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间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5&rec=47&run=13

崂山僻处海隅,民风古朴淳厚,据旧志记载,“其俗尚礼仪”。崂山山区风俗的
流行、革除与社会变革、科学发展以及人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密切相关。
【衣食住行】
衣服 清末民初,富家多着绸缎右襟长袍、马褂、短褂、肥便裤,农家男女穿机
织土布的对襟短装和肥大过膝上衣,喜庆节日,男穿长袍,女穿镶边上衣。30年代以
后,学生多穿学生制服,个别中青年男性着中山装,女性亦有穿旗袍者。建国后,山
区部分老人衣着无大变化,男性普遍穿学生服、中山服、军便服,女性普遍穿中便服、
中西服、列宁服。80年代后,穿化纤、毛质地的西装、羽绒服、呢大衣、毛衣者日增,
男装喜素洁挺括,女装讲花色款式。
帽 清末民初,富家男戴毡帽头、红缨帽、礼帽等,女戴缎质大耳朵箍; 农家男
戴毡帽头、布半帽、苇笠,女戴布质大耳朵箍。30年代,红缨帽逐渐淘汰,增加三开
帽、满头露帽。建国后,半帽淘汰,增加八角帽、有檐平顶帽、鸭舌帽,女戴针织毛
线帽或用方巾,男女均围长条毛线围巾。
鞋 清末民初,农民男穿麻绳纳底布鞋,居山区者穿猪皮“绑”,女穿麻绳纳底
包木底、竹板夹帮的尖头绣花鞋; 富家男穿圆口两道眉鞋和毡靴,女穿缎面绣花鞋。
30年代,男少数人穿橡胶底鞋,女穿皮底绣花鞋或割花鞋; 富人穿三色皮底毛呢鞋、
皮鞋。建国后,人们穿胶鞋、布鞋、皮鞋、塑料皮革凉鞋、拖鞋、橡胶水鞋。80年代
后,随季节变化,青年男女穿质地较好的皮鞋和凉鞋。
袜 清末民初,男女均穿纳底布袜。30年代后,相继穿粗、细线袜。70年代后穿
化纤袜。
饰物 贫富佩戴有别,簪子、头钗、镯子、戒指、耳环等为妇女所用; 脖锁、长
命锁、小手镯、手耍(小锁、银花生果、银铃、银鼓、银莲蓬)等多为幼儿佩戴。建国
后,此俗渐泯。80年代后,妇女又开始戴耳环、戒指、项链等。
发型 清末,男蓄发辫,未婚女子蓄单辫或扎双抓髻,已婚女子盘纂于脑后。民
国后,男子去辫剃光头,女子未更。30年代,男学生中有留分头、平头的,青年女子
有剪短发的。建国后,除许多老人仍推光头外,一般中青年留分头、平头、圆头; 女
性中部分老人仍盘纂,一般扎双辫或剪短发。80年代后,男青年中少数喜留长发蓄小
胡,女青年时兴烫发。
饮食 解放前,崂山境内习惯全家人同炕共桌用饭,春、夏、秋一日三餐,冬日
两餐。山区因土地稀少贫瘠,故多种产量较高的地瓜,山中有“收了地瓜,吃的不怕”
之说。秋收后,用搁棚、窑子贮藏部分鲜地瓜,大部切晒成干,为长年主食。年景稍
歉,就以地瓜干、菜团度日,改善生活时吃用碾压碎的瓜干面和豆浆做成的“汽馏”。
米和面很少吃,缺油少料的蔬菜一天难得一顿,长年以虾酱、咸菜下饭。仅个别富有
之家,以米、面为主食。建国后,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粗粮代替了地瓜干。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以大米、白面为主食,小米、玉米、地瓜已较少食用。蔬菜、
