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情报服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4&rec=42&run=13

“文化大革命”前,青岛市科技情报服务工作主要包括科技文献服务、科技成果
的上报、情报刊物的编印和情报网的建设等。1970年后,科技情报工作得到恢复和调
整,在全国和山东省、青岛市科学大会的推动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科技情报部
门的力量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加强, 情报工作得以迅速发展。 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实行技术有偿服务,促使科技情报工作出现
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在科技文献服务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同时,大力开展了科技情报
调研工作,并在新技术的推广、科技成果的汇总和交流、情报报道、情报咨询、计算
机检索、新产品开发和样品情报、声像情报、代译等方面,积极地开展了情报服务工
作,扩大了情报服务的对象和领域,提高了情报服务的质量,较明显地显示了科技情
报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技情报研究 1975年第四次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强调加强科技情报调研工作
后,青岛市部分情报机构逐步开始了情报调研的探索工作。全国科学大会以后,一些
情报机构的研究力量有所加强,科技情报调研工作进一步发展、提高。1982年以前,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化工局情报室、电视机厂等都以产品、技术的三个水平 (国际、
国内、青岛市) 、两个差距(国际、国内)为中心,开展了50多项情报调研。1980年市
情报研究所根据青岛市热处理、电镀行业厂点多、质量差、污染严重的情况,进行了
专题情报调研。在调研报告中,提出了建立热处理、电镀中心及协作点,逐步实现专
业化生产的建议,分别被市经委、市建委采纳,列入市技术改造和城市建设的规划,
并成立专门机构组织落实。1982年后,市科委建立全市科技情报成果奖励制度,促进
了科技情报研究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研究内容,从水平动向、专项技术、技术经济、
产品开发到市场、管理、技术政策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据统计,从1978~1990年,
全市情报机构共完成调研课题598项,其中有182项受到过山东省、青岛市奖励: 市科
技情报研究所的“青岛市重点行业技术进步”调研报告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
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 市卫生科技宣传馆情报室的“临床用药文摘”(卡)获市科技进
步三等奖、市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 市化工研究所的“山东省橡胶加助剂情况调查及
建议”获山东省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市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受国家部、委奖励的
有: 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的“机车车辆主型及其基础件的国外技术水平对比”获国
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 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的“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装置
术语”获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 青岛汽轮机厂的“引进成套装置
中工业汽轮机水平调查”获机电部优秀科技情报成果特别奖等。
科技文献服务
文献收集 60年代,各级科技情报机构建立后,根据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
需要,通过采购、交换和索取等方式,收集科技情报资料。起初,着重收集各种中文
情报资料。随后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增加了国外期刊、特种文献、专利说明
书以及产品样本等。改革开放以后,科技情报资料的收集,不但在数量上迅速增加,
而且品种也有扩展,如实物样品情报、声像情报以及缩微资料等。至1990年,各情报
部门收藏的期刊已达3万多种,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和学术论文7万多篇,各类工具书、
手册、参考书20万册,专利说明书11000件,标准文献14.5万件。
服务方式与效果 (一) 阅览与外借:1961年市科委情报室即建立了阅览室,陈列
科技文献,提供检索工具,让读者就地阅读或借出阅览。1965年青岛印染厂从市科委
情报室查阅广东仪表厂的有关资料,改进浇注染机铜瓦的配方及工艺,使轴瓦成品率
由70%提高到98%,耐磨性能提高一倍以上。1987年即墨化工厂参考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收藏的资料,改进“石油树脂”生产工艺,使产品各项指标一直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产品供不应求,还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地区。至1990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接待读者已达
7万人次。(二)定点、定题跟踪服务:1965年青岛第二棉纺织厂情报员深入车间,调查
了解,结合对外地资料的比较分析,找出了条干不匀的原因,协助生产人员提高了条
干质量。1985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在市郊农村发展了长期的、定向的信息户17户,
按期向他们提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信息。仅一年时间,就提供信息500余条。
如即墨小王圈村,根据提供的信息,成功引种寒露蜜桃2000余棵。青岛化工学院情报
室围绕本院“固相法氯化聚乙烯” 研究项目, 开展定题服务,提供国外文献题录近
2000条、文献189篇。该科研项目荣获中国发明协会银牌奖。(三)举办文献展览:1964
年, 市科委情报室联合市机械情报中心站、市图书馆等,举办情报资料展览,展出5
天, 接待了89个单位577人次,提供文献1000余份。举办接近基层、形式多样的文献
展览,是广泛开展情报服务、满足广大职工对情报资料需要的一种有效形式。青岛轴
承厂通过展览会获得上海有关资料, 经过试验, 使轴承防锈时间由原38小时提高到
264小时。 部分局、厂、所的科技情报人员,围绕本系统、本单位的需要,举办资料
展出或送资料上门,促进了生产和技术革新活动。“文化大革命”后,生产科研对情
报资料的需求日益增长,资料丰富、专业突出、查找方便的资料展览普遍受到欢迎。
1986年由市科技情报中心主办, 有中央6个部委、10个省市与青岛市55个科技情报部
门参加的全市科技信息发布会,开辟以实物、信息、资料、实用技术、科技成果为主
要内容的技术情报市场, 是一次影响大、 效果好的信息发布活动, 展出5天就接待
