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名 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5&rec=63&run=13

【法显】 东晋高僧,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人。法显3岁时
出家被度为沙弥,20岁受戒,为人志行明敏,仪执肃整,学问精深。他有感于当时藏
律残缺不全,为了健全僧伽制度,决心至天竺寻求戒律。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
年已65岁的法显,偕同慧景、道整等从长安(今西安)西行求法。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 八月,法显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循海路回国。
在海上遇狂风暴雨, 船向北漂泊数十日,于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初秋,在今青岛
市附近的崂山南岸栲栳岛一带登陆,看到各种植物和野菜,始知已回到了故土。经询
问猎人,才知此处是长广郡不其县之崂山。
当时不其城为长广郡的郡治,笃信佛教的太守李嶷听说法显是到西方求经的名僧,
就将法显接到不其城内。法显在这里逗留了一段时期,翻译了部分佛经,并在其靠岸
登陆处创建了石佛寺(即栲栳岛之潮海院),从此,佛教在崂山地区声望大振。不久,
法显到达东晋京城建康(今南京),致力于翻译他带回的佛经,还根据自己的见闻写
成《法显传》 ,该书又名《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
年),法显和尚在荆州辛寺去世,卒年86岁。
【普丰】 唐代僧人,唐初年由四川峨嵋山来崂山,在今王哥庄大桥村东创建大
悲阁,祀如来佛,后称峡口庙。普丰还在今铁骑山之东修了桃花庵,在峡口庙东五里
的东台村建起了普济寺,这两所寺院皆为峡口庙的下院。
【安定】 元代僧人,俗姓赵,元代胶西(今山东省胶州市)人。元末至正年间
(1341~1367年)来崂山,栖居崂山东麓之那罗延窟中,面壁10年,一日忽悟法乘,
乃作偈题壁上曰:“口说无挂碍,今朝挂碍无,风光随处好,净土不模糊。”书毕,
整衲而坐化。
【憨山】 明代高僧, 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又称憨山大师,全
(今安徽省全县)人。生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少时宿慧,聪颖过人,经
书子史,入目能通,尤喜诗词,虽苦读寒窗,但无意仕途。12岁削发入佛门,19岁受
禅法,曾在南京报恩寺为僧,后云游各地。在北台时,爱憨山之秀峰,遂取此为号,
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
万历十一年(1583年)四月,憨山因慕崂山之盛名,由五台山来此。先在崂山那
罗延窟修禅, 又因此处不可住,该年夏季至太清宫附近树下掩片席为居,历7个月,
山民张大心结庐使其安居。憨山认为崂山乃一形胜之地,诚为大观,但对“处处琳宫
皆为荆棘”的衰落境况,甚为叹息。他本想长揖山灵而去,但又不舍此处之钟灵毓秀,
故淹留崂山,徜徉其间,饱览山光水色。
此时,太清宫旧道院倾圮倒塌,由于憨山得到即墨灵山桂峰法师的引见,结识了
即墨之士绅,并得到江、黄两乡绅和泰岩、荫谭诸人的助成,遂用太后所助之金尽购
太清宫之地,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始建海印寺,万历十六年建成。该寺气势恢宏,
佛宇僧寮之盛,可与五台、普陀之名刹相媲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出身的
