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轶 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5&rec=73&run=13

【灵宝度人经】 春秋时, 吴王夫差尝登劳山,得《灵宝度人经》。(录自《灵宝
度人经》序)
【石人】 莱子国海上有石人,长一丈五尺,大十围。昔秦始皇遣此石人追劳山不
得,遂立于此。(录自段成式《酉阳杂俎》)
【阴山】 阴山, 在即墨县东南。寰宇记:上有在池,深三寸,水旱不增减,池东石
上有马蹄迹, 又有五石人,广数围,高一丈。相传始皇至琅琊,立马于此,遣石人驱劳山
不动, 遂立于此。其石人,今海滨上往往有之。旧志有华楼山与劳山相连,山巅有石似
楼,故名。《齐乘》疑即阴山。(录自《大清一统志》)
【拜斗台】 在三皇殿左隅,一巨石矗立,上有斗罡,系李公守中真人拜斗处,其后
有王公裕恒与高公仁山同皆在此拜斗,咸有赤光降垂,蒙神指悟遂得各其愿。高公游都
在白云观任方丈数年,得遇大缘,有功于丛林,敕封福寿真人,王公为本宫长老三十余年,
年世寿一百三十六岁,道成端然而逝。(录自《太清宫志》)
【徐福岛】 徐福岛 ,县东南五十里,相传徐福求仙住此,故名。其旁曰小香岛、
花岛、竹槎岛、塔沙岛、车牛岛等。(录自清代《即墨县志》)
【明堂故址】 明堂故址, 县西南三十里,女姑山北。《汉志》注:女姑祠在女姑
山上。女姑, 事神者之名也。又云:琅琊不其县有太乙仙人祠及明堂,武帝所建。《寰
宇记》:天宝山、中祠山,在女姑山东,皆有神祠遗址。(录自清代《即墨县志》)
【训虎山】 训虎山在崂山东北部, 海拔156米,以“童恢训虎”故事而得名。童
恢,字汉宗,汉代琅琊姑幕(今山东诸城)人,东汉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时任不其县令。
相传童恢任不其县令时,这座山上有一只猛虎,时常伤害百姓。有一农妇住在东山脚下,
与独子相依为命。一天儿子上山打柴被猛虎吃掉, 剩下老妇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整日
站在村边的高埠上哭喊她的儿子。童恢得知此情后, 气愤异常,决心捕捉猛虎,并就地
进行审讯。他怒对猛虎, 大声呵斥:“杀人者要偿命!”猛虎长啸一声瘫软在地。童恢
又道: “念尔兽类,如能知罪,不再伤人,还要代子行孝,赡养老妇终身,可暂免死,以观
后效。”那虎听后,呜咽泪下,表示悔改和服从。它将老妇背回山洞,一直伺候到寿终。
现在, 山的顶部有一岩洞,传说就是当年猛虎住的地方。当年老妇呼叫儿子的埠子,就
是今天的“叫儿埠”。(录自新编《即墨县志》)
【太清宫古耐冬】 本宫古耐冬有二株, 其一在三清殿院,年最久,传云两千年来
枯而复荣者数次, 载之《聊斋志异》,名“绛雪”曰花之神,清季以还,枝干折枯,本宫
为维护起见, 设柱敷架平其枝股,期其持久也,及民国二十三年秋,叶落枝焦竟则全枯,
历四、五年了无生意, 适值倭人入寇,枝为乱兵折作火头,势不能存,然不忍遽去,幸留
老干数尺,形若仰桶,因以砖块实其窦,以防浸蚀,二十九年春,根部复萌怒芽,今已经矣。
其一在三官殿院, 系元时张三丰师手植,郁茂葱茏,荟翠满院,干约十数围,年自降霜节
前开花, 递禅代谢,直至次年谷雨节开始罢,每届冬月,满树红绿,白雪轻敷,互相掩映,
景色尤胜。(录自《太清宫志》)
【王□】 王□者,得道人也,常游五岳,貌如三十许人。玄宗时,诏至阙。天宝四
年,同南岳道士李华周请高牢山为上炼长生之药,玄宗许之,改牢山为辅唐山。(录自清
