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夏庄风景恢复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5&rec=27&run=13

位于城阳区夏庄镇地域范围内,有慧矩院遗址、黄石洞、玉液泉、少山、李家沙
沟、杏杭、源头、下书院等景点,以石门山低山区的山林景观为主要特色。
【黄石洞】 黄石洞在华楼山之北,位于华阴北山的山半,北倚王乔崮,峰峦重
翠,南临崂山水库,湖光波影。因洞上峭壁色黄而得名。黄石洞有四处洞穴,皆天然
石洞,分上、中、下三处。下洞由巨石叠压而成,分两室,东洞口刻“黄石洞”三字,
洞高1.5米,宽3.5米,深约10米;西洞高1米,宽3.5米,深约3米,下洞最古老,洞壁
刻字甚多, 但已漫漶不清。 中洞在下洞北100米处, 洞穴在石壁之下,洞口亦镌有
“黄石洞” 三字,洞高1.1米,宽0.9米,深约3米,原供有汉白玉老子像。石壁右侧
有元代大德年间石刻字迹; 石壁左侧有明代万历元年(1578年)刻字,字迹模糊不清,
壁上另刻有“玉液岩”、“清虚庵”等字,石壁下有玉液泉。上洞名“留侯洞”,又
名“张良洞”,原有石造张良像,“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毁。
在下黄石洞前有平台,是黄石宫故址,宫建于元代,分三院,明代黄宗昌《崂山
志》记有: “从洞中过为下黄石,庙前古柏甚伟。”黄石洞一带有庙宇废墟两处,分
别坐落于山上和山下,南北相距约半公里。另在黄石洞南约200米的一座海拔120米山
顶上,还有一座古代石城堡。黄石洞摩崖刻石颇丰,有隶书、楷书,笔锋遒劲,最长
者1000余字, 最短者仅2字,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漫漶不清。清代山东巡抚崔应阶
有《黄石宫》诗: “曲径逶迤上下分,清游到此乃无氛。仙宫高出凌黄石,古洞行穿
碍白云。壁底流泉添夜雨,阶前柏子拂照曛。名山胜迹今初步,足力犹堪领后群。”
【慧炬院遗址】 慧炬院位于崂山水库北岸,凤凰崮南麓,前有石柱涧 (又名石
竹涧)。该寺创建较早,其年代无考,据碑石记载隋代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曾重修。
明代万历年间憨山和尚被谪后,海印寺所有佛经均移此处。该寺在民国前已圮,今只
有遗址可寻。由慧炬院南下西去为神堂口,是明清两代由即墨入崂山游览的一条孔道。
【法海寺】 法海寺在石门山西,位于源头村,北倚少山,前临源头河,是一座
创建于北魏的古寺,寺因纪念创建该寺的第一代方丈法海而得名。法海寺殿宇庄严,
庭院宽敞,布局工整,环境幽雅。法海寺地处山谷,附近土地肥沃,果树成林,春季
山上山下繁花似锦,秋季满山遍野硕果飘香。此处还是青岛地区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曾出土了很多文物。明代即墨文人范养蒙有《法海寺道中》诗: “海气腾朝雾,山岚
四野齐。衣沾青霭重,人踏白云低。茅屋松林外,钟声古坞西。生平幽寂意,到此欲
岩栖。”
【丹山与少山】 丹山与少山都在法海寺附近。崂山的果林到处皆是,而赏花最
好的地方当属丹山与少山。这里不仅果树多,而且山景也很秀丽,春日花开,满山上
下桃红李白,灿烂如锦,有说不尽的旖丽风光。杨云史有一首丹山看花诗: “樱花落
尽逐香尘,此际丹山浩荡春,万顷胭脂千岭雪,艳阳烘醉白头人。”此处为30年代青
岛著名的十景之“碧霞丹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