继之是榨油、化工、
烟草、面粉、制盐、漂染等行业。中国收回青岛后,1925年民族资本家丛良弼创办了
青岛振 业火柴,1933年王宣忱开办了青岛酒精厂。至年底,青岛已有各类工厂239家,
职工 总数32094人,资本9866万元。1935年青岛第一家民族资本造纸厂(太湖造纸厂)
投产。 青岛解放前夕,全市轻工业已有各种印刷厂(所)29家(含外资7家) 、火柴
厂6家(外国 人开办的4家)、造纸厂14家(外资2家)、棉纺织厂9家(外资8家)。
其他如食品、酿造、 制盐、化工等也具备了相当基础,但由于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
金融危机,物价暴涨,运输 困难等原因,大部分工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把发展轻工业放到了显要位置。1951年1月1日成立青岛实
业公司,负 责全面管理青岛市的轻工业生产。1952年5月,青岛实业公司接收胶东实
业公司,更名为青 岛实业公司化工厂,使公司管辖单位达37个,职工总数为29982人。
1953年10月, 青岛实业 公司化工厂改称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工业局。1954年12月,又
分为重工业局、 轻工业局和纺织 工业局。1956年,青岛市轻工业局根据中央全民规
划、 统筹安排、积极改造的方针,对 所属私营企业进行整顿,按行业分期实行公私
合营, 先后成立了青岛火柴工业公司、青岛印 刷工业公司、青岛化学工业公司、青
岛造纸工业公司和公私合营青岛新兴文化用品制造总厂 。 其他如制革业、橡胶业、
毛刷业等也都实行公私合营。 合营后青岛轻工业局所属生产厂( 社、作坊、店)共
分火柴、 榨油、 造纸、印刷、化工、制革、橡胶、文化用品、毛刷等9大 行业,计
180个生产单位。 后经淘汰、 归并、废业,到1961年1月,青岛轻工业所属企业共有
28个生产单位。1961年,青岛市鞋帽服装公司成立,孚德鞋厂、盛锡福帽厂以及青岛、
华东 两个皮件厂, 青岛第一、二、三被服厂由青岛轻工业局划出;青岛市公社工业
局成立, 原属 轻工业局的手工业和公社企业划归公社工业局领导。轻工业局主管全
市的国营和公私合营轻 工业企业,共32个生产企业。1963年4月轻工局确定编制为68
人, 10月成立轻工研究所。196 6年12月31日,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决定青岛市所有公
私合营企业一律改为国营企业, 资本家 的利息一律暂停支付,资方代表一律撤销。
文化大革命期间, 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投资 减少,一轻产品产量缩减,市场供应紧
张。 青岛市轻工业曾组织各种会战,并将青岛造纸厂 、青岛造纸三厂等骨干企业一
分为二, 迁出部分设备,抽调部分技术人员,支援小三线 建设。1978年12月22日,
有市南区塑料制品厂等7个区属企业划归轻工局领导。1980年9月 26日 ,青岛市轻工
业局改称青岛市第一轻工业局。 1981年全系统89种主要产品质量全部达标,其 中24
种产品获优质产品称号。当年投产30多个新品种,有26个品种99件成品在华东地区和
山 东省、 青岛市包装装潢工作评比中获设计奖。1984年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
同年3月21 日,青岛人民造纸厂与日本狮子公司签定合同,引进妇女卫生巾包装机生
产线两条,从此先进设备和技术陆续进入一轻工业生产企业。到1985年底,青岛市一
轻 工业行业包括造纸、食品、印刷、硅酸盐、日用化工、轻工机械和文教用品等9个
行业,计3 0个企业;县(团)级企业11个,县、区归口企业122个。原轻工业局直属
的两所科研所、 一 所 技校、 一所干校和供销公司,也归一轻工业局管辖,产品达
250种。 其中重点产品25种,出 口产品22种,有110种产品被评为全国及山东省优质
产品。拥有职工32584名,其中大专以 上学历966名。
一轻工业是青岛传统的拳头产业,该志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资料,全面反映
青岛市一轻 工业历史和现状,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使该志的思想性、
科学性和资料性达到 完善的统一。

《青岛市志·二轻工业志》 《青岛市志·二轻工业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纂,总编高国耀、王柴、郑真何,副总编段祥泰、寿杨宾;由《青岛市志·二轻工业
志》编纂委员会具体承编。新华出版社19 99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2开精装本。
全书 共20万字,印数1000册,定价48元。
《青岛市志·二轻工业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1992年完成初稿,后经调整、
补充 ,1998年6月形成评议稿,11月送审,经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青岛市史志办
公室组织终 审, 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该志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
至1985年。 全书设缝 纫皮革制品、五金制品、塑料制品、家具及木材制品、家用电
器、文化体育用品、工艺美 术品、二轻工业机械、管理9篇,计27章、72节。
青岛建置后,各种店铺、手工业作坊相继开办。德国侵占青岛后,西方工业 渐
渐进入青岛,开办了蛋糕、火柴、榨油、啤酒、电器、肥皂、水泥、造船等行业。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 日本商人利用青岛及 其腹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廉价的劳
力资源,在青岛建立工厂企业和公司、商号120多个。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日
伪当局加紧了对青岛民族工业的破坏 , 加之原材料奇缺,青岛市手工业工场、作坊
大多歇业、 停产。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 期,青岛的手工业曾有所恢复,但随
着国民党挑起的内战不断升级,青岛的手工业再次步入困境。青岛解放后,手工业生
产得到迅 速恢复和发展。 1952年,青岛市个体手工业者开始组织起来,向集体化生
产发展。 国民经济 恢复时期,青岛市的手工业坚持以集体为主,以小型企业为主,
以生产日用小商品为主的原 则, 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实行行业统
一管理。 大部分手工业企业摆脱了作 坊式的生产方式,步入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
的轨道。1965年,青岛市手工业实现工业总产 值26530万元,利润2363.7万元。文化
大革命期间, 手工业改称二轻工业,生产受到严 重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青岛市对二轻工业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顿, 落实了经济目 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 优化劳动组合,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建立新 的销售网络,合
理投资, 引进、更新设备,生产面貌大为改观。1981~1985年,青岛市二轻 工业机
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70%以上;完成出口交货值达59116万元。1979~1985年,共创
各类优质名牌产品133项。
《青岛市志·二轻工业志》抓住了工业志的特点,以二轻工业产品为线索,脉络
清楚,详细 记述了青岛二轻工业从手工业作坊到机械化的发展过程。

