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rec=29&run=13

青岛解放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低于山东省水平。1945~1949年,平均预期寿命
才35岁左右。
青岛解放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提高。50年代人口平均死亡率为14.24
‰,人均寿命约为60岁;60年代人口死亡率降为12.81‰,人均寿命约61岁;70年代
人口死亡率降为6.78‰,人均寿命约65岁;1982年人口死亡率为6.07‰,人均寿命
提高到68.79岁。1989年人口死亡率为6.58‰,人均寿命提高到了70.79岁。其中,
男性平均寿命为68.6岁, 女性平均寿命为72.98岁;与50年代比较,全市人口平均
寿命增加了10.79岁,男、女性平均寿命分别增加了12岁和10.2岁;与60年代比较,
全市人口寿命增加了9.18岁, 男、女性平均寿命分别增加了7岁和9岁;与1982年第
三次人口普查时比较,全市人口平均寿命增加了2岁,男、女性平均寿命分别增加了3
岁和2.38岁。 人均寿命提高, 百岁老人也大幅度增加, 1982年有百岁老人13人,
1990年增加到32人。
1990年,青岛市人口平均寿命达到70.79岁,比全国平均寿命68.5岁高2.29岁,
接近世界长寿国72岁以上的水平。
市区人口平均寿命大大高于全市水平。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青岛市市
区人口平均寿命为74.96岁。其中,男性平均寿命为71.04岁,女性平均寿命为76.
08岁,市区人口平均寿命比全市人口平均寿命高2.98岁,男、女性平均寿命分别高2
.44岁和3.1岁。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中年龄结构由年轻型、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的过程,亦是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青岛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是:70年代末期以
前为年轻型,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为成年型,并已明显趋向老化。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 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1953年为3.44%,1964年上升到4.5%,1982
年上升为9.27%,到1987年已上升为10.11%,按国内标准(10%) 即已进入老龄化
城市; 再从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看:1953年仅占1.49%,1964年上
升为2.57%,1982年上升为6.12%,1987年达到了7%,按国际标准(7%)也达到了
人口老龄化的城市标准, 先全国15年、全省8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的行列。1990年
第四次人口普查时,青岛市60岁和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是10.98
%和7.21%,60岁年龄组高于北京(10.27%) 、天津(10.21%)等各大城市,仅低
于上海(13.96%) 。80岁以上高龄人口在不断增多,1982年44282人,1990年增加为
71411人。 在老年人口增长的同时, 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则在逐年下降,
1964年0~14岁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4.89%, 1982年下降为28.25%,1990
年下降为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