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古庙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5&rec=38&run=13

崂山,素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美誉,旧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
说。这些庙宇的建筑风格简朴、古拙,点缀在翠林邃谷的青砖灰瓦庙舍,非常幽雅谧
静,充分反映了崂山僻处海隅和多为隐者所居的特点。
【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宝珠山下,俗称下宫。太清宫是崂山规模最大的一座
道院,据元代大学士张起岩《聚仙宫碑》记载,宫建于宋代初年。又据《太清宫志》
记载,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张廉夫曾在此处创三官庵。唐昭宗天元年(公
元904年) ,道士李哲玄又在今三皇殿处建三皇庵。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道
人刘若拙被敕封为“华盖真人”,奉敕回崂山修建道院,遂在此处创建了太清宫,其
年代约在公元980年前后。
明代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1585~1600年)间,太清宫旧道院曾倾圮。万历三十
一年(1603年),又重新确定太清宫的“四至”:东至张仙塔,西至八水河,南至大海,
北至分水河。现在的太清宫大体是这一时期重建的,但分为三院三殿则是在天启二年
(1622年)道人赵复会重修时所为。在此次重修中,正式确定了分三官、三清、三皇各
殿为三院的格局, 这三院都有围墙,各立山门,并有便门相通,共147间殿宇,加上
道舍、客房共计240舍间房屋,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
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太清宫仍有道士13人,行行2人,殿宇房舍150余间,有土
地600余亩,分散在李村、王哥庄及即墨县等地出租,另有山场3处。“文化大革命”
中太清宫的庙碑、神像、供器、经卷、文物均遭破坏。1979年市园林局接管太清宫,
对宫内房舍进行了修缮,并由市文化局负责重塑了神像,又将道士匡常修、孙真淳、
李宗廉、王自臻和道姑崔静一接回庙内。1981年农历九月初九,为神像举行了开光仪
式。 1985年7月青岛市园林局将太清宫移交给青岛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处,并由道教
协会筹委会自行管理,同时划定了太清宫的“四至”范围: 东至沟底以内,西至顺墙
堤自然弯曲,南至海边,北至康有为诗刻石。1989年,由政府拨款对三清殿、东华帝
君殿和西王母殿进行了修缮,重塑了47尊神像,并于1990年农历三月初三为神像举行
了开光仪式。
太清宫内的殿宇共分三个院落。东面是三官殿,为三进院落,正殿建筑属单檐硬
山式砖木结构,殿内中奉天官大帝,左奉地官大帝,右奉水官大帝,左侧奉雷神普化
天尊,右侧奉真武大帝,另有卫道护法的四大元帅壁画。在三官殿东侧有一处两进的
堂院,是清代翰林尹琳基修建的“翰林院”,现为太清宫的客堂。
中间是三清殿,为长方形院落,由一个正殿和两个配殿组成,都是砖木结构单檐
硬山式建筑。正殿内中奉元始天尊,左奉灵宝天尊,右奉道德天尊,门右面奉王灵官。
殿前两厢是两座配殿,东厢是东华殿,中奉东华帝君,左奉南极长生大帝,右奉太阳
帝君; 西厢是王母殿,中奉西王母天尊,左奉斗母大天尊,右奉太阴妙果素月天尊。
三清殿山门以西是关岳祠,左奉汉关壮缪公神位,右奉宋岳武穆公神位。
西面是三皇殿,亦为长方形院落,并排有两座殿堂,主殿是三皇殿,东配殿是救
苦殿,皆为单檐硬山式建筑。主殿内中奉轩辕大帝,左奉神农大帝,右奉伏羲大帝,
殿内左右两侧,供奉历代各朝十大名医神位。救苦殿内供奉救苦天尊。与三皇殿相邻
的西配殿是耿祖祠,祠内供奉扶教真人耿义兰,另有云川真人张公、双修真人贾公和
虚一真人谭公。
太清宫后奉道教全真道随山派。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刘处玄于金明昌六年 (1195
年)来崂山太清宫讲授经典,太清宫道众从此归宗,并成为道教北七真随山派的祖庭。
嗣后,许多著名道士闻名而来,如徐复阳、张三丰、齐本守等都曾在太清宫栖居修道,
清代许多有名望的道长如褚守持、王良辉、韩谦让等也都先后任太清宫住持,使太清
