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政府官办及民办报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9&rec=6&run=13

《胶州报》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2月创刊。创办人朱淇,广东人,是民主革命
者。该报对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启蒙作用。这是青岛最早的一家民营周报。
每星期二出版八开书页式八页。社址初在飞芝喜街(现中山路南端右侧),1903年5月迁
至胶州路,先后由德文书局、德华书局、福昌书局承印。报纸只见到1907年,何时终刊
不详。
《青岛日报》 1908年4月由革命党人创办。这是一份宣传民主革命的报纸。
《青岛白话报》 1912年创刊。社长伊筱农,北京人。
《中国青岛报》 1912年创刊。对开八个版, 每周六期。社址在保定路19号。社
长伊筱农。1929年国民党统治青岛时,伊筱农被捕判刑,该报也被关闭。
《胶澳公报》 创刊、终刊日期不详,据1923年《青岛一等邮局事务年报》记载,
该报1923年在青岛邮局登记发行。负责人是淳于树铭。
《胶澳日报》 1923年创刊。日刊, 对开一张。该报除本埠外还向日本、朝鲜及
欧美各国发行,是当时较有影响的一家报纸。社址在直隶路。社长王静一(诸城人),该
报没有明确的宗旨和立场。
《青岛晨报》 1923年创刊。日刊, 对开一张。社长隋石卿(青岛商会会长)。总
编辑胡信之。1924年终刊。
《青岛晚报》 1923年10月12日创刊。四开四版。社址在天津路。终刊不详。
《东海日报》 1923年11月1日创刊。对开一大张。社址在胶州路37号。终刊不
详。
《青岛公民报》 1924年9月10日创刊。日报,对开四版,发行数由几百份,增至一
万份以上。该报馆内设经理、编辑、印刷三部。经理部由董事长(社长) 刘祖乾负责;
印刷部由股东张露枝负责,并由他经营的启新印社承担印报任务;编辑部胡信之任主笔
(总编辑),负责总的编采,并主持报馆的日常工作。段子涵任编辑。《青岛公民报》原
以“提倡实业”为宗旨,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争取下,在青岛工人运动的影响下,该报
敢于运用报纸公开支持工人、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曾全文刊登《共产党宣言》,深得
民心,发行数量剧增,被誉为“工人的喉舌”。1925年的7月26日,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
下令查封青岛公民报馆,《青岛公民报》被迫终刊。
《社会改良报》 创刊、终刊日期不详, 据1924年《青岛一等邮局事务年报》记
载,该报1924年曾在青岛登记发行。负责人是王凤池。
《青岛时报》 1924年9月1日创刊。最初分中文日报和英文日报。经理是山东省
议员梁弼卿。社址在新泰路1号。中文日报最初的总编辑是李春选。高秉坊(又名高春
如)是该报的主要负责人。1927年后(一说是1926年),该报的出版、发行权全归尹朴斋
独立经营。社址迁至兰山路17号。报纸由原来的两大张增为三大张, 销数由每月两三
千份增至五六千份。1935年, 尹朴斋在潍县开办了《青岛时报》潍县版。“七七”事
变后, 青岛的《青岛时报》的一部分也疏散到潍县出版,直至1937年12月初,两地同时
休刊。抗战胜利后,尹朴斋筹备复刊《青岛时报》,于1945年11月10日在堂邑路正式复
刊。该报为对开四版,日销8 000份左右。1948年11月1日,该报参加青岛的“八报联合”
后,社长尹朴斋逃亡台湾。
《平民报》 1925年8月10日创刊, 最初名为《平民白话报》,当时青岛的报纸全
是文言文, 唯有这份报是大众化的通俗白话。社长张乐古(即墨人)。1928年该报改称
《平民报》,并由一张小报改为一张大报。“七七”事变后该报停刊,张乐古逃到大后