《青岛市志·纺织工业志》 《青岛市志·纺织工业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纂, 总编高国耀、王柴、郑真何,副 总编段祥泰、寿杨宾;由《青岛市志·纺织工
业志》编纂委员会具体承编,主编曾繁铭。新 华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32开精装本。全书 约18万字。印数1000册,定价45元。
《青岛市志·纺织工业志》 编纂工作始于1983年8月,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为
主编单 位, 成立了史志办公室。 前后共搜集近1000万字的资料, 百余幅照片,于
1990年7月形成评 议稿。 1990年8月,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邀请了国内部分城市纺
织行业的专家、修志人员 ,来青岛对《青岛市志·纺织工业志》初稿进行评议。
编写人员结合专家们的意见, 先后两易其稿,最终形 成送审稿,于1996年11月
上报青岛市史志办 公室。经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组织终审,
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该志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至1988年。全书分
棉纺织、单织、印染、针织、复制、毛麻纺织、化学纤维、丝织、援建和企业选介10
篇,计 21章、61节。
青岛纺织工业历史悠久。早在青岛建置初期,纺纱、织布、印染等已初具规模。
德国 侵占青岛时期, 德商利用山东丰富的柞蚕和桑茧资源,在青岛开办了德华缫丝
厂, 并生产丝绸。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大批日商乘机进入青岛,相继开办了铃
木丝厂、 大康 纱厂、钟渊纱厂、宝来纱厂、隆兴纱厂、富士纱厂等。同时标志着青
岛民族纺织工业崛起的 华新纱厂、 华昌铁工厂等也相继建立。1934~1936年,青岛
民族纺织业发展较快,生产规模 仅次于上海,居 全国第二。1937年日本第二次侵占
青岛后, 日商又乘机卷入青岛,垄断了青岛纺织业的生产 、原料和产销市场。1945
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后, 由于国民党官员只顾饱中私囊 ,无意管理,使
纺织业生产很不景气,工厂大多濒临倒闭。
解放后, 青岛纺织企业获得了 新生, 全市298家个体小企业纷纷开业生产。至
1949年底, 青岛纺织业生产棉纱12.53万件 , 棉布1.63亿米,占全国12.23%,占全
省45.8%。1951年6月青岛第六棉纺织厂细纱车间 郝建 秀细纱工作法创立后,在全国
引起了强大反响, 为推动青岛市和全国纺织业的改革发展起 了重要作用,并延续至
今。 1952年青岛纺织业开始试行企业独立经营制度,生产能力跃居 全国第三,与上
海、 天津一起被誉为全国纺织行业的上、青、天。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期,青岛
市480个私营纺织企业先后实行了公私合营,并接受纺织工业部的指派,选送专 家、
技术人员支援兄弟省市和部分友好国家的纺织工业建设。1956年,青岛生产的细布、
平 布、印染布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1960年, 青岛市成立了化纤厂,并试验生产出了化纤布;同 年秋,又转产人造
棉布,外销国际市场。
1966~1973年, 青岛纺织业抽调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山东 省产棉区的枣庄、
平阴、临清、北镇、诸城、蒙阴、惠民、济宁、泗水等地建立了15个分厂。文化大革
命时期, 青岛纺织工 业受到了冲击,生产水平停滞不前。特别到1974年,全市纺织
业大面积停工停产, 年产值仅 完成不足一半,年利润只有1348万元,相当于正常年
份一个月的利润额。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青岛纺织业改变了企业结构和产品
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对老厂进行了技术改造和设 备更新,加速了产品更新换代,引
进了国外先进设备, 加强了专业化领导,增强了出口产品 的国际竞争能力,使青岛
纺织产品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广泛的市场。
至1988年,青岛市共有纺织企业92个。其中棉纺织37个、毛纺织5个、麻纺织2个、
针织 12个、 服装13个、鞋帽3个、化纤2个、纺机和纺织配件9个、其他9个。全年工
业总产值20. 73亿元,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92%。 出口产值6.28亿元,出口创汇
1.7亿美元。
该志的特点是内容记述以产品为龙头,对青岛市纺织行业的产品,包括与纺织有关的
配 件产 品等都作了详尽的记述。 该志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特别是建国前 的资料
比较充实,使建国前后的青岛纺织业形成鲜明对照。

《青岛市志·建材工业志》 《青岛市志·建材工业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纂, 总编高国耀、王柴、郑真何,副 总编段祥泰、寿杨宾;由青岛市建材工业公司
具体承编,主编高爱琴、王莉。新华出版社20 00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2开精装
本,与《青岛市志·一轻工业志》合订本23万字,印 数1000册,定价60元(合订本)。

该志的编写历经十几年时间。1982~1988年,建材工业公司组成了编写领导小组
及办公 室, 各直属单位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自下而上形成了编写队伍,1995年
初完成试写稿。 19 96年再次调整工作机构和人员,确定了新的篇目,组织专人收集
补充资料, 经市史志办公室 编纂合成,于1999年10月通过评审形成送审稿,经山东
省史志办公室审核后,由青岛市史志 办公室组织终审,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
该志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至1987年。全书设建筑材料,防水保温、装
饰装修材料 ,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管理5篇,共14章、29节。
青岛建置初期,建筑材料生产主要是砖、瓦和石灰。德占时期青岛建立了机制砖
瓦厂和 轮窑, 开始生产红砖、红瓦。1913年,民族资本家刘明卿在青岛开办了祥利
窑厂, 开始生产 机制砖瓦。近代楼房的兴建,促进了青岛采石业的发展,同时也开
始了水泥的生产。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日商在 青设立窑业组合,对民族建材企业
强行霸占、破坏或予以控制,强制砖瓦产品实行统一价、 统一销售和调配。1943年,
日本人以武力相挟在南墅建立天津耐火材料株式会社南墅矿山, 开采矿石运往日本。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民营砖瓦厂大部分停产歇业,唯有石材 业惨淡经营。

青岛解放后, 建材业迅速恢复,石墨、砖瓦、石材、石灰很快投入生产。 建材
生产形成了国营、 地方国营、私营企业共同发展 的局面。青岛砖瓦业生产跃居全国
领先行列。 1952年,青岛承接并顺利完成北京人民英雄纪 念碑料石的开采、加工制
作任务, 受到国务院的嘉奖。1958年,在浮夸风的影响下,一批小 水泥厂、小石墨
矿相继投产,不久便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停产关闭。1962年后建材行业生产逐 步回升,
产品品种增加, 传统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70年代后期,县属水泥企业得到迅
速发展,社队砖瓦厂再度崛起。80年代,青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主
要生产 设备达到国际七八十年代水平。 其中彩电石墨乳、石墨节能添加剂、花岗石
开采及板材加工 、 大理石薄板、水磨石、工艺大理石、丙烯酸涂料、滑石联合开采
等生产线跨入国际先进行 列, 主要产品门类已具备一定规模和优势。石墨、石墨制
品 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 产品出口38个国家 和地区,成为中国重要的鳞片石
墨生产、 出口基地。石材企业先后装备6条具有国际先进水 平 的加工设备,使产品
花色繁多, 产品畅销欧美、日本、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余种 产品分别获
国家、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7年,青岛 市建材行业共有企业1906个,从业人员
11.93万人。 生产门类主要有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制 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3大类、
11个种类、90多个品种。水泥年产量占山东省年产量的7.9% ,平板玻璃占20%,石墨
及制品占90%以上,石棉制品占52.8%,玻璃纤维占49%,玻璃钢制品 占68.2%,滑石占
32.1%,花岗石板材占32.5%,水磨石占53.8%。全市先后有12个企业9 种产 品销往世
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2200万美元,占山东省建材行业出口创汇的50%。全 行
业先后有7种产品被评为国家银质奖,有3种产品获国家经济委员会金龙奖,有10种产
品 获部优产品称号,有26种产品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优质产品的覆盖率达36%。

该志编纂,虽然资料搜集难度很大,但编者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力求做到资料翔实,
突出地 方特色,对于研究青岛近代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市志·电子仪表工业志》 《青岛市志·电子仪表工业志》由青岛市史志
办公室编纂, 总编高国耀、王柴、郑真何 ,副总编段祥泰、寿杨宾;由青岛市电子
仪表工业公司具体承编,主编刘宝庆,副主编单年 凯、王实珍。新华出版社2000年6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2开精装本,20万字,印数1000册 ,定价55元。
该志的编写始于1987年,1989年完成初稿。1996年起,根据多方面意见,进行了
较大幅度 的修改和补充, 形成送审稿。1999年经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由市史志
办公室组织终审, 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
该志上限自20世纪30年代起,下限至1986年。全书设音像整机产品,通讯设备,
电子元件、 电子器件,微型电机,电子应用整机、其他电子产品,电子专用设备及
电子材料,仪器,仪 表及仪表元件、材料,其他产品,管理10篇,计37章、120节。

