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师培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5&rec=56&run=13

解放前,青岛市为促进教师进修工作,中学组织了各科教学研究会,由一校或数
校的该科教师主持研究教学工作。市教育局责成各中学不断添置图书、设备,以利于
教师进修。还组织了教学观摩团,在本市及赴京、沪、江、浙一带参观学习,以求提
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日本第二占领青岛时期,伪青岛治安维持会对教师主要在思想上进行毒化,如举
办中小学职教员讲谈会、中小学职教员训练班,组织中学职教员赴日视察教育,由兴
亚院青岛出张所组织教育文化视察团赴日考察教育。
建国后,1951年全市共吸收1 579名失业知识分子参加教育工作,其中170人分配
到崂山,其余均分配在市区学校工作,对他们除加强平时的业务培训外,还利用暑假
集中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水平。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
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认真整顿教学秩序,强调教学工作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对教师队伍进行整顿,对不称职或勉强称职的教师,通过到师范、速师进修培训,或
调换工作、个别辞退等办法提高师资水平。1954年各校明确了依靠教师提高教育质量,
认真贯彻党的团结、改造知识分子政策,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为了有计划、
有系统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下半年接办了青岛教师进修学院,成为
专门培训教师的机构,组织卫生人员讲座和体育教师经常的系统的学习,有重点地加
强全市各科教学研究会的领导。
1959年全市共增加高中教师137人,初中教师339人。解决的途径,除接受一部分
大专生外,主要采取在职培养的办法:如业余进修、半工半读、函授、组织专题报告、
观摩教学、短期培训以及新老教师订互助合同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业务
能力。市教育局制定了《关于中学、师范学校指导工作方面规章制度的执行意见》,
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教学工作趋于正规。1962年青
岛市教育局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学校教职工进行调整和
精简。 市属各中学精简处理教职工1 291名,其中包括转调小学、退休、退职、调离
教育部门等几种情况。各校进一步贯彻以教学为主的精神,采取把教育研究、教育理
论和先进经验学习相结合的办法, 来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1964年7月上旬到11
月上旬,市教育局先后组织93名教师到崂山县中韩公社参加为期1~2周的体力劳动,
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
人民政府注意培养和表彰优秀教师的工作。1955年10月召开首次优秀教师会议,
表彰10名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1956年6月又召开中学、师范优秀教师会议,表彰
21名优秀教师。“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课“闹革命”,部分教师受到批斗,有
的下放农村或工厂接受再教育, 教师培训工作无从谈起。1980年4月,青岛市教育局
召开中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表彰优秀班主任。1983年12月,
青岛市召开优秀教师代表会,出席会议的教师代表460人。
1985年9月, 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于人民会堂举行庆祝首届教师节大
会,出席会议的代表1 500余人。大会向696名优秀教师、63个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和25
名尊师重教先进个人代表颁发了奖状、奖品和锦旗,还向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颁发了
《教师荣誉证书》。1987年3月,青岛市教育局举行全市中青年教师评优课授奖大会。
评出一等奖64人,二等奖18人,三等奖17人,鼓励奖244人。
建国初,由于物价波动,教师工资实行以实物折实的工资分制。1956年实行工资
改革,由工资分制改为工资制,以教龄、学历、工作质量三者结合来评定工资,以后
历年教师工资皆有调整提高。1978年以后教师的工资更有迅速的提高。1985年理顺工
资又实行教龄津贴和工龄津贴。1980年全市评出特级教师14人,每人每月津贴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