宫成为崂山最著名道院之一。现今青岛市道教协会设在此处,太清宫现有道士34人。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太清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宫】 太平宫位于崂山东海岸仰口湾西侧上苑山南坡。据元代张起岩《聚
仙宫碑》载,宫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之道场,因建成于太平兴国年间 (公
元976~984年),故名“太平兴国院”,金代明昌年间(1190~1195年)更名为太平宫。
金代明昌年间、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清代顺治十年(1653年)3次重修。清嘉
庆年间(1796~1819年) 香火最盛,当时有道士40余人,土地130多亩。1949年青岛解
放前夕,该宫仍有道士8人、杂工7人、土地70亩。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对太
平宫进行过修葺。“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
市人民政府再次拨款对太平宫进行全面修整,除恢复其原有规模外,还增建了石阶游
路。1992年6月1日,太平宫作为宗教场所正式对外开放。
宫为“品” 字形的二进院落,正殿建于后院,前院为东、西两配殿各3间。太平
宫山门之迎面建一影壁,上书阴刻“海上宫殿”4字,传为清末书法家华世奎之手笔,
影壁背面记载太平宫的兴衰沿革。前院分东、西两院,各建月洞门。东院建钟亭一座,
内置铁钟一口,高1.4米,重343公斤,上镌楷书铭文“光绪十八年谷旦韩同茂号庙捐
敬献”。此钟原在金口天后宫,因太平宫之钟已失,故由金口移至此处。西院建道舍
客堂,有水井一眼,名“龙涎”。太平宫奉道教全真华山派。正殿祀妈祖,东、西配
殿分祀关圣、真武。殿堂共9间,另有道舍、客堂、厨房8间,皆为硬山式建筑,占地
面积约2500平方米, 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宫周围多奇峰怪石,古木幽洞,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都很丰富,为游览胜地。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太平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崂山八水河以上的昆仑山之阳。道教中把“上清、太清、
玉清”称为神仙所居的最高天境,据《云笈七签》记载:“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
宫以此为名,俗称上宫。据元代张起岩《聚仙宫碑》记载,上清宫创建于宋初,系宋
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1000余年来,上清宫经历了三毁三修。宋代末年
倾圮,元代大德元年通玄弘教洞微大师李志明鸠工重修,元延礻右四年(1317年)承务
郎朱撰《重修上清宫碑记》中,对此事记述颇详,此碑原立于宫门东侧,字迹已剥
蚀难辨,碑高丈许,是崂山珍贵的古迹,惜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现仅存负碑的残
破石。到明代中期,上清宫复倾圮败落,隆庆初年(1567年)护国天师府左赞教孙玄清
复重修。清代末年,因遭暴雨上清宫殿宇为山洪冲毁,崂山华楼宫道士刘本荣又主持
重修,恢复原貌。宫有前后两处殿堂和偏院,呈长方形,殿宇和房舍共28间,建筑面
积500平方米, 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前殿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偏殿祀三官,右
偏殿祀七真,殿宇皆为无斗拱硬山式建筑。
上清宫奉道教全真道华山派,为崂山许多道观中唯一的丛林庙,邱处机、刘处玄、
李志明等著名道人来崂山时,曾居上清宫演道说法。宫南500米处,有邱处机衣冠冢。
上清宫几经兴衰,到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已成颓垣断墙。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
款修缮, 殿宇一新,此时建筑面积为390平方米。“文化大革命”中,该宫塑像、石
碑被砸, 经卷、文物被毁,道士被遣送农村,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1991年3月,由
