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足球运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8&rec=21&run=13

20年代,现代足球传入青岛。当时,驻青外国侨民经常在一起踢球,少数青岛人
出于好奇心,也学着玩,这是青岛足球开展的伊始。当时参加活动的多数是机关、银
行、铁路的职员,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踢球,无固定的队。午饭间,下班后,找块空地,
用石头垒个球门,就开始比赛。星期天,多在汇泉广场活动,踢球的人自愿结队,人
数不等,时间不拘,踢累为止。
1924年1月, 青岛观象台职员宋国模邀集一批体育场人士组织成立了青岛市第一
支足球队——中华足球队,首批成员有宋国模、吴炎章、崔少白、毛恭瑛、包松生、
王遇良、 劳启涛、王振声、韩秉诚、黄子昌等。同年3月,各国侨民成立“西联”足
球队,以俄国人卜洛夫为首。以后,青岛的足球队相继应运而生,当年建有友谊会、
胶济铁路局、海关、青年会、奥群等队。1925年又建青岛大学、日本商业学校足球队。
1929年,谷源容成立了第一支中学足球队——礼贤中学足球队。
随着足球队的组建,自1927年起,万国体育会开始组织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足球
赛,邀请驻青各国侨民球队和青岛各体育团体球队参加,以西联队和中华队实力较强。
1925年中华队击败西联队而荣获冠军, 推动了足球运动的发展, 激励了民族精神。
1926年,青岛体育联合会又开始举办公务员足球赛和春季、冬季竞赛会,岛城足坛甚
为活跃。1927年4月3日,以中华队为主的青岛联队与日本海军陆奥足球队进行了一场
交锋,青岛队以4:0获胜。1929年,以“南李”惠堂率领的华东队战胜“北李”风楼
为首的华北队后来青比赛,中华队以0:1败北。“亚洲球王”李惠堂、“铁大门”周
贤和、“前锋大将”陈家球的精彩表演,给岛城人民留下深刻印象。1929年中华足球
队又新增队员计儒懋、梁康年、蔡明、梁景垣、毛恭瑛、谷源容、陈安兴,实力大增。
30年代初,足球活动已广泛扩及学校,各中、小学都建立了足球队,企业、机关的足
球活动也很活跃,唯技术水平不高,对外比赛胜少负多。齐鲁大学来访,青岛队三战
皆负。中华足球队由于人员变化,球技大为逊色。1933年的第五届全运会和1935年的
第六届全运会虽设有足球项目,青岛因实力较差均未派队参加。1933年改由体育协进
会主办的青岛国际足球赛,西联队(西商队)获冠军。1934年中华队虽以9:1战胜日本
队,却以1:3负于西商队,又让西商队取得冠军。青岛足球水平上不去,引起体育界
人士的重视,遂选定足球名将30人集中按期训练,准备对外应战。1933年,青岛开始
举办少年儿童足球赛(用五号小足球),当时在全国是一项创举。1934年、1935年全市
冬运会足球赛分高级、高中、初中、初级4个级别举行。
1938年日本条约二次侵占青岛后,体育活动受到影响。1939年,日伪政府出于自
身的需要,由伪华北体育协会出面组织体育活动。青岛足球运动于1939年下半年开始
恢复活动。当时社会上的一些足球爱好者常组织小型比赛。后王君之、熊钧组织“镇
青”足球队,成员有杨昌、苗其昌、姜希圣、夏家鼎、杨永森、金天民、贾民卿、刘
文学等人。 他们多以第三公园为阵地进行活动。青岛曾连续4次参加“华北都市交欢
会” 的足球比赛,我以“镇青”队为主组成的市队参赛。1942年9月第二届“华北都
市交欢会”有7市参加,青岛获得优胜队。1943年9月在济南举行的第三届“华北都市