8400余人次, 提供情报资料1万余份。1980~1990年以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为主,共举
办文献展览25次。(四) 情报咨询:1980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建立了咨询室,开始接受
用户委托,进行有关事实、数据、文献、情报源等的咨询服务工作。1986年青岛塑料
厂生产一种塑料管,需加阻燃剂,但成本太高,每吨近万元,经过情报咨询,了解到
淄博铝厂生产的氢氧化铝阻燃剂每吨仅1250元。试用后,这种阻燃剂完全适用,为该
厂解决了难题。1980~1990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受理情报咨询课题2000多个,不
同程度地满足了咨询人的要求。(五) 文献代译:1973年市革委生产指挥部批准了《青
岛市业余代译网组织管理办法》。由市革委生产指挥部科技组情报室牵头,招聘了全
市70余名代译人员,组成了业余翻译网,开始了有组织的业余代译活动。1978年青岛
食品厂从美国引进花生酱生产线设备。通过代译网组织17名代译员,翻译了全套设备
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共29万字,保证了该生产线从检验、安装到调试的顺利进行。还为
青岛啤酒厂、青岛手表厂、青岛第五棉纺织厂以及烟台合成革厂、潍坊印染厂等许多
单位提供了从商务谈判、 设备引进到技术培训的笔译及口译等翻译服务。 从1973~
1990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代译网共为数百个单位完成了8000余万字的笔译工作。
计算机检索服务 1988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开通了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后,即建立
了分终端,初步形成计算机信息检索网络。该网络系统把信息的触角伸向美国、德国、
英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可检索全世界600多个数据库和全国800多个数据库几
亿条信息目录。 至1990年共检索100多个课题,为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产品出口、
项目论证、技术引进等提供了有效服务。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完成的研究
课题“鱼资源、渔场调查及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经过国际网络检索后,被
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情报报道
科技情报刊物 1959年1月市科委情报室开始编印出刊 《青岛科技情报》 。 除
“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外,自70年代到1990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又先后以《科技之
窗》、《科技参考》、《信息快报》等形式,连续多年报道科技情报。其他科技情报
部门从60年代开始,也先后出版了情报刊物,如《铁道车辆》、《青岛纺织》、《青
岛化工》 、 《青岛二轻科技》、《海水养殖》、《山东涂料》、《变流技术》以及
《胶南科技》、《胶州科技》等,并分获山东省、青岛市科技情报成果奖。1990年全
市情报部门共编印各类科技情报刊物125种,每期发行量达4.5万份。
专题情报资料 1963年市科委情报室开始汇总全市重要科技成果,并上报和对外
报道。70年代以后,逐年出版《青岛市重要科技成果汇编》。“六五”期间,汇总报
道了科技成果538项。 70年代开始,全市各科技情报机构还编辑出版多种专题情报资
料。如市革委生产指挥部科技组科技情报室的《青岛市可控硅应用资料汇编》、《青
岛市三废综合利用资料汇编》 ,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国内外日用化工配方与工艺
300例》 、《青岛市海洋开发与保护论文集》,四方机车车辆厂的《客车防腐、粘接
技术专题资料》,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的《铁路双层客车资料选编》,山东省海洋
仪器仪表研究所的《国内外波浪仪器、温深仪器的专题资料》,山东省纺织研究所的
《汉英纺织常用词汇》,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译文集》等。1987年,全市科技
情报机构共编印各种专题情报资料100余种,销售2万余册。
交流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70年代,市革委生产指挥部科技组情报室及许多科技
情报部门围绕生产的需要,开展了新技术、新工艺的交流推广工作。市革委生产指挥
部科技组情报室开展的可控硅、微生物应用技术的交流,卫生局情报室举办的医药卫
生系列学术讲座,机械局情报室组织的刀具新技术推广,以及电机、低压电器情报网
推广的远红外加热新技术等,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青岛纺织机械厂应用远红外加热
技术,改造了定子片涂漆烘干电阻炉,取得综合节电40%的效益。
进入80年代,青岛市科技情报部门推广新技术的工作,在水平和层次上均有提高。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与有关单位结合,从情报调研入手,经过选型试验,然后逐步推广。
硅酸铝耐火纤维、可控硅串级调速装置、金属清洗剂、微机改造车床、节能风扇等的
推广应用,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市科技情报研究所还为一些中小企业引进设备、
进行可行性调研、协助商务谈判等,并开发出了尼龙拉链、新型圆珠笔、塑料地板革
等新产品,受到用户好评。1985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与市乡镇企业局、市科技交流中
心联合组建了“青岛市乡镇企业技术与信息资源开发部”,从事信息—中介—产品开
发的一条龙服务,1985年一年就成交技术转让15项。
声像服务 1982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开始声像情报服务,至1986年具备了较完善
的摄制、 编辑、播放等成套设备,还收藏国内外科技录像片近100部,共播放科技录
像片470多场,观众达3.5万余人次,摄制录像片30余部,其中《江篱养殖》、《阴级
保护技术》获山东省科技情报声像片二、三等奖。1990年全市情报机构摄制科技录像
片和新闻片57部、1513分钟,黄海水产研究所摄制的《鲍鱼人工育苗、越冬及配合饵
料》,曾被选为全国海珍品苗种培育技术学习班的辅导教材,并得到加拿大国际开发
中心亚洲分部负责人的好评。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拍摄的两部星火科技片在中央电视台
“星火科技” 节目中播出,并在国家科委召开的全国星火科技声像工作会上获得1项
一等奖、1项三等奖。
实物样品服务 1981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和山东省科技
情报研究所的指导和帮助下, 开展实物样品服务工作。1982~1986年共引进样品298
件, 价值3万余元。实物样品的引进,为分析和掌握国外产品发展趋势、开发新产品
起到积极作用。 有关企业和科研部门开发出100多种新产品,投放市场58种,创产值
900多万元,利税150万元。青岛市五金工业公司引进样品32种,研制成功18种并投入
市场, 其中12种获得利润近10万元。青岛肥皂厂引进香皂30多种,创新6种新香皂,
其中4种投入国际市场,创产值209万元,其中外汇150万元,企业获得利润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