青岛市道教协会筹集资金进行修缮,历时9个月竣工,建筑面积仍为390平方米。1991
年12月6日,修葺一新的上清宫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重新开放,1992年9月21日,举行
了新塑神像的开光仪式。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上清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福庵】 百福庵位于城阳区惜福镇铁骑山之阳,在院后村东,背山面涧,松
竹环绕,环境清幽。该庵创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据传,二尼姑于初创时,
居于萃元洞中,后建简陋房屋,内祀菩萨,奉佛教,取名百佛庵。清代初年,道士蒋
清山由即墨马山平安殿迁来,将百佛庵扩建后,改奉道教,以祈迎百福而易名为百福
庵,属马山龙门派,在崂山当地属外山派道观。此时庙已初具规模,山门东向,前后
二院,前院建倒座殿,祀菩萨,中殿穿堂,祀三官,后院玉皇殿。二院各建两厢。殿
堂、 道舍皆木砖结构,殿堂均为硬山式建筑。玉皇殿高6米,重梁起架,前出檐,四
棱石柱挺立,朱漆雀替。灰砖雕甍,高50厘米,镂空云龙戏珠,两端饰“螭吻”,檐
角装饰“嘲风”,顶披小瓦,殿内梁架朱漆,颇为古雅。1933年曾重修,1942年侵华
日军轰炸该庙, 炸毁房舍9间,遂修复,共有房屋48间,占地面积3390平方米,建筑
面积593平方米。1949年前有道士6人,土地300多亩。“文化大革命”中,庵内神像、
供器、殿堂装饰被砸坏,门窗拆除,现仅剩断墙残垣。庵内有“萃元”、“娘娘”两
洞, 萃元洞顶筑小石塔一座,洞旁石罅中长有松树1株,虬枝四出,粗逾合抱,为数
百年之物。
1984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百福庵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霞洞】 明霞洞位于上清宫北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内高于人立,面积
约10平方米。金大定年间,将此洞修建成庙宇,故《胶澳志》载: “明霞洞建于金大
定二年(1162年)。”清康熙年间该洞遭雷雨,大半塌陷土中,仅见邱处机于大安三年
(1211年)题刻之“明霞洞”三字。
明霞洞现存之庙观,原名为斗母宫,位于洞口之右侧,始建于元代,是全真道金
山派之祖庭。自明代起,观名由斗母宫更名为明霞洞。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
道士孙紫阳重修时建三清殿,清代末年又建观音殿,皆为砖木结构之黑筒瓦硬山式建
筑。此时之明霞洞道观占地2000平方米,有殿宇房舍共32间,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
后因暴雨山洪坍石,观音殿被砸毁,未修复。山门之横匾为清末翰林王>书“明霞洞”
三字。
明霞洞元代称斗母宫,为道家之庙观,据张起岩《聚仙宫碑》记载,元代道士李
志明始居于此。明、清两代,明霞洞为僧、道交替住持,明嘉靖十二年陈沂《鳌山记》
中有“僧垂木阶下”和“左有佛宇僧庐”之句。明代永乐年间,道士张三丰又居此,
明霞洞后其修真处名玄真洞。又据高弘图《劳山九游记》载,道姑刘贞洁亦居明霞洞
修真,后离去。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明霞洞之殿堂、房舍逐渐败落。1956年,青岛
市人民政府曾拨款进行过维修。“文化大革命”中,房屋由青岛药材公司使用。1991
年3月,青岛市道教协会筹集资金对该庙进行修缮,历时9个月竣工,现有殿宇、房舍
共30间,建筑面积344平方米。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明霞洞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通真宫】 通真宫位于城阳区惜福镇傅家埠村南,传为东汉末年始建,初名为
童公祠,祀古不其县令童恢。元皇庆二年(1313年)全真道华山派道士将其改为道观,
遂更名为通真宫,并在祠东建道院。
祠分前后两院。 前院祠堂3间,高4米多,重梁起架,彩绘云龙,前出檐,4柱,
雀替撑顶,青砖小瓦,硬山式建筑,内祀童恢彩塑坐像,墙上彩绘壁画,记童恢生平
及训虎故事。 堂前置清乾隆、道光年间童公碑2通,柏树6棵,左右耳房内彩塑高1.5
米的红、 白马各一匹。后院建寝室3间,设床、帐、被褥。祠后为童恢衣冠冢。祠东