青岛的电子仪表工业起步较晚,1939年前后才出现修理收音机及电流表、电压表
的电料 行, 多为日本人开办,中国人开办的不足10家,且规模甚小。南京国民政府
第二次统治时期 , 开始出现无线电装配业。至1949年,民族工商业者开办的电料行
有30余家。
青岛解放后, 电子仪表修理业、装配业有了较快发展。 1958~1961年,先后成
立了青岛市无线电研究所、 青岛电子管厂、四方无线电厂、台西 无线电器材厂,组
建了青岛电表厂, 以及青岛海洋仪器厂、青岛电器开关厂等企业。 1964年青岛电器
厂 、 青岛建筑工程机械修配厂和青岛南华小五金厂被第四机械工业部分别确定为微
电机、 无线 电专用设备和接插元件的生产定点厂,开始研制微电机、无线电专用设
备和接插元件。 青岛 电度表厂被第一机械工业部列为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扩建。1965
年11月6日,青岛市无线电工 业公司和青岛市仪器仪表工业公司分别成立,标志着青
岛市电子仪表工业进入有计划、 有步 骤发展的新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广大
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对左的错误的 抵制,生产规模仍有一定发展。1969年7月,青
岛市无线电工业公司与青岛市仪器仪表工业 公司合并, 成立青岛市无线电仪表工业
局, 使电子行业的产品、技术与仪器仪表行业的设备 、工艺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相互融合和渗透。70年代初,青岛市形成了55个电子工业网点 , 1975年又对电子工
业厂点重新进行了规划、调整,网点调整为23个。1977年9月,青岛市第 二无线电厂
研制成功9英寸晶体管黑白电视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市电子行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提高经济效
益, 进入了 发展时期。至1985年,共完成新产品101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4
项,填补国内空 白的11项。六五期间,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在重点
考核的40种主要产 品中, 获省以上优质产品奖的21项。先后与日本、意大利、香港
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 , 并积极稳妥地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1985年, 青岛市电子仪表工业企事业 单位45个,内有全民所有制企事业17个,集体
所有制企业28个。 固定资产原值14649万元, 净值10201万元。各种机床、锻压设备
2477台。厂房总建筑面积37.1万平方米,职工23199 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92人。
工业总产值4.23亿元。电子仪表产品达21类,270个品种。 主要产品产量电视机17万
台(其中彩色电视机6.6万台) ,黑白显像管38万只,录音机电机 156万只,电子元
件4268万只,半导体分离器件884万只,鳞片石墨7502吨,集成电路5.44 万块,照相
机2.7万架,电度表155.95万只。
该志内容丰富,资料详备,图表运用恰当,体现了青岛电子仪表工业的历史与现
状,对青岛 电子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青岛市志·化学工业志》 《青岛市志·化学工业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纂, 总编高国耀、王柴、郑真何,副 总编段祥泰、寿杨宾;由《青岛市志·化学工
业志》编纂委员会具体承编,主编刘毓源。五 洲传播出版 社2000年11月第一版第一
次印刷,32开精装本。全书共21万字,印数1000册,定价48元。
《青岛市志·化学工业志》是由青岛市化工行业办公室牵头、青岛凯联(集团)
有限责任公 司承编的一部分志。1999年4月12日成立编纂委员会,于1999年12月完成
了16万字的志书前 半部试写稿。2000年5月上旬完成12余万字的概述及后半部试写稿,
经初步修改,形成了约2 8万字的评审稿。7月下旬完成送审稿。经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组织终审、 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 核后,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该志上限始自
1919年, 下限至1990年。 全书设化学肥料与化学农药工业、无机酸碱盐工业、有机
化工原料与石油炼制工业、精细化学工业、橡胶制品工业、化工科研与化工教育、化
工管 理7篇,计19章、57节。
青岛市化学工业萌芽于20年代。 20年代中期之后橡胶工业兴起, 随之民族资本数家
工厂建立。1935年后,日本资本大举进入青岛市橡胶工业,使橡胶工业成为日资在青
岛仅次 于纺织机械业的第三大产业。 40年代,随着青岛市纺织工业的发展化学工业
也初步形成。19 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官僚资本化工企业被收归国有,成为全民所有制
企业, 至1950年先后恢复 生产。 至1957年全市化学工业总产值为22618.6万元, 比
1952年增长2.26倍。1958年国家开始进行全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化学工业受到高度
重视和支持。1964~196 6年,农药工业在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开发投产
多种新产品。1966~1976年,青 岛市化学肥料、石油加工两个新兴生产部门得到较快
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市化学工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讲求以
经济效益为 主的轨道, 转向生产经营型;坚持走支援别人,发展自己的道路;大力
引进采用国内外 新技术; 推行以利润包干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1990年化学工业
总产值225396万元是1977 年的2.6倍, 占全市同口径总产值的14.43%,居全市工业部
门第一位,占全省化工同口径总 产值的30.93%,列第一位。
《青岛市志·化学工业志》 比较真实、准确、全面地记述了青岛近 百年来化工
行业的发展历史,其主要编纂特点是篇目设置合理、内容丰富、资料性强。
《青岛市志·电力工业志》 《青岛市志·电力工业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
纂, 总编高国耀、王柴、郑真何,副 总编段祥泰、寿杨宾;由《青岛市志·电力工
业志》 编纂委员会具体承编,主编于金涛,副 主编 刘钢。新华出版社1994年4月第
一版第一次印刷,32开精装本,16万字,印数1 000册,定价45元。
《青岛市志·电力工业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6年,1988年形成内部稿,1996年
青岛电 业局重新正式编写,1997年9月形成送审稿,经青岛市史志办终审,山东省史
志办审核, 由 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该志上限为1891年,下限为1990年。全书
设电力建设、 发电、供电、用电、电力调度、管理6篇,计29章、60节。
1898年,德国企业主为供应侵占青岛的德军设施和官署照明用电,搭设简易厂房,
开始 发电。 1906年发电 量达86.77万千瓦,成为北方主要供电城市之一。日本第一
次侵占青岛后为了侵略掠 夺的需要, 将德国人安装的设备全部拆除、重建,至1922
年底发电容量达5000千瓦,新建台 东、李村水源地变电所,用户发展到6841户。
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 组建中日合资胶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36 年12
月建成四方发电所,使发电容量达到35000千瓦。此间华人侯绣屏发 起招股于平度创
办明星电灯厂。1937年青岛市政当局施行焦土抗战,将四方发电所3台 设备及配电设
施炸毁。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一面修复四方发电所 ,一面陆续将原胶澳电气股
份有限公司的发电设备拆往山东各地, 至1941年原址设备拆 迁一空。1945年日本投
降后, 青岛电业由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鲁晋豫地区特派员办公处派员 会同青岛市政
府接管电业。 在解放战争中,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电业职工加强对电力设施的 保护,
避免了国民党军队撤退前的大破坏。1949年6月四方发电所设备容量35000千瓦,纱厂
自备发电所设备容量21300千瓦,各类用户43899户。
青岛解放后, 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 年发电量达2.1亿千瓦时, 为1949年的
1.74倍。 一五期间共架设5条20千伏输电线路103.5公里,扩建新建台东、四方、白
沙河、四流路 、沧口等变电站。1958年后的3年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 达67000千瓦,
为建国前的1.91倍。 此后电业系统加强管理并投资1594 .8万元对青岛发电厂扩建工
程遗留项目填平补齐, 1965年底青岛发电厂发电设备达10机10 炉,装机容量13.3万
千瓦,为1949年的2.8倍。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电业管理秩序 被打乱,但绝大部分
职工坚守岗位, 维持了必要的电力供应。70年代初,先后建成楼山和 崂山两个发电
厂, 同时青岛电网与山东电网联结,结束了青 岛市孤立电网的历史。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 青岛的电力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 黄岛发电厂开始一期工程建
设, 崂山和楼山两个设备老化的发 电厂分别停用、拆除。1987年后,青岛市人民政
府和电业部门, 一是抓开源,鼓励和调动有 条件的工厂、企业进一步搞好余热、背
压发电,平度、胶南、胶州、莱西、即墨等地方发电 厂问世 ,黄岛发电厂扩建二期
工程开工建设; 二是抓节流,强化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管 理工作。1990
年底, 青岛电业装机容量92.14万千瓦, 年发电量402213.6万千瓦时,共建 有35千
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59条, 2515.4公里。 建有35千伏及以上变压器365台, 总容量
284921千 伏安。 发供电能力大幅度提高,缓解了青岛电力的供需矛盾。是年社会总
用电量410778万千瓦时, 人均年用电量达573千瓦时,比全省人均用电量高出34千瓦
时。
该志全面阐述了青岛电力工业由产生、发展到兴旺发达的历史,是青岛市第一部
关于电力工 业的专志。

