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住 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3&rec=12&run=13

村庄 青岛各地的村庄一般叫“村”、“庄”、“疃”、“屯”,村名多冠姓于
前,如“王戈庄”、“张家村”、“赵疃”、“于家屯”等。亦有以古代卫所名称为
村名的,如浮山所、灵山卫等。
青岛所辖的村庄,房屋多相毗连,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对户而居,只隔一街,
村庄内的道路,大的叫“街”,小的叫“巷”、“胡同”等,都有公共水井,房屋的
排列,世代相沿大都座北朝南,所以村中大街多为东西向。

院 青岛各地民居,大部为封闭式院落,院内平面布置,绝大多数地方院墙从正
房山墙向前延伸,围成一个院落,不再设后院墙。围护院子的墙,名为院墙,有草筋
土墙、土坯墙、砖墙、石墙等多种。七八十年代大多数地方采用的是石块砌基础,石
上作腰线砖,砖上再垒土坯,砖石部分扎缝,土坯部分抹马刀灰外墙皮。院墙匕口,
有覆瓦的,也有用石灰抹成半圆形的。
院的进出口是大门,或称“街门”,它是人和物进出的地方,同时也反映住宅的
规模。一般多设在院的中偏左的一面,即座北朝南的东南角。大门的组成部分有门框、
门楣,门楣上设两个或四个“门纂”,门楣上做“门头板”,“门头板”上或作画,
或写吉祥语,下设门坎,门坎两端设石制门枕,坎内部分凿圆凹为“门盏”,门坎外
的部分,平常人家雕为方形,称作“门墩”,富家大户或雕为“石鼓”或雕为石狮,
以作装饰。大门一般漆为黑色.取森严避邪的蒽思。大门门扇上都旋用门环,多铁制,
少有铜制,有的还饰有各式花纹,左侧门环连着门内面的“门划”,可转动开关。还
有的在门楣上装扣鼻,在门扇上装链环以备锁门之用,称为“门扣”或 “吊鼻”。
门内面除设“门划”之外,另设门栓。关门后加横杠,称为“腰杠”,竖木抵门,则
称为“顶门杠”。
院中各种房和其他设施安排,虽不尽相同,但大致相近。曾流行的是四合院或略
变四合院形式,不设西厢房,而在院西侧建猪圈,圈一端连厕所。院中铺地,有用石
板的,有用砖的,近海地方有用鹅卵石的,也有造水泥地面的,有只铺通各屋及大门
角道的,也有全铺的。院中的排水沟,有明有暗,统称为“阳沟”。80年代流行正房
前一方院。
照壁 又称“影壁”,设在大门之内迎门处,有的单独建筑,有的镶在厢房的山
墙上,以使门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照壁一般分基座与壁身两部分,壁身多正方形,
四周用砖雕装饰,中间或作画,或书“福,,等字。80年代兴镶瓷砖画或瓷砖大“福”
字。
房 青岛地区农村建国前及建国初期居民多为平房和用麦秸草等披屋顶的起脊草
房。平房结构一般有墙体、梓子、基础、地面、屋顶、门窗及内外装修等等。乡间的
房屋,因建筑材料(特别是屋顶材料)、建筑方式、用途等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
风貌和名称。
瓦房 建国前,乡间只有资财丰厚的人家才造得起瓦房。建国后,无论贫富,绝
大多数都建成瓦房。 瓦房所用的瓦常见的有三种: 一种是喋瓦,俗称“小青瓦”、
“小瓦”;第二种是平瓦,一般称为“大瓦”或“洋瓦”。第三种是脊瓦,半筒形,
多用于屋脊。
泥平顶房 不仅可在屋顶上凉晒粮食、衣物,暑期亦可露宿乘凉。
室 青岛农家居室,都以正房为主,正房一般为三间半,分灶间、东间、西间、
里间(套间)。
灶间 又名“进间”,东西各有锅台,铁锅依家庭人口 多少分别用五人锅、八
人锅不等。锅台上方设搁板,在这 里供灶杩。搁板下壁上有一方形小洞,叫做“灯
窝子”,置 灯此处,灶间与东(西)间可共用一灯。灶问因做饭蒸气上腾,一般不做
天棚,因此常有燕子到梁上筑巢。家有燕子到,主人视为喜兆,不仅多加保护,而且
必想方设法将 其留住。灶间东西两壁,各于正中开门,分别通东间、西间。一般是
公婆住东间,儿与儿媳住西间。
东间 室顶一般有棚。 有做木板棚的, 在上面储放物品,称为“搁棚”。没有
“搁棚” 的一般要做天棚,俗称为 “顶棚”、“仰棚”,用高粱秸扎框架,用纸糊
成,因此又称此为“扎仰棚”或“糊仰棚”。糊仰棚有专用花纸?又常在四角或四周,
中心剪纸作装饰。除仰棚外,东间盘有一炕。自房门框南侧起,东西用砖(或土坯)筑
一固定矮墙,高二尺多,称为“炕墙子”,于“炕墙子”中间下方开一小洞,备严冬
时填柴烧炕,名为“炕洞门”。同时西壁下方有洞通灶间锅底,灶间烧火做饭,亦可
暖炕。铺炕用长麦秸草,草上铺席。席有苇席与高粱秸篾席,通常为原色.家有新婚
喜厌事则用红篾席。炕近灶的一边叫“炕头”,东壁之下叫“炕腚”。炕为寝卧之所,
但也是妇女做针线、接待客人、一家人吃饭的地方。
里间(套间) 又称“里屋家”、“半间子”,也有房门,一般作为收藏旧物的地
方。家庭人口多时,也可盘炕住人。
西间 格局一般与东间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