为道院,建镇武殿、娘娘殿。共有殿堂、道舍36间,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
积500多平方米。 院内植各种花木。通真宫于元延年间和清康熙年间皆重修过。旧
时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为庙会,据传该日为童恢生辰。“文化大革命”中,塑像、供
器均毁,仅存房舍。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通真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凝真观】 凝真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庙石村东,在石人河北岸。元元统年间
(1333~1335年)由全真道金山派道士创建,当时名为迎真观或迎真宫。清康熙初年,
道士刘信常重建,更今名,奉全真道金山派。
凝真观为阶梯式二进院落, 建山门、大殿、道舍、钟鼓亭等房舍100多间,占地
面积13300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殿堂为硬山式建筑,祀三清塑像及木
雕神像21座。 有3米高的建庙碑。凝真观建庙年代早而且规模大,在崂山诸庙宇中享
有盛誉,其木雕神像之多、精、雅,在崂山诸庙宇中亦为罕见。
【华楼宫】 华楼宫位于华楼山巅,宫以山命名,属全真道华山派。元泰定二年
(1325年)创建,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重修,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再次重
修。
宫前院之南为一大涧, 既深且陡,院基起自山壑,高8米多,用块石砌成,东西
侧为墙,东为院门,西开偏门。庙宇为东西长方形,殿堂向南,一字排列,东为老君
殿,中为玉皇殿,西为关帝殿,各3间共为9间,都是木砖结构之单檐硬山式建筑。客
堂、 道舍皆为一般砖木结构,神像为泥塑。华楼宫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8平
方米。宫内置元大学士、光禄大夫赵世延撰写《云岩子道行碑》,藏有《清真经》一
部。关帝殿后有邱处机题诗及“金液”手迹。院内有银杏、木瓜等古树,庙前植有黄
竿绿槽的金怀玉竹。 华楼宫创建600多年来,几经兴衰,历尽变迁。尤其在抗日战争
时期,遭日军洗劫,道士四散。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庙已败落不堪,成为蓝家庄、
杨家村、 响石3个村共管的会首庙。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款修缮。“文化大
革命”中被毁,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华楼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蔚竹庵】 蔚竹庵位于北宅镇双石屋村东北的凤凰崮下,明万历十七年 (1589
年) 道士宋冲儒创建,因所处之地名为蔚儿铺,故此庵亦俗称蔚儿铺。清道光年间重
修。据传,重修后一度为尼姑庵。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尼姑无继,始由全真道
华山派道士主持。
蔚竹庵建正殿3间、 客堂3间、道舍3间及其他用房共20余间,形成一处精巧玲珑
的小院落, 占地面积173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正殿,内祀檀木精雕真武、
观音和铜铸三官神像。庙内有碑三通: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三月立《蔚竹庵碑记》;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刻石,记载庵竹庵始建年代;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四月立
《重修蔚竹庵庙记》 。崂山各庙宇之石碑达100余通,但如蔚竹庵之全都得以完好保
存,却极为少见。蔚竹庵外有座五级石塔,系1930年为纪念于西淑真人而建。“文化
大革命”中被毁,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蔚竹庵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麓刁龙嘴村西冒岭山南。洞额镌“白云洞”,为