方。日本投降后,张乐古又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从重庆飞回青岛,并于1945年10月16日
在安徽路26号复刊《平民报》,重任社长。复刊后的《平民报》,对开一张,日销2 000
份左右。1947年张乐古因贪污案发入狱。于是由其当时任三青团青岛分部主任的弟弟
张晓古出面,就在《平民报》社址的近邻挂出牌子,办了另一张仅一字之差的《大民报》,
并于1947年10月1日正式创刊。他把《平民报》的印刷厂也划归《大民报》,代印《平
民报》,长期一稿两印。张乐古出狱后,自1948年3月16日起,《平民报》与《大民报》
出“联合版”。1948年11月,《平民报》参加了青岛的“八报联合”。
《新鲁日报》 这是1925~1928年张宗昌统治山东期间自己创办的官府机关报,
虽然是在济南发刊的, 但在青岛设有分社,同时还在青岛设了一个“新鲁通讯社”,控
制了青岛所有报馆的新闻报道。张宗昌的参谋长全寿良兼任这两个机构的社长。
《济南日报(青岛版)》 1926年6月创刊。对开四版。社址在山东路160号。
《中华商报》 1926年7月15日创刊。四开四版。每周六期。星期日休刊。社址
在博山路67号。社长马起栋。该报后改名《中华报》,日刊,对开二张,日发行1 600份。
《胶东午报》 1926年创刊。日刊,四开小报,由日本《胶东新报》社代印。社长
王奉之(长清县人)。由于资本不足,条件太差,同年停刊。
《青岛日报》 1926年创刊。日刊, 对开一张,后改为四开四版,发行数百份。社
长冯善亭。社址在冠县路50号。
《正报》 约1926年冬或1927年春创刊。对开,每份一至三张。社长吴炳宸(平度
人) 。社址原在肥城路54号,后迁肥城路17号。日发行数量曾突破10 000份,这是青岛
前所未有的事。1937年12月终刊。
《民国日报》 1929年创刊。这是国民党统治青岛后第一次由市党部创办的机关
报。日销3 500份(1931年)。社址在中山路58号。社长是杨兴勤(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宣
传部长) 。该报是接收了日本《胶东新报》的全部铺垫加以扩充而成的。报纸内容主
要是煽动反共和宣传所谓“三民主义”。该报1932年2月终刊。
《工商新报》 1929年7月5日创刊。原四开四版, 后改出对开一至两张。社址在
太平路4号。日发行800份(1931年)。该报内容主要介绍商业行情及工业动态。创办人
(社长)酆洗元(潍县人)。该报1937年“七七”事变终刊。
《青岛快报》 1929年8月创刊。四开, 不定期,免费送阅。发行数为800份(1931
年)。创办人张道躿(四川人)。终刊时日不详。
《青岛民报》 1930年2月1日创刊。国民党系统的一家报纸。社长王景西 (黄县
人)。1933年进步学生周浩然、郭锡英、姜宏等在该报秘密组织“汽笛”文艺社,主办
《汽笛》副刊。王统照、臧克家、于黑丁、崔巍、龚冰卢等曾在《汽笛》上发表过文
章。1935年7月, 该报辟《避暑录话》周刊,发表老舍、洪深、王统照、吴伯箫、王余
杞、王亚平、李同愈、孟超、赵少侯、刘西蒙、臧克家等人诗文。
《大中日报》 1930年12月创刊。日发行量为1 000份(1931年) 。社址在胶州路
121号。社长胡博泉(河南开封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社长胡博泉被沈鸿烈枪毙,
该报终刊。
《胶济日报》 1931年7月创刊,对开两张,日发行700份(1931)。这是国民党胶济
铁路特别党部创办的机关报。社长谢永存。该报内容着重宣传反共。1937年“七七”
事变后终刊。
《磊报》 1931年7月创刊, 对开一张,三日刊。社长是刘缄三(一说是李青选)。
日发行700份。1933年终刊。
《新青岛报》 1931年8月14日创刊, 四开小报,社址在河南路71号。前身是邹学
藩办的《青岛公报》。社长姚公凯(湖南常德人, 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干事)。1937年12
月底停刊。
