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合作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4&rec=51&run=13

1957年12月至1958年3月,根据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苏联、
中国、朝鲜、越南四国在渔业、海洋学和湖沼学研究中互相合作的建议第20项意见,
以中苏两国为主共同进行了黄海、东海水产资源调查。苏联太平洋渔业及海洋学研究
所和中国水产部黄海水产研究所共派5艘调查船共同进行了4个航次369站位的调查与
试捕工作,基本摸清黄、东海水文及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经济鱼类的数量分布。这
是中国首次对领海进行的大规模调查,也是首次同外国合作进行的海洋科技调查。
1959年10月,苏联专家O.K.列昂捷夫、E.H.涅维斯基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参
加和指导渤海湾与长江口海岸动力地貌调查研究,为减轻长江口航道的泥沙淤提供
科学依据。国内外专家还在山东半岛南北两岸分别进行了10天的研究指导,28名省内
外科技人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协同工作。
1963~1966年,根据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制定的合作计划,中朝两国联合
对黄海北部渔场进行了资源调查。朝鲜工业委员会水产技术指导局技术指导员都鹤渊、
朝鲜西海水产研究所渔捞室主任郑义洗和助手金洪范等3人与水产部海洋水产研究所
(现改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同参加了调查。调查的主要资源种类
为小黄鱼、竹英鱼、鲐鱼、 鱼、鳕鱼。主要调查渔场为吕泗、鸭绿江口小黄鱼渔场
及黄海北部鲐鱼、 竹英鱼、鱼、鳕鱼渔场。1964年7月16~22日,中朝两国在平壤
召开了黄海水产科技工作者会议,研究提出了于1964年8月至1966年8月进行的“黄海
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及资源变动状况的共同研究工作草案”研究项目,后因中国退出
了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该项目于1966年终止。
1980年7月15日, 美国伊里诺大学马德修与山东海洋学院方宗熙合作, 进行了
“环境污染对染色体影响”的研究。10月完成了大米草染色体以及青岛某处空气、水
源和杀菌剂对鸭趾草染色体影响的研究、海水污染对海带和扁藻染色体影响的研究以
及紫露草染色体对污染的过敏情况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在中国属于首次,大部分发
现属国际新纪录。
1980年9月, 挪威首相奥德瓦·诺德里访华时提出,向中国政府赠送一艘海洋渔
业资源调查船。1984年10月20日,以挪威国际开发署(NORAD) 秘书长博格·兰斯为首
的挪威代表团和中国农牧渔业部肖鹏副部长及青岛市市长臧坤等出席了在青岛举行的
“北斗”号赠船交接仪式。国家水产总局决定,该船交国家水产总局黄海水产研究所
管理使用。同年11月,“北斗”号调查船对中国黄海和东海区进行鱼、远东拟沙丁
鱼大面积鱼类资源调查和黄海渔业生态系基础调查。对鱼的资源调查表明: 黄、东
海鱼资源为280~300万吨,年可捕量超过50万吨,每年秋、冬季和春季鱼集大群,
适宜于用变水层拖网捕捞(这一成果于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1年, 山东海洋学院通过邀请的7名外国专家获得一批技术资料。美国德拉威
尔大学吴京讲学后,提出的“海—气相互作用”合作研究项目获准。当年,加拿大纽
芬兰纪念大学邱才良同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合作研究了“海洋生物体内蛋白”。
198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福绥教授和美国华盛顿大学水产养殖系赵晋德
教授(KennethK.Chew,美籍华人) 合作研究扇贝养殖,于年底从美国引进海湾扇贝。
到1985年,该所研究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厂化育苗及养殖技术,其中包括解决了
促进性腺成熟、筛选优质饵料、受精、孵化、收集早期幼虫、控温及更新培育水体、
幼虫饲养、容器净化、采苗器材选择、加工及安置、幼虫海上中间培育等一系列主要
技术环节。同时掌握了海湾扇贝在中国沿海的生长繁殖、肥满度、耐温、盐、氧等一
些生物学及生态学特点。经过几年的开发推广,已形成沿海一项极有生气的产业,这
在国际扇贝养殖技术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并编写出《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及养殖简明
技术规程》 。据不完全统计,1987~1988年仅山东、辽宁两省就养殖海湾扇贝3万多
亩,产量6万多吨,产值2亿多元,纯利润近亿元,经济效益极其显著。
1983~198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合作对南黄海
环流及沉积动力学进行调查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派出“科学一号”和“金星
二号” 海洋调查船, 美国派出汤普森号 (ThomasGThompsonT.G.) 和华盛顿号
(TWashingtonT.)两艘海洋考察船,共同完成7个航次的海上调查任务,收集到大量数
据、资料、样品和标本,使中国首次取得了整个南黄海高质量、高精度的水文物理和
地质资料,有些调查资料填补了中国在这一海区的空白。基于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发
现了与黄海冷气团内部结构及暖水形成有关的中层溶解氧极大值的双峰现象、双跃层
现象,并划分了本海区流系。在地质方面还发现了许多古河道、古三角洲等,为研究