清代翰林日照人尹琳基所书,洞因常年白云缭绕而得名。洞右是庙宇,亦名白云洞,
奉全真道金山派。 该庙建于明末清初, 据传为道士田白云所创建, 乾隆三十五年
(1770年)道士赵体顺主持重修后,才初具规模。
白云洞右侧的白云洞庙观,占地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有客房、
道舍24间。 据传, 在乾隆三十五年重修时,建筑材料于一夜之间由海上运来,故有
“神工白云洞,人工华严寺”之说。1934年道人邹全阳于洞左青龙石前建青龙阁,阁
为砖木结构,建在发券的拱形门上,斗拱出檐,风格古雅,内祀三清铜像,现该阁仅
存残垣。白云洞左侧青龙石下是卧云窟,窟旁有菩萨洞,内供一铁佛,传说是乾隆年
间道士赵体顺从海岛上得来的。1935年前后是白云洞庙鼎盛时期,有道士40余人,房
屋70间,土地700多亩,山岚2000余亩。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青岛保安队常驻于此,
并在洞内设有修械所。1939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日军入侵白云洞,杀道士4人及雇工2
人(内有1名年仅14岁的道童) ,纵火焚烧所有房屋,将陆润庠楷书的尹琳基《白云洞
观海市记》八幅条屏焚毁,掠去明宣德年间铜铸香炉4只,6寸金神像一尊,一名幸免
于难的道士悲愤之极, 亦投海自杀。1940年修复房屋14间,1946年建2层楼房10间,
名迎宾楼。庙内祀明、清时铜铸三清、玉皇等神像10尊,院内有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
碑1通,还有清代木板刊本《道德经》、《南华经》等15部,清代字画6轴。1949年青
岛解放前夕, 该庙尚有道士10人,土地700多亩,房屋24间。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
曾拨款修缮。“文化大革命”中,该庙的房屋及神像皆遭破坏,石洞犹存。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白云洞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道观】 明道观位于崂山东麓招风岭前,在华严寺西2.5公里,海拔600多米,
为崂山庙宇居地最高者。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由道士宋天成创建。观南有3处摩
崖,皆与唐代天宝二年孙昙采药崂山有关。孙昙其人,史无记载,据刻石证明,他奉
唐玄宗之命,曾在明道观附近结庐居住。
明道观奉全真道金山派,庙分两院,东院建玉皇殿,西院建三清殿,共有房舍32
间, 院庭宽阔,竹松清深,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山门外的
峭壁上有清宣统二年(1910年)题刻“明道观”3字,山门外有道光年间(1821~1850年)
立庙产碑一通。 观内藏有木板《金刚经》、《道德经》、《功课经》各1部,明宣德
年间铸造的香炉2只,道光年间即墨文人题写的六扇屏。清光绪年间 (1875~1908年)
是该观鼎盛时期, 有道士18人,房屋32间,土地160亩。1939年该观被日军烧毁,后
逐步修复。 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仅有道士5人。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款修
缮。“文化大革命”中,该观之塑像、经卷、字画等全被破坏无遗,房屋由崂山林场
使用。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明道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仰口湾西南,在上苑山东南猪头峰下,是一处景色清丽
的道院。崂山地区自清初就习惯把关帝庙与土地庙并排而建,至清末遍及山区各村,
而主祀关羽的道院,在崂山仅此一处。
关帝庙奉全真道华山派。据明嘉靖年间重修碑载,关帝庙本系太平宫之下院 (另
一下院为东华宫)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从太平宫分出,1929年由道士刘太清、贾
太成主持重修, 始具规模。重修后有大殿3间、道舍26间,为二进式院落。进山门为
前院,有中殿3间,穿堂,两旁彩塑关平、周仓立像,高2米多,殿两旁各建倒房4间。
后院为四合院,绕过照壁有大殿3间,内祀2米多高的彩塑关羽坐像,四周绘关羽生平
壁画,如“桃园结义”,“刀挑红袍”、“华容挡曹”、“单刀赴会”等,画工细腻
