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生构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5&rec=58&run=13

德国侵占青岛时期,总督府学校学生来自青岛、香港、汕头、宁波、上海、芝罘
(烟台)、北京、牛庄(营口)和黑龙江以及日本的神户等地,外地学生在校寄宿。学生
中有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 学生流动性较大,学生入学人数逐年上升,最多时达300
多人。德华书院的学生来自青岛和山东内地,有的学生曾是科举成名者。德国殖民当
局对该校毕业生评价较高。信义会开办的德语学校,招收中国学生数十名,主要培养
德语翻译人员,学生毕业后有的在殖民地行政部门任职,有的与德国人做生意或进行
其他交往。礼贤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山东,一部分外省区的学生多半是达官富商子
弟。天主教的德华中学分小学和中学两级。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由于日本占领
当局急需翻译和职员, 青岛高等女校先后有6批学生提前毕业,学生入学年龄为12~
17岁。 文德女中、崇德中学在20~30年代信奉宗教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0%,圣功女
子在30年代信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 以后逐年减少。礼贤中学信教学生较少,学
生家长中信教的为数不少,他们都愿把子女送到教会中学读书。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日伪当局为加强训练中小学生亲日思想,于1942年11
月组织青岛市学生青少年团, 青年团共8个分团,少年团13个分团,团员3964人。同
时, 日占当局还组织中学学生参加访日使节团,男生团员10人,女生团员9人,伪教
育局派局内职员2人、中学教员1人偕同前往,担任管理及翻译事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增设的沧口初级中学有学生405人,李村师范学校有学生361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增设的私立中学有学生1000余人。
建国后,青岛市的教育事业积极贯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彻底改变了穷人子女不
能入学和学生中男多女少的现象。 中等学校在录取新生时对工农子女降低平均分5~
10分。经济困难的则优先享受人民助学金、学杂费减免及其他救济性的帮助。1951年
上半年免收学杂费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8%, 共计合杂粮34.3万余斤。全市公私中学每
月发放人民助学金小米2.8万余斤, 学生临时救济0.66万斤。由于采取上述等措施,
学校工农成分的学生逐渐增多,初级中学在1949年9月工农成分学生仅占44.8%,1950
年5月增至49.19%。1951年3月增至53.7%,9月增至57.07%。1951年公、私立学校招生
分两批进行,分别组成招生委员会。青岛市共招高中35个班,初中72个班。全市初中
毕业生2 099人, 除参加军干校233人,就业213人,尚有1653人,与高中招生实需数
相比较,多余无几;应届高小毕业生5506人,按省规定的招生人数多1500余人。为尽
快解决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初中一年级又增设12个班,试办初中二部制25个班,合
计增加36个班,使大多数小学、初中毕业生均能入学,生源扩大。
1957年青岛市有普通中学54所,在校学生52098人,是1949年在校学生的4倍多。
1958年青岛市接收华侨学生96人,分别安排在一中、二中、十七中学习。1962年全市
公办初中招生任务为1.4万人,占全市应届高小毕业生的63.27%,在市区安排1.3万人,
为市区应届高小毕业生的73.41%; 崂山县安排950人, 为市区应届高小毕业生数的
21.84%。 公办高中招生任务为2 162人,占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的43.58%;在市区安
排1 986人,为市区应届初中毕业生的48.26%;崂山县安排176人,为崂山县应届初中
毕业生的36.86%。 市区初中报名人数为17 718人,比例为1.36∶1;崂山县初中报名
数为2 197人,比例为2.31∶1,学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市区高中报名数为3 713人,
比例为1.87∶1; 崂山县报名数为385人,比例为2.18∶1,学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1972年青岛市普及初中教育。
1982年底, 市区中小学评出文明礼貌班级831个,“五讲四美”积极分子14 695
人,“文明礼貌好少年”25 245人,建立学雷锋小组7 682个,做好人好事51.26万件,
收到表扬信1 475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