鱼、肉求鲜,糕点、茶、酒求质,整个山区基本上已达温饱型生活,不少地区已迈向
小康水平。
住房 解放前,多数人家的住房是南向,一明二暗的狭窄小屋,前窗7~9棂,后
窗5~7棂,前窗内下砌土炕。山区多为黄泥砌乱石墙,山草顶,卵石围墙。平原或丘
陵区,用乱石基,土打墙,麦秸草房顶,土围墙,独成院落,小门楼,简易木板双扇
门或安装柴门。富家惯于南向一明四暗5间房,石基砖墙,瓦顶,花窗棂,到底后门,
配厢房,砖石院墙,临街巷处筑大门楼,厚木板双扇门,有的还建有街屋、耳房、书
房、 客屋、粮仓等。建国后,人们不断进行旧房翻新或盖新房,规格一般为4间,砖
石墙,瓦顶,玻璃门窗。80年代,建房日益讲究,厨房单设,两套间中无隔壁,前后
门窗内外两开,外镶玻璃,内嵌纱网,室内温暖、凉爽、明亮,水泥地面。院墙用砖
石砌,外抹水泥拉毛或水刷,门楼大,有的装铁门。现今较富庶的村庄,由集体统一
规划施工或自建两层、三层楼房居住。
【生活用具】
家具 解放前一般农家有橱、小桌、凳、箱等,富家还有八仙桌、炕桌、太师椅、
条几、钱柜等。建国后,这些家具渐被淘汰,初兴梳妆台、写字台。70年代始增新式
大衣橱、圆桌等。80年代又增加折叠椅、食品橱、高低橱、沙发等。
炊具 解放前用土坯砌柴草灶或煤灶,配风箱、铁锅、铁铲、木质锅盖或高粱秆
锅盖,使用木勺、铜勺、陶碗、陶盘、陶盆及粗瓷碗、瓷盘、瓷盆。建国后,多以砖
砌灶台水泥抹面。80年代开始镶瓷瓦,少数人家使用柴油炉、液化气,普遍使用铝锅
和各种铝制炊具,个别农户使用不锈钢炊具。电冰箱也进入了山区农民的家庭。
取暖用具 解放前一般农家用火盆烧木炭烤火,后用通炕煤炉。建国后,群众多
用质地较好的铁炕炉或烟筒煤炉,有的用带有烘箱的炉子,少数安装有土暖气。
照明用具 解放前民间照明用豆油灯,富家用蜡烛。20年代始用煤油灯。50年代
末民间始用电灯,1981年村村通电。
娱乐用具 清末民初山区较大村庄有鼓、锣、钹、铙等打击乐器,民间艺人有唢
呐、笙、管、长号等吹奏乐器,个别农民有竹笛、箫、胡琴等乐器。30年代,个别富
家购置留声机。建国后,电子管收音机、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等相继更替。80年代
初,有的农家开始有黑白电视机,后来电视机的普及率迅速扩大,并更换为彩色电视。
现今,90%的农户有电视机。
代步用具 清末至民国间,山民多为步行,富家可骑驴、马、骡。30年代出现少
量自行车。建国后,自行车日增,70年代已普及自行车。80年代,摩托车日增,有的
村庄自购面包车乃至小轿车。
【婚丧嫁娶】
嫁娶 解放前,山区居民嫁娶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习,联姻过程
是: 一说亲,媒人提亲,双方父母相互了解,如中意则请人“合八字”,按12属相和
“五行”推算,若不相克,便选定吉日“下聘传柬”。二订亲,双方确定联姻后,男
方备好“定亲礼”(饽饽、现金、首饰、衣料等),馈赠女方,俗称“撒媒柬”,并具
“媒柬”,写明男女年庚、家长和媒人姓名,双方交换,作为联姻依据。三送日子,