太清宫道士耿义兰控告憨山强占庙产, 万历十九年又去京师上告, 万历二十三年
(1595年),憨山以私建寺庙罪,被充军到广东雷州。获释后,结庵庐山五乳峰下,
居四年,又到广东曲江县东南25公里的曹溪宝林寺,潜心著述。天启三年(1623年)
憨山病逝于曹溪,年78岁。
憨山多才多艺,晓通史书,熟谙佛经,工于书法,擅长诗词。一生中佛学和其他
著作颇丰,著有《法华经通义》、《圆觉经直解》、《大乘起信论直解》、《观楞伽
经记》、《金刚决疑》、《肇论略注》、《八十八祖真影传赞》以及《庄子内篇注》、
《老子道德经注》、《中庸直指》等。还有门徒汇编的《憨山梦游集》和《憨山语录》。
其诗作洒脱超然,暗藏禅机,许多深奥禅理,却似信手拈来,读罢意味隽永。
【达观】 明代名僧,名真可,字达观,与憨山和尚同参曹溪并相善,后隐居天
台山,又去五台山修行,行高洁,为一时名僧。憨山和尚自五台山来崂山居那罗延窟
时,达观亦追迹至崂山,相见窟中,留十余日,离别时对憨山曰:“崂山非佛界,不
可居。”憨山不听,在崂山建海印寺,后因道士耿义兰至京上控,憨山和尚以私建佛
寺罪被逮入狱。达观禅士在庐山闻知,拟赴京营救,旋闻已被流放雷州,且已起程南
下,乃待于长江渡口。及见憨山后,叹曰:“公负荷大法,公不生还,吾不有生。”
其言切切,达观与憨山之交情由此可见。
【桂峰】 明代僧人,俗姓王,名性香。年少时,遇异僧奇之曰:“此他日莱、
牟间第一祖师也。”及年长,留心禅理,因多病,遂出家于即墨城东郭崇宁院,掩关
面壁六载,即念即修。既而游京华,遍探讲席,五载而归崂,转入即墨之北灵山,卓
锡大兴禅林。当时正值憨山在崂山兴建海印寺,桂峰闻知后,对人评说:“吾将投足
于无畏之途,浴身于不波之沼,彼憨师筑室路旁,岂能久乎?”既而憨山和尚以讼败,
谪配雷州,桂峰大师竭力为受牵连之众僧辩解、奔走,使他们无罪得释。万历三十年
(1602年),桂峰和尚无疾而终。
【自华】 明代僧人,俗姓谭(一说姓谈),名海近,四川夔州府奉节(今四川
省奉节县)人。自华七岁出家妙莲寺,师事青山上人,年12岁时,以闻见少,时思远
游,后随船去金陵,寄居古林庵,夜闻人诵《华严》、《弥陀》等经,恍如旧知。居
15年,乃遍历名山,参证宗旨,益有获。又东渡海,至普陀山,参法华洞中。明代末
年至即墨,欲将崂山作为其归宿。因他与慈沾和尚相识,故居于御史黄宗昌家,后得
即墨周氏施地,在崂山华岩山西北麓建寺庙,名洪门寺,又名西莲台。殿宇恢宏,庭
院修洁, 内有木佛像高一丈八尺。自华和尚在崂山西莲台传戒6年,一日忽端坐说偈
曰:“叵耐这个皮袋,终身惟作患害,撒手抛向尘沙,一轮明月西迈。”说罢遂逝去。
葬于西莲台,墓上有石塔一座。
【慈沾】 僧人, 俗姓李, 观阳(今山东省海阳市) 人。生于明万历十六年
(1588年),少孤,事母孝,性善悟,喜谈空门静理。江南临济派僧人一生和尚来观
阳说法,二人相谈颇为投契。其母死后,遂削发师之,一生和尚南返后,慈沾之德誉
日隆,度弟子甚多。黄宗昌闻其名,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迎慈沾至即墨,居即墨
之准提庵,时慈沾年已54岁。
清顺治九年(1652年),黄宗昌之子黄坦建成崂山华严庵后,慈沾遂任第一代方
丈,为临济派第四代传人。慈沾居崂山20年,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去世,年84岁。
慈沾生平“不为苟得,不募缘,不蓄幼童,以非礼来者若罔闻见,居即墨共30余年,
未尝见有忌色嗔语”。华严寺前路西有一塔院,院中的一座砖塔下埋葬着慈沾大师。
【善和】 僧人,俗姓于,行七,名乐吾,字孟熹,明栖霞(今山东省栖霞县)
唐家泊人。于七生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23岁考中武举,魁梧矫捷,任侠
仗义。 清顺治五年(1648年) 起兵反清,后一度受招安,任栖霞把总。顺治十八年