《青岛市志·盐业志》 《青岛市志·盐业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纂,总编
郑世侗、高国耀、张书荣、周志公、郑真何,副总编段祥泰、高庆才;由青岛市盐业
公司具体承编, 主 编解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32开精装本,约16万字 ,印数1000册,定价42元。
该志始修于1984年,至1987年青岛市盐业公司史志办公室先后查阅各类档案3500
余卷 , 走访调查500多人,征集各类资料1000余万字。经初步梳理加工,编写成150
余万字的《 盐业志》 资料长编。 又经历3年耕耘形成初稿。1990年召开了评审会。
1995年7月完成送审稿 ,同年11月由山东省史志办公室进行了审核,市史志办公室组
织了终审, 1996年初由市政府 批准出版。其断限时间,上自1891年,下至1989年。
该志设盐业资源环境、盐业建设、盐业 生产、盐业运销、盐业科技、盐政6篇,计27
章、38节。
青岛盐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 胶州湾沿 岸居住的夙沙氏部落,早在炎帝时就
有夙沙氏教民煮海为盐, 成为中国制盐业的鼻祖。 直到明代始有晒盐,但仍以煎盐
为主。 至明清两代,青岛盐区仍是煎晒并存。直到1891年有 即墨县鳌山湾北岸大桥
村张义春等14人建成张家老滩7副(约700公亩) 盐田进行较大规 模的晒盐。自此,
拉开了青岛盐业规模化生产的序幕。
青岛盐区约占青岛海岸线730.64公里的40%。 南万、东风、东营三大国营盐场共
有盐田 799875公亩,占青岛盐田总面积的74.16%;8个集体盐田276687公亩,占青岛盐
田总面积 的25.65%。 在盐业建设上,1949~1989年系统内国营与集体县以上企业累
计投资达1.36亿 元, 其主要建设项目占累计投资的81.45%,使青岛盐区变成了包括
原盐、再制盐、盐化工 产品 、盐业机械产品和养殖对虾在内的门类齐全及现代化生
产的新型盐区。 与此同时, 盐业职工 的生活条件也大为改善。 到1989年累计投资
1033 万元改善职工宿舍, 1989年青岛盐区盐田面积已达107.86万公亩, 年产原盐
50.8万吨。 与此同时,在海 盐生产主要工序中率先在国内全部实现机械化。另外,
还利用盐田上水水面进行养殖对虾, 实现了一水两用、盐虾结合,提高了经济效益,
是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 1989年养虾面积达 9990市亩, 生产对虾708.33吨, 盈利
70.52万元。
加工盐生产始于1923年的青岛永裕制盐公司。建国后该公司改为国营青岛盐化厂。
1974 ~1978年又投资604万元,新建了青岛建新盐化厂。至1989年,青岛市加工盐的
品种有再制 盐、肠衣盐等8种,其中洗涤大粒盐年产34458吨,再制盐年产102888吨。
盐化工产品的生 产也始于1923年的青岛永裕盐业公司。 建国后,到1960年盐化工产
品最多时达到17种。 到19 89年青岛盐化工产品只有建新盐化厂年产600~800吨的氯
化钾、 50吨的溴素和3000吨的氯 化镁,其他产品均先后停产。盐业生产的科技成果
十分突出, 特别是海盐生产机械试验的研 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1964年已试制成
功了联合收盐机等6种海盐生产专用机械。1969年 又制造了国内第一套联合收盐机组,
并分别由长春和天津电影制片厂拍成两部科教片电影在 全国放映, 有的样机还送往
北京展览馆展出。 青岛盐业机械厂还被指定为国内首 家盐机定点生产厂,其产品销
往18个省、市、 自治区的138个场(厂)。1989年盐机产品累计达10类20个品种2147
台,产值达2767万元。
盐业运销是增加国库积累的重要环节。自产盐以来,历代均对盐业运输销售控制
十分严 格。 建国后,1950年青岛盐业运销管理体制实行公私兼运兼销。之后改为由
国家公收后由经 营盐的运销机构包销。 盐业运销实行全国统一管理。到1984年,食
盐、出口盐和国家储备盐 仍然实行指令性计划。
青岛盐区的管理机构历经前清时期的石河场署、日伪时期青岛盐务局等。建国后
又先后 经历胶澳盐场管理处、青岛市盐务局、青岛市盐业公司等。 到1989年共辖19
个处室及归口管理企业25个单位, 有盐业职工6512人。 1979~1989年青岛市先后制
定了《关于加强对减 免盐税管理的通知》 、《关于保护盐业生产的通告》以及《关
于食盐计划管理的暂行办法》 等若干法规性文件,进一步体现了依法管盐的有效举
措。 1949~1989年青岛盐税收 入近11亿元,为国家投资盐业建设1.36亿元的8倍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盐的消费结构 发生了巨大变化,税制改革势在必行。
青岛近代盐价因供求多少而异。 解放初期,采 用盐粮比价,盐价随粮价涨落而
自行定价。1964~1980年调整的价格分类、分等级和有 关费用均以元/吨为计算单位。
1989年11月25日起经国务院批准适当调高了青岛市各种盐的 市场销售价、出场(厂)
价、收购价(公收价)和产区分配价。
该志在企业选介中重点简介了青岛东风盐场和晶山实业公司等8个单位的历史与现状。
纵观青岛的盐业,在中国的盐业史上有着极其光辉的历史。同样在建国后的盐业生产
中 , 青岛又在全国率先实现盐业生产机械化。这些均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
特点。

《青岛市志·医药志》 《青岛市志·医药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纂,总编
郑世侗、 高国耀、张书荣、周志 公、郑真何,副总编段祥泰、高庆才;由《青岛市
志·医药志》 编审委员会具体承编,主编 韩冠裕,副主编尚军、邵延彭、曲学宇。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 刷, 32开精装本,全书17万字,
印数1000册,定价45元。
该志编纂工作始于1986年。当年,由山东省青岛医药公司成立《青岛市志·医药
志 》编 纂委员会及办公室。经过组建班子、征集资料、拟定篇目、分工编写、组织
评审、 编纂加工 等过程,内部出版《青岛市医药志》。1987年开始对志稿进行再加
工。经反复修改、充实资 料,于1995年3月完成送审稿。经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
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组织终审, 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该志上限自1891年青
岛建置始,下限至1987年。 全书设中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3篇,共10
章、36节。
青岛地区中药资源十分 丰富,其野生中药材80%以上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尤
其是在崂山474平方公里内,蕴藏着 紫草、细辛、崂山百合等大量中药材,在种类上
居山东省的第一位。 在拥有本地资源的同时,青岛市还在崂 山等地建立多处药材试
验场和生产基地, 种养植和引种名贵药材,如藏红花、杜仲及野生变 家种家养等试
验,先后达60余种。仅1981~1985年全市平均药材种植面积增到11840万亩, 总产量
达119万公斤。 1986年在编撰《青岛市中药资源名录》中记载了879种。 青岛地区中
成药生产历史较长, 清末青岛市区的万年春药房就以生产中成药 著称。北京同仁堂
分别于1915年和1935年在青岛开设达仁堂和宏仁堂后, 青岛中成药生产进 入了一个
新的发展时期。 1956 年各药店实行全行业公司合营后,成立青岛中药厂。在中药材
种养植试验和中成药研制中, 科研成果十分突出。70年代以来,分别在番红花、西
洋参等60余种名贵药材获得成功。 中成 药在继承传统方剂的基础上,先后研制成功
利胆片等,并首次获得国家银质奖。
青岛地区药品经营、生产源远流长。清末,药物分类、鉴别、采集、方剂等均趋
规范。 中药经营已有专业、医药结合、制售结合等形式,药商行、栈庄、店、堂、
铺等民间经营相 继出现。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井上诚昌堂、山东大药房等开始
经营西 药。 1928年青岛的西药房已发展到10家,西药市场逐渐形成以德、日为主,
兼有英、美、法 、意、瑞士等国药品的格局。 1942年青岛民族西药业开始兴起,开
设了汉美 大药房等。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药品随美军登陆青岛而迅速涌入,市
售西药多为美国货 。1946年西药商达108家。 青岛解放初,全市共有私营药店255家。
1956年公 私合营后, 青岛市区共有药店35家,职工293人。 1978年国家医药管理局
对所辖单位的产、供、销、人、财、 物实行统一管理。其经营的 化学药品共16大类
31个分类和1642个品种2434个花色, 1987年商业收购 总值7787万元, 库存金额
3457.10万元。青岛化学药 品生产始于1928年金星药房生产的维诺氏药水,至建国前
各药房、药厂也仅能生产注射剂葡 萄糖、氯化钙等10多种较低级药品品种。建国后,
成立了国内首家鱼肝油厂。 60年代,青岛 开始生产比较复杂的葡萄糖、氨苯磺胺等
多种原料药;70年代末达 153种。80年代投入新产品开发。1984年山东省青岛医药公
司成立,统一管理医药行业 。1987年青岛市 化学药品生产单位共24个。1980~1987
年青岛医药公司系统化学制药工业共投资 915.16万元,增加建筑面 积7931平方米。
到1987年共生产169个品种,工业总产值达8393万元。
外国医疗器械、化学试剂,随着德国、日本的相继入侵,也进入青岛。1945年抗
战胜利 后, 美制的医疗器械充斥市场。建国后,青岛市的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生产
取得长足的进步 。 至1987年,青岛的医疗器械厂家已发展到22家,产品包括电子医
疗器等12个门类83个品种 ,部分产品出口国外。
该志重点记述了青岛的中药材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数量之大和在山
东省内处于 领先地位的特点, 由此突出了青岛的地方特色;同时还记述了化学药品
早在19世纪60年代青 岛地区就已经接触和使用以及后来化学药品生产成为山东省内
乃至国内较早的地区 之一的史实,从而揭示了青岛的化学药品生产的时代特色。

