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办学形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5&rec=28&run=13

公办小学 1905年2月,德国驻青岛总督府在台东镇和法海寺各设蒙养学堂1所,
以后又相继在李村等24个村各设蒙养学堂1所,共计26所,多为旧私塾改成,学制5年。
学生每学堂多者七八十人,省者一二十人。学费或公助全费,或公助半费。经费有的
来源于德总督府,有的来源于区、镇。德总督府曾于1908年规定增收中国人房地捐、
市场摊位捐,以补教育经费之不足。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在原蒙养学堂的基础上创办公学堂,1921年共有公学
堂37所, 125个班,学生3 356人,教职员135人。其中规模最大的青岛、台东、台西
镇、 李村4所公学堂,每学堂学生逾200人,公学堂学制仍为5年,经费由青岛日本守
备军司令部支付。个别公学堂附设实业班,招收公学堂毕业生,学习植物、矿物等学
科。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改公学堂为公立小学校,遵循1922年制定的新学制,初级4
年, 高级2年。 1922年12月有两级小学校7所, 初级小学校30所,学生3 000余人。
1924年5月, 公立女子丙级小学校开学。1928年学校数增至52所,其中两级16所,初
级26所,共有学生7 261人(女生约占24%),职教员234人,年经费10余万元。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教育经费,
小学数量明显增多。为此,当局两次重划学区以利管理。市政当局多次制定充实学额
和强迫入学办法,规定晚每班不得少于40人(实际常达50余人),乡区不得少于30人。
1935年根据南京国民政府《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及细则,青岛市成立了义务
教育委员会, 制订了《青岛市实施义务教育强迫入学办法》,规定儿童一律受2年义
务教育,家长如有阻拦,要受到罚款或拘押的处罚。该年全市市立小学全部改招二部
制班,私立小学酌设二部制班,学制2年。1932~1934学年度,全市共投资(政府拨款
和村镇自筹) 518 104元,建成新校舍(含分校)93处,85%的村庄设有学校或分校。市
政当局还采取措施,提高教职员待遇,资助贫寒优才生。1936年10月,全市共有市立
小学112所(其中完小70所,初小42所) ,772个班(其中高级126个,初级498个,二部
制148个) ,学生35 521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私立小学计算在内,下同)达65%。
女生占学生总数的31.6%。年度教育费434 291元。抗日战争爆发后,市立各小学解
散。1938年3月,日本侵略者强令恢复江苏路、北京路、黄台路、台西镇、台东镇5所
市立小学, 市区其余学校的校舍一直被日军占据或挪作他用。 1941年增设了兴亚路
(今延安路) 小学,1944年将私立圣功、培基、培德、崇德、三江、尚德等6所小学改
为公立。 是年底, 市区及崂山区共有小学82所,教职员1 036人,学生743个班,35
29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57%(市区69.7%。乡区40.3%)。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恢复了抗战前的学区和学校,并陆续增设了部分
小学。这期间,改校名为中心国民学校或国民学校。由中心国民学校辅导区内国民学
校和区、保立国民学校。1948年3月全市共有市立中心国民学校42所,国民学校77所,
区、保立国民学校15所,企业机关附设的小学19所,私立(含教会立)小学33所。教职
员1 461人,学生56 547人。
建国初,青岛市人民政府接管了市立小学和部分机关小学,对区立、保立、私立
和教会小学进行调整合并,加强管理。1952年将教会小学和大部分私立小学改为办公
(仅余3所私立小学) 。同时增教育经费和教学设备,新建校舍,大量增班,允许大龄
儿童插班入学,优先录取烈、军、工属子女,生活困难者减免学杂费。由于劳动人民
子女踊跃报名入学,各校新生大大超过原定名额,一至四年级实行二部制。至1952年
底,全市 (崂山郊区于1951年划归青岛市) 共有公私立及机关团体办小学257所,计2
331个班(含二部制863个班) ,学生100 190人,教师3 727人、校工337人。其中市区
74所(均为完全小学),计1 369个班,学生65 231人。全市7~14岁儿童入学率达85.6
%, 市区学龄儿童基本全部入学。全市学生中工农子女率由1949年底的44.56%上升到
66.53%。1953年根据“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全国文教工作
总方针,纠正了小学盲目发展势头,加强了计划性,调整合并了一些小学,减少招生
数。1955年将13所企业办小学改为公办。1956年着手实施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计划,
在注重教育质量的同时加速学校设施建设,新建了部分小学,增加招生数。
 1958年初,市区及崂山郊区共有公立小学163所,2 801个班,学生130 805人,
