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族构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6&rec=20&run=13

青岛人口中除汉族外,有满族、回族、朝鲜族、壮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属少
数民族散杂居地区。1891年青岛建置后,随着青岛工商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即陆续到
青岛谋生,最先到青岛的是满族人和回族人,其他少数民族则随其后。1953年,青岛
市内五区有汉族636628人, 少数民族9个,即满族、蒙古族、回族、苗族、藏族、维
吾尔族、高山族、纳西族、俄罗斯族,加上其他未识别民族和外国人加人中国籍者,
共计3536人。1964年,汉族906910人,少数民族增加了朝鲜族、锡伯族、白族、瑶族、
土家族、达斡尔族,减少了藏族、高山族、纳西族和俄罗斯族,共11个,共计5695人。
此后因工作调动、 部队转业或学校分配陆续迁入青岛的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多, 到
1982年人口普查时, 青岛市内六区 (市南、 市北、台东、四方、沧口、黄岛) 汉族
1173872人,少数民族增加了藏族、高山族、纳西族、俄罗斯族、侗族、彝族、壮族、
布依族、畲族和毛难族,共21个,人口6086人;1990年;少数民族增加了傣族、水族、
哈尼族、佤族、土族、仫佬族、羌族,共28个,人口7869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散居
在市区,部分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集中,如满族主要分布于沧口区,回族主要分布于
四方区。
满族 19世纪末清政府设防胶澳后,满族官员开始来往于青岛,满民大量迁徙青
岛则始于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清朝遗老遗少即至青岛寄居从业。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日商在青岛开办的许多纺织工厂需要大量的女工劳动
力,日本人因满族妇女不缠足,视为最廉价的劳动力,先后多次去青州北城 (清朝在
山东设的旗城) 从满民中招工。经济无着、生活无源的满民陆续被招至青岛做“养成
工”(所招工人人厂后,只供食宿,不发补贴,养成期满由厂方雇用,中途离、退者,
厂方向担保人索取“养成费”) 。铃木丝织厂(现青岛丝织厂)招“养成工”为最早,
大康纱厂(现青岛国棉一厂) 、钟渊纱厂(现青岛国棉六厂)、大英烟草公司(现青岛卷
烟厂) 、四方工厂(现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为最多。这些纱厂所招“养成工”,70%以
上为童工,年龄最小的仅11岁。20年代末,时任四方工厂副厂长的唐恩良 (青州北城
旗人)回青州带出一批满民至青岛做工。
北洋政府收回青岛时,从北京京师警察厅的警士中挑选一批男性警士至青岛当警
察,其中不少人是满民。同时还在青州北城满民男性青年中招募了近百人当学警,先
在潍县(现潍坊市) 坊子警察训练所进行训练,于1922年12月9日奉命至青岛。1930年
春, 又派员赴北京招募学警200人,其中大部分也是满民男性青年。青岛解放前,青
岛消防队有70多人,其中近50人为青州北城至青岛的满民。在先期至青岛的满民有了
落脚之地以后,其兄弟姐妹和亲戚朋友,至青岛投奔者逐渐多了起来。移住他乡的满
民,也纷纷辗转至青岛。有的同一家庭的主要亲戚全部在青岛,有的一个家庭10多人
同在一个行业工作。
青岛解放后,青岛满民人口大量增加,除正常人口繁衍外,主要是大专院校毕业
分配,军队复员、转业和家属随军,以及工作单位搬迁、集体调入等。1953年,有满
民2554人,1964年有满民4187人,1982年有满民4019人。1988年,市南区文登路管区
内有满民52人,其中部队转业及其家属即有14人,建国后毕业分配及工作调动至青岛
的满民32人。
在久居青岛的满民中,中年以下的,除建国后部队转业、毕业分配和工作调动至
青岛外,均为青岛出生。据1988年对沧口区300名满民的调查,青岛出生的就有206人,
占68.7%。1990年全市满民达4691人。