晚更新世以来黄河输入的泥沙对黄海沉积的影响,以及海洋流系的相互作用等,提供
了新的宝贵资料。这些资料为中国今后开发利用黄海海洋资源和发展黄海海洋学理论
打下良好的基础 (1989年10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编写出《黄海地质》专著,由
海洋出版社出版)。
1984年10月,山东海洋学院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签署了“中国渤海南部及黄河
口近海区沉积动力学研究” 的合作意向书; 同法国科研中心海陆作用委员会签署了
“黄河口痕量金属和有机物的化学行为研究”的合作协议书。
1985~1989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
ULA—1型通用逻辑分析仪。 该仪器已获得国家专利权 (专利号892163666) ,并列入
1989年火炬计划项目。
1986年1月, 根据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与新西兰贸易机会有限公司签订的中新联
合养殖中国对虾的合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派王宪君、高成年、赵
法箴3人赴新西兰“几维中国对虾有限公司”进行对虾育苗与养殖工作。同年5月,将
20万尾中国对虾幼苗从青岛运抵新西兰并试养成功。
1986年6月, 山东海洋学院与日本鹿儿岛大学合作进行“东海水团分布机制多学
科研究” 。山东海洋学院“东方红”号调查船完成第一阶段调查任务,共完成7个断
面、 54个测站和一个连续测站的测量,获得74000多个数据。“东方红”号停靠鹿儿
岛港期间,对鹿儿岛大学进行了友好访问。
1986~1989年,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第64直属研究单位,CNRS),以合作研究的方式在法国和中国的实验室同时进行“海
藻被膜泡囊的研究”。首次利用先进技术对海藻的这一亚细胞结构进行全面研究,填
补了藻类在被膜泡囊方面的研究空白,在国际藻类界属于开创性工作,成果达到80年
代末国际水平。
1986~1992年, 国家海洋局海洋一所和日本进行了历时7年的“中国黑潮合作调
查研究”项目。
1987年初,国家海洋局海洋一所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合作进行“中朝潮汐风暴
联合数值模式合作研究” 。同年5月,根据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
州签署的合作养殖当地对虾(王对虾)的协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派
梁亚全、 李健、花都赴澳大利亚进行商业性养殖生产试验。经过7个月的试验,首次
育出虾苗(每立方米7万尾) 并达到了生产要求。但由于试验海区水温较低,该种对虾
生长周期较长,无法进行生产。
1987~1989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伟权,应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海
洋学研究所的邀请,赴当地进行南美白对虾的合作研究。对虾种的生活、生长规律以
及性腺发育条件、营养要求及温度、盐度、DO、离水耐力、蜕皮与卵巢发育的关系进
行系列试验,先后完成大小研究项目34个,取得了一批极有价值的实验资料。1988年
1月22日,首先用正交法研究成功卵巢催熟和亲虾重复产卵工艺(成功率100%,单尾亲
虾最高产卵纪录达7次)。然后又首创电激法获取对虾精荚成功。从而结束了开放型纳
精囊对虾繁殖研究历来由国外学者垄断的被动局面,开创了中国人进入该领域研究禁
区的先例,被誉为德克萨斯大学海洋研究所虾类繁殖生物学研究中的创举。同年下半
年,张伟权副研究员从美国引进该种对虾19尾,顺利完成了对虾人工越冬、繁殖前水
环境驯化、 性腺催熟、产卵和胚胎发育早期形态鉴定等研究标准,并于1989年9月27
日正式突破对虾人工授精难关,先后培育出两批对虾蚤状幼体。这些关键性突破,使
中国白对虾繁殖研究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1987~1990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与联邦德国进行的“小型底栖多毛类”
研究,对中国沿海小型底栖多毛类区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新种。
1988年,青岛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创建青岛市第一个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通过
国际通讯卫星检索国际著名的DIALOG、 STD等大型数据库系统,为青岛市高新技术研
究与经贸合作提供了最新信息。
1988年8月20日,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和加拿大IDRC(加拿大国际发展研
究中心) 主席海德在青岛为“中加海水养殖研究培训中心”成立揭幕,中国水产科学
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是该中心的挂靠和实施单位。
1989年7月20日至8月26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举办“海带养殖
示范培训班” ,朝鲜、韩国、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6个国家的13名学
员接受了培训。
1989~199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大学、东海大学等单位合作,
用“科学一号” 考察船在东海海域进行了3个航次的海底地壳热流调查,在东海陆架
区获得了第一批海底地壳热流资料,在中国进行了首次海底电磁测深,填补了中国海
洋地球物理调查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