交欢会”有10个市参加,青岛获冠军。队长熊钧是守门员,人称“铁门”,其守门姿
势被称为“熊钧式”。
抗日战争胜利后,镇青队已瓦解,其骨干成立了北联队,坚持足球活动。此后学
联、青年、新光、市北、台东等队相继建立,初中和小学的马路足球队亦逐渐增多起
来。1948年,以熊钧、杨昌、刘文学、胡根林、计儒懋、谷源岫、夏家鼎、张吉良、
毛子富、盛德新、苗其昌等人组成的青岛足球队参加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成绩平平。
青岛解放后, 足球是首先起步的一项运动。1949年8月,联谊、华光举行了解放
后的第一场足球友谊赛。12月,市体育界响应社会救济委员会的号召,发起足球义赛,
有山大、 中苏、华光、联谊、学联、中青6队参加。当时,坚持活动的还有京青、中
联、 北联、斌联、新光等队,皆有一定水平。1950年7月,市体育分筹会举行球类友
谊赛,通过比赛,选拔组成了市普通、中学两支市代表队。11月,参加第一届省运会,
普通、中学两组均获全省足球赛冠军。年底举办抗美援朝足球义赛,参赛队增加到40
多个。 1951年6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发起捐献“体育号”飞机、支援抗美援朝的活
动,全市组织了大规模的球类义赛,观众捐献1300万元(旧人民币)。10月,为参加山
东省第一次举办的全省足球赛,组成市代表队,队员有:李兆春、宋德宽、李永磷、
刘文学、陈芸生、王德章、胡亦明、赵鸿才、冯孝先、綦书轩、胡宝林、沈蕴昌、盛
德举、盛德祈、崔岱志,在比赛中获得冠军。1953年,青岛举行首届足球锦标赛,社
会、工厂、企业、机关、部队、中学的40多个队参赛,新光队夺冠。1954年,市体委
确定社会上各类球队归口, 由工厂、企业和机关按单位、按系统组队活动。1955年1
月, 举行了全市足球联赛,组建了青岛工人联队,2月份代表青岛参加了全国大中城
市分区足球锦标赛上海赛区的比赛,领队阎成礼、指导(教练)李宏文、队员唐纪青、
曲连科、尉振国、刘文学、杨昌、朱耕莘、谭家祯、林兴华、金天民、吕崇惠、宋敬
臣、吕崇贤、徐光起、安殿平、贾寿庆、王福荣、李志心、李茂武、赵英奎、王德章、
崔岱志。 结果不负重望,6场比赛5胜1平,最后以1:0力克上海,荣获冠军。是年,
市足球队在全省比赛中又登冠军宝座。 市总工会举办首次全市职工足球赛。1956年6
月,全国足球锦标赛(1955年分区赛的冠亚军)在青岛举行,是建国后在青岛举行的第
一次全国足球大赛。 8月,青岛队参加第一届少年运动会足球赛,获亚军。1956年10
月举行全市少年足球赛,中学25个队、小学5个队共400多人参加,少年儿童的足球运
动正式引入了发展轨道。1956年山东足球队建立,年底,调唐纪青任副教练。遂又先
后调郭承文、王汝晨、何柱一、高尚福、吴鸿月、姜宝训、孙玉壁、杜华、贺永宪、
李克伦入队。1958年建省二队时,又吸收了孙广聚、王世先、曲礼新。
1958年4月, 全省足球赛按水平分组进行,青岛队与济南、烟台、淄博队较量,
获得冠军。 7月,广州、大连驻军足球队来青表演。他们技术高超,使足球界学到了
不少经验。 9月青岛体育学校成立时,设足球班。11月,全市举行综合性运动会,30
支足球队参赛。 1960年,市体委发出了开展“四球”活动的通知,4月成立市足球专
业队16人, 少年足球在全省比赛中夺冠。 6月, 全国足球乙级队决赛在青岛举行。
1962年下半年,重点抓了职工和中小学的足球活动。12月,全市足球锦标赛举行,历
时两个多月, 比赛64场。从1963年开始,市级足球赛分甲、乙级队进行。1964年6月
团市委、市教育局和市体委联合召开会议,中、小学足球活动纳入学校体育议程。