《青岛市志·农业志》 《青岛市志·农业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纂,总编
郑世侗、 高国耀、张书荣、周志 公,副总编段祥泰、高庆才;由《青岛市志·农业
志》编纂委员会具体承编,主编徐良玉, 副主编丁 正家、于大江、王永利、许庆通、
邵世苓、 吴佩钦、单宝华、贺永环、顾国权、董绍文。中 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2开精装本,24万字,印数1000册,定 价48元。
《青岛市志·农业志》 的编写工作始于1988年,1993年6月正式组成工作班子,
进行资 料征集和编写。此稿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青岛市农业局、林业局、
畜牧办公室、 农业机械管理局、农村能源办公室和蔬菜副食品办公室等单位共同承
编。从事农业工作的领 导、农业科技人员及离退休干部共34人共同劳动,五易其稿,
经过分专业反复评审深加工形 成送审稿, 由市史志办终审后报省史志办审核,经青
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该志上限 1891年,下限至1986年。全书根据 青岛农业内部
各门类相对独立的特点划分, 设农业资源与区划、种植业、蔬 菜、林业、果业、畜
牧业、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农业管理9篇,共34章、96节。
青岛是近代工业城市,自建置至解放,仅辖有限郊区。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
设林务署 查勘官荒, 收买土地,又在李村设德华高等学堂农科实习地。此后日占当
局、北洋政府和 国民政府均设有农林机构,从事农、林、牧生产技术的试验、示 范
和指导,并从国外引进部分良种进行繁育推广。但青岛周围的农村生产力非常低下,
民不 聊生, 至1949年青岛市土改前,共有耕地874 万亩,贫雇农户所占耕地不到地
主富农的十分之一。
建国后,青岛农村经过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的号召,组织起来走互助道路。1952
年青 岛市共组织互助组125916个,占农村总户数的74%,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其中粮
食总产量达 97万吨, 比1949年增长33.8%; 到1956年共办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8502个,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103万吨,农业总产值5亿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42.65%、
59% 。1957年粮食总产量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8年,在一大二公的口号下,
天灾人祸使生产逐渐滑坡。 1961年开始贯彻中央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纠正了五风,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 管 理体制,逐步恢复了农村经济。1965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2万吨。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市 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影响,但由
于广大干部和农民的共同抵制, 农业生产的发展依然比较稳 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青岛进行农村改革, 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 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承
包等形式的责任制, 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 步解放。1984年青岛撤消人民公社建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根据 青岛市农村的实际,确定了农村经
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 即粮食生产、乡镇企业和创汇农 业,并提出了城乡结合、
贸工结合、 种(养)销结合的发展方向,青岛市的农村经济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86年, 青岛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18亿元,比1949年增长6.24 倍 。农业机械总
动力达到191万千瓦,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已形成一支实力较雄厚的农业科技队 伍,农
民收入成倍增长, 5453个村庄通上照明电, 人均占有住房面积16平方米,近郊富裕
农民建起了幢幢小楼,有不少乡镇、村庄、街道进行了统一规划改造,环境面貌为之
一新。  该志按照农业 内部固有的内在联系确定框架,达到层层辖制,使农业内
各专业在表述上既有统一又有相对 侧重, 范围涵盖五县(市)二区,是青岛有史以
来关于农业的形成、发生与现状的第一部专著。

《青岛市志·水利志》 《青岛市志·水利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纂,总编
郑世侗、高国耀、张书荣、周 志公、郑真何,副总编段祥泰、高庆才;由青岛市水利
局具体承编, 主编吕志仁,副主编张 顺科、杜丰富、杨炳成、修振华。新华出版社
1995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2开精装本,2 6万字,印数1000册,定价48元。
《青岛市志·水利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于1982年8月,1986年8月成立青岛市水利
志办公 室。至1988年,共查阅各类档案580余卷,整理资料约2000万字,笔抄各类资
料约100万字。
《青岛市志·水利志》 总纂工作于1992年3月起步,五易其稿,1994年11月完成
送审稿。经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组织终审,报青岛市人民政
府批准出版。
该志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 下限至1987年。全书共分水系与水资源 、河道
治理、 水库塘坝、灌溉工程、水土治理、城乡供水 、防汛抗旱、水利基础、水利管
理9篇,计32章。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部,地下水基本上可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隙水两
大类型 。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河谷平原及山前平原冲积洪积层中的砂及砂砾石
孔隙中,水 量丰富且比较均匀,为青岛的主要地下水资源。
青岛市属华北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95.4毫米,总趋势由
沿 海向内地、自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 ,其特点是年际变幅大,年内分配不均。汛
期降水(6~9月) 约占年降水量的70~76%,且 往 往集中在几次暴雨之中,极易洪
涝成灾。 3~5月春灌期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3.5%。普遍 规 律为春旱、夏涝、晚
秋又旱。
青岛市有大沽河、 胶莱河两大水系及沿海诸河,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
的河流 有34条, 均为季风区雨源河流,地表径流时空变化大。全市多年平均年径流
量20.5亿立方 米。大沽河流域位于胶东半岛西部,在青岛市境内长131.1公里,流域
面积4500平方公里。 大沽河自古多灾,建国后,对河 道进行了综合治理,并先后在
流域内修建了产芝、尹府等大中型水库,7座小水库和大量塘 坝。至1987年,大沽河
治理工程总投工1531.95万个,完成 工程量1750.81万立方米,总投资1290.12万元。
胶莱河干流是一条南北两端通海、人工沟 通的河道。干流全长130公里。建国后,对
南北胶莱河进行了 数次大规模的治理工程, 在其干支流上筑堤疏河、裁弯改道、护
险清障, 共完成工程量350 5.85万元。沿海诸河中流域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墨水河、白马河、 风河、洋河。这些河流的 特点是自成体系,独立入海,源短流急,
夏秋水量较丰, 冬春基本断流,属季节性河流。沿 海诸河的治理主要以筑堤护岸为
主,至1987年,共完成工程量 928.75万立方米,投工314.32万个,投资928.75万元。

