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节育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rec=68&run=13

青岛市的节育工作开展较早,始于50年代。当时工作重点是避孕,主要是使用避
孕套、阴道隔膜等药具达到避孕节育目的。各级综合性医院的妇外科医务人员和各级
妇幼保健部门的人员进行了计划生育的社会宣传、咨询服务、技术指导和节育手术。
1958年初,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始推行塑料节育环避孕方法。并在妇幼保健院、市
立医院、台东医院、青纺医院进行了推广。同时,应群众的要求,开展了输精管结扎
工作。1959~1962年,由于妇女生育能力减退,节育工作处于自然停止状态。1963年,
在全市出现生育高峰的情况下,青岛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
划生育的指示》精神,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成立了青岛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小组,
大力开展科学避孕。在全市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通过到外地学习、举办短期节育技
术培训班、组织有经验的大夫到技术条件较差的单位巡回指导和手术示范等方式,提
高全市节育技术水平。并通过抓典型,选择不同类型的人做节育手术进行宣传,消除
了一些群众的顾虑,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主动接受节育措施的人大量增加,1963年比
1962年放环避孕人数增加了34倍。1964年初,根据卫生部制定的节育手术常规,制定
了全市节育操作常规,全市能做计划生育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女性绝育术和
男性绝育术四项手术的技术人员达155人,到1965年底发展到316人。这支队伍的发展,
使青岛市计划生育手术量大幅度上升。 1965年,全市做绝育手术86336例,是1964年
(28684例)的3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节育技术机构陷于瘫痪状态,节育
技术工作跌人低潮。
70年代初,节育技术工作又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节育工作全面展开。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节育技术工作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加强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依据
国家颁布的《节育手术常规》,青岛市开始狠抓节育手术工作的质量,同时加强科研
工作,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手术操作做到“稳、准、轻、细”,把手术事故降到最低
限度。
80年代,逐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室,其主要任务是宣传
计划生育,提供节育技术、药具服务,组织干部培训。1987年,提出了加强服务站室
管理、开展好节育技术服务、提高节育有效率的要求。并采取措施加强了节育技术队
伍建设,对基层技术人员实行一培训、二取证、三上岗的做法。各级服务站室积极开
展各种节育技术工作,并为育龄妇女提供透检、孕情跟踪等服务,为计划生育工作的
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88年,在山东省计生委的指导下,对四项手术进行了规范化
表演和专家授课,统一了节育手术的操作标准。1990年,全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做节育
手术65769例,占同期全市节育手术总数的40.78%。
节育技术研究机构 青岛市从事节育技术研究的机构除青岛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所外,还有市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市立医院、青岛医学院等。到1990年,全市已
建立起男性、女性计划生育研究室和优生遗传实验室近10个。
节育技术研究项目
输精管结扎手术 50年代,主要经阴囊大切口结扎输精管缝合。60年代学习曹县
经验,采用针头固法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方法,颇受群众欢迎。1963~1965年,青岛市
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各医院纷纷进行切口部位、大小、缝合等方面的
探讨。1978年,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始推行直视钳穿输精管结扎术,
至此,其他男性输精管结扎手术不再使用。
输卵管结扎手术 50年代,输卵管结扎多采用腰麻、骶麻腹部小切口双侧结扎手
术。60年代,采用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腹部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1965年起,青岛
市开始统一采用输卵管轴心包埋法。1979年,青岛市台西医院用自制复方苯酚胶浆插
管法注药输卵管技术,总成功率达88.47%。80年代末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青
岛市开始使用“粘堵术”、“银夹术”和皮下埋植等技术。
宫内节育器 1958年,青岛市引进不锈钢金属单环宫内节育器。1979年,青岛
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医用硅橡胶嵌铜宫内节育器的研制,成功率为93.36%,1983
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983年,市计划生育科研所等单位进行了硅橡胶铜粉宫内节育
器的研制,继续存放率为82%,1985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青
岛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市立医院、青岛医学院附属
医院参加了全国攻关课题的科研工作, 研究内容包括放置金属“0”型宫内节育器后
的宫腔形态研究、三种国产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比较性研究、六种时期 (产时、剖宫产
