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太清风景游览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5&rec=17&run=13

以道教胜境、江南植物区、崂山头的海天山岩奇观等为特征,位于崂山的东南端,
有太清湾、太清宫、蟠桃峰、丛林游路、驱虎庵、小八仙墩、八仙墩、崂山头、张仙
塔、 晒钱石、试金湾、钓鱼台、蝈蝈笼顶、土峰顶、老君峰共15处景点,面积4.2平
方公里。 三面环山, 一面临海,气候温和,林木蓊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俗称
“小江南”。在太清湾一带的山坡上引种了棕榈、广玉兰、变叶木、红楠等江南植物
共170余种, 形成江南植物景观。从波澜起伏的太清宫湾,穿过茂林修竹,可达崂山
规模最大的道观太清宫。太清宫倚山面海,其前平阔处为海印寺遗址,其东南为钓鱼
台、八仙墩、张仙塔等。
【太清宫】 太清宫居崂山东南端,由宝珠山的7座山峰三面环抱。老君峰居中,
左为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依次而东; 右为重阳峰、蟠桃峰、王母峰依次而西。宫
在峰下,大海当前。
太清宫占地3万余平方米, 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以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
为主殿, 以附属设施关岳祠、东西客堂、坤道院等构成的房舍共150余间。每个大殿
都立有山门,并有便门甬道相通,房舍简朴、古拙,基本上承袭着宋代的建筑规模和
特色。太清宫院内有银杏、紫薇、牡丹、耐冬等古树名花,特别是三官殿前两侧的白
茶花和红耐冬最为有名。 东侧是一株开红花的耐冬,树高8.5米,围粗1.78米,树龄
当在600余年,花期自11月上旬到来年6月中旬,雪天仍花红如火,蕊黄如金,叶绿如
翠,是崂山珍贵古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题为《香玉》的小说,其中穿
红衣的花神“绛雪”,即指此树。如今,树前立石勒“绛雪”二字,以供观赏。殿前
西侧是一株白山茶, 树龄已逾400年,每逢花季,如银似雪,与红耐冬交相辉映。三
官殿山门前,并列着两株银杏树,高20余米,枝叶婆娑,生机盎然,树冠荫地约一市
亩。三官殿东侧翰林院内有隆冬独放的腊梅,早春绽开的木兰,初夏弄艳的灯台,深
秋飘香的银桂,还有四季常青的亚热带植物,是一个十分雅致的庭院。出三官殿西去,
在“逢仙桥” 石阶旁,有一株宛若苍龙的“龙头榆”。树高18.2米,胸径1.3米,树
龄已有1100余年,居全国古榆之冠。三皇殿院内桧柏高约25米,树围5.25米,树上寄
生着凌霄、盐肤木各1株,三木一体,堪称一绝。
太清宫周围还有邱处机的摩崖、拜斗台、连环洞、劈石洞、聚仙台和康有为题诗
刻石等。王悟禅有诗赞太清宫景色: “路转峰回绕下宫,琪花瑶草列西东。湾环船泊
吴门碧,隐约灯悬海国红。古树耐冬传志异,仙人绛雪不从同。名臣高蹈分明在,书
院犹存翰苑风。”
太清宫之夜景尤为出色。当万籁俱寂之时,海上一轮明月高挂,倾洒柔和清辉,
曾任教育总长的清末翰林傅增湘《游崂山记》中有一段精采的记述: “是日,适值佳
节,月上东峰,遂同步海岸赏月。初行竹林中,金影布地,晶光上浮,若玉烟之笼被,
清奇独绝。嗣乃登坡放瞩,海波浪碧,天宇横青,上下空明,如置身玉壶冰镜中。”
每当春秋月夜,微风徐来,海不扬波,皓月当空,浮光耀金,一派皎洁月光洒向大海,
这就是被誉为崂山十二景之一的“太清水月”。
【海印寺遗址】 海印寺遗址在太清宫三清殿前山门外,巨大的石柱、石梁堆砌
于此,一片修竹,郁郁葱葱,掩映中有一石碑,镌刻“海印寺遗址”,另刻有一行小
字: “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印寺于宫前二十八年降旨毁寺复宫。”碑周围的一
片广阔之地,便是当年海印寺的旧址。横卧地面的石柱,长约2米,径为0.5米,雕工
精细,卯榫规矩,足证当时该寺建筑之宏伟。这座遗址是明代发生在崂山的一场“僧
道之争”的见证。清代即墨文人有凭吊之诗文曰: “楼阁当年亦壮哉,香台此日尽成
灰。云封古偈埋黄土,雨洗残钟长绿苔。莲社已同流水散,山花自向夕阳开。至今夜
月潮声急,飞锡犹疑过海来。”
【钓鱼台】 沿太清宫前海边小路东南行1公里处,群礁迭起,海潮汹涌,礁石
中有一如台之巨石, 伸入海中,三面临海,高出海滩约1米,面积约80平方米,名为
“钓鱼台”。巨礁上平如削,坡向海水,背倚青山,是垂钓的好地方。台的石平面刻
着署名宋绩臣、道号大谷子的诗一首: “一蓑一笠一髯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山一
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八仙墩】 由太清宫东去7公里,为崂山尽头,峰峦突兀,名为覆盂峰,俗称
“崂山头”。此地海拔372.8米,三面海浪冲击,悬崖峭拔如削,上筑灯塔,登其上,
海阔天空,一望无际,临崖俯视,但见巨浪翻腾,却不见山根水岸,身如凌虚,魄随
浪摇,十分惊险,游人忌试。
崂山头是由海蚀岩层组成的奇特自然风貌。八仙墩在崂山头西南侧,悬崖之下。
悬崖高约60米,南北长200米,石色褐黄,五彩斑斓。岩下十多方大石散布,高约3米,
长阔5~6米,上平如削,高低方圆不一,石色与壁同,光彩耀目,如锦似绣,神话传
说中八仙过海时曾在此休息过,得名“八仙墩”。此处巨浪排空,状如鼎沸,怒涛撞
壁,声若惊雷,山摇摇欲动,岩岌岌欲倾,扣人心弦,惊险万分,在崂山十二景中称
“海峤仙墩”。明高弘图《劳山九游记》中,誉为崂山“第一奇、第一丽”之景观。
即墨文人周思旋诗曰: “五色错仙墩,女娲遗石存。云浮蒸海色,涛怒啮山根。应有
鱼龙啸,但闻风水香,渔樵闲话久,来往自朝昏。”
【张仙塔】 张仙塔在崂山头东坡,削壁悬空,岩石层叠似塔,故名。塔南北各
一,南塔紧贴南崖向东探首,其旁石缝中各有耐冬一株,北为白色,南为红色。张仙
塔下临大海,洪涛澎湃,人不得前,船亦不敢靠近,只能在海中乘船远望。据传说此
塔为张三丰所建造,耐冬亦为其所栽植。明代黄宗昌《崂山志》记有: “自峰北东下
有石塔在崦,直探海中,人不能至,舟行自下视之,是所谓张仙塔也。”
【晒钱石】 乘船绕过崂山头,然后转向东北去,行不远就会看到海面上露出一
块突兀的平整光滑的巨石。当地传说古代龙王钱库里钱太多,恐怕夏天发霉,经常搬
到此石上来晾晒,故称“晒钱石”。此说虽不足信,但古代却有游人在此偶然拾得古
钱。自晒钱石北行约1.5公里就是试金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