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2&rec=61&run=13

坐落于崂山东麓, 依山面海,风景秀丽,是崂山规模最大的佛寺。华严寺原是即墨
城“准提庵”之下院,原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1931年沈鸿烈任青岛市市
长时赠匾,始称“华严寺”,属禅宗的临济派。
华严寺是明崇祯监察御史黄宗昌罢归后出资筹建的,后毁于兵乱。后世之华严寺,
是清顺治九年(1652年) 黄宗昌之子黄坦继父志施捐出资,由即墨准提庵和尚慈沾鸠工
建成大殿,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增建了前楼,历经30余年始全部竣工。华严寺占地
面积约4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 500平方米。清乾隆年间,后殿及客房、祖堂遭火灾
焚毁殆尽,和尚源洽乃赴江南募化重修。“文化大革命”前夕,华严寺建筑有:正殿3间,
后殿3间,前后东西配殿共16间,藏经阁3间,阁右旁为弥陀阁3间,右楼房6间,僧舍16间,
客堂5间。山门外右旁有塔院,前有斋堂3间,放生池1个,塔院内有1座七级砖塔,系华严
寺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师的藏骨塔; 与砖塔相对的是1座石塔,系第二代住持善和的藏骨
塔。相传善和是农民起义领袖于七。栖霞县反清义士于七起义失败后, 潜来崂山华严
寺, 得到慈沾大师的掩护。慈沾用沸水给于七毁面,伪装麻疯僧人,瞒过清兵搜捕。而
后于七拜慈沾为师,皈依佛门,法名“善和”。慈沾死后,善和为华严寺第二代住持,康
熙十一年(1672年)病故。
华严寺系私建庙宇,民国时期,庙上时有驻军。1935年由沈鸿烈倡议组成“释道联
合会”,由华严寺、太清宫、明道观、白云洞等11个寺观道长、住持组成,莲桥任会长。
任务是处理各寺庙一切事宜,研究各庙教务及加强联系,并处理与村民之纠纷。抗日战
争爆发后, 国民党青岛保安队于1937年将该会改组,名“释道研究会”,华严寺和尚法
舟任副会长,不久即改任会长。
青岛解放后, 华严寺由知客圣鏟当家,1951年因反革命罪被捕判刑,遂由仁义和尚
当家,1958年改由仁祯和尚当家。“文化大革命”中,华严寺所有殿堂、配房遭到严重
破坏。 1982年12月, 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华严寺列为青岛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秋, 青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将该寺修复。修复后的华严寺仍由青岛市文物管理
委员会负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