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2&rec=49&run=13

亦称“上宫”, 位于崂山东南麓,地处深山,环境幽静。上清宫属全真道龙门派道
观, 创建于宋初,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至宋末已废圮。
元大德元年(1297年),道教全真派第三代道士“通玄弘教洞微大师”李志明,披荆斩棘,
重修了上清宫。承务郎朱鸞于元延四年(1317年) 所撰的《重修上清宫记》,碑文详
细记载了此事。邱长春、孙紫阳真人均曾在此修行讲道。清光绪年间被山洪冲毁一次,
后逐步修复。建国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于1956年拨款修缮。
上清宫分前后2进庭院和偏院, 呈长方形,殿宇、道舍28间,占地面积约1 000平方
米。前殿祀三清, 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祀三官和七真(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
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 ,原有木雕神像极为精美,已不存。前院门内有两株粗
大的银杏树,东、西各一株,苍劲古朴,树围近5米。东株老干已空,环生七蘖,其中两蘖
已可合抱。树顶横出的粗枝上有3个乳状树瘤, 极为罕见。在青岛的古银杏树中,堪称
“银杏之尊”。明末汪有恒的《游崂山记》说, 这两株银杏“宋初至今弥茂”, 称为
“仙树”(其中东边一株于1988年被烧毁)。大殿以东的偏院有一巨石,名“道山石”,
石下有小洞,旁镌“道山”二字;石背刻有上清宫的土地亩数等。与道山石斜对的石崮
上镌邱处机《青玉案》词一首,词前有序“长春真人于大安己巳年(1209年)胶西醮罢,
道众邀请来游此山, 至南天门,命黄×士奏空洞步虚,乃填词一首名曰《青玉案》”。
以后又作诗十首, 刻在宫外西北角的鳌山石。鳌山石形如圆丘,横镌“鳌山上清宫”,
直刻“长春真人作诗十首”及十首诗之全文。其中“陕右名山华岳稀, 江南尤物九华
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尽不知”。对崂山的评价甚高。此处有名泉“圣水泉”,
泉水南去汇入龙潭瀑,名“圣水河”。宫西和宫前各有小石板桥一座,分别称“朝真”、
“迎仙”。宫南不远处有邱长春的衣冠冢,“文化大革命”中被掘开,长方形石墓遗址
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清宫神像被砸,道士被遣送农村,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
80年代, 上清宫房屋建筑面积有390平方米。1982年12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将上清宫列
为青岛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