《晚报》 1931年9月创刊。日发行量1 000份。终刊不详。
《青风报》 1932年6月创刊。日刊,对开一张。社址在芝罘路。社长王景西。该
报创刊不久即改名为《青岛晨报》。
《青岛晨报》 1932年创刊, 国民党改组派的机关报。其前身为《青风报》。对
开,两大张,社址在芝罘路,社长王景西,副社长杨恩厚。总编辑陈迈千(中共地下党员)。
1936年终刊。
《光华日报》 1933年10月21日创刊,对开两大张。日销500份。该报前身为《中
华商报》(后改名为《中华报》) 。社址在博山路67号。社长马起栋,平度人。1937年
“七七”事变后, 该报停刊。抗战胜利后,该报于1947年7月1日正式复刊,马起栋仍任
社长。1948年该报在青岛“八报联合”前终刊。
《胶澳日报》 1934年创刊。社址在观象一路58号。社长陈无我。1937年12月底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前夕),青岛市所有中国人办的报纸几乎全都停刊,只有《胶澳日
报》在独家经营,并改名为《大东亚报》。成为青岛第一家汉奸报。
《公言报》 1936年创刊。社址在禹城路。社长王子美(即墨人) ,1947年王子美
当选国民党青岛市参议员后,该报终刊。
《民众日报》 1936年12月1日创刊, 四开小报。社址在辽宁路。社长杨恩厚(黄
县人),总编辑杨旭初。1937年“七七”事变后停刊。日本投降后,该报于1946年5月27
日复刊,仍为四开小报。杨恩厚再任社长。1948年3月31日终刊。
《青岛白话报》 1937年8月创刊,社长金慕陶。1937年9月终刊。
《大东亚报》 1937年12月创刊。1937年12月27日以沈鸿烈为市长的市政府撤出
青岛后,原《胶澳日报》社长陈无我将自己的《胶澳日报》改为《大东亚报》(自任社
长),宣传“大东亚共荣圈”。该报只办了15天即被日本占领军勒令停刊。
《青岛公报》 1945年9月15日创刊。始为四开, 后为对开。该报是在接收日本
《大青岛新民报》的基础上创办的。它是国民党青岛市政府的机关报,以反共为宗旨。
社址在中山路6号。日发行量8 000余份。1948年10月31日停办,参加青岛“八报联合”。
《民言报》 1945年10月20日创刊,对开四版。社址在上海路6号。该报是在接收
日本《青岛兴亚新报》的基础上创办的,轮转机印刷。是国民党青岛市党部的机关报,
以反共为宗旨。社长葛覃(莱阳人),经理杨天毅(安丘人),总编辑薛心熔(高密人)。日
销10 000多份。该报1945年11月1日增出英文版《民言报》(主要是给美国在青驻军看)。
1946年7月1日, 又增出《民言晚报》, 日销5 000份。1948年10月31日终刊,参加青岛
“八报联合”。
《军民日报》 1945年12月创刊。对开一张,日发行5 000份。该报系国民党第八
军的机关报。军长李弥兼任报社理事长。社长王晴初(国民党第八军少将副师长)。总
编辑王福春(东北人)。该报采用中央社电稿,后期又增出晚刊。1948年10月31日终刊,
参加青岛“八报联合”。 《狂澜画报》 1945年冬创刊。社长葛焕丰(潍县人)。
出刊不久即自行倒闭。
《扫荡简报》与《民治报》 《扫荡简报》1946年5月1日创刊,对开四版,国民党
海军训练团机关报。同年9月16日,改名《民治报》,日发行2 000份。时出时停。1947
年5月1日改出三日刊,同年12月15日改四开日刊。社址在黄台路35号。社长卢荣(广东
人),总编辑李亚平、黄文。该报于1949年2月22日终刊。
《青岛晚报》 1946年5月2日创刊。四开四版。社址沧口路63号。它是抗战胜利
后青岛出现的第一家晚报。社长郭有光(章丘人) 。该报除登各地新闻、通讯外,副刊
多掌故、打油诗,并常载桃色新闻。1948年10月31日终刊,加入青岛“八报联合”。
《军民晚报》 1946年6月16日创刊。国民党第八军在青岛办的《军民日报》的
晚刊。
《民言晚报》 1946年7月1日创刊。国民党青岛市党部机关报——《民言报》的
晚刊。日刊, 四开四版。日销5 000份,居其他晚报之首。社长是杨天毅。社址在上海
路6号。轮转机印刷。该报于1948年10月31日终刊。
