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校办工厂(农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5&rec=14&run=13

1958年按照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
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青岛市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办起了一批校办工厂、农场。
由于当时缺乏科学分析,忽视了学校工作特点,片面追求数量,安排师生劳动过多,
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质量。1962年根据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对校办工厂、农场进行调整,停办一些校办工厂和农
场。1964年青岛市中小学认真总结了前段的经验教训,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学
校办工厂、农场的勤工俭学活动又开展起来,多数校办工厂得到恢复,并新办了一批
校办工厂、农场。1970年对面临入学人数激增和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实际问题,学校
又恢复和发展了一批校办工厂和农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岛市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在领导部门关心支持及有
关企业、 部门的扶持下,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87年全市中小学已有校办工厂574
个, 服务网点230个,校办农场1 682个,农场面积达10664亩。市区中小学都有勤工
俭学项目,全市城乡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普及率达98.2%。校办工厂有产品470
余种, 其中电子产品13种,教学仪器12种,五金产品71种,机电产品119种,交电产
品49种,百货产品119种,化工产品22种,塑料产品35种,其他产品33种。
1984年校办工厂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学校有23所, 其中青岛19中的纯收入达
62.6万元。该校生产的工频感应电炉、崂山一中生产的工频无芯感应熔炼电炉行销全
国许多省市。青岛32中生产的民用吹风机和青岛53中生产的木刺轴是1984年山东省优
质产品。青岛45中生产的皮带运输机、青岛21中生产的测电笔、青岛聋哑学校生产的
小型平刨机都成为畅销产品。
1987年青岛市教育局认真贯彻国家教委成都会议精神及省、市勤工俭学汇报、座
谈会精神,勤工俭学效益持续增长,全年勤工俭学纯收入为2876.5万元。这一年,校
办工业产品加速更新换代,重视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共上新项目39个。青岛13中校办
工厂生产的定时定日负荷自控器,由人工控制转向仪器控制,成果在省、市节能成果
展览会上参展, 产品由单一品种发展到3个系列,行销11个省、区;青岛即墨二中校
办工厂为“引黄济青”工程生产的异型管件,质量好,信誉高,该厂由市经委批准改
名为青岛异型管件厂;胶州市第一中学校办工厂生产的硬脂酸钡、硬脂酸铅,被青岛
市化工商品批发公司列为免验产品。
1987年, 青岛市所属5县1市1区有中小学7000多所。这些学校在开展勤工俭学活
动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
用本地区资源,能工则工,宜农则农,广开门路,形式多样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即
墨县根据农村中小学的特点,组织中小学办好小农场、小林场、小饲养场,不失时机
地组织搞复收、采集、种植、编织等活动;许多学校还办起工业产品、教学仪器等生
产车间。崂山二中生产的计数器及许多学校生产的各种型号投影仪,在教学上发挥了
很好的作用。胶南县宝山乡,地处山区,工业基础差,没有条件办厂,他们立足山区,
发挥山地优势,积极开展采集松球、复收粮食、拔青草、挖药草、搞饲养等勤工俭学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