均为完全小学。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2.6%。建国后,小学每年入学新生都为毕业生的
1.5倍左右, 对教育部门压力很大。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一方面
充分挖掘公立小学的潜力,扩大二部制,合并班级,将图书室、办公室及辅助性房屋
改为教室;一方面发动部队、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及农村人民公社兴
办小学。是年9月,市区及崂山郊区在校学生共15万人(其中公立小学136 653人),学
龄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 全市普及了小学教育。随着入学儿童激增,普遍实行了二
部制。 1962年市区89所小学2 566个班,除大改试点班外,全部采取二部制,且每班
学生多在50人以上。
“文化大革命”前期,“停课闹革命”,学校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冲击,一度将学
校交给工厂、 生产队管理。1968年小学恢复招生,1969年将学制改为5年,1970年改
为春季始业。1972年学校管理和教学秩序曾有短暂恢复,但1973~1975年在“批判修
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冲击下又陷入混乱之中。1974年恢复
秋季始业。“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盲目普及初中教育,中学学生猛增,不得不将
初一新生留在小学上“戴帽班”,由小学代管,直至1978年。
1976年后,市区继续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并逐步由二部制改为全日制。1980年入
学年龄由7周岁降至6.5周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废除了戴帽班,加快了初等教
育发展步伐。贯彻国家、集体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国家增加教育投资的同时,以征
收教育费附加、社会力量集资捐资和勤工俭学等形式,大幅度增加了初等教育经费,
新建学校、扩建改建校舍、整顿校容校貌、添置仪器设备。农村小学拆掉了黑屋子、
土台子,实现了校舍、课桌凳、院墙、校门、厕所、操场“六配套”,市区及农村大
部分小学建立了实验室,配备了电子计算机、录音机、幻灯机及其他电化教学设施。
市区小学布局更趋合理,农村重点普及六年制初等义务教育。1983年3月,4县(崂山、
即墨、胶县、胶南)1区(黄岛区)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班毕业率、
7~15周岁儿童初等教育普及率(简称“四率”) 分别达到97%、98%、84.2%和93.8%,
初步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普及初等教育要求,拥有实验小学16所,公社中心小学158所,
学区小学464所,农村小学4 203所,形成了独立的小学领导体系。1984年经省、市政
府两次检查验收, “四率” (增加平度、莱西两县统计数) 分别为99.2%、99.34%、
98.17%、 99.5%,成为全省首先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地市。1987学年度,全市共有小
学2 669所 (含民办小学) ,在校学生635 688人,教职工34 394人 (其中民办教师19
181人);市区有小学146所,在校学生76 797人,教职工5 884人。
机关、 团体、企业办小学 1924年胶济铁路局在广西路和四方各设小学1所,沿
续至今,即青岛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农林事务所
附设义务 小学1所,不久停办。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工务局在李村、白沙
河两水源地设工人子弟小学1所, 1934年交由教育局管理。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设
立市立师范学校附设小学1所,有学生1~6年级各1班。此后青岛港务局、黄海水产公
司、慈幼院等企业、团体也各设小学1所。
建国后,解散合并了黄海水产公司、慈幼院、联勤被服厂附设子弟小学,其余各
校分别由青岛纺织管理局、青岛铁路分局、青岛港务管理局管理,并新设了四方机车
车辆工厂、 青岛发电厂、青岛自来水厂、海军子弟小学等。1954年6月,全市共有企
业、 团体办小学18所,215个班,学生10 528人。1956年初,市纺织管理局10所小学
及港务局、 四方机车车辆工厂、青岛发电厂3所小学交教育局管理。纺织管理局10所
小学依次更名为青岛市南宁路小学、北山二路小学、兴隆路第一小学、开平路小学、
四流南路小学、松柏路小学、四流中路小学、汾阳路小学、辽宁路小学、大沙路小学;
港务局小学更名为新疆路小学,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小学更名为小阳一路小学,青岛发