青岛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4.6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0.18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为10.67亿立方米, 两者之重复量为6.16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水资源
量370立方 米 , 每公顷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5040立方米,分别为全国人均占有和每
公顷耕地平均占有水资 源量的14%和18.4%。 建国后,青岛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很
快。 1968~1983年先后4次在大沽河搞了供水应急工程,1986年开工建设引黄济青工
程, 并加强 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进行了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缓解了水的供需矛
盾。
至1987年,全市共建成大中型水库21座,小型水库428座,总库容14.98亿立方米。
1960~1987年,水利工程为市区工业生产供水4.57亿立方米,为城市生活供水2.16亿
立方 米;累计解 决农村39.48万人的饮水问题,修建除氟改水工程596项。至1987年,
全市水利系统共有职 工3949人,其中水利工程技术人员804人。
建国后青岛水利建设事业大体上经历了5个阶段:(一)1949~1957年,以防洪排
涝为主。期 间,青岛市先后对20余条 主要河道进行了初步治理。1952年、1955年,
由大沽河工程委员会领导, 组织平度、莱西、 即墨、胶州近20万人,以培堤为主,
护岸护险, 共完成土石方259.2万立方米,投工252.3 2万个,国家投资367万元。在
治 河防洪的同时,全市掀起了打井高潮,井灌有了 初步发展,并在河流上游及山丘
区广泛开展封山育林、 植树种草和建缓水坝、 闸山沟、 筑梯 田等水土保持工程。
(二)1958~1962年,以建设水库为主。 至1960年3月,共建成产芝、尹府2座 大型
水库及15座中型水库, 占现有大中型水库总数的81%。(三)1963~1970年,以治理
洼涝、 开发灌区为主。1964年,开展治理洼涝的群众运动。经过几年治理,使184.5
万 亩洼涝地基本上消除了水患, 且有60万亩洼涝地稻改成功。期间,开发万亩以上
灌区20处, 占现有万亩以上灌区总数的40%。(四)1971~1978年,以农田基本建设
为主。
全市掀起了以建设旱涝保收、 稳产高产田为主攻方向,以治水改土为中 心,山
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1973~1976年分3期治理了北胶莱河干流。1
975~1978年,各县进行大面积统筹规划,集中力量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4年完成
土石方 7410万立方米, 建设高产稳产田323.01万亩,修路3000余条,计3700公里,
修干支水渠400 0余条计2800余公里。期间,全市机(电)井建设发展较快、配套多,
1978年全市已有机( 电)井32425眼。(五)1979~1987年,以抗旱和加强经营管理
为主。 自1977年开始,青岛 地区连续10余年干旱。为缓解市区供水危机,从1979~
1983年, 投资1.8亿元,在大沽河流 域进行了4次供水应急工程。1986年开始,投资
9.6亿元建设青岛乃至山东省有史以来最 大 的引水工程——引黄济青, 工程全长
274.81公里,建成了调蓄水库棘洪滩水库。
期间, 全市节水型灌溉事业在持续抗旱中得到迅速发展。 至1987年,全市共有
喷灌机具16360套, 实灌面积41.14万亩;有各类管道1105.6万米,灌溉面积达127万
亩。1979年,水利工程单位普遍开展了综合经营。1987年全市水利综合经营总收入达
1900万元。
防汛工作始终贯彻执行以防为主, 防重于抢的方针 和旱涝并防的原则,结合青
岛的实际, 在大兴水利工程的同时,每年逐级成立抗旱 防汛指挥机构,做好防汛抢
险准备。 1950年6月,青岛市成立由市长任主任委员的防汛 委员会,1981 年改称为
青岛市抗旱防汛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另设城市防汛办 公室,
设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青岛市抗旱工作由青岛市抗旱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抗旱
防汛办公室具体负责, 在加强领 导,发动群众,做好钱财物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充
分利 用现有水利工程, 努力开辟新水源,大搞投工少、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型水利
工程;大力发 展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型灌溉,使有限的水发挥更大作用。
80年代初, 为解决市区供水危机,一些市郊水利工程如莱 西产芝水库、平度尹
府水库、书院水库等开始向市区供水。 市、县、乡各级政府把解决农 村人畜饮水工
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加大了投入。各级水利部门加强了具体指导,做出了供 水规
划,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高氟区、贫困区、盐碱苦咸水区优先的原则,兴建大
量 饮水工程。 1980~1987年,全市总投资1860万元。至1987年,全市农村以人畜饮
水为主的工 程设施有配套机电井360眼, 扬水站74处,塘坝、蓄水池162个,埋设地
下管道700余公里。 青岛市有居民定居的海岛9处,人畜饮水困难。至1987年,共投
资16万余元,完成了斋堂岛 、田横岛、灵山岛、竹岔岛4处供水工程。
《青岛市志·水利志》内容翔实,涵盖广,是迄今为止青岛市第一部水利志书。

《青岛市志·水产志》 《青岛市志·水产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纂,总编
郑世侗、 高国耀、张书荣、周志 公、郑真何,副总编段祥泰、高庆才;由青岛市水
产局具体承编,主编李泽祚,副主编仲崇 江。新华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
刷, 32开精装本。全书共20万字,印数1000册, 定价40元。 《青岛市志·水产
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6年,1990年3月完成40万字的初稿,11月形成评 议稿,1994
年1月正式报送送审稿。 经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组织终审,
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出版。
该志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至1987年。
全书设渔业环境与资源、海洋捕捞渔业、渔港、水产养殖、水产贸易、水产加工
业、渔政7 篇,计20章、53节。
青岛渔业历史悠久。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岛一带居民即喜食鱼类,且有一定的
捕鱼技能。 明清时期,青岛沿海自北而南,渔航两业逐渐发展,金家口、女姑口已
是泊船集中港湾。 至 晚清时,青岛村已成为渔船集中的港口,村内居民多业渔;会
前村居民也以捕鱼为生。
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因城区产业结构变化,市区居民多改从他业。沿海土地瘠薄,大
部 分居民以渔业为主, 形成沙子口、阴岛、董家口等渔业区,渔业发展较快。日本
第一次侵占 青岛后 ,开设水产组合,大肆掠夺青岛的水产资源。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渔业技术有所改良, 水产 品年产量上升至六七千吨,运销上海、厦门、汕头、香港
等地。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青 岛的水产业完全由日本人经营的青岛水产统制组
合操纵。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 ,青岛渔港交易萧条,秩序混乱。
青岛解放后,水产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渔民开始试用
机动船 ,传统的作业方式逐渐改变。70年代,产鱼量最多达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特别是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青岛的水产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青岛海洋渔业
公司渔轮生产以闽东 、 对马海峡为主要渔场,并向钓鱼岛渔场发展,青岛海藻化工
生产也发展迅速。 80年代后, 青岛渔业经济体制,由联合经营、专业经营和个体经
营等生产方式所代替,捕捞、养殖、加 工开始向渔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
《青岛市志·水产志》主要特点是篇目设置合理,内容全面系统。 全志以资源、
捕捞、 养殖、加工为重 点,详细记述了青岛市水产业由捕捞到养殖到加工,直至渔
工商一体化的发展历程,突出了 青岛水产事业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青岛市志·商业志》 《青岛市志·商业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纂,总编
高国耀、 王柴、郑真何,副总编 段祥泰、寿杨宾;由青岛市商业局具体承编,主编
于振成、 叶树棕。五洲传播出版社2000年 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2开精装本。全
书共22万字,印数1000册,定价48元。
《青岛市志·商业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1982年10月青岛市商业局组建第
一届商业志 编纂委员会和商业志办公室,于1989年12月完成初稿。1999年3月青岛市
商业总公司组建了 第二届商业志编纂委员会和商业志编辑部,2000年6月形成评议稿,
9月完成送审稿。经青岛 市史志办公室组织终审、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后,报青岛
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 该志 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至1986年。全书设经营
主体结构、商业市场与商业中心、商 业管理、商业经营、饮食服务 、商办工业6篇,
计19章、53节。
青岛地处胶州湾畔,优越的地理位置为青岛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891年建置
以前,青岛 已有集市商业活动和港口贸易。1897年11月德国以武力侵占青岛后,德国
和日本为了掠夺中 国的财富, 在青岛筑港口、修铁路、开洋行、建工厂、设银行,
对青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 生了重大影响。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刺激了青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此环
境下 , 青岛的商品流通量也明显增长。1913年、1922年从国外进口和国内其他沿海
城市进口商品 净值较1901年分别增长8.14倍和16.1倍。 但是,德、日殖民当局利用
掌握的各种权利,严 重阻碍了青岛民族工商业的正常发展,使青岛商业市场具有了明
显的殖民地市场特征。
外商洋行操纵着青岛进出口贸易,在销售洋货、采购土货过程中,外商凭借雄厚
的资 本,控制商品货源,操纵批发环节,造成青岛民族工商业的依附性。
巴黎和会后,日本被迫于1922年12月交还青岛。北洋政府统治和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
统治时期,青岛城市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
件, 到 1933年青岛成为山东乃至东部沿海地区的产地市场、集散市场和消费市场。