时、中引后、产后、钳刮后、经后)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和副反应观察,宫内
节育器出血副反应药物预防和治疗,宫内节育器子宫血机制研究,十二省市农村育龄
妇女宫内节育器(金属单环)使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等。为降低脱环率,提高继用率和
减少放环后的并发症, 1982年进行了宫内节育器放取钳的研制,1986年进行了应用B
超探讨金属单环带器妊娠原因分析,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
人工流产术 60年代前, 早期妊娠终止大多采用刮宫术。1963年9月,青岛市使
用电气吸引器施行人工流产试验成功,随后设计生产了手提式和脚踏式吸引器。1965
年6月,青岛市推广负压瓶吸引器施行人工流产。1973年,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试用1
‰雷佛奴尔引产获得成功。
获奖成果 自开展计划生育科研工作至1990年,全市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1983
年,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等单位进行了硅橡胶铜粉宫内节育器的研制,继续有效率
为82%,1985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1984年,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进行宫内节育器
放取钳的研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1986年,青岛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进行的应用
B超探讨金属单环带器妊娠原因分析研究, 提高了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获国家计生
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6年,青岛市妇幼保健院参加的三种国产宫内节育器的l临床
比较性研究,市人民医院、市立医院和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参加的六种 (产时、剖
宫产时、中引后、产后、钳刮后、经后) 时期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和副反应观
察研究。其中,获国家计生委“六五”计划生育委级科技攻关成果二等奖52项、三等
奖32项。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人类精子库的建立、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1987年获山
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胶南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单位完成的“8602”优生保健雾化剂
研制及效果观察,198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状。
避孕药具的推广应用与管理 青岛市自1954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中国医药公司经营
推广避孕药具,当时以外用药具为主,主要有避孕套、子宫帽、避孕膏、阴道隔膜、
避孕栓等避孕药具。1958年,普遍推广使用金属单环,并引进日本产塑料节育环,在
市内几个医院进行了试验。1967年,口服避孕药开始引进,当时以短效口服避孕药为
主,主要有避孕片1号、2号,短效18甲烘雌酊片和复方18甲短效口服避孕药片。1975
年初,青岛市开始进行复方18甲长效口服避孕药临床观察,1977年lo月开始推广应用。
这时还引进了长效口服避孕药 (针) , 有长效避孕针1号、18甲长效口服避孕药等。
1978年6月, 外用避孕药膜开始在青岛市应用推广,由于使用方便,有效率高,很受
群众欢迎。避孕套是外用避孕工具中使用时间最长,用量最大的一种,各生产厂家随
着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需要对避孕套品种不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1984年后,引进
螺旋、颗粒等型的避孕套。在此期间开始试用探亲避孕药,主要有天津探亲速效丸和
53号探亲抗孕片。同时对男用口服避孕药甲酸棉酚进行了试点。80年代陆续引进18甲
速效口服避孕药片、复方18甲短效口服避孕滴丸、口服避孕片。号,口服避孕药。号、
1号、2号。还引进了甲地孕酮片(即探亲避孕片1号)。
避孕药具的供货方式,50年代是医药商业部门计划收购,在系统内原价调拨销售。
1958年, 全市有包括药房、百货店、供销社在内的154个销售点。再加上全市的医疗
保健单位,在全市形成了庞大的供应网络。由于当时的计划生育宣传深度、广度不够,
所以销量有限。为了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1970年,青岛市根据上级指示,对几
种常用的口服避孕药实行免费供应。1974年又对所有避孕药具实行免费供应。主要由
各国营药店供应,部分百货商店设避孕药具专柜,计划生育部门免费逐级下发,直至
基层干部和宣传员把避孕药具送到群众手中,这种供应方法一直延续到1980年,这种
方法影响了经营部门的积极性,也影响了避孕药具效益的发挥。80年代,代销方式改
为计划生育部门委托医药商业部门代购调拨,医药部门向计划生育部门收取经营管理
办法,使避孕药具的供应趋向合理通畅。1985年,避孕药具实行经费包干,计价调拨,
定量发放。由原来药具的供应、调拨、保管以医药部门为主,改为由计划生育部门单
渠道发放,从而减少了避孕药具供应环节,进一步提高了避孕药具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85年1月, 青岛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医药公司进行了避孕药具的交接,接着青岛市
及所属六县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相继成立; 各区均设药具管理工作人员。1985年6月
开始,供货方式变为“在按系统有计划免费供应的同时,在市内药店或商店设立零售
供应点”的双轨制供应办法。1985年,青岛市有零售点12个,到1986年底共设有零售
点36个。此后,所属六县和黄岛区及所属乡镇相继开设了零售点,从而形成了避孕药
具完整的供应体系。避孕药具供应种类也由50年代的5种发展到18个品种30个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