从1962年底到“文化大革命”前,青岛的足球运动处于高潮时期,在全省、全国
比赛中成绩突出。1963年6月,参加省青年足球赛获冠军。1964年6月,第九届省运会
足球赛,市足球队以不败纪录为挫参赛的6个队。1965年4月,全省少年足球赛获冠军。
1964年8月,全国20单位少年足球赛(青岛) ,青岛10中获第六名。这一时期,青岛队
员入省的有相恒庆、盖玉殿、应仁德、孙云亭等人,孙言忠任省队领队,吴鸿月任教
练员。
1966年“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足球运动受到干扰。1971年8月,在青岛举行了
全国少年集训大会,国家足球联合国家青年足球队等应邀来青表演,使冷却了多年的
足球活动再起。 1972年9月,又在青岛举行全国足球分区赛。此后,全国足球赛青岛
几乎每年作为一个赛区:1974年9月,全国足球联赛(第二阶段);1975年3月,全国青
年足球分区赛(第三阶段、第三赛区) ;1976年9月,全国青年足球赛(第二阶段)。观
众的兴趣由篮球转向了足球,争看的群众越来越多。
在全国足球比赛的推动下,青岛的足球运动有了飞跃的发展,全市职工、中学、
小学的比赛形成了制度,一批基层优秀足球队伍涌现,小足球活动深入到各个角落。
青岛队参加1974年和1978年的第十届和第十一届省运会足球比赛均获冠军。 1976年7
月参加全国少年足球分区赛,获威海赛区冠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青岛把足球运动定为重点项目。1979年11月,国务院
批准国家体委《关于提高我国足球技术水平若干措施的指示》,确定青岛为全国16个
足球重点城市之一。市体委、教育局、团市委、市总工会召开全市足球工作会议,恢
复市足球协会,确定全市足球重点学校。1979年,以青岛运动员为主组成的山东省足
球队在第四届全运会上荣登冠军宝座。参赛的19名运动员中,青岛14名:相恒庆、安
征、娄序成、姜溪远、房华宁、李忠伟、代仁庆、徐永来、李玉森、高峰、张崇发、
盖玉殿、魏吉鸿、刘承德。13人被授予运动健将称号。相恒庆、徐永来、刘承德、姜
溪远、张崇发、王东宁、李春乐、矫春本先后选入国家队和国家二队。
1979年, 在市区56所中学中,32所有足球队;在150所小学中,62所有足球队。
1980年,中学队45个、班级队348个,运动员5935人;小学队67个、班级队264个,运
动员4191人。从1980年开始,中、小学从校级队发展到班级队的比赛。1980年市级中
学校际比赛810场,班级比赛580场;区级小学比赛8次,73个队,334场。34中有校队
4个、班级队28个,获全省中学生“三好杯”足球赛冠军。1982年3月,对全市中、小
学足球赛的制度进行改革,中学分甲乙级队,小学以“幼苗”、“萌芽”为主,假期
集中比赛,平常采取周末竞赛制。1984年,对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调整布局。青岛作为
全国足球重点城市,一年一度参加全国三杯(希望杯、幼苗杯、萌芽杯)比赛。从1980
年起, 由区到市举办中小学三个层次的比赛,平均每年有100支左右的足球队参赛;
参加全国三杯比赛中,“希望杯”成绩最佳,1987年混合队获得冠军。
全国“贝贝杯”(9岁以下) 足球比赛,小白干路二小1984年(沙州)获第十二名,
人民路一小1986年(沙州)获第七名,第二体育场小足球队1987年(张家港)获第四名。
为培养足球人才,本着“从娃娃抓起”的精神,传统项目学校都做到年龄的三级
衔接,重点中学和小学挂钩,中帮小、小靠中,使小学的足球苗子毕业后进入重点中
