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机械变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rec=41&run=13

青岛建置后,人口机械变动不断增长。1931年,迁入44044人,迁出34495人,增
9549人;1932年,迁入68733人,迁出47601人,增21132人;1939年,迁入95678人,
迁出17755人, 增77923人; 1946年, 迁入258251人,迁出88116人,增170135人;
1947年,迁入90912人,迁出49228人,增41684人。
1948年起,由于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青岛国民党军政要员和家属纷纷南迁,
一批工厂企业的员工亦被挟持迁移, 使青岛人口大为减少。特别是1949年2月,青岛
市区157332户、 867001人 (男473821人、 女393180人) 。 其中,市南区27073户、
206335人 (男114987人、 女91348人) ,市北区29559户、174955人 (男99376人、女
75579人) , 台西区6661户、44832人 (男24824人、女20008人) ,台东区22117户、
121145人(男67855人、女53290人),四沧区33251户、168284人(男86647人、女81637
人) ,李村区13458户、73717人(男37982人、女35735人),浮山区15214户、77733人
(男42150人、女35583人)。
1949年9月,全市人口统计减为141932户、685263人(男367569人、女317694人)。
1949年9月和1949年2月相比,减少15400户、181738人。
青岛解放后,户口迁移变更分为三个时期,即户口自由迁移时期、控制户口迁移
时期和半开放时期。
户口自由迁移时期(1949~1957年),也是户口迁移量持续增长时期,其特点是政
府实行自由迁移政策,允许城乡居民在城乡之间或城镇之间随意迁移,一般不受限制。
1949年、1950年明显迁出大于迁入,有的被遣返,有的因不明政策流亡海外,有的到
农村或其他地方投亲靠友,致使人口大幅度下降。到1953年,迁出大于迁入的现象有
所好转,新建、扩建的工厂招收工人,大量的农民向城市迁移,妻投夫、父投子、子
投父的“三投靠”增多。其间,共迁入1296574人,迁出1289114人,净增7460人。
控制户口迁移时期(1958~1978年),这个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受到严格控制,
均为行政调动为主的迁移。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大跃进”吸收大量农村劳力
和三年自然灾害,城市劳动适龄人口过剩,人民政府开始控制城市人口规模。1958年
1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
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
入的证明, 向常住址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1960年8月起,根据中共山
东省委指示,“严格控制由农村流人城市的人口,并动员一部分城市人口下乡生产”,
户口迁移受到计划体制严格控制。1961~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青岛市工厂企业精简
职工,压缩城市户口,城市人口大幅度地迁往农村。“文化大革命”初期,大批知识
青年上山下乡和支援边疆,机关干部和职工迁居农村下放劳动,大批所谓“黑五类”
(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被遣返等,均表现为迁出大于迁入。
1972年开始,由于招收新职工、录取学生、农村投靠城市职工亲属迁入、安置部队干
部家属、知识青年返城等,改变了人口迁出大于迁入的局面,人口迁入逐年上升。尽
管如此,由于1958~1971年迁出人口量大,所以1958~1978年总迁出人口仍大于迁入
人口。此期间,人口迁入599516人,迁出745516人,减少了14600人。
户口半开放时期(1979~1990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推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农业内部结
构的进一步调整,使农村释放出大量富裕劳动力到城镇务工经商,自发迁移大量增加。
除城镇人口实行严格控制外,对若干特殊“农转非’’问题在政策上开了“口子”,
先后解决一批科技骨干、煤矿井下职工、三线艰苦地区职工的农村家属迁入城市落户,
部分边防、海防军官农村家属亦转为城市户口。征地“农转非”,民办教师和“赤脚
医生”农转非,城市“农转非,,的控制指标从1.5‰改为2‰;外商投资户口、蓝印
户口等等政策的出台,还有上山下乡的城市知识青年返城落户、落实政策等等一系列
的户口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封闭、半封闭的人口分布局面,使
人口迁移与流动日益增多,计划迁移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一时期迁人大于迁出,频率
高、幅度大,共迁入330551人,迁出136970人,净增193581人。
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至
青岛的暂住人口成为城市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59年, 至青岛市的暂住人口
(不含旅店业)共计58556人。其中,探亲访友41039人,治病9349人,学生补课、度假
的5206人, 办私事823人,文艺演出732人,公干220人,临时工108人,旅行142人,
谋求职业65人,家庭雇用44人,无业摊贩4人,其他824人。探亲访友、治病、度假等
占97.7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暂住人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迅猛增长。
1987年,青岛市的暂住人口182015人,1989年暂住人口增到194466人。暂住人口的成
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9年的暂住人口中,建筑队、施工队人员36500人,个体
经商者29534人,办服务行业及其他的86546人,三者共计152580人,占暂住人口78.
46%。
特别是青岛对外交往日益增多,国内外的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加速了人口的大流
动,使流动人口迅猛增加。接待国内游客由1984年305万人次,发展到1988年的502万
人次;1990年海外旅游者亦达7201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