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茂 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6&rec=38&run=13

清康熙年间, 茂腔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出现于潍坊、高密、胶县一带,200多年的发
展史中, 曾叫过不少名字,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
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最初, 在城乡活动只有
一个人挨门演唱, 艺人们称这种形式为“唱门子”,后发展到“撂地”演出,艺人们在
集市广场或街旁道边设点演出,吸引众人前来围观。到20世纪初,在演唱形式上有了突
破性发展, 出现了戏班,从单纯的演唱向代言体的戏剧过渡,演出场地上有剧中人物出
现, 从一个演员扮演几个角色发展到一个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并且有了简单的化装,这
是茂腔发展为地方戏的雏形。
1910年,昌潍地区的茂肘鼓艺人进入青岛演出。1920年,茂肘鼓戏班“顺和班”在
青岛演出和活动。进入20年代以后, 京剧、河北梆子等地方剧种开始进入青岛。茂肘
鼓艺人为在竞争中求生存,一方面保持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一方面吸收其他地方戏的长
处,在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一个地方戏剧种已经更加完备。1940年在青岛小鲍
岛一带活动的“宿家班”已经有了花旦、青衣、大生、娃娃生、武生等行当, 有了服
装、道具。1942年,“宿家班”曾到东北的一些城市演出。在青岛,茂肘鼓艺人主要在
街头广场“撂地”卖艺。青岛解放前夕,茂肘鼓濒临消亡。
青岛解放后, 人民政府对茂肘鼓进行抢救,将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学习,并将茂肘
鼓正式定名为“茂腔”。1950年2月、8月分别成立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和青岛市光明
茂腔剧团。金光茂腔剧团是以茂肘鼓艺人宿艳琴、曾金凤、王凤松、曾子明等人为主
组成。建团后改编排演了《兰桥会》,在青岛光陆戏院首次演出,连续9场,座无虚席。
继而又排演了《东京》、《西京》、《南京》、《北京》、《锦香亭》、《罗衫记》
等传统剧目20多出,久演不衰。1954年,由宿艳琴和曾金凤主演的《锦香亭》到上海参
加了华东戏曲会演, 受到艺术家的好评。宿艳琴和曾金凤分别获演出二、三等奖。参
加华东会演后,金光茂腔剧团与光明茂腔剧团合排了《罗衫记》,对茂腔的唱腔进行研
究整理, 在规范化方面做出了贡献。1956年《罗衫记》在济南山东剧院参加了省文艺
会演, 获得音乐唱腔改革奖,主要唱段灌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受到了广大茂腔爱好者
的好评。1958年4月, 青岛金光茂腔剧团调到胶县,改名为胶县茂腔剧团。青岛市光明
茂腔剧团以茂肘鼓艺人李玉香、李兰香、刘顺仙、刘翠兰等组织的茂肘鼓戏班为主。
建团后,在排演传统剧目的同时,积极创作排演现代剧目。从1951~1956年先后排演了
《小女婿》、《洪湖赤卫队》、《徐呈龙》、《八女投江》等30多个新戏, 受到观众
欢迎。1959年7月,光明茂腔剧团改名为青岛市茂腔剧团。同年8月,剧团携带《花灯记》
(吴杰编剧) 和《罗衫记》(曹述之、李玉香、吴杰等改编)等剧目进京演出,在中南海
小礼堂、国务院礼堂演出《花灯记》, 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
等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演员。文艺界领导及知名人士周扬、林默涵、梅兰芳等观看演
出后, 进行了座谈,对演员的表演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人民日报》1959年8月10
日发表了题为《胶东之花》的评论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花灯记》
的全部录音,并向全国播放了《锦香亭》。
1961年,青岛市茂腔剧团带着《花灯记》、《罗衫记》、《白蛇传》、《荀灌娘》、
《锦香亭》等剧目, 在上海、杭州等南方的许多城市巡回演出,受到欢迎。1963年,青
岛市茂腔剧团由国营改为集体。“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被迫停止活动。1971年1
月,剧团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