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4&rec=7&run=13

市级机构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青岛分会 1950年,青岛市的科技工作者以中
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青岛分会筹委会为基础,以青岛市各自然科学专门学
会为集体会员,开始筹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青岛分会。在1956年11月
召开的会员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青岛分会,并
通过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青岛分会章程》,选举产生了青岛市科联
第一届委员会,选举著名科学家童第周为主席。青岛市科联直接受中华全国自然科学
专门学会联合会的指导,其主要职能是: 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开展学术活动,交流
学术经验, 组织有关协会协助当地解决有关科学技术问题。1958年9月,青岛市科联
与青岛市科普协会合并成立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青岛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1950年12月,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山东
分会青岛支会筹委会开始筹建青岛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53年11月,中华全国自然
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山东分会青岛支会召开了青岛市第一届科普会员代表大会。大会
通过了《青岛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章程》,正式成立了青岛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选
举著名科学家童第周为主席。 1957年2月,召开了青岛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第二次会
员代表大会,大会废除了《青岛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章程》,执行全国科普协会试行
章程, 并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童第周为主席。1958年9月,科普协会与青岛市
科联合并成立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1958年9月10日, 青岛市科联和青岛市科普协会合并成立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两组织的原负责人共同主持市科协工作,其原所属组织成为市
科协的所属组织。同年12月,市科协与青岛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对内为市科
委的一个机构, 对外保留市科协名称。办公地点同在广西路24号。1959年7月,市科
协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全市各自然科学专门学会的代表,科技界的专家、学者以及
科技部门负责人共500余人出席了大会。 大会传达了中国科协和山东省科协第一次代
表大会的精神,总结了青岛市科技群众团体工作的经验,制定了协会工作章程,通过
了《关于整顿和建立各级科协组织,把群众性的科学技术工作推向新高潮的决议》,
选举产生了青岛市科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会由80人组成,常务委员29人。“文化大
革命”中,市科协被迫停止工作。
1978年3月13日,中共青岛市委下发青发162号文件决定恢复市科协及所属各自然
科学专门学会等组织。同年12月,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恢复。办公地点在中山路
1号。 内部设办公室、学会部、科普部,直属事业单位有青岛市科技宣传馆。1980年
青岛市科技宣传馆改名为青岛市科技馆。同年9月增加青岛市海产博物馆。1982年3月
2日,市科协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350名,列席代表50名。大
会通过了《中国科协自然科学专门学会组织通则青岛市实施条例》、《中国科协章程
青岛市实施细则》及《青岛市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倡议书》,选举产生了市科协第二
届委员会, 委员会由89人组成,常务委员20人。同年8月,市政府批准设立青岛市科
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对内为市科协的一个职能部门,称科技咨询工作部。1987年7
月28日,青岛市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修订并通过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章程》、《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全市性学会组织通则》和《青岛市厂矿科学技术协会
章程》 ,选举产生了市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会由108人组成,常务委员33人。在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章程》中,进一步明确了科协的职能: 在全市普及科学技术,
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咨询,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1988年8月,青岛市编
制委员会批准成立青岛海洋科技馆,为市科协领导的事业单位。
基层组织
1959年,根据中国科协“要在工矿设立科协组织”的精神,市科协将原市科普协
会在70多家工厂设立的厂矿科普协会改名为厂矿科协。1963年,基层科协组织已发展
到79个,科协会员3730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岛市厂矿科协均被迫停止工作,活动场所多被挪作他用。
工作人员也被改行或调离。
1978年市科协恢复后,各级厂矿科协组织也相继恢复了活动。青岛市所辖县、区
都先后恢复和建立了县、区科协组织,配备了专职干部。胶南和莱西还试点建立了县
级厂矿科协。 至1990年,全市厂矿科协已发展到50个,所属专业分会、学组265个,
会员84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