《青报》 1946年9月18日创刊。日出一张半,日发行5000份。社址聊城路116号。
该报前身系姚公凯1931年在青岛创办的《新青岛报》, 后因青岛被日军再次侵占而停
刊。抗战胜利后, 姚公凯来青更名《青报》出刊,并任社长。副社长邢左山,总编辑姓
聂(上海人)。1948年10月31日终刊,参加青岛“八报联合”。
《大中报》 1947年2月9日创刊。四开四版, 三日刊。社址广西路27号。社长王
平野(即墨人)。该报没有参加1948年10月31日的青岛“八报联合”,于1949年5月终刊。
《民报》 1947年3月29日创刊。日刊,四开四版,日发行3 000份。社址聊城路84
号。社长何凤池。他与中统特务王葆仁伙同大革命时期《青岛时报》总编辑王子云之
子王忻民(“国大代表”)一起创办了这份小报。由于有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赵绍坚和
进步人士陈季子、常青、贾刚、郑琏、陈南冰等在里面工作,所以版面比较活跃,受青
年学生的欢迎。1948年10月31日终刊,参加青岛“八报联合”。
《青报晚刊》 1947年3月29日创刊。该报是中统特务姚公凯1946年创办的《青
报》的晚刊。四开四版。社址聊城路116号。
《大民报》 1947年10月1日创刊。对开四版。社址安徽路22号。社长张晓古。
总编辑张牧之。该报于1948年1月5日一度休刊,同年3月16日与《平民报》联合出版。
11月1日又单独出版。青岛解放后,1949年7月9日被勒令停刊。
《胶东民报》 1947年9月3日创刊。四开四版, 三日刊。该报系还乡团编。社址
在保定路5号。
《青岛健报》 1947年10月29日创刊,初定名《工矿日报》,后改名《青岛健报》,
于1948年8月1日正式出版。初出四开小报,不久改出对开大报。该报经济力量较强,自
设电台。 社址辽宁路。总编辑是青岛报界老人李萼。1949年2月曾停刊。1949年4月1
日复刊。该报被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利用进行革命宣传(出过国共和谈八项条件的号外),
4月15日终刊。
《先声报》 1948年1月1日创刊。四开小报, 日刊。社长孙东山。社址绥远路15
号。
《大光报》 1948年1月1日创刊。日刊,四开四版,仅发行数百份。社址肥城路13
号。社长徐觉生,1949年5月终刊。
《青年军》 1948年3月29日创刊。每周一期,八开小报。社址陵县路75号。该报
系国民党青年军二○八师第九团编印,社长郑孟然。
《青岛午报》 1948年5月12日创刊。日刊, 八开二版。社址辽宁路277号。社长
张菁野。当年终刊。
《青联报》 1948年11月1日创刊。此时正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决战阶
段,国民党统治的青岛地区已经“四面楚歌”,《民言报》、《平民报》、《青岛公报》、
《军民日报》、《青岛时报》、《青报》、《青岛晚报》、《民报》等八家报社社长
准备转移财产外逃,在《平民报》社长张乐古的提议下,决定各自于1948年10月31日停
办自己的报纸,从1948年11月1日起联合创办一份报纸,定名为《青联报》(这就是青岛
市的所谓“八报联合”) 。社长为于佩文。总编辑是孙松一。社址上海路6号(民言报
社旧址) 。该报为日刊,始为对开四版,自1949年3月以后缩小篇幅,改为每周二、四、
六出对开一大张,一、三、五出对开半张(停止副刊和专刊),1949年5月31日终刊。
《联青报》 1948年12月2日青联报社在中山路6号又出了一张四开小报, 定名为
《联青报》(这是“八报联合”的另一联合版),但为时较短,1949年2月6日终刊。
《青联晚报》 1949年2月7日创刊。四开四版。它是由“八报联合”的《联青报》
改出晚报。社址中山路6号。
《长风报》 1949年2月24日创刊。该报系驻青岛的国民党九三二二部队编的八
开小报,发行对象是国民党部队。社址辽宁路80号。
《力报》 解放战争时期创刊。主办人马小川、孙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