男方根据女方的命相,查定喜期,通知女方,俗称“送日子”,再备饽饽、肉、鱼等
礼品馈赠女方,并附“迎婚帖”,上书新娘冠笄、坐帐、开面、梳妆、上下轿的面向,
还书“嫁女客”所忌属相等事宜,女方即备嫁妆嫁女,较好的嫁妆为1橱、1桌、2箱、
2凳、 2盒、2匣,内装被褥、衣服、化妆品、栗、枣等。双方各自通知亲友,亲友以
钱物为礼品相赠,男方称“看喜”,女方谓“添箱”。四娶亲,吉日前日下午,男方
去女家抬嫁妆,晚上吹鼓手奏乐祝贺。翌日,亲朋登门祝贺,布置新房,张贴对联、
喜字,备亮轿、花轿各一乘,新郎着长袍,戴礼帽,披红戴花,吹鼓手奏乐前行至女
家迎娶,女家宴请新郎。宴后,新娘穿嫁衣,戴花冠,蒙“覆脸”,由“嫁女客”扶
上轿, 与新郎分乘各轿回男家,女方有4名“送客”相随。到家后,“嫁女客”扶新
娘下轿,男前女后踏红毡入门庭,设香案拜天地,入洞房,并设宴招待“送客”。晚
间吃宽心面,行“合卺”礼(俗称喝合婚酒)。次日,女家送食盒看女。三日,新娘拜
公婆及诸姑伯叔并祭祖,长辈赠给磕头礼,三日之内繁冗礼俗极多,不胜赘述。四日,
新郎偕新娘与弟(俗称跟牲口的)回女家拜岳父母。新娘回婆家,要带“上炕礼”,如
花生、点心、鸡蛋、包子等,赠送公婆、姑嫂、伯叔。建国后,婚姻自主,订婚不讲
彩礼,结婚不坐花轿。解放初期结婚时有秧歌队,后多用自行车迎亲,提倡喜事新办,
不搞铺张浪费。80年代,逐渐有用汽车迎亲,张贴喜字,亲朋登门祝贺。新房摆设多
由男方购置,一般有大衣橱、写字台、双人床,90年代还增加录音机、电视机、电冰
箱等。
丧葬 解放前,婴儿死亡,用“胡秸箔子”裹弃沟壑,幼年、少年夭亡,盛入小
棺,埋入地头,不入祖茔。青年死亡,入棺,二日后埋入祖茔。成人死葬,一般是弥
留之际即穿寿衣,亡后讣告亲友,儿女扎白巾、穿白衣举哀守灵。当日起,儿子拄哀
杖,媳妇、儿女、侄孙等人穿白衣孝服,一天三次到土地庙“报庙”,“送浆水”。
二日傍晚,抬“纸草”(纸人、纸马、纸柜,若女性有纸轿、纸牛)到土地庙前焚烧,
称为“送盘缠”。烧完“纸草”后,儿女晚辈向西南叩头,哭喊对死者称谓,并祈以:
“向西南走,上金轿,走明路,苦处施钱,甜处安身”等语。三日(或五日、七日)发
葬,死者先受亲友吊唁,对吊唁者宴以酒饭,然后由吹打乐伴送抬棺入茔,埋葬成坟。
四日,儿女们挑供品拿铁锨到坟前祭奠,并整理坟堆,称“圆坟”。次日凌晨,死者
主要继承人,于街巷高喊:“谢孝!”感谢邻里帮忙,逢人即跪拜,然后再到主要亲戚
去“谢孝” 。嗣后以7天为计,按“二七”、“三七”、“五七”、“七七”和“百
日”到坟前祭奠。儿女服丧三年,侄、孙服丧一年。建国后,旧俗渐改。自1960年始
推行火葬,木棺土葬逐步革除,但报丧、吊唁、送奠仪、儿女服丧及烧纸等习俗仍存,
另外,扎花圈、裹臂纱、追悼会等形式也逐渐兴起。
【喜庆活动】
生子养子 旧时,妇女产后,丈夫先到岳父家报喜,生男孩称“大喜”,生女孩
称“小喜”,然后再告知其他亲友,亲友邻居随即来“送汤米”,即送鸡蛋、猪蹄、
点心、 红糖等。三日,设宴请亲友“吃面汤”。到100天,亲友再次赠送礼品祝贺,
礼品有糕点、小儿衣服、长命锁、首饰等,称为“过百岁”。此俗沿袭至今。
