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沙子口风景恢复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5&rec=23&run=13

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地域范围内,主要有海庙、潮海院、松阳庵、玉清宫、九水
庵、十八盘、大福岛、段家埠、彭家庄、北崂、中崂、南崂等景点。以南九水宁静质
朴的涧壑山村景色、沙子口海湾风光及奇特的海岸天然海蚀景观为主要特色。
【烟台顶】 由石老人村东北行2.5公里为石湾庵(大石寺),庙东1.5公里为烟台
顶。明代为防止倭寇入侵,曾在崂山沿海设报警烟墩多处,因该山山顶曾设过狼烟台,
故名。此处有崂山最古老的刻石两处,相距甚近。一为:“高阳刘□□(一行)初孙(一
行) 晋太安二年(一行)魏世渊(一行)”共四行,高49厘米,宽26厘米,字径3~5厘米
不等;另一为:“勃海朱泰武(一行)晋太安二年岁在癸亥(一行)平原羌公烈(一行)”共
三行,高50厘米,宽42厘米,字径3~5厘米不等。上述两处刻石之书写与镌刻虽不工,
但仍可从粗犷中见出汉隶之余韵,并向魏碑体转化。据《胶澳志》载: “崂山刻石惟
以此为最古。”此题刻已有1690多年的历史,很具文物价值。
【小劳山】 小崂山在烟台顶东,海拔250多米。据同治版《即墨县志》载:“小
崂山,县南八十里,形如覆盆,群山耸峙,而此独小。”明黄宗昌《崂山志》对此山
亦有记述。《山东通志》中记有: “劳山……有二,其一高大曰大劳山,其一差小曰
小劳山,二山相连,高二十五里,周围八十里。”《大清一统志》亦记有: “劳山有
二,一曰大劳山,一差小曰小劳山。”蕞尔小山,各种志书皆有记载,其原因是唐代
崂山正式名称即为“大劳山、小劳山”。此名称始于唐章怀太子《后汉书注》,杜佑
《通典》中沿用,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也记述即墨县有“大劳山、小劳山,在县
东南三十八里”。此山虽小,但知名度甚高,对考证和研究崂山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
值。
【沙子口】 沙子口在小崂山东1.5公里。距李村11.5公里,该处是南九水河的
入海口,海岸及滩涂全是细沙,故名“沙子口”。沙子口湾和登瀛湾旧名统称董家湾,
清代设有炮台。如今,沙子口设有渔港码头,引堤长150米,防波堤兼码头长130米,
顺岸码头长110米,高潮水深7.5米。沙子口既是一个渔港,也是一个市镇,海环山抱,
景致极佳,春秋两季,船舶麋集,海产水果,杂然陈市,更兼旅馆鳞次栉比,旅游车
辆接踵往返,别具一番风光。沙子口村在清光绪年间曾建有天后宫,现已不存。在沙
子口西南有沧海观,中祀龙神,该庙建于明崇祯年间,现已成为部队营房,但庙门尚
存。
【栲栳岛】 栲栳岛在沙子口村东南1.5公里处,位于登瀛湾和沙子口湾之间,
是陡阡口山南伸入海中的小半岛。 岛呈南北走向,面积约3平方公里,三面环海,岗
岭起伏,浪花翻白,苍松拥翠,景色十分秀丽。岛上有沙子口东山、烟台顶和南岛诸
山, 最高点海拔175米。栲栳岛村在半岛中部,背山面海,房舍错落有致,是一个位
于邃谷青山中的幽静村落,沿山路蜿蜒而入,豁然开朗,如临“世外桃源”。因该岛
早年多生长栲栳树,故岛与村皆以此命名。据史书记载,去天竺求取佛经的东晋高僧
法显, 返国时在海上遇飓风, 漂泊到崂山南岸栲栳岛登陆,栲栳岛村村东之石佛寺
(亦名潮海院)即为此而建,有的资料记该寺创建于唐代,黄宗昌《崂山志》记为创建
于宋代。该寺正殿祀释迦牟尼,后塑十八罗汉像,历代香火很盛,直到清代末年,这
座石佛寺与崂山的华严寺、法海寺并称为崂山的三大寺院。如今该寺虽已不存,但几
株数人方可合抱的银杏犹存,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
【南九水】 南九水在北九水之南,也是一条在峡涧中流淌的河,发源于青峰顶
之阳, 汇合折崮顶西侧诸山涧之水, 曲折向西南流,在沙子口村东流入黄海,全长
14.5公里, 而南九水景区是指自柳树台至汉河村的7.5公里。南九水山舒水缓,林幽
壑美,盘山公路曲折如带,环山绕岭,有时云隔路断,有时豁然开朗。农舍沿涧依山
而布,桃、樱、修竹、山花烂漫于峡谷,层层梯田点缀其间,与邃谷幽僻的北九水相
比,是一派恬静质朴的田园风光。自汉河村起,溯流而上,各景点依次为观川台、九
水村、弹月桥、王子涧、竹窝和柳树台。
观川台 从汉河村沿公路北行1公里, 峡势忽凑立对峙,成一天然门户,峰回路
转,在涧东有一处平台,名“观川台”。登台远眺,公路盘旋,涧水蜿蜒,别有风致。
台南的山叫“将军崮”,峰石秀奇,东壁有洪述祖摩崖书“观川台”三字及七律一首,
台北为东、西两个九水村。山村环山傍河,景色优美,东有纱帽崮、书卷崮等峰,沿
山上下,多植樱桃树,春日花开,落英缤纷,田园风光,别有情趣。
弹月桥 弹月桥位于九水村北1公里,桥长30米、宽4米,只有一拱,呈弧形,两
边护以石栏,东西横跨大溪。因桥洞弯曲如新月,故名“弹月桥”,其北偏西的山麓,
松石竞秀。 弹月桥北1.5公里大石村北原有龙泉观,俗名南九水庙,明初建,中祀真
武,前有降龙、伏虎巨像,1958年拆除。
王子涧 王子涧在龙泉观东北1.5公里处。 涧势屈曲,清流如练,危岩茂林,掩
映左右,有一桥跨涧,长20米,涧两旁陡崖削立,林木茂密。王子涧的东北有两条山
岭,如卧在水面上的两条长龙,余脉一直伸延到王子涧村前,旧时认为此地风水很好,
有“帝王之气”,故此涧名为“王子涧”。
竹窝 竹窝位于王子涧北,地处山窝,因多竹而得名。解放前游山汽车多停于此
处,这里建有许多小饭店,多用木板搭成,故又名“板房”。竹窝之上尽是峭崖陡壁,
公路就修在峭岩的山腰间,盘曲往复,极尽转折之致,俗称为“十八盘”,因由柳树
台通往巨峰的山路上还有一处十八盘,故此处称“下十八盘”,通往巨峰者称“上十
八盘”。爬上这段十八盘险道之后,只见一片秀丽的峰峦,即到达柳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