1945年日本投降后,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官僚资产阶级依靠国家权力进行商业垄
断;蒋介石集团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导致通货膨胀,青岛经济濒临崩溃。
青岛解放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岛商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 民经济
恢复时期,在原解放区公营商业和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创立国营商业;第一个五
年计 划时期, 形成了国营商业体系;大跃进时期,公私合营和集体商业升级过度,
造成商品 积压损失;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青岛商业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商业工
作之若干规定》 ,市场状况好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商业进入了改革开
放新时期,在调整、改 革、整 顿、提高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指导
下,逐步展开了对流通体制和管 理体制的改革。改革使市场呈现出稳定、繁荣景象。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青岛市商品流通量逐年增加,市场不断扩大,与此同时
,青岛地方工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增强了青岛商业在全国范围内的辐射力,也提高
了青岛 的知名度。
青岛商业近百年的发展成就及其作用,确立了商品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随 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青岛商业的发展更加迅速,前途更加光明。
《青岛市志·商业志》比较真实、准确、全面地记述了青岛近百年来商业发展的
进程和特点 。其主要编纂特点是:篇目设计合理,内容重点突出,可读性强。

《青岛市志·粮食志》 《青岛市志·粮食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纂,总编
高国耀、 王柴、郑真何,副总编 段祥泰、寿杨宾;由青岛市粮食局具体承编,主编
王垲孔。新华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第 一次印刷,32开精装本。全书共19万字,印
数1000册,定价50元。
《青岛市志·粮食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7年。至1989年,形成10万余字的《粮
食志》 内部出版稿。 1998年, 青岛市粮食局重新组建史志编纂委员会,重新编写
《青岛市志·粮食 志》。1999年8月完成初稿,10月形成评议稿,并根据评审意见进
行修改后形成送审稿。 经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组织终审、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后,
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 。该志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至1990年。
全书设征购销售, 粮油储运,粮油加工,基建、财务,粮食机构、队伍5篇,计
11章、20节 。
1891年青岛建置后, 商人云集,粮食市场贸易开始活跃。德国侵占 青岛期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青岛的粮食 购销、储运等业得到迅速发展。1898年,
胶澳总督府设立专办中华事宜的辅政司, 并在各区 设专人征粮、收土地税。至1912
年, 中国商人在青岛开设的商业货栈、堆栈已有16家,德国 人建造的堆栈计28处。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 开办了一些粮油商号和 粮油加工厂,并于1917年成立青
岛粮食杂货组合和 中日联合经营花生、 花生油的青岛取引所物产组合,对青岛进行
经济掠夺。北洋政府统治青 岛时期,成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设专人管理粮食进口、
销售和平抑市场 粮价, 并成立青岛粮秣代办处,专门办理筹给军粮。南京国民政府
第一次统治时期, 青岛接 收专员公署社会局下设粮食管理处,管理粮商粮贩、粮食
进口检查。 1934年,青岛有经 营粮油土产的堆栈25处,大小面粉厂7家。日 本第二
次侵占青岛时期, 日本人利用青岛的各种资源,大兴土木 ,修建和扩建制粉厂、机
械制油厂,掠夺财富。并先后成立华北兴亚出张所、青岛粮食调节 委员会、惠民社、
青岛杂粮廉配事务处、 华北粮食公社等机构对青岛的粮油事务进行管制, 致使青岛
的粮油生产、 流通遭到严重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青岛 经
济日趋衰竭,社会秩序混乱,粮食流通阻隔,供求失衡,抢购囤积、投机倒把猖獗,
物价上涨。
青岛解放初期, 粮食供应异常紧张。中国人民解 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
粮部粮食处随军入城运进成品粮510万斤 ,主要供给入城各机关、部队、战时俘虏、
军烈属及失业工人等。 粮食公司则组织粮源,恢 复粮油加工生产,国营、合作社、
私人粮商粮贩代销店也相继开业, 向市民出售粮食。1953 年成立青岛市人民政府粮
食局, 统一管理经营全市军需民食和工商行业用粮油。在粮食销售 上,国营合作社
和私人粮食代销点有120余处,全年共销粮食3.2亿斤,占全市粮食销售总 量的95%。
粮食统购统销初期, 青岛市掌握多余多购、 少余少购、不余不购的原则,余粮统购
率一般在50%~80%左右。1954年全市共征购粮食3654万斤。粮食统销工作本着由简到
繁, 从宽到严的精神,全市粮食供应限定为每人每月不超过32市斤。全市粮店增 加
到125处,实行分片定点供应。1955年9月实行城镇居民口粮定量供应,工商行业用粮
包 干归口管理和审批计划供应制度。1955年末,粮食加工厂全部归属粮 食局管辖。
至此, 粮食收购、加工、 调运、储存和供应全部系统地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粮食工
作进入完善化、 制度化的新阶段。 1958年,青岛市的粮食工作受高标准、浮夸风的
影响, 农村大搞食堂化,社队间出现一平 二调。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集体伙
食单位用粮控制不严, 浪费粮食现象严重,全市 粮食销量大增。1958年比1957年多
销粮食9749万斤。1959年农业受灾减产,1960年征购粮 食减少到898万斤。由于粮食
歉收,城市居民粮食定量供应水平随之降低。
1962年,青岛市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各行各业支援农业,
使农业 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全市粮食增产量达到10520万斤, 征购667万斤,较
1961年增加172万斤。19 62年粮食销售量比1961年减少1283万斤。由于粮食征购量增
加, 销售量减少,粮食供应情 况开始好转。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岛市的粮食工作受
到冲击,规章制度遭到破坏,不重 视经济核算,粮食浪费较大,企业亏损增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粮食部门调整了粮油征购价格,并调整了购留
比例。1980 年以后,随着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粮油集市贸易,开展粮油议购议
销工作。1982年实行粮油购销包干一定 三年不变。1985年4月,实行合同定购,调动
了农民生产、 售粮的积极性。 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收购由生产队交
粮、 生产队结算,改为农户交粮、农户 结算。1990年,青岛地区夏粮受灾,各级粮
食管理部门实行收购政策、论价办法、质量标准 、奖售规定四个公开,确保了27.72
万吨粮油定购任务的完成。 为满足群众需要,青岛市 粮食部门在粮油加工上,研制
新工艺, 引进外国先进设备和技术,增加小麦精制一等粉、小 麦精制二等粉、香味
花生油等品种。在供应上,生熟兼营,制作粮食熟食品、复制品。
为方便群众购粮, 打破实行近30年的 分片定点供应,实行交叉售粮等便民服务
方式。 农业由于实行改革,粮食连年增产,库存量 逐年增加,1983年比1978年增加
7658万斤。 1978~1990年, 青岛市粮食系统共投资2969 万元, 增加粮油储存能力
20.4万吨。另外,青岛市粮食系统自1978年增加饲料生产,大中 小 并举增建扩建饲
料加工厂48处, 1985年年班生产能力达47万吨,为饲养业提供了质优价廉的 饲料。
1988~1990年青岛饲料厂引进大虾、 水貂饲料生产项目,投产后形成年产虾饲料140
00吨、貂饲料4000吨、其他颗粒饲料2000吨的能力。
《青岛市志·粮食志》的主要编纂特点是内容全面系统,时代特点突出。志书从
粮食的 购、 销、调、存、加工五个方面详细记述了青岛粮食事业的发展历程,尤其
是销售部分笔墨 颇重, 突出了粮食工作的计划经济的时代特点。另外,该志将基建
财务单独设篇,强调了 粮食基建和财务在粮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青岛市志·供销合作社志》 《青岛市志·供销合作社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
室编纂, 总编高国耀、王柴、郑真何, 副总编段祥泰、寿杨宾;由青岛市供销合作
社具体承编, 主编李凤忠,副主编殷正宏。新华 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
刷,32开精装本。全书 17万字,印数1000册,定价45元。
《青岛市志·供销合作社志》编纂工作始于1987年。青岛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了史