(1661年)复率旧部反清,义军势力遍及胶东半岛,并一度攻破宁海州,杀死知州刘
文淇,震动清廷。清政府调动三路军马,围攻义军根据地锯齿山。激战至次年春,义
军全军覆没,于七 “不知所终”。
据即墨和崂山地区的地方著述介绍,于七突围后,于康熙元年(1662年)辗转至
崂山,遂出家于崂山华严庵。慈沾和尚为之削发更换僧服,用开水泼其面,立起燎泡,
继之脓血淋漓,使久不愈,免被辨识。从此于七皈依佛门,法号寂澈,法名善和,隐
居佛寺,晚年得成正果,慈沾死后,善和继任华严庵住持。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善和和尚去世, 年113岁。华严庵的僧徒们为他建立了一座石塔,上书“庄严示寂弘
戒大师澈公上善下和塔”,该塔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倒塌之石柱、石碑至今犹
存。善和之遗像今存于青岛市博物馆。
【广住】 尼姑,字大方,清代胶州王氏女,父名王纪新,母法氏,生于乾隆三
十二年(1767年)农历二月初七。幼时因多病舍身出家为尼,嘉庆四年(1799年)诣
京受戒后,去浙江普陀山参拜南海观音的现灵说法道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入
崂山,暂居于白云洞西之没日岭,后受胶州邓夫人与白云洞道人的资助,在崂山黄山
村西北日起石之清风洞居住。清风洞又名高石屋,洞前为弥罗庵故墟。广住在此苦修
18年,死后葬于洞下,白云洞道人为之筑石塔。曾任军机大臣的胶州人匡源为其立碑
于刁龙嘴。碑文亦匡源撰写,文末赞曰:“海山苍苍,宇宙茫茫,一片真如,无显无
藏。倏尔厌世,舍此皮囊。来也何自,去也何乡。广住不住,是名大方。大方大方,
山高水长。”
【昌仁】 僧人,字义安,俗姓矫。幼聪慧而性沉静,父母死后遂削发出家于崂
山华严庵。年长后到京受戒,因通书翰,一时名流争相延接,四处云游多年,后于光
绪年间归崂山华严庵久住。昌仁和尚面貌清癯,仪态潇洒,恂恂雅静,有儒者风度。
闲居除禅定外,以诗自娱,著有《山居诗稿》。当坐逝之夕,犹从容作诗数联。
【莲桥】 僧人,法名仁栋,原为华严庵住持能义之门徒,自20年代起,任华严
庵住持,能说善辩,好结交官府。1927年沈鸿烈的东北海防舰队一连水兵驻在崂山华
严庵,莲桥即与当时任舰队司令的沈鸿烈和连长朱子明过从甚密。1930年莲桥凭其社
会关系,募捐修筑了一条从华严庵门前直抵海边的石砌盘道,名华严路。1931年12月
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后,莲桥与沈更结为“金兰”之好,沈母病故,莲桥曾专程去沈
阳诵经超度。1935年由青岛市长沈鸿烈倡议,组成“崂山释道联合会”,该会由华严
寺、太清宫、明道观、白云洞等11个寺观的道长、住持组成,莲桥任会长。
【仁济】 僧人,东牟(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人,自号“九巅和尚”。幼习科
举之业,品学卓越。年40余,偶读《华严经》,如有所悟,叹曰:“匆匆浮世,半属
空花,若不早修,负却此生矣。”遂弃家至即墨,削发出家于准提庵,苦行十余载。
抗日战争时,仁济和尚避居华严寺,住持法舟和尚对他雅敬重之,特辟一室于祖师堂,
以供禅栖。仁济和尚平日掩关简出,深自韬晦,游客罕得识其面。
【君页衡】 僧人,俗姓林,崂山黄山村人。1923年其年方11岁时,在崂山华严
庵出家,法名癉衡,在该寺住持莲桥的教导下,精心学习经典及诗文,成为一时名僧。
1931年后,癉衡南游镇江金山寺、宁波天童寺等名刹,学习南派经韵乐法,回崂山后
积极推广江南梵呗韵牌,并结合北派的经韵,创出独树一帜的崂山梵呗赞偈。1950年
癉衡将他珍藏多年的于七(即善和大师)画像,献给了文物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