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盲童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5&rec=43&run=13

1931年9月,青岛市市立盲童学校在经过整修的德国侵略军马厩废址(今登州路40
号) 正式成立。有校长、教员各一人,职工四五人;招有男生17人、女生11人。1934
年学校更名为“青岛市市立盲童工艺学校”。至1953年,学生已发展到60多人,教职
工24人。1954年学校与青岛聋哑学校合并,定名为“青岛盲哑学校”。1957年学校有
8个教学班, 学生98人;1959年增设初中班。1971年“青岛盲哑学校”一分为二,分
设“青岛盲童学校”和“青岛聋哑学校”。
建国前,该校侧重于职业技术训练,兼施文化教育,使学生能“获得人生基本知
识与谋生技能”,成为“有用之国民”,做到自食其力,“以达彻底救济之旨”。建
国后,该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学,把盲哑儿童培养成残而不废,有一技之长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
该校建国前学制为六年,相当于完全小学。1931年课程设有国语、算术、常识等
课,使用的是手抄盲文课本。1932年又增设劳作课(手工纺织裹腿、扎腿带及粗棉布),
1934年添设音乐、藤器编制学科,1934年后使用新时代书局编印的盲文课本,改学以
南京语音为基础的拼音盲文 (旧盲文) 。1938年学校成立铜管乐队,1947年又设雅乐
(民乐)部,作为职业训练项目之一。学校非常注重中西器乐训练,民乐部演奏的广东
音乐,在当时的青岛还有一定名气;铜管乐队也经常应邀到校外演出。建国后,学制
仍为六年,课程设有语文、算术、常识、地理、手工、曲艺等课。1959年增设初中班,
设有代数、物理、外语等课;还增设了按摩专业课(人体经络、小儿推拿、成人按摩)。
1973年加强了专业课程,新设人体解剖学、病理学、针炙学等课程。
学校经费,建国前主要靠主管部门拨给。青岛解放前夕,学校有平房30余间,约
500平方米。 校址系德国侵略军的马厩废址,简陋不堪。建国后,学校拆除了残破的
油毡纸房, 新建了包括有4个办公室、6个教室的楼房1幢。1957年又在学校西院建教
学楼1幢。 1982年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拨款20万元筹建学生宿舍楼,安装暖
气设备。建国后,经费由政府拨给,社会各方面也给学校大力支持。1981年6月1日,
青岛市政协及市妇联的有关人员到盲童学校慰问学生, 赠给学校一批乐器等物品。
1982年春,青岛市政协的主要领导到学校听取了学校工作的汇报,十分关心学生的学
习和生活。随后,由市财政局、教育局议定,按月再增拨款,以增加学生的生活补贴;
青岛钢厂、青岛造船厂赠给学校铁床70张;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国棉三厂、青岛印染
厂等单位赠给学校各种布料8 000余尺及棉花一宗, 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校能有棉褥两
条、床单两条。
海军北海舰队某部“105”舰与学校一起共建精神文明。该舰经常派人到这个学
校为学生演讲、讲故事、演出文艺节目,还为学生洗衣服、理发、缝补衣物。每逢学
校开学或放假,指战员和教师一道去车站、码头接送学生。有的战士退役离开青岛后,
仍和学生书信往来, 相互鼓励共勉。因此,“105”舰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的嘉奖。
学校自1949年至1984年, 小学毕业41个班,学生490余人;自1959年设立医务专
业以来,初中毕业22个班,学生250余人。毕业后从事推拿按摩者有180余人,占学校
初中毕业生的72%左右。 他们大多在城市或农村盲人按摩诊所、疗养院、医院工作,
其中不少人成绩显著。1982届毕业生岳玲,毕业后分配到日照城关卫生院当按摩院,
她热心为患者解除病痛, 忘我工作。 1983年先后被日照县委和共青团临沂地委授予
“优秀共青团员” 称号,同年6月被评为“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10月又被评
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这个学校的体育代表队参加1983年青岛市盲聋哑人田径运动会,得金牌12枚,银
牌12枚,铜牌14枚,有4名队员被选进省代表队,参加全国盲残人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