工整,比例匀称,是崂山壁画之上品。大殿两旁各有配房3间,东西厢房各4间,皆为
砖木结构之硬山式建筑,该庙占地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庙内藏有《道
德经》等经书4部、字画4轴,院内植芍药、耐冬、黄杨,皆百年之物。1948年是该庙
鼎盛时期, 有庙产600亩。“文化大革命”中,该庙之塑像、供器均遭破坏,壁画用
泥浆覆盖,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
1984年,曾由崂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
关帝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石门山西麓夏庄镇源头村东,是青岛地区最古老的佛教
寺院之一,因纪念创建该寺的第一代方丈法海大师而得名。寺始建于北魏,宋嘉礻右
二年(1057年)、元延礻右二年(1315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皆重修过。最后一
次重修是1934年。法海寺创建时的规模及供佛殿堂已无可稽考。元延二年重修后大
体格局是: “首创法堂五间,前后六楹七柱,既塑释迦如来,兼饰观音一堂,金碧灿
然,功勋备矣。然后创建云堂、耳室、僧寮四十间,为当代之宏观。”清康熙五十二
年重修后,建有八蜡殿祀三皇玉帝,娘娘殿祀三肖女,后殿祀释迦牟尼。
现在的法海寺,是1934年重修后的规模,重修时拆除八蜡殿、娘娘殿,并将该寺
分为前后两院。 前院建大雄宝殿5间,殿前两侧各有高大银杏一株,有碑亭两座,西
为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碑,东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修碑。大雄宝殿建在
1米多高的夯土台上, 殿高6米,重梁起架,前出檐,朱漆4柱,雀替撑顶,花岗岩柱
座, 鼓形, 黄绿色琉璃砖雕甍,高40厘米,镂空云龙,两端饰“螭吻”,檐角装饰
“嘲风”,顶披黄绿色琉璃瓦,砖木结构,为单檐无斗拱歇山式建筑,内供释迦牟尼,
旁供阿弥陀佛、 药师佛。后殿5间,是单檐硬山式建筑,中供释迦牟尼,东为观音菩
萨,西为地藏王菩萨,墙上绘有释迦牟尼苦难经历的壁画,殿堂外檐下,有“清”、
“规”二字的大石碑并列左右,殿门东墙上镶有一块汉白玉的庙规碑,庙规共有六条。
僧寮共20间,前院16间,后院4间。山门外南院墙的东端建殿堂3间,内祀龙王,西面
建殿堂3间, 内祀关帝。这两处殿堂属地方庙,委托法海寺代管。整个寺院围墙周长
293米,全寺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
法海寺西侧,有三座墓塔鼎立,有元代泰定年间的圆通和尚寿塔、明代永乐年间
的广进和尚寿塔、玉柱和尚寿塔。此外,还有明代永乐六年(1408年)的广进和尚塔铭,
今已无存。
法海寺为佛教临济派,寺庙坐禅、挂单、收徒,是崂山境内唯一传戒的丛林寺。
寺僧早晚诵经,有木鱼、磬、小钹、碰钟、吊钟伴诵。乡民办丧事,只要送香火钱,
便在庙内诵经祈祷,寺僧不去民家作法事。1980年春,寺前出土一批残缺不全的石造
像,头、肢体共120余件,有一佛像的长方形底座上镌有“大齐武平二年岁次辛卯”,
得知这些佛像是造于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二年,即公元571年。这批石造像埋于1.5米深
的地下,均为项东、胸南向有顺序地排列,发现后未全部挖掘出来,尚有部分埋于地
下。出土的石造像应是寺庙原来的供神,关于被毁原因,目前认为是唐武宗会昌五年
(公元845年) “会昌灭法”时被毁。法海寺原住持之和尚于1949年青岛解放前去世,
其弟子方真亦于青岛解放后还俗, 该寺一度荒废。1955年2月,青岛湛山寺和尚纯智
来该寺任住持,直至1965年。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专款对该寺进行修葺,直
到1966年该寺仍十分完好。 “文化大革命”中,法海寺遭到破坏,仅存大殿1座、门
楼1个,且已破损不堪,其余房屋大多倒塌拆除。1994年6月,青岛市人民政府拨专款
对法海寺进行修复,历时半年,于1994年底完工,重修后的法海寺于1995年对外开放。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法海寺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麓返岭后村西那罗延山半腰,是崂山现存规模最
大的寺院。华严寺原名华严庵,为即墨城准提庵的下院。准提庵是明代万历年间即墨
