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来 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5&rec=10&run=13

清末及民国初期,私塾的办学经费因其办学情况不同,来源也不相同。家塾经费
主要由举办之家负担。门馆由入读学生的家长负担。出钱多少由塾师自定;村塾多由
族田收入中祭祖剩余部分支付;一村或数村联办者由入读学生的家长平均负担。日本
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国民政府于崂山设立办事处,所设义塾,其经费大部分由办事
处拨发。
德国侵占青岛时期,胶澳总督府向中国人强征名目繁多的捐税,从税款中拨出少
数款项给蒙养学堂作为办学经费,有的蒙养学堂经费来源于区、镇政府拨款。1908年
9月, 总督府规定向中国人增加征收房捐、地皮捐、市场摊位捐等税款,以弥补教育
资金不足。为供德国人子女上学的总督府学校经费全由总督府提供。教会学校经费来
源有三:(1) 由所属教会负担;(2)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拨款补助;(3)学费收入。中德
合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开办费为64万马克, 德国支出的60万马克计划在3年内
分3期由德国政府拨款,中国协筹开办费4万马克。该校的常年经费为20万马克,每年
学费收入3万马克,德国政府支出13万马克,余4万马克由中国政府提供。
1914年11月开始,“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部”从大量掠夺的财富中,每年支出教
育经费50万日元,绝大部分用于日本人子女就读的各级各类学校,用于中国青少年上
学的公学堂只是极少数。普通学堂的经费由区、镇政府拨款,私立小学的经费来源主
要由校董会筹集和向学生收缴学杂费。
1928年胶澳公立学校没有固定的教育基金,每年经费主要靠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按
预算拨款。私立学校的经费主要由校董会筹集和督办公署拨款补助,以及学生缴纳的
学杂费。只有私立师范讲习所有学田60余亩,由乡民公会征收租税,作为该校经费。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青岛时期,青岛市教育经费的来源,全靠市库支出。经
常费每月随政费发给,临时费则随时向市府呈请核发。市教育经费拨给数目得视市库
的盈绌而定。
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一方面摧残战前文化教育设施,一方面推行奴化教
育。1944年上学期,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经费支出为133.5万元(伪币)。
1945年8月, 日本投降后,青岛市政府于复员紧急措施置费项下拨发给市立学校
700万元,1946年度教育经费为8 979万元,1947年度达16 412万元。
建国以后,青岛市根据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有关规定,贯彻“两条腿走路”的
方针,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办学经费问题,一方面从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举
办各级各类学校; 一方面大力提倡鼓励厂矿企业、 机关、团体及乡村兴办学校。至
1987年青岛市教育经费的来源基本上有4个方面:(1)上级财政部门下达的经费,包括
教育事业和基本建设投资;(2)地方财政自筹拨给教育部门的经费;(3)教育部门内部
收入,包括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勤工俭学收入等;(4)社会集资。此外,市属县(市、
区) 的农村村办小学、联办中学,其办公费和修缮费主要由乡、镇政府和村支付;工
厂、 企业、 机关、团体所办的学校,一切经费由举办单位负担。1984年后,市属县
(市、区)实行人民教育基金办法,首先在平度县开始筹集,县根据筹集总额,分配到
乡镇,乡镇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合理负担的原则,从乡镇企业中交付一部分,需
从农户中筹集的,再分配到村,少数有困难的农户酌情减缓免征。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以后,首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城乡群众,出现了私人捐资助学的良好风尚,补充了教
育经费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