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职工队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2&A=52&rec=10&run=13

行业分布 德国侵占时期,殖民当局为了进行经济、军事侵略和扩张,在青岛建
港筑路,兴建了造船厂、缫丝厂等,产业工人队伍逐步形成。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
日本、英国、美国等相继在青岛开办工厂企业,青岛民族工业也有一定发展,产业工
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在港务、铁路、纺织、建筑业。北洋政府统治和南京国
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青岛工厂企业增加,规模进一步扩大。1933年末,全市产业
工人达32247人,主要分布在纺织、漂染、食品、火柴、文教用品、化工橡胶等行业。
1949年底,青岛市的工业、基本建设、商业、文化教育和科研等企事业单位职工
队伍扩大到148284人, 是1933年的4.6倍。其中,分布在农、林、牧、渔、水利业的
421人,工业60710人,建筑业2504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16243人,商业、饮食、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41117人, 公用事业1533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3386人,
教育、文化和广播事业9026人,金融保险业1265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12079人。
1952年,职工队伍发展为233613人。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1744人,工
业105175人,建筑业15941人,交通运输、邮电业15926人,商业、物资供销、仓储业
50107人,公用事业2913人,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5155人,教育、文化等业16208人,
科研技术业103人,金融、保险业3291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17050人。
1975年, 职工队伍发展到534255人。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11644人,
工业328904人,建筑业22933人,交通运输、邮电业32239人,商业、物资供销、仓储
业60120人, 公用事业9888人, 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13999人,教育、文化等业
31854人,科研技术业2844人,金融、保险业2861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16969人。
1985年, 职工队伍发展到887642人。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14745人,
工业519325人, 建筑业37601人,地质业892人,交通运输、邮电业49104人,商业、
物资供销、仓储业103431人,公用事业27467人,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24018人,
教育、 文化等业57247人,科研技术业8202人,金融、保险业7858人,党政机关、社
会团体37752人。1986年,青岛市职工队伍发展到92.7万人。
职工人数 1949年末, 青岛市共有职工148284人。 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
92999人,集体所有制、私营和个体单位职工55285人。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国营、合作社营、个体、公
私合营、私营五种经济成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末,全市职工人数
为233613人, 比1949年增长57.54%。 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为182703人,增长
96.46%;集体所有制、私营和个体单位职工50910人,减少7.91%。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青岛市按照“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对劳动力进
行综合平衡与合理分配,对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通过公私合营和合作经济组织形式,
分别转化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制职工。 到1957年底, 全市职工人数达到297016人,比
1952年底增加63403人,增长27.14%。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240615人,增长31.70%;
集体所有制职工56401人,增长10.79%。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年“大跃进”,使劳动计划失去控制,新职工大量增
加。1959年底全市职工人数猛增到443043人,比1957年底增加146027人,增长49.16%。
为克服经济发生的严重困难,为此不得不大幅度精减职工,精减的对象主要是1958年
以来,来自农村的新工人。到1962年全市共精减职工139775人(增减相抵数),为1958
~1959年新增职工人数的95.72%。1962年底,全市职工人数为323268人,比1957年增
加26252人,增长8.84%。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245170人,增长1.89%;集体所有制职
工78098人,增长38.47%。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基本建设缩短战线,工业实行关、停、并、转,青岛市在完
成国务院下达三年精减国营职工的计划之后,安置了一批国家统一分配的大中专院校、