黄氏将花园改建为庙宇的,因古代“寺”、“观”不允许私建,故取“庵”为名。华
严庵是明代监察御史、即墨人黄宗昌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创建的,未成而毁于兵
燹。 清初, 其子黄坦继父志施捐出资, 准提庵和尚慈沾鸠工施建, 于清顺治九年
(1652年)落成,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又增建了藏书楼,前后共历30余年,方全部
竣工。始名华严庵,又名华严禅院,1931年改称华严寺。
华严寺宏伟典雅,集中体现了明代的建筑艺术风格,为崂山古建筑艺术之最。华
严寺共有四进阶梯式院落,依山而筑,每进益高,布局严谨。第一进原有僧舍12间。
第二进为藏经阁,建置在4米高的寺门上,呈方形,面阔13.8米,深8米,阁高8.2米,
阁中央大厅立四棱形石柱,木结构架为舌梁式屋顶,是重檐雕甍歇山式建筑。四周游
廊贯通,环以雕栏,外檐有20根木柱撑顶,檐角饰“嘲风”,两端饰“螭吻”。前为
幕式墙,门窗结合在一起,穿堂门,无后窗,顶披黄绿琉璃瓦,雕甍高约40厘米,镂
空云龙。整个建筑古朴典雅,登阁凭眺,山海胜境一览无余。阁中原藏有清雍正十三
年刊本的《大藏经》一部、元人手抄本和明代刊本《册府元龟》各一部。
第三进院落为正殿, 即大雄宝殿。殿建于清顺治九年,高7米,重梁起架,斗拱
飞檐,为砖木结构之斗拱单檐雕甍歇山式建筑。檐角饰“嘲风”,檐下悬警钟,顶披
黄绿色琉璃瓦,琉璃砖雕甍高50厘米,饰有龙、凤、虎、狮等造型之蹲兽。檐下朱漆
木柱挺立,基座为鼓形花岗岩,殿堂内四楹竖立,梁、棼、鐳均低浮雕云龙图,金银
粉饰龙, 朱蓝漆绘云,富丽堂煌,极为壮观。正殿内供高3米之释迦牟尼塑像,正殿
两厢为禅堂,是寺僧做功课的地方。第四进院落为后殿,即大悲殿。殿原建于清顺治
九年,内供高3米之观音塑像,故又名观音殿。殿西侧为祖师堂,内供高3米之慈沾法
师塑像,其余皆为客房。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观音殿、祖师堂及客房遭火灾
焚毁殆尽,和尚洽源乃赴江南各处募化重修,重建后的观音殿和祖师堂皆为无斗拱单
檐歇山式建筑,较原建筑更为壮观,故崂山当地有“人工华严寺,神工白云洞”之说。
后院东北角曾有西洋式小楼房5间, 系1932年长春窦氏出资所建,抗日战争时,国民
党青岛市政府就设在这里。华严寺依山而筑,如拟增加新建筑时必须开山夷地,故历
年只有修葺,未能扩建。
华严寺山门外通向海滨有一条石条砌成的盘道,名华严路,为寺僧仁栋于1930年
所修筑。路西有一塔院,四周环筑围墙,是寺中历代住持的藏骨处,院内砖塔内埋葬
着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师,与砖塔相对为一石塔,为善和和尚的藏骨处。
华严寺属佛教临济派,不挂单,不坐禅,不收外地僧侣,寺僧唱“梵呗”,四声
铿锵,乐器伴奏,悠然悦耳。第一代住持慈沾是临济派的第四代传人,到1949年时共
传20代。 20年代是华严寺鼎盛时期,共有殿宇、僧寮、客房130余间,建筑面积2500
平方米,整个寺院共占地4000余平方米,当时之寺僧达80余人,庙田有2000多亩。华
严寺内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如万历年间之描金三大佛像,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和尚
手写之中堂字幅,清代胶东农民起义英雄于七的画像,明清两代铜铸的33尊铜罗汉,
元人手抄本《册府元龟》等。1939年时,华严寺仍有寺僧40人。
1949年青岛解放后,华严寺仍十分完好,由知客僧人圣鏟当家,1951年该僧因反
革命罪被捕判刑,遂由仁义和尚当家。在此期间,青岛市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华严寺
进行维修。 1958年,华严寺改由仁祯和尚当家。至1959年时,该寺仍完好,有寺僧6
人。“文化大革命”中,华严寺遭到严重破坏,殿宇、佛像、经书、文物全部被毁。
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对华严寺进行全面修复,完成了塔院、藏经楼、大雄宝
殿等主要建筑,共计1380平方米,新修复的华严寺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古朴典雅风貌,
1989年10月26日该寺正式对外开放。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华严寺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