同治版《即墨县志》)
【乐正子长】 乐正子长, 不知何许人也,尝遇仙于崂山,授以巨胜赤散方,服之,
年过百八十,颜如童。入崂深处,不知所终。(录自黄宗昌《崂山志》)
【鹤山摸钱涧】 鹤山仙鹤洞之东, 危崖耸立,下临深壑,人称此壑为摸钱涧。传
说,元代人徐复阳,双目失明,元统年间(1333~1334年)入鹤山求道,其师为验其是否虔
诚, 将七枚铜钱掷入涧中,令其寻回。涧中乱石碴砑,荆棘丛生,而且夏有激流,冬有坚
冰。徐复阳竟毫不犹豫, 毅然承诺,下到涧底,全神贯注地探索寻觅,不分昼夜,不畏寒
暑, 不畏艰险,坚持三年,终于将铜钱全部摸到。在艰苦的磨练中,悟得了道理,遂隐居
山中, 潜心修道。后竟恢复了视力, 著有《迎仙客词》。“深涧摸钱”的故事给人的
“锲而不舍”和“金石可镂”的启示,至今仍在流传。(录自新编《即墨县志》)
【天和子】 天和子,徐姓,尝师李灵山,得秘传。元统间隐居即墨鹤山修炼,功成,
顺帝召见,赐紫1衣,后不知所终。(录自清代《胶州志》)
【沧州岛】 崂东海中有岛, 名沧州,相传为安期生所居。明嘉靖中,有游客乘船
游之,见其上耐冬花甚繁,岩半有洞,室内有丹灶。别无他异。(录自周至元《崂山志》)
【疯僧】 疯僧,不知何许人。万历初,来居即墨海岛中,数年不出一语,久而大笑
狂歌竟日。值严寒,常浴海滨,出而气冲如蒸,或时登山巅自掷涧棘中,皮肤不少损。每
出游, 群儿从之,问以祸福,则戏谩不可解,后皆响应。三十余年,形容如少时。一夕端
坐而化,邑人号为疯师。(录自清代《即墨县志》)
【黄纳善】 黄纳善,字子光,嘉善弟。年十九,即皈依憨山,授以楞严,两月成诵,
老切参研,胁不至席。及憨山南归,纳善乃对观音大士破臂,燃灯供养,祝憨山早回。创
甚, 日夜危坐,持观音大士名号,三月乃愈。愈时,见疮痕结一大士像,宛然如画。万历
辛卯秋,坐蜕。(录自清代《即墨县志》)
【崔道人】 崔道人,修真黄石宫,避人,与其徒结茅古迹岛,自耕自食。岛在山南
海中百余里, 常为蟒穴,崔始居,而蟒来以头塞户瞪目。三日,崔语之曰:“有宿怨当食
我,无则久居此何为。”旋去,隐不复见。世传其事,谓道力足以胜之也。(录自黄宗昌
《崂山志》)
【屠夫周某】 周某,鳌山卫明经,中年落魄,鼓刀以屠。吟诗曰:“曾闻书是却贫
方,三十年来枉自忙,悟入无须多句字,半生吃著杀牛章。”一曰,有事城市,过牛神庙,
一小儿自庙出,周忽如醉梦,步趋惟谨。良久,至一所,石阶数十级,周不欲上,小儿援之。
又谓周曰:“此门限,须大步,”应声而颠,乃城堞也。筋骨之不属者十八九,仅不死云。
(录自清代《即墨县志》)
【华楼宫道士】 华楼宫道士, 失其名,形容怪丑,执樵苏之役。高密张生假馆庵
中, 甚轻忍之。一日,为其徒说《易》,道士窗外呼曰:“君所述皆俗说”。试叩之,名
理出人意表。生受其学,遂以说《易》擅东方。(录自清代《即墨县志》)
【上清宫白牡丹】 宫有白牡丹一本,近接宫之几案,阅其皴干,似非近时物,道士
神其说, 谓百岁前曾为有大力者发其本负之以去,凡几何年,大力者旋不禄。有衣白人
叩宫门至曰:“我今来!我今来!”盖梦谈也。晨视其牡丹旧坎,果已归根吐茎矣。大力
者之庭向所发而负者,即以是年告瘁。(录自高弘图《崂山九游记》)
【劳山异人】 崇祯壬午,学使钱启忠案莱,闻于异人名,入劳山访之。相见,异人
无他语,但为子求一遗名而已。钱心鄙之,谓异人曰:“令子入场十分得中否?”异人曰:
“十分止差一黍耳, 且使其终身一睹场屋,过此以往复何望哉!”时潍令周亮工入闱同
考,得一佳卷呈主司。主司极口称赏,拟置第一。填榜日,一同考覆阅之曰:“此卷误矣!