回族 青岛建置后, 随着胶济铁路的建成通车,工商业的逐渐发展,鲁西南、
鲁西北地区以及京、津等地的回民陆续到青岛谋生。何连会、何连登兄弟二人 (山东
东平人) 是最早到青岛的回民,1928年即到青岛经营土产杂品。1929年,马福祥任青
岛市长,其随员多为回民。当时,中山路南端有一座绿色木质楼房,其住户多为马之
部下,有回民楼之称。1937年,刘尊五(山东济宁人)至青岛经营胶州盐业,曾有一部
分回民随其到青岛当盐警。同年,北京人沙雨辰、金宝和等至青岛开设怡和商行 (后
改为雨辰 商行) 、义和号及北京商行。1945年,陈德忠、来文长等至青岛开设摊点
经营古玩、首饰及工艺品。此外,还有一部分回民在青岛铁路、纺织、卷烟以及学校、
医院等行业谋 生。青岛解放后,青岛的回民大量增加,主要是复员、转业军人及其
家属, 大专院校毕业分配至青岛的学生等。1953 年有回民906人,1964年1323人,
1982年1646人,到1990年达2096人。
蒙古族 蒙古族人徙居青岛始于1904年蒙古族少年脱希奎至青岛学徒当炊事员。
1918年,又有蒙古族青年富 布真等人由北京至青岛谋生。1929年前后在青岛谋生的
蒙古族人共12人(均为北京原八旗兵丁)。他们到青岛后,多数当工人,个别当了职员。
后来他们又将其家眷先后迁至 青岛,其人数增加到35人。此外,1930年青岛市警察
局曾 派人两次去北京招收警察200余人,其中不少是蒙古族男 性青年。
青岛解放后,随着人员调动、军队复员、转业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及人口的自
然增长,1953年蒙古族人口增至51人,1964年80人,1982年117人,1990年214人。
壮族 壮族人徙居青岛的时间较晚,解放前人数很少。青岛解放后,青岛的壮民
迅速增加,最初几年主要是复员、转业军人及其家属,其次是因工作调到青岛安家的
工人、干部及其家属,再次是大专院校毕业分配至青岛的学生。1982年壮族人口54人,
1990年增到220人。
朝鲜族 青岛解放初期由部队转业至青岛的李硕浩、朴正太等15人,是最早徙居
青岛的朝鲜族人。此后,各大专院校分配至青岛的朝鲜族学生有27人,他们大部分在
科技、教育、卫生、外贸等系统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人才流动,又有
朝鲜族人调入青岛。同时,由于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朝鲜族知识分子夫妻长
期分居的情况得到了解决;另外,随军家属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先后有43名朝鲜族
人调至青岛。1964年朝鲜族人有52人,1982年83人,1990年487人。
苗族 徙居青岛始于建国后。 初时人口很少, 1953年、1 964年市区只有1人,
1982年3人。80年代,云南等地的苗族青年妇女大量迁入莱西、崂山等县(市) 、区务
农;80年代末,主要由部队转业和工作调动迁居青岛,多居于市区。到1990年,有苗
族人口79人。
白族 徙居青岛始于建国后,主要分布于市南、台东、四方、崂山、黄岛区,主
要是部队转业的军人、工作调动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分配的学生。1964
年有白族人口5人,1982年11人,1990年1 6人。
瑶族 徙居青岛始于建国后,主要分布于市南、四方区,主要是工作调动的工人
和工程技术人员。1964年青岛市区有瑶族人口4人,1982年6人,1990年15人。
土家族 徙居青岛始于建国后,主要分布于市南、市北、台东、四方区,主要是
部队转业军人、工作调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分配的学生。1964年市区有土家
族居民1人,1982年12人,1990年20人。
锡伯族 徙居青岛始于建国后,主要分布于市南、市北区,主要是部队转业军人
及其家属和工作调动的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 1964年市区有锡伯族居民8人,1982年
15人,1990年26人。
维吾尔族 徙居青岛始于建国后,主要分布于市南区与市北区,主要是大专院校
分配的学生。1953年市区有维吾尔族居民1人,1964年5人,1982年7人,1990年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