祝寿 人们对生日很重视,一般吃面条以示祝贺,以求福寿绵长。解放前,富有
人家60岁生日称“寿辰”,亲友送寿礼祝寿,主人宴请亲友吃长寿面。建国后,生活
逐步提高,过生日已较为普遍,老人之寿辰,多由儿孙晚辈欢宴祝贺。
盖新房 解放前即有邻帮友助之风。现在此俗更兴,新房落成后,在新房内设宴
答谢亲友邻里。
乔迁 乔迁新居后放鞭炮以示庆贺,亲友带礼品送往新居祝贺,名为“烧炕”。
现此俗仍存。
【时令节日】
过年 这是最隆重的古老传统节日,“腊八”过后,家家扫灰,粉饰墙壁,做新
衣,买新帽,做馒头,蒸豆包(谐都饱音),做豆腐(谐都福音),蒸年糕(取意年年高),
蒸米面发糕(含意发家),割肉买鱼(象征年年有余),购买筷子(寓增添人口)。除夕挂
宗谱,摆供品,贴门对,把水缸挑满水,中午全家吃“隔年饭”。太阳落山后,男人
们提灯笼, 端供品, 到祖茔请先辈亡灵回家过年,然后在大门外放鞭炮,点香烧纸
“接灶”,回家后大门内撒谷草(喂祖先之马),放拦门棍(防马跑失或强神恶鬼进入),
通宵不眠,称“守岁”。午夜,家家焚香燃烛,祭祖先,放鞭炮,吃饺子,有的将饺
子内包入铜钱或枣,吃着钱意为发财,吃着枣意为日子甜美。饭后即意味辞去旧岁,
迎来新的一年,然后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分“压岁钱”。次日凌晨,街坊进行
互拜,先近族,后邻居,互问过年好、恭喜发财等,不扫地、不泼水。初二走姑家、
姨家拜年,傍晚吃饺子,供祖先,焚烧天地牌位,撤去谷草及拦门棍,谓之“送年”,
即可以扫地、泼水。初三、初五到岳父家拜年,其他日子亲友互访,直到正月十五日。
正月十五 亦称元宵节,解放前一般农家吃不上元宵,多数吃饺子。家家做象征
12属相的面灯,不做面灯则代以小腊烛。傍晚,先到祖茔送灯,一坟一盏,回家后将
面灯点燃,照射各处,灯光所及,预兆洁净。是夕,小孩手提彩灯,燃放着“滴滴金”。
正月十五前后,村村组织高跷、龙灯等民间舞蹈,锣鼓响,鞭炮鸣,热闹气氛甚浓。
二月二 解放前此日为富人家雇工上工日,一般农家在黎明时用草木灰在院内、
胡同、场院撒些圆圈,名曰“打囤”,囤内划十字,放少许豆、谷、麦粒,寓意粮食
满囤之意。吃高粱煎饼、小豆腐、炒豆。建国后,再无雇工,也不再打囤,但仍吃炒
豆、煎饼。
清明节 清明前一日是“寒食”节,旧时,多冷食不动炊。寒食的前一日,家家
到祖坟祭祀,给坟添土。清明节早饭吃鸡蛋,吃大葱(使人聪明),穿新衣,头上插柏
树、 杨柳等枝条, 青年妇女盛妆于凌晨到村外踏青,男女老幼汇聚街头整日嬉乐并
“打秋千”。1958年平除坟墓,实行火葬后,不再祭扫坟墓,而到存放先辈骨灰处进
行祭祀,嬉乐“秋千”之风仍盛。
谷雨节 谷雨民间无什活动, 仅倡“贬蝎”。晨3时许,将用黄表纸印就的太上
老君“贬蝎敕令”贴于门后,令曰“谷雨三月中,贬蝎永无踪”。现此俗已绝。
端午节 家家门窗上屋檐下插艾枝,意为辟邪,小孩戴“五索线”,用五色线配
成,意是驱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这五毒,还吃粽子。建国后,戴“五索线”者
渐少,吃粽子之风益盛。