志 办公室,搜集整理了约10万余字的资料。1996年,青岛市供销合作社又重 新组织
人员专职编写。 于1997年9月形成评议稿。1997年12月26日,青岛市供销合 作社组
织全市供销社系统有关领导和专家召开了《青岛市志·供销合作社志》评稿会。评稿
会后,针对会上对志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的加工修改,最后形成送审稿。
经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由市史志办公室组织终审,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
该志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 下限至1990年。为彰明个别事 物的因果,适当上溯
或下延。全书分机构、业务经营、企业管理 、教育工作4篇,计15章、40节。
青岛市供销合作社事业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 1930年12月1日,胶济铁路消费合
作社成立, 开 创了青岛市合作社事业的先河。继之,青岛 港务局工人消费合作社、
公安消费合作社、 崂山九水乡农村合作社又相继成立。1934年,市 社会局出面组织
全市各界合作社专家成立了青岛市合作事业管理委员会。1934年后,青岛华 新纱厂、
市政府、 李村、 乳品业、薛家岛、阴岛和沧口等先后成立了消费合作社。日本第二
次侵占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青岛各界消费合作社不仅业务得不到开展,而
且屡遭 政府当局排挤, 在市场上难有立足之地,尤其社会团体办的各类合作社更是
举步维艰,纷纷 垮台。
青岛解放后, 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供销合作社事宜。1949年8月,成立了青岛
市合作总 社。1950年召开青岛市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成立了青岛市合作社联合社,
各县区也都成 立了联合社, 领导各县区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渔业合作社、信
用合作社和手工业合作 社。到1952年,全市各类合作社发展到242个。其中市区26个,
经营网点96个;各县区216个 ,经营网点1540个。1958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受左倾思
想的影响, 全市县以上供销 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基层供销合作社下放到人民公
社, 一度造成物资调拨不灵,商品流 通不畅,影响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资料的调
拨供应。 1962年,根据国务院有关指示,又 恢复成立青岛市供销合作社。1965年全
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购销总值达6.93亿元,比1957年 的 1.3亿元增长4.3倍。文化大革
命期间,青岛市供销合作社事业受到严重破坏,业务 基本陷入瘫痪。1970年1月,青
岛市供销合作社并入商业系统, 形成了单 一的商业流通。1975年12月,青岛市供销
合作社又恢复了原有的管 理体制,使全市城乡物资交流工作又蓬勃开展起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 1981~1985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供应农业生产资料价值9.2亿元,组织
日用品、 工业 品投放市场价值18亿元;为农民推销果品33万吨,粮油16万吨,蔬菜
28万吨。至1990年,全 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拥有经营网点和设施5695个,有职工33662
人;拥有固定资产28452万元, 实现利润2332万元,向国家上缴税金3504万元。
该志的特点是对青岛市供销合作社机构的演变过程及成因有较具体、详细的记述。另
外在内 文表述中具体而丰富的数字记载,增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可比度。
《青岛市志·物资志》 《青岛市志·物资志》由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纂,总编
高国耀、 王柴、郑真何,副总编 段祥泰、寿杨宾;由青岛市物资总公司具体承编,
主编孙建嵩,副主编李志俊。五洲传播出 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2开精
装本。全书共22万字,印数1000册,定价50元。 
《青岛市志·物资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7年。1989年形成10万余字的青岛市物
资志。 1998年5月,青岛市物资总公司重新组建史志编纂委员会,重新编写《青岛市
志·物资志》 。1999年8月完成20余万字的初稿,2000年2月形成评议稿,并根据评
审意见进行修改后送审 。经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组织终审、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审核后,
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出 版。 该志上限自1891年青岛建置始,下限至1990年。全书
设机构、经营、管理3篇,计14章 、44节。
青岛解放前,物资流通的主要形式为自由购销,生产资料市场基本上是洋货市场。
1947年 ,青岛生产和经营生产资料的厂家、商店有:五金业111户、木材及加工业72
户、煤炭 及煤球业51户、建筑材料业24户、橡胶业28户。
解放初期,国家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稳定物价、保障供给出发,制定了重要
物资 由国家集中统一分配的方针,对煤炭、钢材、木材、水泥、纯碱、杂铜、机床、
麻袋8种 主要物资实行计划管理。此后计划管理的物资逐年增加,1953年增至227种 。
为此,国家在全国实行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制度,对重要物资进行全面计划调拨、平衡
分配 。 1955年,山东省物资供应局在青岛设立物资供应转运站,负责大连、上海经
海运到青岛、 烟台的物资转运工作。 1957年,青岛市建立起专门的物资流通管理机
构——青岛市物资供应局, 负责青岛市工农 业生产所需物资的统一申请、调度、分
配供应工作, 继之又对地方生产需要的三类物资进行 定点协作和供给,物资计划分
配供应体系逐步形成。 在物资管理上,国家统一分配的物资( 简称统配物资)和中
央各部委管理的通用物资(简称部管物资) ,由青岛市计委平衡、分配 ,市物资供
应局参与编制分配计划并按分配计划组织订货供应。 1962年, 设立了金属材料、机
电设备、 化工轻工、建筑材料、木材、生产资料服务和仓储七个专业 公司,全市初
步形成了专业分工明确、上下对口、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经营管理网络。19 64年,
崂山、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六县也分别成立了县级物资管理机构。至1965
年底,青岛市物资系统已有7个专业经营公司、10个物资供应站,共有职工2593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青岛市的物资管理和物资流通遭到严重破坏。1970年,随着
中央直 属企业的大批下放和实行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计划体制 ,国家调整和减少了
统配物资目录。1972年 减为217种,青岛市只负责本地区生产的并在青岛市基本能够
平衡的物资的管理和分配。197 7年后,统配、部管物资逐渐增加,至1978年共有589
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青岛市对物资流通体制 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
索, 使物资流通事业逐步实现了六个转变:一是物资计划管理由单 一指令性计划向指
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方向转变。至1990年底,青岛市 统 配物资
仅有煤炭、木材、钢材、水泥、生铁、铜、铅、锌、铜材、硫酸、烧碱、纯碱、橡胶
、 轮胎、汽车等,计划物资的供应量下降到20%左右。二是物资供应由条块分割逐步
向以城 市为依托、 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就地组织供应转变。1986年成立了青岛市物
资贸易中心和青 岛市汽车贸易中心。1987年又成立了青岛市钢 材市场,被列为国务
院指定的182个钢材市场之一。1990年青岛市生产资料市场 的建立,标志着青岛市完
整的、 多功能、开放式的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已经形成。三是物资 购销渠道由封闭式
单一自上而下调拨向开放式、 多渠道、少环节流通方式转变,主要物资供 应量大幅
度增长。至1990年底,青岛市物资系统成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208个,开发的 计
划外资源占总购进额的80%以上, 物资供应量与需求量同步增长。四是生产资料价格
由长期固定不变向逐步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调节供求方向转变。五是物资部门由政企不
分向政 企职责明确、 扩大企业自主权方向转变。六是物资企业由分配供应型向经营
服务型转变。
《青岛市志·物资志》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青岛市物资系统的发展进程,其
主要编 纂特点是:篇目设计合理,内容重点突出。全志以各个时期的 物资经营实践
为记述重点, 并按主要经营品种进行分别记述,脉络清晰,寓物资政策和流通 规律
于经营之中,突出了青岛市的物资工作主要是物资的订货供应,而非制订政策和制订
计 划的市级物资管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