题曾子语, 而破曰圣人可乎?”主司将为改之,亮工执不可,遂为副榜之首。揭榜,则异
人子也。钱始惊叹,不但差一黍之言验 ,而明朝乡试亦终于壬午云。(录自《采访录》)
【逢仙桥】 桥在三清殿之左,三官殿之右,用石板纵覆如甬道,南北长数十丈,桥
底溪流潺潺,清脆若钟罄,乃华盖真人所建。据传说,前有某监院年节行迎神礼,夜于此
遇一长髯道人,相貌文雅,羽衣翩翩,迎面而立,问之不答,再问则曰:“此时正好接驾”。
言甫毕,从容步去,监院不识谁何,愕欲再问,回首已杳,由此名曰逢仙桥。(录自《太清
宫志》)
【刘栋夫妻】 崇祯癸未, 邑王氏仆刘栋同妻吴氏奉主母避兵山中。栋负主九岁
女,主母携幼子,吴抱己子。猝遇兵,主母仆不能行,栋夫妇遽投儿于地曰:“嗟乎!汝义
不得生矣。”乃各抱主子,力扶主母行以免。后觅其子,得之松林中,浓雾覆其子,竟无
恙,人以为忠义之报。(录自《采访录》)
【康公断案】 顺治间, 邑侯康公霖生,河南人,爱民而政不尚宽,发奸摘伏,一时
称神君焉。尝元日行香,闻姑妇之后谇,召问之,姑失目,诉妇不孝,私食肉,食已以菜。
妇力白其无, 公笑曰:“元旦喜头,胡争口腹?”命带人衙中,食坐堂上,坐二人于檐下,
饮以酒, 温语和之。察妇醉,即命掖出,趋命速行,将及仪门,复掖回。妇大吐,果食肉,
力严责之。邑西村某, 种瓜路旁,见一妇抱子过,姿色逾中人。强与语,不应,即摘上好
西瓜二诱妇求欢。方扰攘间, 公至,某大惧,诬妇窃瓜,指所摘为证。妇据实诉,公怒喝
妇曰: “光天化日之下谁敢无礼?汝窃且刁,此风何可长!”命夺怀中儿与某曰:“以此
为罚。”妇大号,公促某抱去,行数步,呼之还,曰:“并携瓜去。”某既抱子,不能复携
二瓜, 拾此遗彼, 卒无如何。公笑曰:“男子固不如妇人耶?可还若子。”竟治以法。
(录自杜怡亭《谭略》)
【华阴康公祠】 华阴有康公祠,背负峭壁,面对华楼诸峰,极旷如奥如之观,间有
修葺皆不日而成。闻诸老曰, 崂山本硗确地,居民苦之。公至,尝周回审视,相其上脉,
唯椒为宜。乃命人归里运椒至墨,并译教以种植栽培之法,至今受公之利二百余年矣。
(录自《康公轶事》)
【张道人】 张道人, 不知何处人,自言姓张,来往劳山上清宫,貌如少壮,而历叙
所经皆百年以上事,人未之信。一日,募修东岳庙,需石灰数千斤,急切不能办。张募之
某嫠妇家, 妇以贫辞。张曰:“汝家门前槐树旁有灰三千斤"。发之,果然。人问之,张
曰: “渠先祖建楼所余,吾见之,其家不知也”。凡事能前知,多不肯尽言。(录自清代
《即墨县志》)
【流亭胡峄阳】 流亭胡峄阳先生与百福庵蒋道士善, 时相过从。一日蒋道士来
促膝谈, 其族孙广先年五岁,嬉戏于前。先生谓蒋曰:“是有仙骨,无仙风,非道器也。
必为狐祟, 吾不及见之矣!子其救之。”顾子光乙曰:“无忘也。”后,广先年十七,从
林师游,忽有美人与之调笑,同塾不见也。晚从之归,遂相狎昵,由是日渐羸瘦。光乙告