半年 农历六月初一“过半年”,是日吃饺子。此俗至今沿袭。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织女”会“牛郎”。普遍吃“磕花”,即花样奇
巧的小面饼,妇女各拿自己的精工针线活凑一起过“七巧会”。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前亲友相互馈赠月饼。晚月升起,全家团
聚吃月饼,以庆团圆,是仅次于过年的节日。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旧时农家秋收完毕,上坟祭祖。富家之雇工该日下工回
家。建国后,不再上坟,普遍于该日改善生活。
冬至 旧俗此节分两天过, 第一天谓“鬼冬” ,摆供祭祖,吃饺子; 第二天谓
“入冬”,吃包子,现仍之。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早饭用多种粮食(一般凑足八种)熬粥,
意在检查粮食存放情况,称为腊八粥。俗云: “吃了腊八粥,便把年来盼。”预示年
节已近,应着手准备过年。
辞灶 旧俗中该节是送“灶君”上天,天刚黑时辞灶,于锅灶上方张贴“灶码”
以代“灶王爷”,并特意供“糖瓜”(麦芽糖),粘住其嘴,使之“上天言好事,回宫
降吉祥”。建国后,此俗渐泯。
【禁忌】
年龄忌 老人活到百岁而忌说百岁,仅谓99岁,讳于“人活百岁终须死”之俗语。
中年人忌说41岁,而说40或42岁,俗语谓41是“王八”(乌龟或鳖的俗称)。
门向忌 大门忌正向屋山,谓出门碰山,日子过不好。
出嫁闺女忌 出嫁闺女忌在娘家分娩,“辞灶”后忌在娘家住宿,否则娘家人丁
不旺。
患病忌 家中有生麻疹的幼儿,门口挂红布条,忌生人进门,否则麻疹出不好。
忌在下午探视病人,认为会使病情加重。
饮食忌 倒茶斟酒忌卡壶脖,意为卡脖颈。盛饭添汤时忌瓢勺外翻,意为对人不
敬。忌从窗户递食物,意为囚饭。
春节忌 过春节忌说“穷”、“破”、“断”、“完”等不吉利字眼,认为会使
来年不顺。
身死外地忌 身死外地忌“冷骨进门”,入门妨后代。
渔民忌 渔民忌说“翻”及其谐音字,怕行船遇险。
出家人忌 僧不问姓氏,道不问年龄。
【亲友称呼】
家族长辈称呼 曾祖父、曾祖母,称老爷爷、老妈妈;祖父、祖母称爷爷、妈妈;
父亲、母亲称爹、娘;父亲的兄弟或堂兄弟称大爹、二爹、三爹......;父亲之远房兄
弟称大爷、叔叔; 父之姊妹称姑;母亲之亲妯娌和堂妯娌称大娘、二娘、三娘......;
母亲之远房妯娌称大妈、婶子。
亲戚长辈称呼 外祖父、外祖母称姥爷、姥娘;舅父、舅母称舅、妗子;母亲之姊
妹称姨;姨的丈夫称姨夫;姑的丈夫称姑夫。
夫妻间对其家庭成员的称呼 对公婆及其家庭成员的称呼,妻随夫称; 对岳父母
及其家庭成员的称呼,夫随妻称。
平辈称呼 兄称哥哥; 弟称弟弟;兄妻称嫂子;弟妻称弟妹;姐称姐姐;姐丈称姐夫
或哥哥;妹称妹妹,妹丈称妹夫或弟弟;妯娌间称嫂子、妹妹。
社会称呼 旧社会对官府人员称长官,对士兵称老总。解放后皆称同志。对长者
称大爷、大娘; 年龄相近的称大哥兄弟;青壮年之间互称师傅;农民之间多称伙计。称
僧人为上人,称道士为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