电厂小学更名为兴隆路第二小学。
自1958年始, 为了实施六年制义务教育规划, 发动团体、企业单位办小学。至
1965年,纺织管理局下属各厂及钢厂、碱厂、化工厂、卷烟厂等职工子女多,有办学
条件的工厂企业都办了子弟小学。 “文化大革命” 期间各职工子弟小学遭受浩劫,
“文化大革命”后又发展兴旺起来。职工子弟小学的经费来自所属团体、企业单位,
行政、人事等由所属单位管理,教育教学方面受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指导,其校内机构、
学制、课程、教材等与公办小学一致。建国前职工子弟小学只收所属团体、企业的职
工子女。建国后,职工子弟小学兼收所属单位以外的学龄儿童,在缓解学龄儿童入学
难、普及义务教育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私立小学 1920年由苏、浙、赣、皖四省同乡会创办三江小学,至1924年,又有
育英、乐育、解家庄初级,湛山崇德、大麦岛尚德私立小学先后开办。1930年私立小
学按教育部规定组织校董会,向教育局立案。1934~1936在册的有三江、育英、新民、
中华、 振华、华新、挪庄等私立小学。这些学校,大者教师八九人,学生200余人;
小者教师一二人,学生数十人。抗日战争开始,仅余三江及新办的崇德小学。1944年
日本占领当局将这两所小学改为公办,以便统治。抗日战争胜利后,两校又恢复为私
立。另外由私人、教会和其他团体创办了抗建、青村等33所小学。建国初期,人民政
府普及教育,私立小学也有迅速发展。1952年各私立小学经教育局调整合并,改为公
立。
 私立小学的校内机构、学制、课程、教材等与公立小学大体相同,人事、财务
由董事会监督。经费来源有:收缴学费、由校董会筹措及各界捐助、政府补助。校舍、
设备、 师资一般较差,学费较贵,教室拥挤,有的学校每班竟达100余人,三四人一
桌,教学质量不高。
教会小学 德国侵占青岛后,德籍传教士以办“慈善事业”为名,在青岛办起了
教会学校,主要是初等学校。德国战败后,由美籍传教士掌握或创办的学校逐渐成为
青岛教会学校的主体。教会学校的课程最初很不统一,但都以宗教和所属国语言为主
要课,公开在学生中传经布道,宣扬其所属国的“富有”及“文明”,泯灭少年儿童
的民族感情和自信心。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要求各教会学校作为私立学校
向当地教育机关立案,设董事会,其校长必须由中国人充任,不得设宗教课和向学生
传教,课程设置及教材都要遵从教育部的规定。这些规定仅限于纸上,多数教会学校
仍以不同形式向学生传教,宣扬四方“文明”。校长虽改由中国人充任,但多数为教
徒,受教会控制,都是也多为教士或教徒。1944年日本侵略者在教会学校成立“维持
会”,另组董事会,将圣功、明德、尚德、培基等教会小学改为公立。抗日战争后,
这些学校仍恢复为私立。建国后,部分教会学校易名,如尚德小学改名为私立民光小
学,明德小学改名为私立晓光小学。1952年教会小学全部改为公办。
教会学校的费用主要来源有:(1)所属教会拨款;(2)学校自筹,一般由校董事会
向教友和社会各界募捐;(3)学费;(4)地方政府补助。教会学校校舍、设备、教学水
平一般较好。各教会学校的学费不尽相同。教会学校的学生最初多为教徒家庭的子女,
后逐渐面向社会招生,多为中等以上收入家庭的子女。
外国人小学 一、总督府学校。该校于1898年开办,主要招收德国人子弟及散居
于东亚各地的欧洲儿童, 学生最多时达300余人。1902年,德国驻青岛总督府接管了
该校,改称总督府学校,添设寄宿部。此后又为年龄较大的女生附设了女子班。1914
年停办。该校学制、课程均按德国标准,初级部3年,高级部6年。经费来自公民捐助、
总督府拨款及学费,1902年后免去公民捐助。1907年新校舍落成(今广西路),教学、
生活设施较为先进完备。
二、 弗兰西斯科女子学校。1902年4月,德国天主教弗兰西斯科教派的修女们在
青岛设立1所女子学校,分寄宿部、高级部和蒙养院(幼稚园)3部,主要招收德国女童
入学,由修女任教师,接受总督府监督。德国战败后,主要招收在青的外国人子女,
兼收中国富家少女,学费昂贵。1928年有修女12人,学生80余人。该校一直存在至青
岛解放初期,校址在今浙江路28号。
三、美国学校。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设于莱阳路,校长为美国人,主要招收
在远东的欧美富人子弟,学费颇高。重视体育,上午上课,下午体育运动,管理带家
庭色彩。1924年有学生40余人,教职员8人。
四、 日本小学校。 1915年日本侵略者设立青岛第一寻常高等小学校和李村寻常
(初级)小学校。1917年第一寻常小学校由原德国总督府学校迁往新建校舍(今武定路),
留下部分师生成立第二寻常小学校。1918年10月,第一寻常小学校在台东镇、四方、
高密、坊子、青州、张店、博山、淄川同时设分校。1923年改四方分校为寻常高等小
学校,撤销李村小学,于沧口大马路设沧口寻常高等小学校。北洋政府接收青岛后,
日本领事馆、 居留民团仍“极力维持”其在青之学校。1935年青岛共有日本小学生2
058人。1937后,日本人又大量涌入青岛。1940年日本侵略者在广饶路增设1所小学。
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学校作为敌产由南京国民政府没收,师生遣返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