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华楼景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3&rec=14&run=13

华楼峰 位于华楼山,山因此峰而得名。该峰地处山顶东部,拔地而起,高约20
米,岩石叠加方形成峰,宛若高楼,故称“华楼峰”。又因凌空立石,形似华表,又
称“华表峰”。此峰民间传说颇多,一说为八仙聚会之地,故称之为“聚仙台”。又
因传说何仙姑曾在“楼”上梳洗打扮,又有“梳洗楼”之称。
华楼峰充满传奇色彩,又因石之奇,攀之难,被誉为崂山第一奇峰,吸引不少文
人墨客至临,咏诗题词。“华楼叠石”为崂山胜景之一。
华楼宫 华楼山的主要建筑物, 规模不大, 保存完好。建于元泰定二年 (公元
1325年) ,由道人刘志坚始建。殿宇坐北朝南,自东向西依山而列,分别为道房、关
公殿、老君殿、玉皇殿,均系砖木结构。
翠屏岩 位于华楼峰东北侧,左傍“华楼宫”,前对“夕阳涧”,后临崂山水库。
岩高约25米,顶宽约10米,底宽20余米。壁面陡峭如削,岩石色彩淡绿; 苍苔如绣,
藤络摇青,是一座天生丽质的碧玉屏风。特别是岩顶偏西的石缝中,斜长出一棵崂山
松,虬枝屈曲苍劲,却又秀美玲珑,更为画屏增色。
石壁正中刻有篆书“翠屏岩”,字体凝重古朴,是明代“金陵三俊”之一陈沂的
手迹。偏西另刻“翠屏岩”草书大字,龙飞凤舞,气势雄浑,为明代蔡叔逵所题。草
书下刻有一篇约600字的题记, 字已大部无法辨认。石壁正中底部有一天然石洞,深
2.5米,高2米,宽1.2米。洞口有周鲁题写的“玉皇洞”三字。
翠屏岩正南约20米处,有一与其大小形状极为相似的巨石,名叫“碧落岩”。该
岩壁下有一处清泉,名叫“金液泉”,是崂山的名泉之一,附近有明代石刻。
夕阳涧 位于华楼宫前,因涧坡朝西偏南,长满修竹,日近黄昏,涧坡色彩艳丽,
故而得名。该涧坡上的竹林,品种特异,竹干多呈金黄色,唯有生杈处呈碧绿色,该
品种是竹中珍品,称为“金怀玉”。
仰仙岘 位于华楼山北坡号称“小十八盘”登山盘道旁,是一大石壁,顶部突出,
原名“接官亭”,明代山东提学邹善游经此地,改为“迎仙岘”。其手书刻石,字迹
清晰可辨。
玉女盆 迎仙岘西北方向有一处天然石坑, 状如盆,直径约2米。“盆”中水长
年不涸,水质清冽,冬暖夏凉,传说是玉皇大帝的女儿淋浴之处,故得名“玉女盆”。
凌烟崮 又名“灵烟崮”,华楼山十四景之一,在崂山奇峰异石中颇负盛名。该
石崮虽不高,但崖壁陡峭难攀。崮顶是平石台,约20平方米,有几十个大小不同的天
然石坑,分别像锅、像盆、像碗、像勺,摆列有趣。该崮为观景佳地:东,石峰错落,
竹树葱茏,隐隐露出庙宇殿角,深邃清幽。西,群丘起伏,村落棋布,辽远开阔。北,
崂山水库绿波潋滟,远山如黛,和谐优美。南,“夕阳涧”和“南天门”高山大壑互
相映衬,构成奇观。崮底部的石洞,为著名道士“云岩子”刘志坚的坟墓。洞门上方
刻“灵烟坚崮”,“永丘之坟”; 门旁刻“云岩子,刘志坚,永丘门,三阳洞”。道
士们还在门前横置一根石条,上刻“元真人刘志坚遗蜕处”。
南天门 位于华楼宫之南。崖向南突出,上平如台,三面临渊,唯北有径。其上
观景,秀峰环列,如展画屏。东南眺巨峰诸胜,重峦迭嶂。台偏北,有大石矗立如屏,
石前曾有碑,刻字“胜览”,系明代即墨知县许铤所立。另有明代山东提学邹善所题
“最乐处”。南天门巨石侧有“重阳洞”,系人工小洞,因曾供奉王重阳而得名。洞
北有明代诗文刻石。
华阳山 位于华楼山南。南麓曾有华阳书院,系明代即墨进士、刑部右侍郎蓝章
所建。有谈经地、仙人桥、天然碑等名胜。西行有华阳洞。
西莲台 位于华楼山之西华岩山西北麓。为明末自华和尚所建佛寺,又名洪门寺。
清乾隆末年塌毁,道光年间拆除,仅余1座石塔,葬有自华和尚遗骸。
崂山水库 又名“月子口水库”,位于华楼山北侧。1959年6月建成,坝长672米,
高26米, 顶宽6米,总库容5601万立方米,号称“崂山第一水库”,是闻名遐尔的崂
山矿泉水储藏地。崂山水库风光绮丽,是崂山旅游的一处新景观。
天落水 又名“白鹤峪悬泉”。位于“白鹤峪”山谷,山谷东南山顶上有一泉,
泉水飞流形成壁间瀑布,远处眺望,宛如一匹白练落入涧底的“白鹤潭”,水花四溅,
秀美壮观。清代即墨举人黄曾作《白鹤峪悬泉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