技校毕业生和家居城镇的复员、退伍、转业军人,以及精减不当的职工。同时,对有
些单位的多余人员继续精减。通过一系列调整,各行业职工人数的分布逐步趋向合理。
1965年末,全市职工人数达到366718人,比1962年增加43452人,增长13.44%。其中,
全民所有制职工267769人,增长9.22%;集体所有制职工98949人,增长26.70%。
“文化大革命”时期,劳动计划失控。1970~1971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增加职工
65938人(其中从农业人口中招收9761人) ,出现了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总额和商品粮
人口的“三个突破”。1972年开始,根据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通知精神,控
制招收职工。除按规定安排了大中专院校、技校毕业生和家居城镇的复员、退伍、转
业军人以外,基本上没有从社会上招收新职工。1974年,根据山东省下达的计划,对
私招人员进行了清理。 1975年底, 全市职工人数仍有534255人, 比1965年底增加
167537人,增长45.69%。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380217人,增长41.99%; 集体所
有制单位职工154038人,增长55.67%。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项工作秩序渐趋正常,根据全市工业生产和其他事业
发展的需要,扩大了亦工亦农人员的使用范围,由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和技术简单的
工种扩大到各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 并长期使用, 有些该轮换的工种也不轮换。
1980年, 集体单位的亦工亦农人员达9417人,占集体职工总数的3.89%。在此期间,
根据中共中央“统筹解决好知青的问题”的指示,除全民所有制企业大量招收知识青
年就业外,还通过全民所有制企业兴办集体所有制企业,招收留城和下乡知识青年,
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先后共招收80821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回城就业。其中,全民
所有制单位41254人,集体所有制单位39567人。到1980年底,全市职工人数达791930
人,比1975年底增加257675人,增长48.23%。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549667人,增长
44.57%;集体所有制职工242263人,增长57.27%。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 清理、压缩计划外用工22353人,占1980年全民单位使用
计划外用工76022人的29.4%, 其余53669人全部纳入用工计划。另外,根据国家劳动
部、 商业部关于供销社系统体制改革的意见,将供销社系统的17322名固定职工,由
全民所有制职工全部转为集体所有制职工。1985年底,全市职工人数达到887642人,
比1980年底增加95712人,增长12.09%。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597875人,增长8.77%;
集体所有制职工289767人(包括“三资”等企业职工896人),增长19.61%。
固定工增减变化 青岛解放后,固定工增加的来源主要有: 一、社会招收。主要
从城镇历届高、初中(含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毕业生和社会待业人员中招收,在城镇
劳动力资源不足或有其他特殊需要时,也从农业人口中招收一部分,特别是“大跃进”
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劳动计划失控,曾超越国家承受能力,从农村招收大批新工
人。二、国家统一分配。包括大、中专院校和技校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及家居城镇
的复员、退伍军人。三、外地调入。四、其他来源。主要包括临时工、合同工转为固
定职工,落实政策回收以及刑满释放就业者等。固定工减少的去向,则主要为职工离
退休和退职、死亡、调到外省市、参军、入学和被开除等。
属于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固定工, 1958~1985年新增加772550人, 平均每年增加
27591人。 其中, 社会招收442365人,年均招收15799人,占新增职工总数的57.26%
(含从农业人口中招收158627人,年均5665人,占社会招收人数的35.86%) ;国家统配
人员102336人,年均3655人,占新增职工总数的13.25%;外地调入人员91919人,年均
3283人,占新增职工总数的11.90%; 其他人员135930人,年均4855人,占新增职工总
数的17.60%。此期间,离退休和退职、死亡、调出等减少448815人,平均每年约减少
16029人。 1966~1985年, 减少214224人。 其中,离、退休和退职113253人,年均
5663人, 占减少职工总数的52.87%; 死亡14425人, 年均721人,占减少职工总数的
6.73%;职工调出31926人,年均1596人,占减少职工总数的14.90%;其他减少54620人,
年均2731人,占减少职工总数的25.50%。属于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固定工,1977~1985
年新增加227955人, 平均每年增加25328人。 其中, 社会招收131774人,年均招收
14642人,占新增职工总数的57.81% (含从农业人口中招收45540人,年均5060人,占
社会招收数的34.56%) ;国家统配人员5593人,年均621人,占新增职工总数的2.45%;
外地调入人员18808人,年均2090人,占新增职工总数的8.25%;其他人员71780人,年
均7976人,占新增职工总数的31.49%。此期间,离、退休和退职、死亡、调出等减少
68386人,平均每年减少7598人。其中,离、退休和退职49334人,年均5482人,占减
少职工总数的72.14%; 死亡2829人,年均314人,占减少职工总数的4.14%; 职工调出
3398人,年均378人,占减少职工总数的4.97%;其他减少12825人,年均1425人,占减
少职工总数的18.75%。