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3&rec=1&run=13

青岛地区是东夷族的发祥地,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尚习俗。经与中原文化融合,特别
是近代五方杂居,又兼收并蓄了外来文化,使之风尚习俗特点更加明显,内涵更为丰富。
青岛市区与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崂山、黄岛七县(市) 、区的风俗,
在传统观念上无很大差异,但在具体习俗上则有所不同,城市与农村的区别更为明显。
特别是农村,旧的传统习俗仍较流行。
青岛的村落是按照自然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同而分别为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村、
以林牧为主业的山村、以渔业为主的渔村, 还有一些半农半渔、半农半林、半农半牧
和半农半工的村庄等,民风民俗丰富多彩。
青岛地区的家族, 古时为九族制。丧服制的“五服”是其重要标志。按“五服”
制确立的由本人高祖至本人玄孙之间九代血亲系统,以出不出“五服”来论亲族远近。
“五服”之内为本家,然后才推而及之同宗同姓。其家族类型,分为按世代不同辈分划
分和按婚姻关系划分的两种类型。按世代组成的家族,有夫妇一代家族,有双亲子女两
代家庭、祖孙三代家族、四世同堂及五世同堂家族等。按婚姻构成的家族, 有单一家
族和复合家族两种。建国前, 多崇尚五世同堂,家大业大。建国后,提倡男女平等、家
庭成员平等,专制的家长制渐被民主家政所代替。
青岛市城乡传统节俗, 最具代表性的是春节。同时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腊
八、过小年(腊月二十三) 等农历节俗,也是遍及城乡的重要传统节日。公历节俗如元
旦、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 是建国后在青岛市区和所辖县城逐渐盛行起来的。其中
国庆节尤为隆重。
青岛地区的婚育丧风俗,建国前儿女婚姻大都要父母包办,并要经过说亲、定婚、
送日子、送嫁妆、铺房、迎娶、拜堂合卺等步骤来完成婚姻大事。同时讲求门第与财
产、年龄与属相,都应相当、相合。另外还俗定同姓不婚等。育俗倍受重视,从怀孕得
喜到降生添喜以及坐月子、“过百岁”等习俗繁多。在丧俗中,鬼魂与迷信贯穿始终。
建国后,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实行计划生育,以火化代替土葬。至80年代,由于传统观
念的束缚,有些旧俗仍在不同程度地流行。
青岛地区农村, 衣食住行自古民风纯朴。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进行过多次变
革, 特别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地区城乡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吸
收了许多外来的习俗。食俗, 面粉成了主粮,而市区食大米者越来越多。衣俗,城乡男
子多以西服代替70年代的中山服;女子服饰城乡之间已很接近,也多属西式服饰。住俗,
以瓦房代替了茅草房,并向楼房发展。行俗,在建国前和建国初期以马车、独轮车为主,
60~70年代多为自行车,80年代以后汽车、摩托车最为普遍,甚至农民也可乘飞机远行。
生产贸易亦自成风俗。建国前, 以庙会、集市和渔民出海祭海神风俗最为典型。
建国后特别在改革开放之后, 生产贸易中的风俗在观念上已有所不同。随着市场经济
的发展,形成了新的风俗。
青岛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平度与胶南的年画和莱西的剪纸等最具
代表性。建国后有的年画还被国家收为珍品和流传到国外; 茂腔、柳腔和吕剧以及胶
州秧歌等戏舞最受青岛地区城乡人民的青睐; 踩高跷、跑旱船、跑驴、龙灯、狮舞等
也十分兴盛。在民间游艺中,还有许多传统的儿童游戏和欧洲的儿童游戏,有的仍在市
区和农村中盛行。
建国前,青岛地区特别在农村,人们日常崇拜的一些动物、植物及其他自然物或人
工物均被视为“灵物”,长期被一些巫婆、神汉、相士及算命先生所利用,还借助“法
术”欺骗和愚弄人民, 使之深受其害。建国后这些丑俗陋习已在城乡各地受到抵制或
禁止。
青岛地区的城乡人民群众,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尊老爱幼、行善济贫、
架桥铺路等;但同时也沿袭了一些封建迷信的道德观念与陋俗,严重地束缚了人民的思
想,阻碍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了一切旧的制度,
大树了社会主义新风,特别是60年代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后,见义勇为、舍己
救人、拾金不昧和社会义举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尊老爱幼的美德继续发扬光大;“五
好家庭”遍及城乡。80年代在全市普遍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使人们的思
想观念不断更新,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优良传统和习俗在青岛城乡得到了进一步
的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