学。在竞赛方面,1984年开展5人制和4人制足球赛,56所学校、146个队参赛,分高、
初男女4个组, 赛576场。1987年又实行田径、游泳、三大球的5项联赛,力促学生的
全面发展。1984~1986年,全省举行5人制小足球赛,人民路第二小学获“三连冠”。
80年代,职工足球是青岛足坛的生力军。1980年,全市厂际之间的比赛就有2022
场。 1981年,全市职工足球队有111个,1395名运动员;全市职工足球赛有65个足球
队参赛, 比赛88场。1982年,全市职工足球队增加到630个,仅电子仪表工业公司的
29个单位就有44支足球队,区局足球队67个。不少职工自行发起联赛,各家出钱,集
体办比赛,采用先分散后集中,先基层后区局,层层进行。1984年又采取甲、乙、丙
级队的联赛办法。1985年,职工足球队发展到1004个,1987年达1318个。职工足球队
的骨干力量多数是各省、部队队退役返里的优秀队员。4808厂足球队1984年获省赛亚
军和全国分区赛青岛赛区第五名;1984年迎战澳大利亚安娜号船足球队和1986年美国
第七舰队足球队的来访,均大胜;1985年和1987年获省“振兴杯”、省职工足球赛冠
军。市政工程总公司足球队1987年代表青岛参加全国乙级队联赛分区赛获第五名,是
此次比赛8支赛队中唯一的业余队。
80年代,青岛足坛又崛起了一支绿茵巾帼新军。青岛确定为全国足球重点城市之
后,不少工厂女工跃跃欲试。1980年,博兴路小学成立了女子足球队。1982年,崂山
四中成立了女子足球队。1983年,第一体育场、海泊河体育场建女足队,正式投入了
训练。当年6月,青岛举行首届女子足球邀请赛,出现了首批4名女足裁判员:李彩霞、
纪巧玲、柳红、吴艳红,她们也是全省首批女足裁判。从此,女子足球冲破了世俗偏
见,发展起来。崂山女足初露锋芒,1984年代表省参加华东地区邀请赛,以6战6捷不
失一分,进18球获冠军。1986年,以崂山四中为主的青岛女足应邀参加在徐州举行的
4省8市比赛,捧回了“一点红杯”。
1985年12月,新兴农工商公司与四方区体委联合创办新兴儿童足球半天训练,学
制7年, 分小学校1~6年级6个班, 每个级部学生30~40人,经费由新兴公司赞助。
1986年,个体户王德鄞办博兴足球俱乐部,与台东区全办博儿童足球班,与市北区合
办市北少年足球训练班。1989年,电冰柜厂出资建立青岛市足球队,争取早日达到全
国甲级队水平。
80年代,高水平的足球赛事在青岛举办甚多。全国甲乙级联赛每年都有。1984年,
美国森.马科斯中学足球队来访,与青岛一中对阵。1985年5月,在中国农业银行青岛
分行的赞助下, 举办了青岛“农行杯”足球精英赛。8月,阿尔及利亚大学生足球队
来访。 1986年8月1日~5日,青岛第一次承办了亚洲正式足球赛——第二十五届亚洲
青年(19岁以下)足球锦标赛(第六组)。1987年5月9~19日,举办了金利来杯全国足球
甲级队B组联赛(第一阶段)。7月,举行了“今晚报杯”青岛国际足球邀请赛,参赛队
有荷兰王国兹瓦鲁足球俱乐部队、香港海峰队、天津海鸥队、山东青岛锻压机械厂队。
1988年5月在厦门工程机械厂赞助下,承办了1988年厦工杯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第四
组)。1989年6月29日至7月9日,举行了“洛玻杯”全国足球甲级队 A组联赛。
青岛足坛建国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选手。至1988年,输送到国家级足球队的有21
人,各省足球队246人,部队187人,体育院校1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