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著名建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3&rec=6&run=13

胶澳总督府 又称“提督府”。位于市南区沂水路11号。面对青岛湾,背依观海
山。始建于1904年,1906年竣工,德国古典式建筑风格。建成后为德国胶澳总督办公
之地,故名“总督府”。
该建筑坐北朝南, 平面为凹型中轴对称状,主体4层,高约20米,主入口处为扁
圆大圆券门廊,位于二层,由宽大石阶联接城市道路。屋顶用红筒瓦覆盖,大坡度,
围以铁栏杆,作避雷及修饰用。整个建筑外墙用花岗岩石砌成,依托地势,凝重威严。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总督府改作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部。1922年中国
政府收回青岛后, 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办公地, 1925年改为胶澳商埠局办公地;
1929年4月成为接收青岛专员公署, 是年7月用作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1938年1月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 总督府成为日伪青岛最高统治机关“青岛特别市公署” 、
“青岛特别市政府”的办公地。1945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再次将总督府作为
青岛市政府办公楼。
青岛解放后,总督府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其
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胶澳总督楼 又称“提督楼”。位于市南区龙山路26号,德式建筑风格,花园式
高级别墅。建于德占青岛时期,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楼高30余米。为德国胶澳总
督居住所建。
总督楼风格独特,气派豪华。内部装潢、陈设华丽,护墙板雕刻精细,壁灯、吊
灯造型各异,壁炉上镶嵌有各种玉石,室内陈设德国钢琴、沙发、茶几、书橱等物,
保存完好。设计上特别注重安全防范,从外面任何角度都无法由窗射击到总督卧室内。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总督楼成为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官邸。1922年中
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官邸。1925年,胶东护军使毕庶澄住进总督楼,
1927年3月毕庶澄被张宗昌枪毙。 此后,总督楼改为接待重要宾客之用。1930年,青
岛市政府正式决定将总督楼改称“市长官舍”。1934年定名为“迎宾馆”。1938年日
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曾改作“国际俱乐部”。日本投降后仍改作“迎宾馆”。
青岛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陈云等,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阿尔巴尼
亚国家领导人谢胡、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澳大利亚总理希尔等国内外贵宾
曾先后在此下榻。1957年曾在此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
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弥厄尔教堂 又称天主教堂。位于市南区浙江路15号。由德籍天主教神甫维昌
禄向青岛教区所属各地教徒募集捐款在原天主堂地址进行筹建,1932年开工,1934年
建成。青岛市最大的天主教堂,曾是中国唯一祝圣教堂。
该建筑由德国建筑师毕娄哈设计,哥特教堂型制,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与花岗岩结
合而成。建筑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形。正门面南,大门上方有一巨大玫瑰窗。建筑上方
各耸立1座钟塔,塔顶尖各竖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总高64.5米。塔上部悬4口大钟,
走廊皆衬以彩色玻璃窗,十分美观。堂内大厅可容1000余人,教堂后方设1个大祭台,
左右下方对称两个小祭台,配以穹顶圣像壁画,更显庄严神圣。“文化大革命”期间,
教堂局部建筑曾遭损害,一度关闭。1980年青岛市政府投资修复。1982年复活节之际
重新开放。
1984年, 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
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基督教堂 位于市南区江苏路15号,原为旅青德国信教徒作礼拜之用,故称“德
国礼拜堂”。因教堂顶部有报时钟楼,俗称“钟表楼”。始建于1908年,1910年竣工。
德国古堡式建筑, 砖石结构, 为德占时期建筑精品之一。 由德国建筑师Curt.
Rothkegl设计。
建筑主体由礼拜堂和钟楼两部分组成, 礼拜堂面积400多平方米,分两层,大厅
高11米,厅前方正中设祭台,祭台上方为彩色玻璃拼成的大幅耶酥画像。教堂窗户均
为彩色玻璃拼成的教会历史故事画面。 钟楼呈方形,总高36.47米,上部装有时钟,
内有宏钟,塔顶呈绿色头盔状,甚为美观。教堂正门向南,前置广场。该建筑设计中
选时,曾被方案评委会赞誉为“设计达到了油画般的效果”。
基督教堂原属德国基督教信义会(亦称路德会)柏林教会主持,1914年日本第一次
侵占青岛后自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转属在青的美国差会,成为在青岛所有外国
信徒作礼拜用的“国际礼拜堂”。青岛解放后,在此设立青岛市基督教“三自”爱国
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文化大革命”时期教堂关闭,1980年11月恢复礼拜。
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
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海饭店 位于市南区汇泉路5号。 英国洋行设计,建成于1936年,钢筋混凝土
结构, 平面呈扇形。楼高7层,外观呈淡蓝色。为外国人在青设计的最早的具有现代
化主义风格的大型公共建筑,曾是青岛市最大的假日型饭店。设有餐厅、舞厅、咖啡
厅及数十套客房,曾辟有专用海水浴场,客房均可观海。楼顶平台南部为露天影院,
北部为舞厅。登临眺望,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海景及市区前海城市景观尽收眼底,
是观景佳处。邓小平1979年曾登临远眺。
该建筑地处汇泉角北端临海处,拔地突起,造型独特,与海天融为一体,颇为和
谐,建成后即成为沿海著名景观。游人常驻足临近礁石,摄影留念。
公主楼 位于居庸关路16号,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20年代末丹麦王子来青岛,
见八大关一带濒临大海,景色迷人,遂命丹麦驻青岛领事赵亨生在此建造了该楼,原
准备请丹麦公主来青岛避暑消夏,故而人称“公主楼”。
该楼为砖木结构,花岗岩石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721.98平方米。
外部造型由一座尖塔与不规则斜顶屋面组成,南部为宽敞的方形平台,绿色墙面。该
楼造型别致、美观,倍受游人瞩目。
皇家观象台 位于观象山之巅。建成于1912年,始称“皇家青岛观象台”,由德
国建筑师P.Fr.Richter设计。通体粗面花岗岩石块砌成,女儿墙雉堞,德国中世纪塞
堡式建筑,主体7层,高21.6米。
该建筑为功能性建筑物,自建成始终用于观测天文、气象及海洋情况等。建筑构
图严谨,风格独特,深为游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