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技情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4&rec=38&run=13

德国侵占青岛后,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陆续传入青岛。其间,国内各方面人
士也先后在青岛办实业、兴教育,开展学术和研究活动。从而,青岛地区有了科技情
报的积累、使用和交流。1928年青岛观象台编成《万国经度测量报告书》,1929年又
编成《青岛节候表》。随着生产、科研的发展,科技情报的积累和交流,数量日益增
多,规模日趋扩大,打石机、CCY式制针机、航海测量两用单标测距图等专利的批准,
《山东之落花生》、《胶州海产动物采集报告》等专著的出版,《科学副刊》、《医
药针观》、《月及月蚀》、《工程特刊》等科技刊物的发行,均显示出青岛地区科技
情报资料的品种和内容,科技情报的内外交流和应用推广都有较大的发展。1929年青
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赴爪哇参加太平洋学术会议, 发表论文 《青岛渔业之研究》 ;
1935~1936年,国立北平研究院与青岛有关部门联合进行胶州湾海洋动物采集工作,
发表论文11篇、专著一部;1946年青岛观象台举办科学活动周,开放展出科学设备;根
据有关资料引种裙带菜、斯字4号棉,仿制低速柴油机、2.2瓦电动机以及推广牛疫血
清和冲绳100号甘薯等。
建国后,青岛市的科技情报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8年,市科委召开
全市第一次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第一次科技情报工作会议精神。同时,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科学技术情报工作的方案》中发展专业性和地方性科技情报机
构的精神,市科委设科技情报组,制定青岛市科技情报工作联系办法,并要求全市各
专业局、工厂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部门都要设置科技情报机构,配置专(兼)职科技
情报人员。至1965年,青岛市已建科技情报机构25个,共有专职情报人员75名。山东
省纺织科学研究所建立了青岛市第一个专业情报中心——纺织科技情报中心。“文化
大革命”开始后,青岛市大部分情报机构被拆散,情报工作被迫停顿。直到1970年部
分单位才恢复情报机构,开展工作。青岛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科技组科技情报室
经过调整后开展了工作,并于1975年改名为青岛市科技情报资料室。1978年,根据全
国科学大会精神,中共青岛市委决定在原市科技情报资料室的基础上恢复青岛市科技
情报研究所。市属各县、各专业局(公司)、工厂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技情
报机构也得到发展和充实。特别是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开始实行技术有偿服务后,
科技情报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到1990年,青岛市科技情报机构已达170多个,
有情报工作人员22000多人,共收藏国内外各种文献资料100余万份(册),并装备计算
机、声像设备、复印机、胶印机、电传机、放映机、打字机等100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