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柳 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6&rec=39&run=13

柳腔起源 柳腔发源地在青岛市即墨县西部, 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小曲发展形成的剧
种。和茂腔一样亦曾称“肘鼓子”、“轴棍子”、“周姑子”等。柳腔名称的确定时
间,比茂腔早100多年。
清光绪年间,即墨的肘鼓子艺人受到莱阳“四弦小调”的影响,在演出时采用了四
根弦胡琴伴奏。开始时,拉的与唱的不能协调,艺人们就互相配合往上溜,久而久之,被
群众称“溜腔”。后来,艺人们觉得“溜字不美”,就用了同音字“柳”。
柳腔戏在即墨、平度很有影响。即墨有柳腔之乡的美称, 平度的一些乡镇则被称
为“柳腔窝子”。
演出活动 柳腔进入青岛是在20世纪初。青岛东镇的平民市场、大陆市场和市南
区的劈柴院都曾有柳腔艺人拉大篷演出。1938年后, 柳腔老艺人刘作连领戏班来青岛
演出,并在东镇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这一时期柳腔和京剧及其他地区的地方戏梆子、
评剧同台演出, 吸收了其他剧种的长处,使柳腔在艺术上更加完善。青岛解放前夕,柳
腔艺人的活动已渐销声匿迹。
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把柳腔艺人组织起来,1950年10月正式建立了金星柳腔剧团。
柳腔艺人们积极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同时还移植排练现代戏,先后演出了《九件衣》、
《一贯害人道》、《钗头凤》、《白蛇传》、《琴瑟缘》等剧目, 给观众留下了很好
的印象,使柳腔戏登上了戏剧艺术舞台。1954年和1956年金星柳腔剧团分别以《月墙》、
《寻工夫》(李川改编)和《割袍》参加山东省戏曲会演,三剧主要演员获一、三等奖。
1959年6月,金星柳腔剧团改名为青岛市柳腔剧团,并转为国营。11月,山东省梆子
剧团、青岛市柳腔剧团、菏泽两夹弦剧团组成山东省戏曲进京汇报演出团联合进京演
出。在京期间, 三进国务院小礼堂,两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的剧目,一场为梆子戏的
《孙安动本》, 一场是两夹弦的剧目和柳腔的《赵美蓉观灯》。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
奇、周恩来、朱德、陈毅、彭真、徐特立等观看了演出, 接见了演员并合影留念。首
都文艺界领导和知名人士周扬、郭沫若、田汉、老舍、欧阳予倩、梅兰芳、阳翰笙、
马少波、吴雪、小白玉霜、新凤霞等也先后观看了《赵美蓉观灯》或《隔帘》、《割
袍》,并参加了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的座谈会,对柳腔的演出给予很高评价。《光明
日报》、《北京日报》、《戏剧报》等分别发表文章盛赞柳腔粗犷、纯朴、生活气息
浓郁。至1966年5月, 青岛市柳腔剧团共排练演出新剧目87出,其中现代戏23出。“文
化大革命”开始后,柳腔剧团被迫停止活动。1971年1月,剧团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