以蒋,蒋曰:“先生所谓狐祟也。”即同光乙来贴符于户,以小木剑插檐前,复画符于水
喷广先面,曰:“愈矣。”拔剑而出,患遂除。又乾隆戊寅冬,海上渔者数人至流亭访胡
映藜, 映藜者,光乙名也。渔者曰,日下海遇风,筏随浪去一昼夜,不知几千里。忽抵一
岛,岛中百花盛开,暧如春。有洞穴,无室庐,一石平如砥,方丈余,晒丹枣满之。枣大如
鸡卵, 有老人坐其旁, 貌甚清古, 与之语,不答。告以饥,人与一枣食之,腹果。既曰:
“东南风起矣, 可速去。”叩其姓名,老人曰:“识得流亭否?”曰:“知之,”老人曰:
“吾故里也, 归语胡映藜,好为人,若翁在仙岛甚乐。”众乘风返棹,翌午抵家,不觉饥
也。三日后,至流亭,时先生殁四十年矣。众骇然拜木主而去。按:先生理学名家,所著
《周易说》醇粹以情, 讵千年不死鬼哉?闻其十六岁时,应童子试,搜检人逼令开襟,先
生拂袖出曰: “执事为国家求贤,奈何窃盗相视?”遂终身布衣,其风骨如此。(录自杜
怡亭《谭略》)
【鼓子洋】 灵山东南海中有鼓子洋,岛上多白耐冬,花大可拱把。好事者泛海致
之,遇老人驾小舟至,芒履道服,貌甚古,问小子何住,以实对。叱曰:“此花非世俗间物,
可留伴耐冬人耳,”又云:“即墨有道学先生胡峄阳,为吾通一问讯。”言已不见其人,
惊疑遂返,犹采数株归。登筏,大风忽起,尽弃之乃已。后访胡峄阳,具道其事。胡抚然
曰:“此三国时徐庶也,隐居鼓子洋久矣!”(录自清代《胶州志》)
【华楼老人】 华楼高矗云霄, 上广而下隘,险绝不可阶。王善素朴拙,嘉庆十一
年春,夜梦老人命扫除庭阶,晨起携斧绳出,莫知所向。薄暮,善从华楼巅推下古木无算,
搬运经日, 或疑所梦老人盖华楼神也。后越五十五年,咸丰十年,高祥云华楼胡道人复
登其巅。(录自清代《即墨县志》)
【王永泰】 王永泰,邑(胶州)西南孝源店人,延昌仲子。清光绪中叶,兄弟析居,
家贫, 外出营生。至吉林长白山,佣工于参园,颇蒙信任。主素富,一日胡匪突至,强萦
金,声言不予即火其庐。主人恐,谋远避,虑春口累,素审永泰忠实,秘以二女托之,并赍
以千金。泰受命,以车载二女并金,深藏林中,昼出乞食以供二女,事之唯谨。嗣以官军
剿匪, 事平侦主人返,遂辇二女及金还报命。主人译询二女,县告之,主人感其义,遂以
参园赠。适参价暴涨,获资巨万,因念双亲久阙定省,遂辞归。由陆搭船,见船中一人泣
甚哀,作投水状,永泰急问故,答曰:“数年在外,积有百金,拟归家养亲,不幸全落水中,
故觅死耳。”永泰悯然,立解囊出百金赠之,其人泣而谢。及抵家,见兄弟赤贫,乃倾囊
中金均分之,无私产。顾母已殁,父近八旬,永泰备极孝养父殁。庐墓三年事毕,戚友劝
之归,永泰曰:“不恋红尘矣,”遂隐居崂山白云洞。(录自民国版《增修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